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等各色彩料绘上纹饰(彩料种类可多可少,不一定为五种,但红彩不可少)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五彩瓷器画面用色虽然不多,但工匠们能巧妙地运用发色效果,尤其是红绿两色的搭配构成对比强烈,鲜艳明快,古朴大方而又协调统一的斑斓纹饰。 五彩瓷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釉下青花加釉上五彩,另一种则是纯粹的釉上五彩。 五彩瓷器究竟起源于何时曾经颇有争论。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通过列举典型器物,将五彩的起源追述到了元代。而他所列举的那些甚为珍贵的标本,后来在景德镇的确也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所以五彩瓷器产生于元代,目前已经是大家所能接受的共识。 五彩瓷器的发生发展到成熟,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五彩”这个名词都是有所特指的。耿宝昌先生所列举的元代五彩瓷,基本都只有红,绿二色,属于“红绿彩”。明宣德年间出现了“青花五彩”瓷器,但极其少见,近些年文博界公认的宣德青花五彩器就那么几件,都是国家宝藏,看一眼都是福气。
在整个明朝的前半期,五彩所见的彩料主要以红,绿,黄为主,即所谓的三彩。在这期间釉上赭彩,黑彩等也逐渐开始被应用,但一直未形成稳定的大宗产品。不知为什么,明代彩料中没有釉上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釉下青花代之,这就是“青花五彩”名称的来历,也成为明代五彩瓷器独特的时代特征。嘉靖万历以后,红,绿、黄彩及釉下青花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样式被固定下来,色彩浓艳,装饰性极强,被称为“大明五彩”,而嘉靖,万历时期也是五彩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 直至顺康时期,这一“青花五彩”的装饰风格还一直在延续。直到康熙朝中期后,五彩瓷器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是釉上低温蓝彩创烧成功,使五彩器成为完全的低温彩瓷品种。 二是金彩的使用,使五彩瓷器平添富贵。 三是绿彩不同色阶的产生和定型,即大绿,苦绿与水绿出现,使五彩瓷器更加生动别致。 至此,我们所熟知的康熙五彩完全定型,五彩瓷终于发展成熟。不用釉下青花代替蓝彩,成为纯粹的釉上五彩。康熙五彩瓷器也成为景德镇五彩瓷器发展史上的最强音,从而大量生产并广为传播,以至于成为今天的我们梦寐以求的藏品。 但任何一个事物其高潮的来临也就预示着衰落的开始。就在康熙五彩走向成熟标准化的时候,粉彩瓷器出现了,仅仅经过雍正一朝短短的十余年,粉彩瓷器就成为了釉上彩瓷器的主要品种。五彩瓷器产量急剧下降,失去了立足之地而迅速落幕。一直到清末由于外销的需要,才又开始烧制,但终难成大气候,难现昔日之辉煌了。 我个人对五彩瓷器很是喜爱,但五彩瓷器价格贵,尤其是精美一点的东西更是“烧钱”的玩艺,故而不敢随心所欲,这几年也就收了这几件不成模样的“藏品”, 自己这些东西都是小玩意,不值啥钱,可蔽帚虽微也自珍,我与它们,相互珍重,相看不厌! 1,顺康五彩粥罐,三百年来仍然带盖不弃不离也属难得: 顺康五彩粥罐局部图:
2,康熙五彩盘一对: 康熙五彩盘局部图:
3,清早期五彩大罐:
4,清末满工仕女婴戏纹150件五彩大瓶一对: 清末仕女婴戏纹五彩大瓶局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