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呵!那个拍了2亿多港币的小杯(图)上
明成化皇帝朱见深(1447年-1487年)生于明正统十二年,活了不过40来岁。朱见深生在帝王之家,也经受了因此所带来的种种磨难。
公元1436年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驾崩,皇位传给了9岁的儿子朱祁镇,这就是朱见深之父--明英宗,年号正统。小皇帝朱祁镇由司礼监太监王振带大,王振在1449年鼓动少不更事的英宗帝御驾亲征,欲与北方崛起的瓦刺政权一决雌雄。结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上演了:在离北京不远的土木堡(土木堡是位于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数十万明军精锐被打得土崩瓦解,武将勋贵集团覆灭,23岁的明英宗成了阶下囚。消息传回京城,京城一片慌乱,在这惊恐慌乱之中,监国朱祁钰(英宗皇帝的异母弟弟)即位为皇帝,这就是明代宗,改年号为景泰。
这一年,本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太子的朱见深方才不到两岁。身份虽是皇太子,但皇帝已经不是他的爹,而变成了叔叔朱祁钰了。
朱祁钰当上了景泰皇帝,除了捣鼓出了著名后世的景泰蓝( 色彩纷呈景泰蓝:1,工艺;2,色彩色彩纷呈景泰蓝:我的藏品鉴赏)之外,也重用了于谦等名臣,由于多方努力,一年后英宗被释放回京。
英宗朱祁镇送回,这对于景泰帝来说绝对是一桩难事,自己是继续当皇帝?还是将皇权归还给哥哥?当然是自己当皇帝重要,于是尊哥哥爲太上皇,軟禁於南宮,英宗由此开始了他7年(从1450--1457)的囚禁生活。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皇帝也顺手废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赶出东宫,转封沂王。明代宗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
然而好景不长,景泰帝唯一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济病逝。1457年,景泰帝自己也病入膏肓。朝臣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及太監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拥立英宗登基,改年号为天顺。朱见深又回到东宫做起了太子。
从1449-1457年,朱见深由宫女万贞儿带着,一起忍辱负重生活了8年。万贞儿原本是朱见深的祖母孙太后的侍女。她4岁入宫,19岁那年,她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使命,去照顾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深。那一年,朱见深才两岁,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匆匆被立为太子,更无法预见到,身边这个温润的“万阿姨”会是自己钟爱一生的对象。
在这腥风血雨的8年时间里,朱见深由太子被废为沂王,又由沂王而再为皇太子来回的折腾,他是在剑拔弩张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大起大落历经磨难,多舛的命运,在襁褓中屡屡受到惊吓的朱见深在万贞儿的怀中长大,在这段最艰难,最落魄的日子里,万贞儿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由此万贞儿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多重角色的朦胧的定位——母亲,姐姐,情人,让朱见深爱她至死。
公元1464年,英宗驾崩,18岁的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即明宪宗成化帝。此时的万贞儿已经35岁。当上皇帝的朱见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他的生母周太后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下成化帝只能屈服,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年轻美貌的皇后并没有打动成化帝,他依然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从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看,成化皇帝有恋母情结。成化二十三年春(1487年)57岁的万贵妃病逝,成化皇帝辍朝七日,哀叹道“贞儿去了,我亦将去矣。”一语成谶,当年秋成化皇帝就跟着呜呼了,可见其感情之深。
几经大起大落宫廷斗争的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在位23年,政治上无甚建树,生理心理他都不健全,生理上他严重口吃,心理上有恋母情结。由于他亲身数次经历了宫廷斗争的激烈和残酷无情,使朱见深对自己未来的命运缺乏安全感,终日沉迷于神仙,长寿秘术,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据传宫中每天都要进呈一件珍玩,以博得万贵妃高兴,以致几乎花光了内府财务。成化斗彩就是在这样的取宠心态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奇技淫巧”之物。万贵妃很是喜欢成化斗彩杯,尤其是鸡缸杯,为了讨万贵妃高兴,景德镇御窑厂就不惜工本与重金大量烧制斗彩瓷器,但斗彩瓷器烧制方法极端讲究,需要两次入窑,质量要求尤其严格,一旦成品出现瑕疵,御窑厂便将它们就地销毁埋藏,能进入宫中的成品斗彩瓷器数量有限,在当时就已经十分珍贵。
这种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互映衬的淡丽优雅,精美绝伦的陶瓷品种,给人以恬淡、鲜明、清新之感。与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青花料苏麻离青的浓艳不同,成化时期开始使用国产青料平等青,平等青是一种很淡雅的青色,很适合画那种疏淡的花草,鱼虫,正好是成化帝的审美,成化帝性格软弱,不喜欢强烈的色彩,而是对柔和的东西感兴趣。明朝官窑瓷器至成化时期风格大变,由明早期永乐宣德瓷器那种浓重青翠、雄健豪放的风貌,瞬间转变为成化时的疏淡委婉,精雅灵盈。成化宫瓷中的天字罐、鸡缸杯、青花碗无不透着这个时代的特殊风貌。成化斗彩品种丰富,宫廷传世器包括天字款斗彩龙纹盖罐,天字款斗彩波涛天马盖罐,斗彩鸡缸杯,葡萄纹杯,婴戏纹杯,花卉团云芝杯,四季团花果杯等等。
成化皇帝逝世后,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1505年)即位,年号弘治,弘治帝生母被万妃杀害,自己也受过万贵妃不少苦,“恨屋及乌”,所以他对成化斗彩瓷器可说是莫大的仇视,成化斗彩瓷器因而被打入冷宫。弘治帝去世后,正德帝继位,正德为弘治之子,当然也不喜欢成化斗彩,此二朝成化斗彩的身价一落千丈而无人眷顾。正德帝无子,其堂弟嘉靖帝即位,为了能以成化皇帝皇孙的身份继承大统,让自己的生身父母能顺理成章地当上太皇和太后,嘉靖帝又开始烧造斗彩瓷器,这时候的成化斗彩瓷器才开始有了身价。到万历皇帝时,成化斗彩价格飞涨,仿品开始泛滥。清三代时仿品更多,犹以雍正、乾隆二朝官仿最好。清代乾隆皇帝亦是个好古喜风雅之人,传世的真正成化本朝斗彩瓷器多数被乾隆帝珍藏于其宫室之中,为民间所不能觊觎。
成化瓷器之所以珍稀名贵: (1)从造型上看,成化瓷器造型玲珑秀奇,小巧俊美,胎体细润晶莹,致密轻薄,迎光似透明。无论是淡雅柔和轻灵秀美的青花瓷,还是争奇斗艳,雅丽绝伦的斗彩,都堪称陶瓷艺术的瑰宝。
(2)从颜色上看,成化斗彩彩料精选纯正,五彩缤纷,但色调又柔和宁静。在釉上会着色三四种,最多达六种,在当时算是高科技了。而且一种颜色中也有多个层次,比如仅是黄色,就有杏黄,蜜蜡黄,姜黄多种,烧成后鲜亮夺目,自然让人视为掌上明珠。正所谓古代瓷器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说。
(3)在图案上,成化斗彩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成化斗彩多花鸟鱼虫,还有团花、莲花、葡萄、花蝶、夔龙、海兽等,但后来以葡萄杯和鸡缸杯名噪一时。清初大收藏家高江邦在《成窑鸡缸歌注》里这样写道:“成窑酒杯,各式不一,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莹洁而质坚。鸡缸,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
(4)在产量及存量上,由于斗彩只是作为宫廷玩赏品而烧造,因此当时生产数量就很有限,在明代就已经是贵重的珍品。时人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中说:“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沈氏又在《万历野获编》补充言:“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琖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则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予为吐舌不能下。”成化瓷器存世较少,所以尤为名贵。
五百多年之后的今天,人们除了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能够一睹传说中成化斗彩的风采之外,民间所能触摸到的,只有一些从珠山脚下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中流落出来的支离破碎的斗彩青花瓷器的残存瓷片而已。
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仿佛就在静静地叙说着当年一代风流皇帝凄美而荒诞的爱情故事和那明朝几代皇帝所历经过的的恩怨情仇。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最近发表:
台北故宫;明成化斗彩杯
台北故宫:明成化斗彩杯
北京故宫明成化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北京故宫藏明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北京故宫藏明成化青花梵文杯
景泰蓝艺术品(网络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