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由赵宝刚执导,近日在天津、北京等卫视热播。曾经导演过《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的赵宝刚似乎对婚恋题材的电视剧有着某种自信,他说:“《男人帮》女人必看,帮女人更了解男人。”他又说:“剧中的三个男人,其实是千千万万个男人的缩影。他们在面对女人时的一切欲望和渴求,他们的心思和手腕,都会得到细腻和真实的表现。相信男人看过之后都会觉得戳中了自己的软肋,而女人看过之后都会感叹原来这就是男人。”仔细一想,赵宝刚的这番话,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毛病。“三个男人”能成为“千千万万个男人”的“缩影”吗?要穷尽婚恋中的奥妙,仅仅靠“三个男人”来演绎,难免会牵强附会,甚至要牺牲角色性格连续性为代价的。 作为婚恋题材的《男人帮》,更确切地说,是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一一网罗了:泛爱时代、第四类情感、电视速配、姐弟恋、网恋、办公室恋情、星座学,甚至电影圈、模特圈的那些事——这些都市男女们颇为热衷却也较为隐秘的内心私语,一一用“章回体”的故事呈现出来了。所以,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像是都市类报纸所开设的“情感专栏”,把人间恋情百态抽象出典型的案例来,在每一集中讲一个故事,并让主人公以话外音的方式生发出一番道理。与报纸的“情感专栏”所不同的是,“三个男人”是相同的——他们被摆在观众面前,如橡皮泥一般,随着剧情的展开被塑成各种适当的形状,时不时地被放在都市里和不同的女人相遇,用以论证都市男女黄金相处的法则,揭示都市男女恋爱中的那些“八卦”,呈现都市男女面对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情态。因此,《男人帮》中,主要角色的男人就三个,主要的或次要的女人倒有七八个,非这样,组合不出足够的案例来呀。 不妨来解剖一下“三个男人”中的一个,顾小白。孙红雷饰演的顾小白是个自由撰稿人,他白天在家休息,晚上熬夜写剧本。这种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个性充满着艺术家的不羁和随性。他一看见美女就迈不动步,但又装出一副漫不经心、对于爱情有独到理解的模样。但当他遇上生命中的真爱时,所有奉为经典的“爱情理论”都烟消云散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依旧是普通人的狂热。莫小闵算是顾小白第一个真正爱的人。一直对爱情满不在乎的顾小白,看见莫小闵跟别的男人出去,也会跟普通人一样血压升高醋意泛滥,并且还不能免俗地去跟踪……顾小白在爱情面前的种种表现,很多时候已经与他的职业特点和个人性格无关了,与他平常挂在嘴上的对爱情的理解已经相去甚远了,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男人在恋爱中可能有的情态表现出来。只是当他和莫小闵在爱情问题上出现分歧时,两人选择了和平分手,表现出完美主义者的不妥协性,才算得上是有“文艺青年”气质的男人的角色回归。 剧中其他两个男人也一样,有基本的角色定位,但是在形形色色的女人面前,或者说在形形色色的爱情选择面前,他们无一例外地充当了案例说明的角色,或执著,或迷茫,或狼狈,或豁达,硬生生地把“恋爱中的男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标本式地展示给大家。 在恋爱过程中,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也许是因为财富、地位,也许是因为美貌与才气,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有原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这些原因,却把它归结为缘分的神秘。其实,爱情不只是缘分,它包含了很多现实的因素。电视剧《男人帮》试图要揭开“缘分”的表象,让观众抵达爱情的本质和价值观的内核,让观众看清缘分掩饰下的众生相。 由于《男人帮》的剧情结构可以看成单元剧和连续剧的结合,因而它的悬念也就相对缺乏,每集的衔接不够密切,随便看哪集都能看懂,漏看了两集关系也不是很大。虽然有三个男人追逐各自爱情为主线,但显得有点单一,既不跌宕起伏,也不扣人心弦。所以,看这样的电视剧要有一种“品味”准备,要有一种“领悟”心态,只有看完了全剧,或许才会恍然大悟:这《男人帮》有点像“电视剧版的爱情教科书”。 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人们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男女之间的交往少了许多过去人为设置的藩篱。友谊,是令人愉快的情感交流。那么男女之间的交往是不是可以发展成一种友谊?换一句话来说,男女之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 熟人与友人是两个概念,友人是以友情、情谊为基础,以情会友,同性之间可以,异性之间就有点玄。一些所谓的婚外情,最初的表现往往是友谊,但友情越深入,越可能超越传统规范的约束。所以也许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男女之间要么是一种以朋友相称的熟人关系,要么是一种以友谊为幌子的阶段性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过程往往以友谊终结或超越友谊而告结束。 但是,男女之间为什么不可以存在友谊呢?友谊虽然是一种情感性的交流,但男女之间的情感一定是洪水猛兽。情感是一种伸缩性很大的心理体验,从熟人与生死之交这个尺度内,友谊就是其中的一截,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友谊不一定要走极端。因此,男女之间可以发展友谊,并且只要双方保持一种情感的尺度,这种友谊还可以是持久性的。 一般来说,认为男女之间有真正友谊的人,大多数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确定的男(女)朋友,那么当这些年轻人相互有感觉但又不能确定最后的情感归属的时候,往往会把他们之间的感情称为友谊。但这些友谊,其中有可能发展为爱情,而那些没有发展成爱情的友谊往往会自然消亡。因为你的伴侣可能会不理解你的异性间的友谊,并且会误会这种友谊,你也会很自觉地为你爱的人疏远那些异性朋友。朋友疏远了,还有友谊可言? 有友谊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朝夕相处,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刻能叫得应,同性朋友是这样,异性朋友也应该是这样,所以男女之间应该可以保持友谊的。譬如我有困难的时候,我可以放心地倾诉,你会无私地伸出援手,这就是友谊。反过来也一样,你有急事,我会义无返顾地驰援,这也是友谊。相处很热络的人不一定叫得应,这就是朋友与熟人的根本区别。 不过,叫得应也看是什么事情。如果你的家庭生活出现了麻烦,也去跟异性朋友诉说,这本身就有些暧昧。友谊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禁忌的,而男女交往无论从谈话的内容还是交往的频率、方式都有许多禁忌,所以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还是有点玄。现在社会虽然开放了,人的观念更新了,但并不是说众口铄金的环境不存在了。因此,即使男女之间是因为真正的友谊而交往,但囿于客观情况,多数人(尤其是女士)会节制地处理异性的友谊,甚至会选择回避。有枷锁的情谊还能算是真正的友谊? 也许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我觉得节制和控制是保持异性友谊长久的一种“技巧”。我们并不能要求友谊能穷尽一切,也不可能要求友谊包罗万象。友谊是一种心理体验,只要我们能体会到友谊的真诚,这种真诚应该能超越男女的界限的。也就是说,以真诚为媒介,男女也可以有真正的友谊,并且这种友谊之花可以在阳光下盛开,而不是仅仅在角落里开放。 男女之间的友谊应该有一种理想状态。但是,情感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无法抑制的,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有良好的结果。如果一方让另一方失望了,那么友谊就很难延续下去。 问题是男女之间如果不是相互吸引,是不可能经常往来的。日久生情是自然规律。男女在一起如果不是两情相悦,往往是一方在默默地爱着对方。有些人不承认这一点,我觉得本身就缺乏真诚。有的人始终不点破自己内心的爱慕,我觉得这是有涵养的人。正因为涵养的存在,男女之间可以一直以友谊的形式保持下去。有时候,另一方并不是不知道对方的心思,但也不点破,被爱总是幸福的,并且这种爱是以友谊的形式出现的,有什么不好呢?这就是人的虚荣心。不过我总觉得,在友谊的幌子下默默地领受对方的爱意的人有点残酷。 带有利益色彩的交往其实是友谊的大忌,利益色彩有时候是有形的,有时候则是无形的,怪不得有人把奉承也当做一种贿赂。在同性之间的交往中也不排除这种带有利益色彩的可能性,异性交往更不能例外。但是这仅仅说明了一种“非友谊”或“假友谊”的存在形式,并不能以此来证明友谊是不存在的。 说实话,我很希望男女之间有真正的友谊,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友谊,这当然包括异性之间的友谊。问题是男女之间的真正友谊很难寻觅,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有时候你觉得是友谊了,对方可能节外生枝,你不能保证对方不产生另外的想法呀;再一种情况是双方都觉得以友谊为基础的交往,并能保证友谊的纯洁性,但双方的配偶会不会这样理解?社会舆论会不会这样理解?所以综合各种情况,男女之间保持真正友谊的概率很小。 不过不能因为概率小,就等于没有。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男女之间能否保持真正的友谊,既是对自己对他人涵养的考验,也需要社会环境的宽容——而社会环境有时候就是一种众人的说法以及说法后面所潜在的观念。因此,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很重要,它是维持男女之间真正友谊的土壤。 观看点击:男人帮 来源: 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