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足球隊故事之三:錦標VS參與 |
| 有了球隊,就必然有競賽。但存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由於是業餘球隊,隊員的競技水準參次不齊,而且參加球隊的目的也是很不一致。有的隊員包括家長的初衷就是為了打發業餘時間;反之,有的想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前途的職業球員;也有的僅僅是為了得到一套印有自己姓名和球號的俱樂部球衣以便向鄰里和學校的夥伴炫耀。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尖銳的矛盾:即訓練時有的隊員不積極或缺席,但輪到有賽事時大家又都想爭着上場。這一切導致教練很為難:一不能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二又不能讓本球隊的賽事積分太難看。
為了此事,大家商議召開了家長,教練,球員聯席會議。會議上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讓我想不到的是小球員的發言特別的熱烈踴躍,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其中一個建議被最終採納:即把球隊細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鋒,中場和衛構成,各小組有自己的召集人,每個小組搭配有不同競技水準的球員,這樣使每個小組的總體實力相當。平時訓練和普通比賽就以既定小組為基本單位。此後,如教練說某某小組上,該組成員就齊刷刷地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這種安排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球員競技意識提高了,合作配合默契了,訓練出勤率也直線上升。事後想想,究其原因,應該是在球隊中引入了分塊責任制和內部競爭機制而產生的積極可觀效果。
除此之外,家長,教練和球員三方也達成共識:遇有重大的積分比賽,教練有絕對的權力打破現有組合,調派隊員上場比賽。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