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华蓥的博客
  收藏爱好者
我的名片
华蓥
来自: 四川
注册日期: 2012-04-28
访问总量: 1,386,601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我收藏的老物件(五):剔红(图
· 我的瓷器收藏之:五彩(图文)
· 我的瓷器收藏之:单色釉(图文)
· 我收藏的老物件(四)绣品篇
· 我收藏的老物件(三)景泰蓝
· 我收藏的老物件(二)玉石篇
· 我收藏的老物件(一)瓷器篇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乡情(1)】
· 让我彻底失语的神秘《三星堆》下
· 让我彻底失语的神秘《三星堆》上
· 飘逝的军工“三线”(下)图文
· 飘逝的军工“三线”(上)图文
· 建川博物馆聚落(四)飞虎馆,老
· 建川博物馆聚落(三)川军抗战馆
· 建川博物馆聚落(二)共军,国军
· 建川博物馆聚落(一)樊建川其人
· 这巷子咋就最成都?(图文)
· 情思悠悠说阆中(图文)
【乡情(2)】
· 真真假假刘文彩地主庄园(图文)
· 真真假假刘文彩地主庄园(图文)
· 真真假假刘文彩地主庄园(图文)
· 金沙--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 金沙--沉睡3000年,一醒惊天下
【藏品(3)】
【饮食(1)】
· 四川家常菜:二面黄豆腐(图文)
· 家乡的美味-酥肉
· 家乡的野味-蕨菜炒腊肉(图文)
· 自制香肠过大年(图文)
· 好吃不过南瓜饼(图文)
· 自得其乐做酱肉(图文)
· 美味健康的麻婆豆腐
· 人人都会做的酸菜鱼
· 四川凉粉的做法和两种吃法
· 一滴水不加烧成的红烧肉(图文)
【饮食(2)】
· 好吃又简单--糖醋排骨(图文)
· 我家的最爱:爆炒腰花(图文)
· 又麻又辣的四川夫妻肺片(图文)
· 人见人爱的《四川烧白》
【收藏】
· 朋友:还记得那美丽的油纸伞吗?
· 被遗忘的明珠——广彩(图文)
· 渥太华淘宝记(二)- 打眼的乐趣
· 感悟收藏
【藏品(1)】
· 我的藏品-玉花移栽探春园
· 淘宝淘来的惊喜(二)- 美丽绣品
· 淘宝淘来的惊喜(一)- 清末通草
· 我有一枚秦半两!
· 渐行渐远的中国手艺(图文)
· 色彩纷呈景泰蓝(二):我的藏品
· 三十五年前的入厂通知书(图文)
· 一份为中国抗战胜利而收集的藏品
· 壹刀淘来的宝贝
· 刺绣-针尖下的芭蕾(图文)
【藏品(2)】
· 我收藏的老物件(五):剔红(图
· 我的瓷器收藏之:五彩(图文)
· 我的瓷器收藏之:单色釉(图文)
· 我收藏的老物件(四)绣品篇
· 我收藏的老物件(三)景泰蓝
· 我收藏的老物件(二)玉石篇
· 我收藏的老物件(一)瓷器篇
· 我的藏品:饮具(四)珐琅器(图
· 我的藏品:饮具(三)漆器(图文
· 我的藏品: 饮具(二)广彩(图
【爱好】
· 欧洲瓷器也娇美
· 最为钟爱是瓷器(图文)
· 色彩纷呈景泰蓝:(一)工艺(图
【旅行(1)】
· 人间仙境洛基山(七)图文(完)
· 人间仙境洛基山(六)图文
· 人间仙境洛基山(五)图文
· 人间仙境洛基山(四)图文
· 人间仙境洛基山(三)图文
· 人间仙境洛基山(二)图文
· 人间仙境洛基山(一)图文
【旅行(2)】
【随笔(1)】
· 天空中的博客--开博一周年
· 人过五十,闲谈生死
· 旧家燕子傍谁飞?
· 中国国球乒乓球有可能被踢出奥运
· 闲话春节
· 一往情深的中国胃
· 八月十五月儿圆
· 文化入侵 — 比丢失钓鱼岛更严重
· 中国城镇人口过半
【随笔(2)】
· 说娼妓(七)青楼与美食(图文)
· 说娼妓(六)歌妓与宋词
· 说娼妓(五)歌妓与唐诗
· 说娼妓(四)烟花女子(图文)
· 说娼妓(三)青楼(图文)
· 说娼妓(二)分类(图文)
· 说娼妓(一)起源
· 儿想娘,有多长?
· 有感于读芹泥的《渐渐的感到秋凉
· 又到粽艾飘香时
【随笔(3)】
· 瓷器中的月色(图文)
· 探春园里学“打油”
· 好美!《红楼梦十二金钗》观赏彩
· 心若灿烂,春则永在
· 节日无事读美词(五)千古词帝(
· 节日无事读美词(四)不幸君王
· 节日无事读美词(三)绝代才人
· 节日无事读美词(二)小楼笙寒
· 节日无事读美词(一)丁香结愁
【随笔(4)】
【感悟】
· 我们是不是多少该有些羞愧?
· 辛苦写博为个啥?
· 简简单单的过日子
· 学会享受生活
· 什么是幸福?
· 人过五十,咋整?
【居家】
· 长大的女儿-写在你婚礼之际(图
· 长大的女儿-写在你MBA毕业之际(
· 我和厨房的不解情缘(图文)
· 春来正当摘蕨菜(图文)
· 餐桌上的温馨
· 闲来无事爱下厨(图文)
· 女儿名字的困扰
【旧事】
· 牙膏皮
· 五块钱,一条命- 经历文革后第一
· 呵! 那张薄薄的大学入学通知书!
· 我所经历的“整党”故事(图文)
· 难忘旧事(三):祖父的教育观
· 难忘旧事(二):肉包子
· 难忘旧事(一):关于户口的回忆
· 历史的兴趣从批林批孔开始
【健康(1)】
· 你知道老年痴呆症吗?(五)测试
· 你知道老年痴呆症吗?(四)预防
· 你知道老年痴呆症吗?(三)可怕
· 你知道老年痴呆症吗?(二)浅说
· 你知道老年痴呆吗?(一)从病名
· 你离脑中风远吗?(五)治疗(完
· 你离脑中风远吗?(四)膳食
· 你离脑中风远吗?(三)血脂
· 你离脑中风远吗?(二)预防
· 你离脑中风远吗?(一)自测
【健康(2)】
· 人到中年需防骨质疏松(四)防治
· 人到中年需防骨质疏松(三)预防
· 人到中年需防骨质疏松(二)症状
· 人到中年需防骨质疏松(一)病因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六)癌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五)家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四)维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三)微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二)食
· 癌症可以防患于未然吗?(一)改
【健康(3)】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四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三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二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一
· 警惕,冬季须防心梗脑中风!
· 无声杀手高血压:(五)生活保健
· 无声杀手高血压:(四)猝死
· 无声杀手高血压:(三)对人体的
· 无声杀手高血压:(二)病因
· 无声杀手高血压:(一)血压的形
【健康(4)】
·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5)
·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4)
·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3)
·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2)
· 我所知的加拿大安省养老体系(1)
· 一个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六
· 养生宝典-洪昭光的健康讲座(五
【读史】
· 淘宝淘来的惊喜(一)- 清末通草
· 呵!那个拍了2亿多港币的小杯(
· 呵!那个拍了2亿多港币的小杯(图
·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瓷器(图文)
· 世界上最短命的国歌--《巩金瓯》
· 一段辉煌的瓷器外贸史
· 中共一大代表的归宿
· 久违了,辛弃疾
【友情】
· 淡淡香茶浓浓情
【职场】
【转贴】
· test
· 自己算一下您寿命几何?
· 笑话分享,周末快乐!
· 活的更久,远比高富帅重要!
· 古诗新用:配搭美食
存档目录
12/01/2019 - 12/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12/01/2018 - 12/31/2018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一段辉煌的瓷器外贸史
   
十五到十六世纪,正在经历文艺复兴的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文学艺术,科学,经济各方面都发展极为迅速,对外贸易交流也繁荣起来。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和印度的精彩描述,使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为了满足对黄金的渴求,欧洲航海家,冒险家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的远航开辟东西方新航线。由于当时造船技术的提高,航海技术的大发展,哥伦布于1492年10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另一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于1498年5月到达了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东西方新航线最终得以打通。又经过近100年的发展,欧洲各国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航海大国葡萄牙首先于1587成立东印度公司,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16 14年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1731年,瑞典成立东印度公司,1644年法国成立东印度公司。这些国家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与东方国家进行贸易,贸易中最主要的物品就是陶瓷,茶叶,丝绸等等。为什么这些欧洲国家成立的以东方国家为贸易目的的公司都叫“东印度公司”呢?那是他们认为中国,日本,朝鲜都在印度以东,都属于东方。
 
当时的欧洲不生产瓷器,他们也不知道中国瓷器是由什么造出来的,所以中国瓷器在当时的欧洲是绝对的稀有珍宝。虽然中国瓷器在很早就传到了欧洲,但由于东西方没有直接的贸易通道,这些瓷器基本上是通过西亚,北非商人从丝绸之路和其它商路间接传入的,数量极其稀少,往往仅被当着最为珍贵的礼物送给王室或贵族,中国瓷器在16世纪的欧洲,其价格贵得惊人,单件瓷器价格相当于数位奴隶的价格,平常百姓根本看不到。
 
当时的欧洲,贵族多以银餐具为主,银餐具虽然高贵,但极易变黑,所以贵族家中多有几名专门负责擦拭餐具的女仆,以保证其餐具在任何时候都银光闪闪。而一般平民家庭,多以玻璃,陶器甚至木器为日常生活用品,陶器木器粗糙,厚重有欠美观,而玻璃器传热过快,一有破碎既拉手又挂觜而不能用。
 
当时的欧洲人对瓷器的需求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十七,十八两个世纪,欧洲人醉心于这种东方艺术,欧洲贵族热衷于中国瓷器,他们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以陈设中国瓷器为时尚。据说在十七世纪有的贵族家中举行宴会,如用瓷器为餐具,酒具,这些餐具,酒具得有专人看守,否则参加宴会的客人会趁主人不备将这些东西顺手掠为己有。十八世纪初,法国有一首诗曾经轰动欧洲,它生动的表明中国优美的瓷器传到欧洲引起的震撼:
 
               去找那种瓷器吧,
 
               它那美丽在吸引我
          
               在引诱我。
 
               他来自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
 
               它是多么迷人,
 
               多么精美,
 
               他是中国的产品。
 
虽说这首诗写得不怎么样,也许是翻译得不好,但它准确的表达了当时欧洲人的内心感受,他们觉得这来自中国的瓷器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品,没有比它更美的东西了。
 
再说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中国已经进入明朝晚期,瓷器经过汉唐创烧到宋元明上千年的发展,到明晚期其制作技术已高度成熟,工艺水平达到历史高峰,当时的景德镇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瓷器品种,器型极大丰富,青花,五彩,斗彩和各种单色釉应有尽有。而生产能力强,生产规模大,制作周期短,分工细,已经具备了根据用户需要大规模,快速生产的能力。中国瓷器进入了真正划时代,大规模,长时间的持续出口。
 
大规模的中国瓷器持续出口到欧洲和美洲贯穿了明代嘉靖年间至清代`末期,中国从明嘉靖年间至清代`末期出口到西方的瓷器据保守估计也有几亿件。现在收藏于欧洲,美洲各大博物馆及许多西方私人收藏家手中精美的中国古瓷器,就是这段历史最直接的物证。
 
欧洲定单的频频东来。使得广州珠江口岸的对外贸易业务异常繁忙。在这里,洋商们与广东商人签订协议,指定瓷器品种,造型,式样,数量等等。而后,广东商人将订单快马发至千里之外的景德镇烧制。然而,景德镇与广州太过遥远,下单制器再送到广州交货过程太过漫长,加之瓷器是易损件,长途运输的破损,延误难以避免。于是,外销瓷的生产重心开始南移,广东商人们凭借销售上的优势也很快介入生产,他们自己雇用工人,培训画工,从景德镇运回大量烧制好的白瓷,根据欧洲商人们的订单进行彩绘后回烧,这样不但保证了交货日期,减少路途损耗,绘图质量也得到了保障,这种生产模式很快流行开来,在珠江两岸,这种陶瓷工场比比皆是,从而也催生了中国另一著名陶瓷品种“广彩” 的发生和 发展。
 
到十七世纪晚期,中国外销瓷的欧洲市场完全形成,十八世纪,清朝政府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欧洲国家的船舶可以直航广州。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大量需求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晚期欧洲自己开始大量生产瓷器为止。
 
在整个十七,十八两个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被视为珍玩,只有象西班牙马德里和法国凡尔赛宫这样的大宫廷才有较多的瓷器陈列和收藏,贵族家庭和有钱人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弄风雅,炫耀地位。
 
十八世纪晚期,欧洲自己开始大量生产瓷器,而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展开了输入鸦片的贸易,其利润越来越丰厚,远远超过了瓷器贸易,因而对瓷器贸易的兴趣一落千丈。到了十九世纪,中国瓷器贸易出口主要是对美国一个国家。到道光末年,由于中国瓷器质量日趋下降,而欧洲瓷器的装饰,器形更符合西方人的口味,质量更优,价格更便宜而占领了大部分美国市场,美国的大规模中国瓷器进口也基本停止。
 
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的瓷器外贸史至此基本结束,。在十五到十六世纪后,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生活开始富裕的欧洲人对美好的事物有了极大的渴求,而当时先进富饶的中国正好能满足这种欲望,但随着欧洲自身快速的发展和中国清末后国力的衰落,这段贸易史寿终正寝也就不可避免了。
 
参考书籍:1,《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Jean McClure Mudge.Riverside company,Inc.New York
        2,《马未都论瓷器收藏》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