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原公路两旁,沿着那些茂密树林中的小道,可以通到很多隐藏在密林中的美丽的湖泊, 这是徒步旅行者们的最大喜好。冰原大道上的迷思塔亚峽谷,位於哥伦比亚冰原和露易絲湖中間,這是唯一一個从公路旁的停车场经过十余分钟的步行即可到达的峽谷,溪水是高山上的冰河融化而来的,上游水流徐缓,穿过密林后从高达几十米的石缝跌落下来变得十分的湍急,水流撞击石壁发出巨响,溪谷边的山坡上,高高低低的松树也是错落有致。
奔腾的小溪沖刷着岩壁,经过万年急流的冲击和切割,形成了峽谷地形。说是峡谷我看就是个石裂,一块大岩石被汹涌的河水从中间给撕开了个缝,年复一年地冲刷把岩石的棱角磨平,就形成了现在光滑的圆弧状峭壁。站在小桥上,流水的声音震耳欲聋。看着被万年河水冲击出的这个壶穴形的峡谷,激烈的水流飞奔而下,令人不得不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记得读过韩小惠的《武隆避》:“说它(武隆)异质,是因为它不仅出落得生猛,悬崖,峭壁,森林,溶洞,大江,能现七十二种身形,不惧三十六路妖怪;还因为它脾气暴躁,一言不合,一事不遂,就突然暴跳起来,拳打脚踢,山崩地裂,打出一个直立于天宇和大地之间的大天坑,又踢开了一条长5公里、深500米的大地缝。从此,武隆就一直折腾在不停顿的造山大运动之中,上下摇晃不已,左右颠簸不停,人人皆喊头晕目眩,它却高兴得哈哈大笑。”
站在迷思塔亞峽谷的桥上,突然想起韩小惠描写武隆的这些词句,虽然这里没有溶洞,没有大江,可那经过千万年奔腾不息的溪流顽韧开凿而出的峡谷,不是与韩小惠女士笔下所描绘的武隆很相似吗?
看到有些胆大的游客,还有我家先生竟然站在巨石边缘,我感觉自己的腿在发软。这里遊客不多,峡谷上也沒有护栏,如果有遊客攀爬到岩壁上去探險,还真危险!
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sld):
汽车一路向北开,路旁的溪水变得愈发清澈,河道也变得越来越窄,快接近雪水源头了,雪水融化的清泉仿佛把空气都浸出了凉爽的味道,哥伦比亚冰原到了!在冰原大道沿途诸多景点中,最令人心驰神往就是这哥伦比亚冰原了。
哥伦比亚冰原,据说它的总面积达到325平方公里,而冰层最厚的地方竟深达365米。哥伦比亚大冰原可以说是三大洋的交汇点,雪水从东,西,北三处山麓顺势而下:
1,源于山顶冰川融水的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河,从这里一路往北,最终一直流到北冰洋。
2,西面的哥伦比亚河(columbia)往南流经BC省,流经美国而最终汇入太平洋;
3,东面的萨斯喀彻温河(Sasktchewan River)则往东,横贯加拿大,几经改道并流,几经易名,最终汇入大西洋。
所以说哥伦比亚冰原,是三大洋的分水岭。 冰原被高大雪峰围在中间,远远望去,褐色山峦底座上的白色冰盖很像一块冰淇淋雪糕,那融化的雪水黏着山壁流下,再冻结成冰,这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冰川,这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面积最大的冰原雪域!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最容易到达的大冰川,所以冰川旅游就成了加拿大最著名的旅游项目。
到达冰川有两种方式,乘车和步行,我们是走的步行道,风很大,我们很快就爬到了那个叫冰川的脚趾头(toe of athabasca glacier)的小山头。这条步行道大约走二十来分钟就能到冰川脚下,能很好的观赏到冰川的风景:到了冰川脚下才发觉冰河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洁白颜色,,其实它微微带一点浅浅的蓝色,想想落基山脉到处可见的碧水就不难明白了。冰河融化后的涓涓细流在冰川上冲出一道道小沟, 流水一路叮咚流下了山。在阳光照射下冰河上并不是非常寒冷,,一件普通的棉外套就可以挡寒了。太阳从乌云背后探出头来,万点金光闪烁在洁白的冰原上,非常刺眼。冰河两侧的高山都是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大段大段的冰柱附着在山壁上。
随着地球变暖,冰川的末端正在逐年向后退缩,而且有加剧的迹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冰川末端的指示牌,现在已经是一片平原大地了。
据工作人员介绍,冰原每年冬天增厚15厘米, 但夏天气温升高时会融掉20厘米。所以冰原每年都在变薄,全球气候变暖更加加速了这种变化。可能在不久的未来, 这个冰原也会象世界上的其他自然景观一样消失掉。
(待续)
近期博文:
人间仙境说班芙(1-3)图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迷思塔亞峽谷(Mistaya Canyon):
被万年急流冲击和切割出来的峽谷
看看这大胆的小伙子
这种保护措施靠谱吗?後面小伙拉著前面女孩的褲頭,如果那女孩要掉下去,那俩人还不是一起掉下去了?
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s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