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为何物?其实玉就是石头,古人云:“石之美者”即为玉。美玉,质地细密,质感温润,富有光泽,一直为中国历朝历代贵族平民所喜爱。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在近8000年历史长河的漫长岁月之中,玉文化的发展伴随着华夏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明进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知玉,用玉,爱玉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玉文化历史的国家。我们的祖先重玉尚玉,对玉的钟爱已经达到了崇拜的程度:无论是祭祀神灵的礼器,还是显示权力的玉玺,无论是彰显富贵的用具,还是装点生活的饰品,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青铜文化和瓷文化相比,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更加悠久,它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支奇葩。 古人在玉中赋予了无数美好的寓意,“玉”字在他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凡是有玉字的成语,几乎都是赞美之词: 形容女孩秀美,那叫--亭亭玉立 形容男孩潇洒,那叫--美如冠玉 形容气节高尚,那叫--宁为玉碎 形容化解矛盾,那叫--化干戈为玉帛 类似的词汇有恨多很多,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对“玉”的认识,好大部分并不是来源于实物,而是来源于这些文学作品和词汇。记得自己小时候就读过杜甫的的《饮中八仙歌》: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试着想想,如果“一片冰心在茶壶”,那这诗还有这么美吗?类似的作品从古至今多得不可枚举,就是这些文学作品和词汇,使我们从小就对玉有了最初步的认识。 世人都说女人如花,可我有时觉得还不如说女人似玉更好些,花儿再美也会凋谢,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玉石却被打磨得越加晶莹美丽。细细想想就会发现,许多女性身上都有可贵的如玉般的品质:随着岁月的磨砺,一个个清水芙蓉般的女子,走入婚姻,进了厨房,为人妇,为人母,她们善良坚毅,聪慧明理,像玉一样清澈细腻。这些女子人格独立,个性坦荡,品行潇洒,犹如玉一样温润自然。 其实民间一直就有“美玉如美女,选玉如选妻”的说法。 玉可以被简单将其分为两种:硬玉和软玉。 1,硬玉,我国俗称“翡翠”,硬度在6.5度至7度之间。此种玉石产于缅甸北部地区,从清代初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2,软玉就是硬度低于翡翠的天然玉石,中国自己目前出产的天然玉石基本上都是属于软玉。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田玉,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主要产自新疆和田,其美丽的外观,细腻温润的手感和它不菲的投资收藏价值,是中国玉中的佼佼者。从商代晚期开始直到明清时期,逐渐成为中国玉石的代表和主流。 除了新疆和田玉,常见的还有各种岫岩玉(硬度3.5-5),和南阳玉(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中期的古玉,大都使用此类材料。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对玉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认为玉有玉德,古人关于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的种种论述,更将玉石的人文内涵提高到了一种神圣的地步,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突出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玉文化,是这个民族最美丽的瑰宝,它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智慧,也包含着这个民族对生活的认知和向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后来人对它们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无论各种玉首饰也好,玉用具也罢,文人赋予它们思想,工匠赋予它们生命,最终它们又成为我们后来者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 前一篇:我收藏的那些老物件(一)瓷器篇 清冰种满绿翡翠玉镯 清冰种满绿翡翠玉佩 民国糯冰种满绿镶金翡翠耳环一对 民国糯冰种无色翡翠鸳鸯摆件一对 创汇期冰种满绿镶金翡翠手链
冰种满绿老翠白金镶钻胸花(吊坠)一枚
创汇期冰种紫罗兰翡翠镶银项链,手链,耳环一套 创汇期龙凤碧玉佩一枚
创汇期岫玉葡萄摆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