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9. 几个压缩版的人性逻辑 前面啰里啰嗦,用了二十万字,描述了人性逻辑的绵延序列,说不定各位看了后边,忘了前边,所以这里提供几个压缩了的精简版,加深一下印象,嗯哼。 1. 需要原点:人是有“需要”的存在者,满足了需要才能弥补“缺失”,维系“存在”,并因此展现了人自身的原初“有限”。需要进入“自觉心理”后,成了“想要—意志(will)”,同时也搭起一座桥,让“事实(存在的东西)”有了对人而言的“价值(意义,效应)”,可以分成“道德”“认知”“实利”“信仰”“炫美”五大领域,并以“好—坏”作为价值评判的第一对基本标准:凡是有益于满足需要的,就是好东西;凡是有害于满足需要的,就是坏东西。在意志作为动机源头的“动力”效应下,自觉心理中的另两个要素,“认知”起着“引导”的作用,“情感”起着“助推”的作用,联手推动人们从事“行为”,实现“值得意欲”的好目的。同时,在价值领域,人的确构成了万物的尺度,并且彼此采取的评判标准既有相通处,又有相异处。 2. 自由价值:作为“由乎自己的意欲志向”,意志本身就有“自由”的特性,努力以“随意任性”“从心所欲”的方式实现自身,把“意志自由”转型成“现实自由”,从而让“自由”成为人生所有正面价值的总合,让“不自由”成为人生所有负面价值的总合。因此,自由意志付诸实施的时候,一定会遵循人性逻辑的头号元理“趋好避坏”,不可能随机偶然地趋坏避好。同时,由于需要来自缺失,以及好坏之间“语义对应”和“现实并存”的缘故,形成了“自由总在枷锁中”的悖论:人们是因为受到缺失之坏束缚的缘故,才会形成想要摆脱这种束缚,实现意欲之好的自由意志。这个角度看,任何自由都同时包含着趋好的“积极自由”与避坏的“消极自由”两个方面,并且避坏对于趋好具有前提效应,因而西哲重好轻坏、认为好坏能够对冲的见解无法成立。 3. 好好冲突: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冲突”,除了好—坏之间的冲突外,还包括好—好之间的冲突,再次体现了人的有限性,特别是自身能力以及外部资源的有限性。这种无可避免的“好好冲突”,不仅决定着意态助动词从“想要”到“能够”的演化,而且会迫使人们做出有舍才有得的“取舍选择”,结果往往陷入两难的困境。其中,要达成“目的好”必须耗费“工具好”的冲突,直接造成了“成功”与“失败”的区分,由此分析性地形成了“赏成罚败”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好好冲突还会形成好坏之间的“悖论交织”,亦即在获得某种好东西的同时必定遭遇某种坏东西,从而再次体现了自由总在枷锁中的深度悖论。 4. 正当底线:由于好好冲突中的行为卷入了好坏的悖论交织,人们没法单纯运用好坏标准进行评判,只能诉诸另一对价值基准“对—错(是—非)”作为“正当”的底线,亦即根据交织中的坏东西是否“可以接受”的定位,评判各种行为的正当性:不会造成不可接受之坏的行为才是正当的,造成不可接受之坏的行为则是不正当的。由此形成了人性逻辑的二号元理“取主舍次—行对拒错”:冲突情况下,人们总是选取重要的好东西,舍弃次要的好东西,从而防止自己遭遇不可接受之坏的严重伤害。这个角度看,一方面好对正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另一方面正当对好具有实质上的优先性,从而把“成功学”与“正当论”、“能够”与“可以”严格区分开。西方后果论的谬误在于把正当直接等同于好,义务论的谬误在于把正当与好坏内容割裂开,将其归结为抽象空洞的直觉、理性、义务等。 5. 应当义务:如果人们只是趋好避坏,不会出现“强制性”;只有在冲突中为了得到主要好,不惜付出忍受次要的“必要坏(恶)”的代价,才让人觉得有“义务”去做正当的事。与此相应,“应当”与“必须”两个助动词展示的义务的不同强制程度,总是以反比的方式,取决于主要好与必要坏在悖论交织中的权重反差:二者的权重反差越小,义务的强制程度越高。这个角度看,“自律”亦即自己对自己的强制本身并不是自由,而是对自由的否定,在与自由意志以悖论交织的方式相结合的时候,则形成了选择的“自决性”,以及与“义务”分析性相关的“自主责任”,从而确立了人性逻辑的三号元理“自作自受”,以及“赏对罚错”的机制,支撑着人生历程的持续绵延,迫使人们不去从事不正当的行为,以免遭到不可接受之坏的惩罚,陷入事后的“悔恨”中。同时,助动词“敢于”体现了人们是否愿意冒着悖论交织中的严重“风险”从事行为的不同心态。 6. 理念动物:按照“行对拒错”的人性元理行事,决定了人们在价值评判和权衡比较中总会“自以为是”,并将各自指认的“正当”之“是”转化成“存在”之“是”。就此而言,人实际上是“理念”的动物,始终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塑造自己的存在即“活法”。同时,由于各种正当标准之间也有冲突,人们还会通过一层层的权衡比较,确立一条能在优先秩序中压倒其他所有正当标准的“终极正当标准”,由此形成各种“主义”;其中,只有“一元主义”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贯彻到底,而“多元主义”面对不同终极正当标准的冲突,势必陷入束手无措的尴尬困境。这个角度看,“我是谁”的答案不在于姓名性别,长相籍贯等等,而在于人们通过价值评判、权衡比较、理念认同实现的活法,人性逻辑因此就为人们追求“认识自己”的“自知之明”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框架。实然维度上,人性是指所有人实有的所有属性,亦即“人之所是”,既不是“兽性之不是”,又不是“兽性之所是”;应然维度上,人性内容的确有好坏善恶的价值差异,但不存在所谓的“真善美统一”,更不可能超越或高于“自然”。 接下来再把前面描述的人性逻辑的整体流程,拆分成一系列的小环节,用顺口溜的方式大体总结一下,当然免不了有不精确的地方,大家凑合看哈: 主体有缺失,产生了需要,一旦自觉到,想要即意志,动机生行为。需要当原点,事实被评判,价值分益害,认知来引导,情感当助推,既想趋于好,又要避免坏,好坏不对冲,避坏是前提。意志要自由,就付诸实施,想要变能够,借助于工具,达到了目的,取得了成功,产生好后果,就觉得快乐,获得了奖赏;没达到目的,陷入了失败,造成坏后果,则觉得痛苦,遭受了惩罚。好好冲突中,只能做选择,有舍才有得,好坏相交织,得好必遭坏,悖论由此生,自由套枷锁。于是有正当,划出底线来,给坏定个位,是否可接受,关键在止害,取主而舍次,行对而拒错;由于这缘故,对来自于好,又会压倒好。好坏交织中,实现主要好,须忍必要坏,于是有强制,应当尽义务,自己律自己,自决取和舍,自主有责任,自作要自受,做对了开心,做错就后悔,赏对又罚错,人生往下延。还有敢不敢,涉及冒风险。自以为是中,正当变存在,让人成为了,理念的动物,价值观主导,活法各不同。对对也抵触,权衡比较下,优先有秩序,终极标准立,于是有主义。一元能到底,多元出问题。我究竟是谁,人生啥意义,答案就藏在,人性逻辑里,认识你自己,自知才能明。实然维度上,人性属于人,都是人实有,硬和兽性比,只会添乱子;应然维度上,人性有好坏,可惜真善美,不见得统一,都在自然中,咋可能超越?五言凑绝句,简要概括下,人性的逻辑,俗是俗了点,毕竟还到位,不是? 最后列个更简单的主要概念流程表,敬请各位评判一下,里面的逻辑链条是不是一环扣一环:“需要”—“想要”—“意志”—“事实”与“价值”—“好”与“坏”—“认知”与“情感”—“行为”—“自由”—“趋好避坏”—“好好冲突”—“能够”—“取舍选择”—“目的”与“工具”—“成功”与“失败”—“赏”与“罚”—“悖论交织”—“对”与“错”—“取主舍次”—“行对拒错”—“可以”—“强制”—“义务”—“应当(必须)”—“自律”—“自决”—“责任”—“自作自受”—“悔恨”—“敢于”—“自以为是”—“理念”—“终极正当标准”—“主义”—“一元”—“多元”—“我是谁(自我认同)”—“人生意义”—“人性逻辑”—“自知之明”—“人性”与“兽性”—“自然”。 末了补上几句:这个主要概念的流程表,能从一个角度见证,除了“好好冲突”“悖论交织”“行对拒错”三个用词秃神婆,阐释更秃羊的术语外,本系列没有发明任何晦涩难懂的时髦词儿。至于那些已有的概念,也是努力按照它们在日常言谈以及词典里,本来就有的最简单核心语义去理解,因而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木有神马新意…… 尤其与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一众网红学界大咖们比起来,这个特征那是相当的扎眼,因为他们最喜欢搞术语创新了,动不动就甩出一窝新名词儿,绕得人头晕,俗话或曰“为赋新词强说愁”,文言又叫“啥都说不清,发明第一名”,生造概念的能力,大大超过了澄清问题的能力,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