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刘清平的万维博客
  从学术角度看世界
我的名片
luis ,3岁
注册日期: 2021-09-29
访问总量: 903,20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6. 益己经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5.交换通义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4. 斯密是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3. “资本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30. 为啥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9. 实然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8. 哲学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道德元理】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34. 体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33. 体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32. 制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31. “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30. 国家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9. 对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8. 先有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7. “国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6. 马基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25. 马
【求知爱智】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30. 为啥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9. 实然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8. 哲学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7. “虚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6. 科学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5. 三大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4. 怎样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3. “人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2. 评判
· 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21. 实然
【刘言非语】
【自由意志】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52. “柿油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51. 伯林也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50. 为什么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9.哈耶克拎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8.哈耶克怎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7.哈耶克也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6.米塞斯笔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5.米塞斯笔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44.自由意志
· 刘清平随笔 | 道德元理 6. 伦理
【刘派正经】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6. 益己经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5.交换通义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4. 斯密是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3. “资本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2. 滋生指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1.“共同底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0.“政府”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19. “权益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18. 从家长
· 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17. 有一种
【正义启明】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9X. 左翼的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8X. 均等满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7X. 右翼的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6X. 靠害人
· 刘清平随笔 | 正义启明5X. “不
· 刘清平随笔 | 正义启明4X. “把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X3.性生活
· 正义启明X2.环保的善良目的,能
· 刘清平随笔|正义启明X1. 环保主
· 正义启明11. 自律和他律统统不是
【人性逻辑】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2.米塞斯行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1.米塞斯行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8a. 人永远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8. 人性的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70. 人性逻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9. 几个压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8. 人永远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7. 人性善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6. 天地之
·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5.“人兽之
【斯是思史】
· 刘清平随笔|斯是思史X105. 不自
· 刘清平随笔|斯是思史X104. 霍布
· 刘清平随笔|斯是思史X103. 霍布
· 刘清平随笔|斯是思史X102. 霍布
· 刘清平随笔|斯是思史X101. 霍布
· 斯是思史7. “科学之祖”泰勒斯v
· 刘清平随笔 | 斯是思史6. 世界级
· 刘清平随笔 | 斯是思史5. 绕不过
· 刘清平随笔 | 斯是思史4. 洞穿人
· 斯是思史3. 批而判之的原创性
【权贵礼制】
· 刘清平随笔 | 礼制主义10. “民
· 刘清平随笔 | 礼制主义9. “民事
· 礼制主义:上不了大夫、只对准屁
· 礼制主义7. 水可载舟、亦可赛艇
· 礼制主义6.人皆有天眼的“内在超
· 礼制主义:这样子的“外在”才算
· 礼制主义4. 薛定谔的“天命”
· 礼制主义:“殷革夏命”的打江山
· 礼制主义:“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礼制主义:古代中国社会的新定位
【谈学论术】
· 从实践中来,由实践中出,到实践
· 回应关于“认知来自需要”的批评
· 认识来自实践,还是来自需要?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10. 真理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9. 要“科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8. “科学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7. 需要才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6. 两类需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5. 当我们
· 刘清平随笔 | 谈学论术4. 好奇心
存档目录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7. 人性善恶之争的三大类型
   

 

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7. 人性善恶之争的三大类型

 

本系列一开篇,就提到以往哲学家们,围绕人性善恶展开的争论了,现在又回到这个话头,算是兜了个否定之否定的圈子哈。当然喽,照本系列的使命,在此肯定不会基于任何规范性的立场态度,给出人性是好是坏,是善是恶的具体评判,还是只会从实然的视角出发,考察一下以往争论的实然情况,看看能不能从中吸取一些,有助于我们如实理解人性的经验教训。

 

概括讲,以往的人性善恶之争,大体能够分成三类。第一类呢,可以叫做“关公战秦琼式的隔空对阵”,典型的例子,就是导言里说起的,咱儒家内部的孟荀之争了:争论双方虽然说的都是“人性”,实际上指的却不是同一个东西,如同孟轲说的善的人性,是指慈孝惠忠,荀况说的恶的人性,是指声色犬马那样子。

 

普通人的日常言谈里,也经常出现这类牛头不对马嘴的争论。前面帖子提到,一些人歌颂人性的美好光明,号召大家对人性充满希望;另一些人哀叹人性的卑鄙无耻,呼吁大家提防人性的阴险恶毒;还有一些人严词警告,千万不要去检验,如同母猪上树那样子靠不住的人性,不一而足。为什么这样子南辕北辙呢?同样是因为,他们说的压根不是同样的“人性”内容,所以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不好意西哟,亲,恰恰由于测不准的缘故,这类薛定谔式的人性善恶之争,既没有正面的结果,也没有积极的意义,不仅理论上永远得不出谁对谁错的结论,争来争去争了半天,十有八九都是白费力气,实践中也只会让人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该把人性当成了底线来坚守呢,还是当成了破草鞋来抛弃,不是?

 

只有从这类争论中跳出来,变成非认知价值中立的旁观者,我们才能得到一点有益的实然启示:现实生活里,人们实有的X性内容再复杂不过了,从声色犬马的耳目之欲,到事亲从兄的道德情感,从人兽共有的感性本能,到作为种差的理性特征,从自私贪婪的利己动机,到同情别人的利他动机……不一而足。也因此,我们要达成“自知之明”,就不能只限于片面地了解这种或那种特定的人性,而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把握整全人性的本来面目。

 

第二类呢,不妨叫做“萝卜白菜式的各有所爱”:针对同样的人性内容,不同的人站在各自的规范性立场上,做出了截然对立的价值评判,就像听说了张三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冲锋陷阵,李四夸奖他勇敢无畏,赵五责备他犯傻不要命那样子。让事情变得更纠结的是,不同情况下,同一个人也会针对同样的人性内容,做出“自相矛盾”的相反评判,如同李四一方面称赞张三的勇敢德性,另一方面又宣布,敌方的士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不过是些愚蠢的炮灰而已,嗯哼。

 

与关公战秦琼的情况不大一样,萝卜白菜的人性善恶之争,尽管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缘故,也不容易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毕竟还是有点正面意义的,能够帮我们了解,不同的人站在怎样的规范性立场上,由于人生理念的哪些歧异,引发了彼此间的什么冲突,然后再去寻找处理这些问题的途径。

 

比方说,对于人人都有的利己动机,有些人认为它天经地义,不管怎么做,都符合人性;另一些人主张约束它,不可造成损人的后果;还有一些人宣布,它是万恶之源,必须彻底否定。一旦人际间出现了纠纷,这些不同的好坏评判,也就不只是单纯的观点分歧了,势必导致现实中的严峻冲突。所以呢,厘清了这方面人性善恶之争的原因机制,就有助于我们找到克服这类冲突的有效方法。说白了,道德元理和正义启明系列的任务,正是讨论这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三类呢,姑且叫做“不分青红皂白式的一刀切”:尽管争论双方只是在评判某些具体人性内容的好坏,却不知怎么搞的,把事情整得扩大化了,得出了“人性整个都是善或恶的”笼统结论。也因此,与关公战秦琼式的情况差不多,这种以偏概全的人性善恶之争,同样会掉进缺失积极结果的坑里,甚至陷得更深。

 

其实哈,孟荀间的人性善恶之争,越演越烈的一大诱因,也在这里:由于概念不清,以及“生之谓性”的说法火上浇油的缘故,他俩原本只是针对不同人性内容做出的特定评判,逐步通过以偏概全的途径,变成了针对人性本身的全称评判,最终演化出“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这两个无所不包的整全命题。

 

这样子把事情弄得都快上天了,后世的论者们,自然非要争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咧。否则的话,要是没法像徐复观主张的那样子,证明孟轲的性善论才能“在客观上为万人万世立教”,荀况的论证“没有一个是能完全站得住脚的”,儒生们该如何把积极向“善”的美妙希望,寄托在全人类的身上呀,不是?

 

其实呢,西语里的“nature”一词,原本就兼有“人性”和“自然”的意思,虽然潜在指出了“人性”属于“自然”,但以偏概全的时候,却也容易诱发“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类似误解,要么把“理性”或“信仰”说成人人生来都有的好东西,要么把“感性”或“原罪”说成人人生来都有的坏东西。

 

可是哈,这类一刀切的结论,不管多么美妙动听,理论上只会造成扭曲。首先呢,它们的以偏概全,本身就属于偷换概念了,有点像是单凭荔枝好吃,就说水果都好,或是单凭榴莲难闻,就说水果都坏那样子:要是承认了声色犬马的耳目之欲,构成了整全人性的一部分,你怎么能够单凭事亲从兄的血亲道德,得出“人性本善”的全称结论呀?反过来问,当然也是一样一样滴,嗯哼。

 

其次吧,只把“人生来就有的属性”当成“人性”,逻辑上同样无从成立:第一,“生来就有”是怎么个意思嘛?从啥时候算起啊?是不是单指那些随着基因遗传下来的生理属性呢?第二,耳目之欲的实利人性,还能勉强说成是生来就有的,但如何证明,事亲从兄之类,也是基因遗传意思上,生来就有的道德人性呀?就靠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样子的“事实”根据么?第三,将理性界定成人生来就有的善之潜能,是不是等于说,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潜能受损,没法正常发展的人们,道德上就不可能再成为善的,理当在源头处,就打入恶的冷宫呢?

 

所以哈,撇开了规范性立场,以及实践方面的弊端不谈,单从理论角度看,一刀切的人性善恶之争,也是漏洞百出,问题重重的。事情很简单:世界那么大,人又那么多,还有个著名的林鸟效应,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那样子,明摆在那里,我们怎么可能令人信服地证明,人性统统都是纯洁善良,或幽暗邪恶的呀?毕竟,逻辑上讲,对于全称命题,只要找出一个反例,就能证明它的虚假了,不是?

 

这样子看,如同在人兽之辨中,非要断言“天地之性人为贵”,或是“天地之性人为贱”一个样,无论主张人性善,还是主张人性恶,一概而论的抽象意思上,都是荒唐荒诞的,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当然咯,这样子说也不意味着,我们有理由从“满街都是圣人”的丰满理想,直接走到“人性无善无恶”的冷漠极端。

 

毋宁说,日常生活里,对于任何具体的人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来就有的那些天性,任何人都会基于自己的非认知需要,做出或好或坏的规范性评判,并且因此形成萝卜白菜式的人性善恶之争。这样子说仅仅意味着,任何整全地断言人性善或人性恶的全称命题,都扭曲或遮蔽了现实人性的复杂真相,无从成立。

 

末了小结一下:以往两千年的历史上,三种类型的人性善恶之争中,只有萝卜白菜式的,尽管不可能达成一个公认的定论,但毕竟能帮助我们依据人性逻辑的普遍元理,了解不同人们的不同非认知需要,以及规范性立场,增进“认识自己”的“自知之明”,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或他人,对人性的原有评判。

 

相比之下,无论是关公战秦琼式的,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式的,差不多可以一棍子打死算了,否则只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非但无助于我们获得“自知之明”,还把概念术语弄得一团糟了,凭空生出一堆不仅找不到答案,反倒很容易误导人的假问题,因此最好还是敬而远之,置之不理,嗯哼。

 

说到从这些反面教材里,能够吸取的深刻教训,大体有两点:第一呢,探讨人性的善恶时,不管我们坚持的是怎样不同的应然立场,实然维度上,都应当从整全的视角界定人性,也就是把人们实际具有的所有X性,统统看成人性的组成内容。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以偏概全,或者把某些具体的人性内容当成了整全人性看,或者把整全人性归结为某些具体的人性内容,都会造成严重的扭曲,把人性是好是坏,是善是恶的争论,带到不知通向哪里的斜路上去了。

 

第二吧,还是开篇那个话头:别把应然当实然,但这次要从人性的“真善美统一”角度讲起,可惜篇幅不够了,只好留给下面的帖子细讲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