漫聊误会
老王
世上误会何其多?简直就是放眼四海比比皆是,特别是人口集中的地方,肯定少不了。为什么?因为一人一个脑袋。
咱不说国家与国家、党与党、教与教之间的误会,那题目太大,那是总统、主席、教主们要管的问题,咱只说百姓中、普通人之间的事。
一说误会,一般人都觉得头疼。为什么?耽误事儿不说,忒麻烦,占心思,累人。误会人的心里不高兴,耿耿的,不满意;被误会的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心情能好到哪儿去?
要说误会一事,还真不能板上钉丁地说完全是大坏事。比如从前有那么一个小品,说老公母俩一辈子老吵架,后来老了,都耳背,从那以后就不再吵了。为什么呢?原来俩人各说各的,同时又都把对方的话理解成支持自己的话,拿网上现代语讲,就是互相顶,你顶我,我顶你。旁人听着满不是那么回事,可老俩口都高高兴兴。比如说,老头儿说了,人这一辈子可真不容易。老太太接茬儿了,说,那绒衣还是新的,没穿过,不用补。老头儿接着说了,苦,倒不苦,平常人儿呗。现在就是跟不上形势,哪象年轻人,那叫什么容?老太太说了,什么绒也没有鸭绒暖和,还轻。老头儿一听,咧嘴一乐,不年轻喽,80多奔90喽。老太太同意,说,就是吧,都深秋了,还是穿暖和点儿好。。。。儿女听不下去了,说安助听器吧。花钱装了助听器,说什么都听得清清楚楚,这下可糟了,俩人又打起来了。后来就把助听器给废了,于是又相安无事。
不止如此,还有不少人就希望世上误会越多越深越好的,什么人呢?写小说的,写剧本的。要是没误会,哪儿来的情节?误会越深,情节越复杂,连续剧就可以一集接一集地拍下去。还得说误会造就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你看这事儿闹的,要怎么说一分为二呢。
细想一下,是不是人人都有误会和被误会的经历?是。你有,我有,他也有。为什么?人上一百就各具情态,啥人儿都有了。思想方法不同,逻辑思维不同,那还有不误会的?有意无意说了对别人不利的话,做了对别人不利的事,或是背后说了点什么,一传走了样儿,甚至咯口痰,不小心翻了个白眼儿,关门手重了些,咳嗽声大了点儿,走路跺了跺脚,等等,等等,都可能引起误会。
有种误会比较特殊,就是男女搞对象,一般都是男的容易误会。人家女的看他一眼,或是说了句比白开水稍有点味儿的话,就误认为人家对他有意思了,说不定就朝思暮想,一人儿单相思,伤了肾,毁了胃,都大有人在。咱过了那年龄了,不谈。
记得当初文化大革命中大规模武斗前,文革领导小组传出江青的话,说是好人打好人,误会;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光荣;坏人打坏人,是什么来着?狗咬狗?反正没好词儿。于是,大家就大打出手,而且都说被自己打的是活该,自己挨打很光荣,很少说是误会的。其实群众斗群众,打来打去才是天大的误会呢。
要我来划分,误会有这么几种。头一种是被一般人误会,这很正常。人心隔肚皮嘛,再说人心叵测,不往坏处想怕吃亏上当,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过因为关系不密切,也就不必解释了,说不定越解释越乱,越抹越黑。第二种是被敌人误会。那不是好事吗?兵书上讲,兵不厌诈,让敌人误会是取胜的契机。当然,有时候误会也可能引发战争。不过世上的战争并不都因误会而起,倒是可能制造个误会当理由的成分多呢。三是被朋友误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里的朋友是广义上的朋友。真正的为朋友之道,第一要互相尊重,第二要互相信任。朋友不光是好酒好菜好招待就是好家伙。朋友之间偶有误会,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说出来,互相理解理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怕就怕互相怀疑,互相猜疑,那绝不是真正的朋友。我在东北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小人。此人为了挑拨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好让他来制衡,他当这个大学生说那个大学生的坏话,又当那个说这个的坏话,而且都是说,那谁谁谁,说你什么什么。一开始还真有点效果。可偏偏他碰到我这个心里搁不住事的人,他说谁,我就去找谁,当面对质。人家说,我没说呀,或者,我根本就不是那么说的。谎言一经揭穿,云开雾散,啥事儿没有。那小子呢,以后在我们面前响屁都不敢放一个。实际上朋友间的误会,全看是不是“诤友”。什么是“诤友”?就是能当面批评甚至争辩到脸红脖子粗的那种。有谁当面数落别人家的老婆孩子的?二百五吧。惟有对自己家的人。(当然没准儿这也是造成家庭分裂的原因)“诤友”就可以做到这一层。当然了,世上的事都是在变化着的,不是朋友的能变成朋友,是朋友的也可以变成不是朋友。都很正常。说不定你“诤”了一次,再也没有下一次了。
第四种就是被亲人误会。这也很难免。还是那句话,一人一个脑袋。误会在亲人之间绝对应该可以解释清楚,特别是两口子。大风吹破席篓子,再好不过两口子。上阵父子兵,开店夫妻店嘛,好说。除非两口子憋着要离婚,那就是亲家变冤家了。
看官,不知道您是不是仔细想过,为什么会闹误会?我想过,还真仔细想过。
误会源于立场。还是上初中的时候,辅导员训话说,凡事都可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拿着报纸睡着了,有人说,看,多关心国家大事,睡着了还拿着报纸;另一个人嘴撇到耳朵根儿,说了,你看,拿起报纸就睡着了,假积极。看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误会源于期望。期望太高,就会有误会。基本上误会等于期望值减去实际值。
误会源于心胸。当然是狭窄心胸容易造成误会了。凡事想不开,一个劲儿地往牛角尖里钻。有个故事说一位将军到剧场看戏,脱了帽子一大光头。后排一位小人物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有少许喷出物到达了将军光头顶上。将军一边擦光头,一边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小人物,然后转过头去继续看戏。小人物觉得将军这一眼非同小可,于是就正式道歉,解释,说他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对不起。将军说,没关系,别说了,我要看戏。小人物自此就看不下去了。回到家中,盘算着要登门拜访,把“误会”解释清楚,求得将军的谅解。当他第N次敲开将军家的门后,又罗嗦一番歉意,试图解释问题的“真相”,将军终于忍受不了,说了句,给我滚出去!小人物就觉得肚子里有个东西坠了下去,踉跄着回到了家,一命呜呼了。推断是苦胆破了。
误会源于心态。当然是病态的心态了。人应该有颗平常心,才能把得失看得很淡。古训说“难得糊涂”。很多事情是在事后才发现,不过如此。如果能幽默看社会,幽默看人生,境界就不一般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和数学问题不同,与航天技术不同,没那么准确。
就因为心胸不同,心态不同,人与人的处人处事是那么不同,有的萎萎缩缩,有的豁达大度,有人狡诈,有人坦荡,有市井无赖,也有将帅之才,有终日愁苦永不满足之人,也有高高兴兴知足常乐之人。
误会的后果不言而喻,麻烦,甚至遗憾终生。鲁迅有句话(只记得大意)说最悲哀不过的是被亲信的人从后面刺上一刀,打上一枪。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农民起义成事的不多,大概就因为利益不均,生出种种误会,最后不欢而散。你想都让人家给杀了,能欢得起来吗?后悔都来不及了。
误会极为普遍,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怎么才能不引起误会呢?要我说,难。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总有人就愿意自作聪明,主观臆断。那怎么办?这就说到如何处理误会的事了。人人都能被误会,也人人可能误会别人。有了误会怎么处理就是关键所在了。
古时候的例子可以作为典型范例。三国时的曹操,一直是个有大争议的人物。曹操疑心重啊,一般人比不了。和陈宫二人落难逃到曹操老爹曹嵩的老朋友吕伯奢家。吕老头儿接待老朋友的后辈,特地出去打酒。曹操担着心,躲在门后偷听动静,只听家人说一句“缚而杀之,何如?”心说,亏得我留了心,这还得了。跳出去一刀一个把人家杀了。再一看,厨房绑着一口猪,是人家要款待曹操的。人杀了,铸成了大错,赶紧跑吧。出去碰上吕老头儿打酒回来,说怎么就走了?猪都杀了,吃了再走吧。曹操不知所云,搪塞几句,抱头急窜而去。才走不远,曹操想到吕老头儿回去看到家人被杀,如果报了官可怎么办?一不做,二不休,回过头来,追上吕老头儿。老头儿以为曹操回来吃饭呢,挺高兴。没想到曹操指着老头儿后面说,看谁来了?老头儿一回头,曹操一刀将吕老头儿也杀了。陈宫看不惯,不高兴,批评了曹操几句,曹操还振振有词,他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您说,这是什么混蛋逻辑?
当然也有正面的例子了。刘关张兄弟三人被打散,关羽护嫂,遇张飞守城,张飞认定关羽背叛了大哥,左一矛右一矛地非杀了关羽不可,任关羽如何解释,嫂子如何帮说话,就是不信。亏得关羽武艺绝伦,伤心之际也身手不乱。偏偏蔡阳的大队人马又来了,就象是后援部队一样,更让张飞怀疑了。张飞说,如果三通鼓你能斩蔡阳于马下我就信你。关羽什么水平?一通鼓没完,蔡阳早已人头落地。张飞这才鼓棰一扔,抱着关羽一通大哭。兄弟释怀,消了误会。以后没见书上再提二人心里结了扣儿什么的。
水浒里一百单八将都是统领在宋江手下。看了水浒后,会发现在一百单八将里也有许多小圈子。比如说,林冲和鲁智深关系特好,武松和施恩、张清、孙二娘特好,而最铁的还要数宋江和李逵了。李逵火爆脾气,智商差点儿,二只板斧耍得风轮一般,冲锋陷阵总是脱光衣服打头阵。作风还特好,眼里不揉男女关系腐败的沙子,听人说宋江强占民女,气得轮起板斧就要杀宋江。宋江虽是一寨之主,武艺却稀松得很,单打独斗哪儿是李逵的对手?好在保宋江的人太多了,李逵怀疑所有人包庇宋江。让李逵明白过来可是费了劲了,最后好歹证明了宋江的清白。李逵知了错,又要杀自己,差点失了一员大将。朝廷招安以后,宋江知大势已去,决定服毒自杀,还要拉上李逵,为的是怕李逵在自己身后造反闯祸。李逵知道后不仅没意见,反而心甘情愿,跟宋江共赴了黄泉。
历史的车轮飞滚向前,社会大大地进步了。如曹操那样草菅人命的肯定被送上法庭;如关羽那样的完美之人,再不多见;如张飞那样鲁莽之人也没人说他坏话,知错就该嘛;如李逵那样的低智商的家伙就没市场了,现在哪有贪官不嫖娼,不贪财的,管得过来吗?根本就不是误会了。
作为咱老百姓,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有了误会不要紧,千万别把误会种在心里,去生根去发芽。想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健康最重要了。几十年的老对头还相逢一笑泯恩仇呢,何况是小小不言的“误会”?糊涂是福,让误会见鬼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