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4. 五花八门的需要—想要—意志 内容上看,“需要—想要—意志”能够分成五大类,就是前面提过的“道德(伦理)”“认知”“实利(功利、实用)”“信仰”“炫美(审美)”,简称为“德”“真”“利”“信”“美”。下一篇帖子里,以“需要—想要—意志”为枢纽,从“事实”推出“价值”后,它们就摇身一变,成了人生在世的五大价值领域。 赶紧声明一点,五类需要的先后排位,是照头一个字的拼音顺序来的,所以不包含高低优劣的应然意蕴。比方说吧,道德头排发车,只是因为D在字典里,比R、S、X靠前,再也没有其他考虑了。也因此,为了显摆这种实然平等,接下来介绍它们的特征时,浅人还专门反其道而行之,从后往前倒着来,嗯哼。 炫美的需要就是“虚荣心”或“炫耀欲”,推动人们从事艺术创作、衣着打扮、观赏自然等行为,把自己赞同的人生内容,通过感性的形象显现出来,借以获得愉悦的体验。不得不承认,这两个词都有点贬义,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术语了,只好在此强调一下,它们都是“非认知价值中立”的,各位别带着有色眼镜,瞧它们就是啦。对于下面说的“肉身欲”和“本能心”,也应当这样子看。 为什么不说“审美”,改说“炫美”呀?首先吧,审美这个流行的术语,来自英语的“aesthetics”,本意是指“感性认识”,西方主流美学一直想用它,把炫美的价值“认知化”,结果扭曲了这个领域的非认知特征,所以要拨乱反正。 其次呢,中文的“审”字倾向于把人(包括艺术家)当成被动的鉴赏者,忘了哪怕是听戏看风景,他们也都是积极的主体;否则的话,你为什么听这出戏,看这边的风景,不听那出戏,不看那边的风景呀?还不是想炫耀你自己嘛。 信仰的需要就是“信靠心”或“仰赖欲”,怂恿人们为自己的心灵寻找靠谱的支柱,免得一遇到挫折,就垮下去了。这类需要又分成两层,狭义的指向了天、佛陀、上帝、真主、神灵等(文言又叫“终极实在”),由此形成了严格意思上的“宗教”;广义的还包括人们在其他领域特别推崇的东西,如志士们为之献身的道德理想,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真理知识,凡人们乐此不疲的实用功利(就像“拜物教”“拜金主义”那样子),艺人们陶醉其中的炫美意象……。许多既无聊、又无果的无谓争论,就是由于没有辨析“信仰”的两层意思造成的。 实利的需要就是“本能心”或“肉身欲”,促使人们从事衣食住行、男欢女爱等行为,维系肉体生命的存在。一方面,因为关系到小命保不保的问题,人们常常赋予它很高的权重,如同马克思主张物质生产最根本,马斯洛主张饥渴和性的需要有着绝对优势那样子。另一方面,由于偏向了肉身本能和质料实物,人们往往又觉得,它未免有点儿俗,不够“超越”,登不了大雅之堂。于是乎,应然层面上,实利需要很容易让人精神分裂,拎不清是该夸它呢,还是贬它:没有它吧,活不下去;只有它呢,档次又太低了点,不是? 考虑到本系列的定位,在此自然不会招惹这个麻烦,做出应然评判了,只打算一根筋地指出:肉身本能的需要虽然顺序上在先(要是它全没了,其他需要也跟着玩儿完啦),但与另外四类需要比起来,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规范性等级。 有个误解比较流行,把“赚钱”混同于“功利”。这样子说,有一定道理,因为许多人挣钞票的意图,的确是用它购买衣食住行的实用资料。不过哈,另一些情况下,这样子说,就不见得能站住了,因为许多人捞银子的目的,是想获得其他方面的享受,从求学受教育,听戏看电影,到捐款盖教堂,资助有需要的人…… 现代社会里,货币的头号功能,就是能够交换到人们想要的许多(不是所有)东西,所以有了那个名言——“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以及另一个金句——“有钱就是任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更应当仔细分辨人们赚钱的动机了,且不可想当然,把发财致富全都划进了实利领域,一看见谁把心思花在了钞票上,就断言他是个财迷:你怎么知道,他没做过慈善,捐了很多钱啊? 认知的需要比较复杂,可以再分成两种。头一种是大家熟悉的“好奇心”或“求知欲”,鼓励人们通过感性知觉、理性思维、悟性直觉的多样化途径,描述分析事实及其价值的本来面目,以期得到符合事实的“真理”知识。另一种呢,是以前人们几乎没说过的“好明心”或“求晰欲”,激发人们特别是搞学术的,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原则,尤其是所谓的“同一律”,以期得到有条有理的“明晰”知识。 既然认知需要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知识的缺失,摆脱无知的束缚,那在两种认知需要的关系中,“真”的意义就明显超过了“明”,起着主导作用——虽然这样子定位,一点不妨碍我们凭借求晰欲,把源于求知欲的正确知识说清楚。 西方主流哲学尽管看重认知,却似乎没有意识到两种认知需要的微妙差异,反倒在“逻各斯(logos)”概念的双重意思影响下,把它们混到一块儿了,甚至还在认知理性精神的异化演变中,用好明心压倒了好奇心,主张人们追求合乎逻辑之“明”,胜过了追求合乎事实之“真”。 就连大名鼎鼎的维特根斯坦,也没能免掉这个俗,同样把符合逻辑说成是“真”,并且还是比符合事实更高档的“真”,结果虽然很想把事情说清楚,结果却是越说越糊涂。考虑到这样子深刻的教训,俺老汉才强调,尽管两种认知需要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还是有必要把它们区分开,注意到它们的微妙差异。 另外哈,无论中外,学界往往喜欢把“低俗”的实利需要与另外四类需要分开,主张道德、认知、信仰、炫美是“高雅”的“超功利需要”。不过呢,浅人却从实然视角出发,更看重认知需要与另外四类需要(合称“非认知需要”)的区别,将来会在“求知爱智”的系列里,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专门做点讨论。 道德的需要就是“共情心”和“成己欲”,要求人们遵循种种品格规范,处理围绕角色身份生成的人伦关系。要澄清的两点是:第一,“道德”没有涵盖人际关系的全部范围(其他领域也包含了人际关系),仅仅涉及人际关系中有关“名分(角色身份)”的部分,所以又叫“人伦关系”。第二,许多情况下,人们说的“道德”,仅仅狭义地指“德性”或“日常道德”;但广义“道德”的范围要大得多了,除开“德性”这块外,还包括“政治”“法律”“军事”等。 有人要质疑了:马基雅维里不是早就把“道德”和“政治”分开了,还因此开创了“现代”政治学吗?你又把它们拉郎配,合在一块,难道想回到古代么?俺老汉对此的回答,可以说很凶很粗暴:他傻,你也傻啊。这类蠢到家的说法,无论中外,大行其道,只能表明一堆学者们,守不住同一律的底线,随便就把概念弄混了,傻傻分不清“道德”与“德性”;你要是不辨析,闭眼跟着他们走,一不留神,就掉到稀里糊涂的沟里了,半天爬不出来。说白了,你肩膀上的那玩意儿,是脑袋呢,还是皮球哇?这个问题不搞搞明白,你能摆脱挨踢的命嘛。 友情提醒一句,浅人学术上最瞧不起的,就是下面这种盲从的做法了:只要是大牌权威,无论说了些啥,都是不容挑战的绝对真理,却就是不肯过一下自己的脑子,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这类瞎崇拜的态度,无论指向了孔夫子,还是马克思,或是维特根斯坦,俺老汉都嗤之以鼻。不好意思哦,这边厢先有了个礼。 应当承认,现实生活中,许多需要都比较复杂,很难单纯归到某一类里面去。比方说吧,高迪设计圣家大教堂的动机,就兼有信仰和炫美的内容,两者紧密纠缠,没法子截然分开了。不过哈,从人生哲学的视角看,刚才介绍的五类需要,已经囊括人们的所有诉求了,并且能够帮助我们,依据人性逻辑的链条,解答一个各位可能感兴趣问题:人生在世,是基于怎样的机制,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了吃货或色鬼,自私或利他,儒生或基督徒,左得可爱或右得古怪的呀? 当然喽,要是哪位发现了某种另类的需要,有资格和上面说的五类需要并肩而立,敬请告诉浅人一声,一定把这个原创算在你头上,好让以后搞哲学的人们,照你的说法讲,别受浅人的误导,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