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朋友生病住院,到了第十五天病还没有好就让他出院,说是医院的规定。他说病还没好,出院了怎么办?医院说,那你可以再住院呀。 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我母亲已经住院好多年,怎么没听说?我半信半疑,和家里人一问,还真是这样。 我母亲也是每十五天办理一次周转,到了这一天,人呆在病房不动,但是手续要“周转”一次。先办理“出院”手续,再到“门诊”挂号,缴纳“入院”需要做的各种检查,留便,留尿,抽血,完成“入院”的检查。 虽然出入院是“假戏”,但是收费却是“真做”,各种手续和检查都要收费。我母亲情况比较简单,“周转”一次基本花一万人民币。也就是说,每年周转24次,单单办理周转要24万。 我问过几个朋友,他们分别在中国天南海北的几个大城市,都是这样。也就是说,这是全国范围公开“上演”的假戏。据统计。中国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80.7万张,假如每张床位每十五天周转一次,费用一万元,全国就是两千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不用治病,只是办“周转”就能收两千亿,怪不得医院赚钱。 了解了一下。这个“周转”的来历是对医院的考核标准。出发点还是不错,是为了解决“住院难”,腾出床位给需要住院的人。所以要求医院床位平均周转率低于十五天,超过这个周转率,医院考核不合格,医院就麻烦了。 这个考核标准一出台,医院都觉得亚历山大。刚开始,医院把精力放在拉短期住院病人。比如一个人住院两天,另外一个人住院28天,达到考核标准。但是各医院都走这条路,结果是短期住院病人“供不应求”,让各医院急的上火。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不知道谁给倒过来,“人不转水转,水不转山转”,创造出人不“周转”床位“周转”的好办法。很快推广到全中国。 这么大规模的造假为什么没有人说话? 首先,大多数人和我母亲一样“周转费”由单位报销。单位明知道是假周转,但是也给报销。 一部分是“医保”给报销。“医保”明知道是假周转,但是也给报销。 苦的是自费住院的人,或者真金白银掏出来,或者被迫出院。 问题是上级主管部门也知道是假周转,为什么照样考核通过。 一个政府出台的考核标准,引起全国范围的造假,还能通过全国各地政府部门的考核,奇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