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说娼妓(三)青楼 古代的歌妓,往往受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这种培训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一般而言,越是出名的青楼,其培训越是严格。越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和不断的筛选出来的这种青楼女子才情也越是出众。尤其是那些名妓们,她们大都是文化妓,天资巧慧,容貌娟艳不说,其中好多都是从七八岁时,阿母便教以书翰;少长,顾影自怜,针神曲圣,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吹拉弹唱,无一不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她们中有的更是聚作词,作曲,自编自唱自舞于一身。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一般的小家小户的女孩子是不读书的,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也仅以“识得几个字”为其教育目的,当然无论大家还是小户都不缺有才华的女子,只不过她们都是养在深闺或嫁作人妇,绝不会出现在公众场所。这样一来,不受“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又不被社会所关注的的青楼女子们,就成了当时天下女子中最有才艺修养,最温文尔雅,最善解人意,最善于社交的一群女子,就成了吸引男人们眼球的一道特殊风景,也就成了唯一一群能够吸引士大夫情感的女子。 这类型的青楼女子不仅姿色过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才情的培养,她们自身的气质也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常常让人产生不敢亵玩的感觉,她们决不是轻易就委身事人的。历史上多才多艺的北宋“才子”皇帝宋徽宗,在第一次幽会东京名妓李师师时,不也就只是喝喝茶,聊聊天,连手都没牵,就感觉“意趣闲适”,心满意足的回宫去了吗。由此可见青楼女子的魅力了。 在生活单调的古代农业社会里,烟花女子们地位不高,但社会知名度却很大,象当今的各种星们一样拥有千万粉丝。“生不愿当万户侯,但愿一识佳人面”成为画家诗人才子们的追求。在艺伎最为风行的唐宋年间,文人和名妓的故事常常在坊间流传不绝,众多的优秀诗词也是在青楼完成的,这不知算不算青楼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贡献?
青楼女子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实有过一定作用,这应该表现在三个方面:
1,青楼女子的诗作: 以唐代为例,唐代是中国诗歌的极盛时代,当时的青楼名妓几乎没有不懂诗的,能写诗的也很多,诗写得好的不乏其人:
《全唐诗》收有21个妓女的136首诗,足以令才子佳人自叹不如。然而,这个数字比起当时青楼名妓们实际创作数量的总和,不过十之一二。这其中,有关盼盼的《燕子楼》三首,张窈窕的《寄故人》,史凤的《迷香洞》等七首,徐月英的《送人》,薛涛的《春望词》、《谒巫山庙》等。
唐代青楼名妓中,诗才最高的是中唐薛涛。薛涛,字洪度,本是长安良家女,其父因官而居蜀,早卒,母孀居,家道中落,沦为官中乐妓。唐代的诗风把薛涛熏陶得超凡脱俗,才气超群,其诗清丽有情,很为时人推崇。薛涛与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唱和。1983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薛涛诗笺》共计91首,是一本很好的薛涛诗集。
2,传播作用:当时的歌妓还是诗人作品最重要的传播者:
诗人的诗词一经写出,必须依靠有效的媒介来传播。诗人们无论即席赋诗,曲水流觞,奉诏应制,酬答唱和,这些只是文艺创作的场合与背景,而这些诗词要闻名天下,还需要传播媒介。在唐宋时期,口耳相传是重要的传播媒介:首先是口碑,口耳相传,名气大了之后,自然有书商“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才能最终名声大噪。而谁是最口耳相传最合适的人选呢?那自然是青楼里的歌女们。因此诗人们适合谱曲演唱的作品一写出来,就有乐工拿去谱曲,然后经过歌女们的演唱,就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街巷传唱。
记得自己曾经读过一个故事:唐代的诗人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是好朋友,也都是诗坛大家。一次,三人一同约了在“旗亭酒楼”相聚,“旗亭”是一“游乐场所”,在这里可以饮酒、举行宴会,还有歌女,舞女献上技艺。 三人坐定,自然要邀歌女唱歌,并相约谁被唱的诗作最多,谁就是大诗人。聚会开始以后,一个艺伎先唱颂了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高兴的数着“一绝句”。第二个艺伎则唱了高适的一首诗,高适也乐呵呵的数到“一绝句”。第三个艺伎又唱了一首王昌龄的诗作,王昌龄大喜,数到“二绝句”。这下王之涣不爽了,指着最后一个艺伎说:“待会儿她要是不唱我的诗,这辈子都不和你们争了。”话音刚落,果然这个女子开始唱王之涣的名作“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听了以后对着其余二人大笑。
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表明几位诗人的风雅才情,但是也间接说明当时这些歌伎对诗坛作品传播的重要性,当时没什么媒体,歌伎的演唱就是最好的媒体,她们实际上就是这些作品最重要的传播者。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青楼实在可以说是诗坛词坛的“喉舌”,诗人的诗词通过她们的传唱而得以人人闻之,也就相当于一张“专辑”发放成功。与现在不同的是,现在一张“专辑”发放成功,听众只知歌星不知词作者,而那时正好相反,通过歌女们的演唱,诗人们的大名和作品就可能家喻户晓。
3,青楼女子对于中国古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她们诗作的成就,传播的能力,还在于她们为诗人们提供了激发灵感的环境和艺术氛围。
我不知是谁将这些这些才艺双绝,飘零凄苦的女子称为为烟花女子,她们的生命也真的就像烟花一样,开时绚媚,灭时凄美;曾经在清冷的夜空中绚丽地绽放,转瞬便归于沉寂,只剩下袅袅残烟,散入天地苍茫之间……
原位于北京陶然亭公园内的《香冢》碑文是对这些女子最合适的悼念: 浩浩劫,茫茫愁。 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 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
近期博文: 说娼妓(一)起源
说娼妓(二)分类
说娼妓(三)青楼
网络图片
民国时妓女执照申请书(网络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