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2018温哥华知青文化月”的“首届环球知青论坛”活动。几位嘉宾都提到知青是文革的产物。看来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没有文革就没有知青”。 在听众提问环节,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说没有文革就没有知青,那么如果倒过来说“没有知青就没有文革”, 嘉宾们是否同意?但是觉得在这个场合提这个问题有点不太合适,忍住了。 接下来的嘉宾出示了一张文革中学生批斗校长的老照片,让我更想提这个问题。因为我想起一位中学校长在文革中的遭遇。学生在大礼堂开批斗会,她被押入礼堂,从门口到上台仅仅几十米长的通道,居然被两旁的学生拳打脚踢几乎打瘫痪。多少年后,有人问她如何看待知青上山下乡?她说:“当年打我的学生都上山下乡了。” 不管她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一个基本事实是上山下乡的初期,知青的主体就是红卫兵。嘉宾在讲演中没当心说出“红卫兵上山下乡”,然后赶紧改口说是知青上山下乡。这种“口误”说明知青就是红卫兵这个概念在大家的潜意识中是确实存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红卫兵上山下乡”这两种说法都符合事实,但是给人的感觉有很大不同。 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知青虽然不是文革的发起者,但却是文革的推动者。不可否认,文革中“打砸抢”,批走资派和打学术权威的主力是当时的在校学生,也就是后来的“知青”。知青为打烂社会体制和破坏经济基础立下汗马功劳。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品缺乏。知青表面是革了别人的命,实际上革了自己的“城市命”,砸了自己留在城市里的饭碗。 文革结束,如何让革命小将把造反的热情降下来变成了难题。设想一下如果知青留在城市,谁有本事让他们安静下来学习工作?领导人想出的方法就是让“红卫兵”降格为“知青”上山下乡,把红卫兵这股滚烫的“火山岩浆”倾倒在农村这个冰冷的“汪洋大海”中冷却下来。 红卫兵小将到了农村面对的是农民,“谁反对农民,谁就是反革命”。知青享受不到“与人斗其乐无穷”,只能与天斗与地斗,土地较劲。而这个“战天斗地”的艰难不说也罢。 知识青年是上山下乡无疑是一场悲剧,但是即使知青自己都没有一个“共识”。提起“知青岁月”,各种酸甜苦辣悲情伤感与各种青春无悔意气风发针锋相对。这是因为“知青”或者直白地说“待业青年”就是文革的产物,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中国结束文革恢复社会和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所以如果不能全面彻底地否定文革,就不可能彻底否定知青上山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