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1.自由意志的问题有多重要 最初浅人打算写随笔,搞“顶层设计”的时候,《自由意志》是当成了独立系列的;可动手写《人性逻辑》了,发现要是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许多东西讲不清楚,于是乎就自以为非,改了主意,一度把两个系列合一块儿,图个省事。 那为什么现在又自以为非,改了主意,当成一个独立的系列,专门来写呀?原因很复杂,只说前两点:第一点呢,《人性逻辑》有自己的任务,虽然离不开,自由意志的话头,但要是处处都围绕这个话头,批西哲的各种谬论,会把问题岔开,弄乱了文脉,结果两方面的事情,都讲不清楚。考虑到这一点,才有必要分开,各说各的,减少干扰,努力把自己系列的针对问题,深入细致地说透了。 第二点呢,就有点自大咧,各位做好心理准备哟:尽管俺老汉现在依然以为,有关“是与应当”,以及“好与正当”的见解,是理论意义更大的两个发现,不仅支撑着,人性逻辑的绵延链条,而且提供了,解答人生问题的终极钥匙,但要是说起,理论上倒个个的全新程度,它俩就不如自由意志啦。 怎么讲呀?靠着是与应当,以及好与正当方面的发现,浅人的确颠覆了,西哲的主流见解,标新立异清晰可见,有目共睹,但其中不少看法,毕竟是前人,或多或少说过了的。虽然他们要么一笔带过,没有深挖下去,要么无心而论,未能自觉发挥,要么抓住一面,否认了另一面,要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没能像俺老汉这样子,用来支撑人性逻辑的整体架构,但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首倡者的桂冠,还得安在他们头上,不是? 比方说,麦金太尔和马斯洛,已经从不同的视角指出,需要把事实与价值联起来了,甚至还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再例如,后果论主张,好先于正当;义务论主张,正当先于好;也因此,要是不搞非此即彼,把两方面揉到一块儿,也就等于全面回答了,好与正当的互动问题。所以哈,无论浅人的立论,是不是自觉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或者把那些粗浅片面的见解,深化到了怎样的地步,他们率先提出这些见解的原创意义,依然无从否认,照样不可抹煞。 相比之下,自由意志的情况,却大为不同了,因为俺老汉的立论,差不多是全新的,不仅与几乎所有大师的权威见解,统统有别,而且还把他们的胡言乱语,胡说八道,都给驳回去咧。痛快。 也因此,尽管这些立论本身,只是若干接地气的凡俗之见,日常经验的浓缩结晶,既不神秘,又不晦涩,更不高深,还要融入到,人性逻辑的绵延链条中,积极的效应才能充分显现,但它们在哲学上的原创程度,却有资格说成是,前无古人了。谓予不信,阁下去做个文献综述,看看观点方面的查重率,能有多高? 此外哦,这样子的标新立异,还有个非典型的表现,就是连用词都不一样,并且蔓延到了,随笔集的所有系列里,亦即将西哲在二元对立架构下,言说的那种与必然无论是对立,还是兼容的“自由意志”,统统叫做“柿油意志”,借此显摆一下,它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拥有的自由意志,连一毛钱的关系也木有。 实然视角看,在这方面,它甚至赶不上,同样被浅人改名了的“恣由主义(liberalism)”,因为当下这股强势的思潮,虽然只是把“均等”当成“主义”,不是把“自由”当成“主义”,但讨论的毕竟是,人们实有的“自由”,不像柿油意志理论这样子离谱,说的全是子虚乌有,压根不存在的“柿油”,嗯哼。 当然咯,尽管这种标新立异翻天覆地,却没有因为,俺老汉不是西方人,就成了外部批判,他律否定,而是如同浅人的其他标新立异一个样,照旧属于自律否定,内部批判,从里面攻破堡垒。理由很简单:它立脚的立论基点,是西方学界率先倡导的,三条学术原则,就连出现的年代,也和柿油意志理论差不多。 头一条哈,就是苏格拉底当年,到处找人聊天的时候,身体力行的“界定概念语义”:讨论任何问题,不管简单还是复杂,浅显还是深奥,直白还是纠结,都要先搞搞清楚,你用的那些字词术语,是个神马意思,万万不可稀里糊涂,说了老半天,别说别人啦,就连你寄己,也不知道寄己在说啥…… 第二条哈,就是亚里士多德在第一条基础上,提出的“逻辑同一律”,只不过俺老汉已经从中剔除了,西哲多少保留的,涉及事实的多余内涵,只剩下单纯强调,概念语义的原初意思:一旦界定了某个概念的核心语义,在相关语境里,“必须”(不仅仅是“可以”哟)始终如一,坐怀不乱,严格在这种语义上理解和运用它,不允许胡乱混淆,更不可偷偷变换,因为那样子的结果,和概念语义的不清不楚,一样一样滴:说了老半天,别说别人啦,就连你寄己,也不知道寄己在说啥…… 第三条哈,最后却又最重要的,就是亚里士多德讨论“求知欲”的时候,提出的“为认知而认知”的科学原则,浅人通过分析批判,把它改造成了,对于“非认知价值”,保持“中立”的实然原则,亦即“非认知价值中立”的实然原则。 《人性逻辑》里,已经通过与应然原则的参照比较,解释了它的基本特点,在此再概括说一下:首先呢,探讨任何话题,都不带道德,实利,信仰,炫美方面的任何考虑,将所有的非认知需要,统统悬置起来,放在括弧里面,纯粹出于好奇心或求知欲,面朝事实自身,追求如实描述的正确知识(真理)。 举个例,就像《人性逻辑》那样子,无论你想要做的,是坑蒙拐骗呢,还是助人为乐,本系列也都不分好坏,不管优劣,不加褒贬,只要符合“自由意志”这个词的核心语义——“由乎自己的意欲志向”,统统在描述分析的实然层面,当成“意志自由”看,实际达成了,全部算是“现实自由”。 也因此,就像《人性逻辑》那样子,阁下甭一瞅见了,本系列里的“自由”一词,就觉得高大上,无比美妙,无限向往,因为它具体指认的很可能是,您打心眼里感到厌恶的,别个的为所欲为,肆意妄为,为非作歹。至于本系列选用“自由”二字,描述它们的唯一理由,就是阁下反感的这些行为,原本也是基于,别个“由乎自己的意欲志向”,所以木有理由,不视为“自由”。这样子不分青红皂白,好像政治上有点不正确。可是哟,浅人有个愚见:实然地说,政治上的再正确,也压不倒事实上的正确,反倒理应服从,事实上的正确,不是? 其次呢,这里说的“面朝事实自身”,主要是指,面朝现实生活,紧接日常地气,无论它们看起来,是怎样的低俗庸俗媚俗。说白了,许多哲学研究,貌似高雅高洁高深,其实不过是在,硬钻某些强行发明出来,稀奇古怪的晦涩术语的牛角尖,距离日常经验的丰沃泥巴,不知道有几个十万八千里,纯属吃饱了撑滴,嗯哼。 按照《求知爱智》的分析,认知维度上,一旦这样子,把事实与逻辑结合起来了,得到的研究结果,就不只是“学术”的了,同时还是“科学”的;哪怕由于人的内在有限,里面包含着不少谬误,依然改变不了,它们的这一定位,不是? 肯定有人说咧,早就听过下面的哼哼教诲了:千万别相信,那些宣布自己发现了,几千年来的人们,从没发现过的东西的家伙们;他们里面,十个至少有九个,不是傻子,就是骗子,嗯哼。 不好意思哦,亲,这个说法嘛,肯定有它的道理,可另外一个说法,好像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木有滴:科学中的东西,要是既不合事实,又不合逻辑,无论多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终还是会被证假(证伪)的,就像自然发生说,地心说,燃素说,以太说,等等那样子。原因就一条:它们背离了,科学的本性…… 说穿了,本系列的宝,也就押在了这一点上:要是有谁,能从里面的描述分析,推理论证中,找出实质性的谬误,不管是在生活事实这方面,还是在逻辑思维方面,从而足以证明,本系列的立论成立不了,那就敬请各位,即便不把俺老汉,看成一个骗子,至少也得看成一个傻子。感恩。 可是哈,要是除了文献综述不够全面,文本解读不够精准外,很难找出事实和逻辑上的实质性谬误,再次不好意思哟,亲,哪怕从今往后,几十年上百年,本系列的立论,一直无人搭理,木有回应,甚至烂在了图书馆,以及电脑的硬盘里,也依然挡不住,它会最后成为,那把终结传统谬见的杀手锏,不是? 何以这样子自信心爆棚呀?理由很简单,这是科学的本性:只要事实和逻辑,能够站得住,不管新的立论,会砸破多少混学术的饭碗,讨他们的嫌,被他们装作没看见,总有一天,它还是能靠着,自身的剽悍穿透力,脱颖而出,嗯哼。 火上再浇点油:大家或许还记得,普朗克的那句名言吧:“新的科学真理,不是通过说服反对者取胜的,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都去世咧,熟悉它的新一代,却成长起来啦。”人的内在有限,威力很强大吔,不是? 本来么,《人性逻辑》已经表明,理解了需要的本性,自由意志的问题,不过是一碟小菜。但一帮子西方哲人,不知道脑袋里哪根筋抽了风,非要让它和因果必然势不两立,结果陷进去两千年了,依然没拔出来,于是乎让它有了,某种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把事情的真相抠出来,新的立论一定会,进入学术层面的哲学史,包括西方自身的哲学史,毫无悬念。 对于脑子尽管不太好使,可还是认真搞了一辈子学术,并非只想混碗,油水大的盖浇饭吃的浅人来说,这种重要性的意义,不言而喻哟。呵呵。也因此,才有了本篇帖子的标题,以及为了彰显其原创性,特地独立出来的本系列,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