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去纽约出差,与她每次外出一样,走之前我都要反复叮嘱:到目的地后来个电话报个平安。孩子回答得十分干脆“OK”。可一走两三天连个响声也没有,开始还耐心的等着,后来就忍不住打电话给她,可那边就是没人接,好不容易终于有人接了,还没容我啰嗦两句,人家就很礼貌地打断我的话道:mom,I am busy right now, I will phone you back after。我只得不情愿地挂断,知道那句“ I will phone you back after”只是托词而已,心中不免有些怅怅的。
先生在一旁调侃道:儿想娘,丁点长啊!
记得在家的时候,母亲也常常跟我说:“儿想娘,筷儿长;娘想儿,道儿长。”当时的我理解母亲的意思,也明白这其中想念的差距,但这深深的体会是后来自己当了母亲才慢慢体会到的。
好多年前,一个初春的清晨,父母早早地起床,做了我喜欢吃的米酒鸡蛋,小笼包子。然后,又将我已经打点好的行装再检查了一遍,将那已经用细绳绑扎好的箱子再紧了紧,那个清晨天气微凉,从那天起我就离开了那片祖祖辈辈生活了多年的土地,从此开始与星星诉说那思念父母亲人时的伤感。
接下来,读书,工作,竟留在这里十几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总是忙呀忙,忙着孩子,忙着工作,忙着和朋友聚会,忙着发呆,而最忙的是忙着翻日历,翻啊翻啊,一转眼,二十世纪翻完了,再一转眼,连这二十一世纪都又翻了十好几年了。虽然这期间也回过好多次国,可每次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是那么的有限,比起父母那长长的的思念,那短暂的时光也就是眨眼的功夫。
记得有一次回国,突然发现父母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那些白发像一道银色的闪电给了我猛然一击,这种不经意之间的突然多少让我感觉到有点惊慌失措,那如电般的一击似乎在提醒我,父母比我想象中老得更快,快得让我猝不及防!几十年来,四处奔波,和父母亲见少离多,忙忙碌碌,也没忙出多么大个“样儿来”,倒是把父母亲忽略了。我也曾反复的问过自己:是不是父母的爱来的太容易了,所以自己就没有好好珍惜?是不是父母的爱无私不求回报,所以才让自己如此不以为意?
该来到总是要来,带来美好的希望,该走的总是要走,带走不舍的情怀,这就是人生的轮回,谁又能阻止呢?而今的我,如电影里角色替换一般地处在了自己父母的位置上。我成了在家念儿的那个人,而孩子一如当年奔波的我,不能常常在我和先生身边陪伴。我忽然对孩子有了某种依赖,这让我更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亲,想起他们当时常常念叨的俗语:“儿想娘,筷儿长;娘想儿,道儿长。”
这道儿一样回肠九转的的深情,曾经的我是不能完全体会自己的父母亲是如何一分一秒用心煎熬的,而今的我,确在真真切切补偿父母的那种期盼。
“娘想儿,道儿长;儿想娘,筷儿长。”父母想孩子一直要想到老,每天都要想,冷了吗?累了吗?工作顺利吗?该结婚了,该有孩子了。。。。。。而孩子能够时不时的想到父母就不错了。
路儿是没有头的,如今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离开了我们独自生活,我们又把这漫长的思念之路持续下去,那点点滴滴的牵挂,是这样挥之不去,它盘旋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耳边,沉淀在我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