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只黄蜂飞进了我们的房屋。 于是,一场捕蜂大战的好戏开场了。我把屋门关了,以期来个瓮中捉鳖。当然,出大力的非我莫属。我拿起一条加长毛巾站在屋子中央,缓缓地360度舞动着手中的毛巾。看着我那迟缓的除蜂动作,旁边椅子上坐着的太太有点不耐烦了。 太太发话:看你这做派,哪象是捉黄蜂啊! 我顶撞了她:按你的想法,该如何做? 太太:你得紧盯着,一路追打。 我还嘴:这屋大蜂小,紧追是下策,很有可能是白花力气。 太太:最起码你也得听取一下他人的意见,也许我的办法很有效! 我心里念叨:嗨!看她那个瞎指挥。 但在行动上,又不得不按她说的,去紧追猛打。那黄蜂也特机灵,或左或右,忽上忽下,躲个干净利索。 几十个回合下来,我放弃了激进的追捕办法,又重新采用我最初的原地毛巾舞圈法。按我的经验和理解,蜂和蝇一样有趋光性,当其感到有威胁的时候就会朝最光亮的地方飞。我把房间里的窗帘拉开到最大。果然不出所料,黄蜂被我舞动毛巾产生的涡流惊扰,就往透光的玻璃窗上撞、坚忍不拔地要飞出去,结果黄蜂老是朝玻璃窗磕响头。 在隔壁房间的犬子,听到我们这厢的巨大动静,就高声问道:你们闹翻天,在干嘛?! 我太太:抓黄蜂,它正叮在玻璃窗上。 没过一会儿,我们关着的房门开了。儿子左手拿纸、右手拿了一个剔透的玻璃杯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把玻璃杯朝黄蜂的落脚点扣去,黄蜂居然也不乱跑、一下成了杯中囚。又见儿子把玻璃杯口慢慢地移出一个细小缝隙、左手把那张纸插到了玻璃窗和玻璃杯的中间。然后,他用纸把杯口牢牢盖住,跑到院子里把黄蜂放归了大自然。 就在我和太太大眼瞪小眼,四眼尽茫茫的当口,儿子欢快地跑了回来。 我太太:你怎么知道用玻璃杯捉黄蜂? 我儿子:这个,我们在小学时就教了。其口气俨然是位知识和经验老到的专家。 我太太欣喜加怜爱地说:你真行,青出于蓝、胜于蓝;看你爸那个笨劲和蛮劲。 我太太又冲我儿子追加了一句:你还真懂得保护动物、爱惜生命的。 听完其母亲的夸赞,儿子喜滋滋地回到了他的房间。 我不服地对太太说:儿子哪个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整一个摘桃子的人;如果在职场上,他是要被嫉妒的。 事后,我把此事在脑子里小小地转了个圈,和职场行为联系了一下。 此事中的三个人物,太太、我和儿子在职场中大抵可对应为上司(太太)和员工(我和儿子)。 太太作为老板坐镇,即使她的意见不符合实际情况,甚至有瞎指挥的嫌疑;但是如果她临场不吱唤一声、指挥两下是不行的,否则就体现不出老板的英明伟大。 我作为老员工则是倚老卖老,心中对老板不服。但在老板的监视和淫威下不得不低头。憋屈之下,又忍不住回嘴顶撞,结果搞得功劳没了,苦劳也减半、被贬低为“笨劲和蛮劲”,成了个专业“做嫁衣裳”的。所以,结论是:员工对老板 -- 不服不行。 儿子则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干了摘桃子的傻事。他的行为有如一个小组项目结束时,有一个在整个个过程中很少作出贡献的组员,主动动要求把项目收尾汇总;接着,该组员自己径直把项目报告交给老板。递交给老板时那位摘桃子的组员还貌似不动声色、实为添枝加叶地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耐在老板前美化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