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篇文章,还是在微信的“旗袍俱乐部”读到的一篇文章,把旗袍的美刻画的淋漓尽致,读来会令许多女士对穿旗袍有很多感悟,因而也转载到此,和大家共同欣赏,祝愿每位读到这篇文的女士,一生中会拥有几件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旗袍。
旗袍那恰到好处的“味外味” 旗袍的美并不是直露的美,她充满了含蓄与想象,这是同旗袍的整体结构是一致的。旗袍是一种整体性地服装,虽然她将人的上下两体完全包裹了起来,但她又无时不透露出女性身体的线条美感,显得格外楚楚动人。旗袍的美对于身体而言,并不仅仅在于她的已知部分,而且还在于她的未知部分,旗袍通过未知来发挥各种奇妙的想象。旗袍特别的妙处还在于她那变化多样的开叉,从那飘逸的开叉处,隐隐约约的露出女性优美的大腿,给人以一种极富性感的美,因此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的诗歌和绘画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写意的手法给人以极其充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司空图认为,好诗在于“味外味”,如“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这“村暗”与“麦稀”就给人一种“味外味”的味道。又如“棋声花园闭,幡影石坛高。”虽然诗中没有人,但若透过这棋声二字,我们不是依旧可以非常清晰地感觉到有人在花园内吗? 如果有一位女士穿着肥大的军裤大踏步而来,你的脑海中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会想到工作与任务,完全没有什么美感而言;或许有个清纯可爱的女孩,穿着一款超短裙蹦蹦跳跳而来,那一览无余的服装,会使你对她的认知有一种成熟的感觉。相反,如果有位优雅的女子穿着美丽的旗袍款步徐徐而来,微风轻轻摇曳着旗袍的开叉,一双玉腿若隐若现,不禁使人显得精神,有一种特别提起来的感觉,真是有百种风情在内。旗袍的最大妙处就在于恰到好处的“味外味”。 清代的服装只讲块面的结合,如长袍大褂,而不讲线条。那个时代的服装修饰全在于花边上,给人美学享受的地方主要在于色彩和精美的绣工方面。欧洲的露背晚礼服裸露的肉体面积太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体的美丽,但这似乎同中国的风俗不符。旗袍却正相反,她仅仅露出蜿蜒曲折的线条,通过凹凸有致的线条的勾勒,给人以充分的想象,三十年代以后的旗袍,更加注意了胸围和腰身的尺寸,讲究极其流利的线条,服装制作更趋向于贴身。 旗袍的上身部分与胸腰部分紧密相合,紧裹着胸部的衣料,给人一种充满青春的活力和女性那胸部丰满的美。有些紧身的旗袍上身狭窄,要吸着气才能将纽扣勉强地扣上,但却隐隐约约的透露出胸部的挺拔和腰部的曲折,她透露美的效果和传统大袍截然不同。 中国服饰在几千年的更替中,历代变化多种多样,但从审美角度来说,丰满与曲折,始终成为轮流变幻的主题。汉人喜欢细腰曲折,唐人喜欢丰腴满满,而旗袍的美蕴含有此两种遗风,使得女性美更加窈窕显眼、曲线玲珑、三围隐露,多姿多彩。 说到此,你也一定被旗袍那不经意中显露出来的含蓄的美所吸引,那么,身为一个女人,祝愿你的美丽人生里,去过一种有旗袍的生活吧,才不至于往此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