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见有的网友在网上晒出四十年前的剪纸,弄得我也在家翻箱倒柜的找,要想找出点什么老物件,可找来找去只找出出国前买的破衣烂帽,自知这些破烂玩意不能在网上出丑,也只得偃旗息鼓,弄得先生好一顿抱怨。
可世界上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上星期在家翻看2年前不辞辛苦从国内背回来的老相片,突然见一相片背后露出发黄的信笺纸,我非常好奇的取下相片拿出那张薄薄的纸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是一张三十五年前的入厂通知书。三十五年前的1976年12月底,我被招入五机部下属的一国防工厂做学徒工,工种为“装配钳工”。我已记不清楚怎么这张“入厂通知书”会夹在相册里,按说在入厂报到时这张入厂通知书就会交回厂劳资料。现在弄不懂怎么这张通知书还会在我手里。有幸的是它居然被无意保存了三十五年之久,真的有点文物的感觉了。
这张通知书极具时代特征,首先这种薄薄的信笺纸现在已很少再使用了。
第二, 信笺上的“革命委员会”是 文革的产物。1976年10月文革虽然结束 , 但各工厂机关仍然在使用那些没来得及更换的文革用品。
赞同
第三 ,现在的职工进公司也好,工厂也罢,多是雇主与雇员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包括工资水准,福利待遇等等,而不是只要求员工于某月某日报到即可。不过那时也用不着谈什么工资水准,福利待遇,因为当时根据工种,工作年限,全国各地工资基本一样,当然,地区差价还是有的。
第四,现在的职工进公司或工厂,多不会要求带户口,粮食,党团组织关系和纹帐碗筷。
第五,学工(学徒工)这个工种在很多工厂已不再存在,现在多由学校为工厂培训技术工人。因为现在人员流动性大,很少有人会一辈子或半辈子待在一家工厂里(就是有人愿意待一辈子也难,因为很多工厂也没有能力维持生产几十年),所以工厂不会有耐心花两,三年的工夫去培训一名技工。
老物件是某个时期遗留下来的东西,它应该是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的某一侧面的文化特征,因为每一件东西都跟当时的社会有关,而不是孤独存在的,它最实质的内涵是他背后所表现的政治。
这份通知书能在无任何目的和意识的情况下完整的保存下来,真是令我感动。,时间仅仅过了三十几年,世界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有点沧海桑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