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宋歌同志 |
|
留言时间:2011-07-20 07:47:50 |
|
|
名博就是名博,万维网主一推荐,点击率哗啦哗啦就上去了,多谢非同志对同志议题的关注,了解同志实情,第一步就是关注。
有空到我的博客走走,我是货真价实的同志身份。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8 21:40:33 |
|
|
谢谢你还回来陪我吃尘土。 我们两在这边断后还边厮杀着,没啥用。 ---------------------------------- 不太同意你这种说法,是各自说明各自的看法和交流.
增列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恋人士的重要贡献的法案,从蛋糕能做大的角度看,指其将影响青少年,改变分布 ---------------------------------------------- 也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想这是对增加知识面,减少对少数族群的不公正看法有帮助,并无不妥 (你也赞成对少数族群要一视同仁吧?). 不太明白"改变分布"? "影响青少年",只是希望青少年对异性恋和同性恋要一视同仁,不是希望青少年变成同性恋吧? (事实上也不可能) |
|
|
|
作者:湿水棉花 |
|
留言时间:2011-07-18 19:58:32 |
|
|
NZFP,谢谢你还回来陪我吃尘土。
首先,没有人认为同性恋者不应有同等的权力,我记得所有评论中好像没人这样认为。
你我的分歧在于你认为同性恋者也不可能"把蛋糕做大",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而且我还是要问那个“谁能肯定?”的问题。
而且我提请的是应该看到同性恋现象的另一侧面,注意,是一个侧面。象加州,规定公校必须在社会课程中,增列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恋人士的重要贡献的法案,从蛋糕能做大的角度看,指其将影响青少年,改变分布,这逻辑上有不妥吗?
上面那个分歧解不开,其它的争也没用。好了,千军万马都过了,我们两在这边断后还边厮杀着,没啥用。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8 18:32:07 |
|
|
而我指出部分同性恋者争取把蛋糕做大的行为 ---------------------------------------- 大概是你的偏见吧? 你说"已有生存空间",恐怕不是这样,也许你的周围是这样,但在更大的范围一定不是这样,现在还有同性恋者被处死,被逼自杀的,不然的话,现任联合国秘书长也不会出来说话的.
同性恋者不是"争取把蛋糕做大",而是在争取和异性恋者同等的权利,因为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
同性恋者也不可能"把蛋糕做大",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问你自己一下就可以了,你有可能爱上一个同性吗? 同性恋者再怎么争取和异性恋者同等的权利,也不可能把一个天生的异性恋者变成一个同性恋者的. 所以应该理解这个成语:不平则鸣!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8 18:14:16 |
|
|
米笑,
对不起,转贴的地址错了,应为:
http://bbs2.creaders.net/child/messages/151099.html |
|
|
|
作者:湿水棉花 |
|
留言时间:2011-07-18 14:04:52 |
|
|
由于时差和网上浏览的时间(午休和下班后,虽然我总对着电脑,总在网上,但人在江湖啊)关系,米笑的好文我总是在千军万马过后在后面吃尘土,哎!
谢谢偶灯斯陋给我这样大的帽子,款式不错(咱都够格霸权主义,猛啊!)。不过咱脑袋太小,您的美意我知道了,帽子您留着自己戴吧!
可能是我用的“资源”一词,扯动了一些人的神经,抑或根本就没耐心看清我写的内容。我只是提出来引起大伙观察思考这一现象的另一侧面,我提出在已有生存空间的情形下,应该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人类现今科学并没有真正了解同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的扩大,对人类的影响会是什么,谁能肯定?而我指出部分同性恋者争取把蛋糕做大的行为,实在是隐含了指其实际上是自私的。 |
|
|
|
作者:西岸 |
|
留言时间:2011-07-16 20:16:43 |
|
|
飘飘彩虹旗的link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b78100100hbi1.html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6 13:36:42 |
|
|
Homophobia or heterosexism and racism is definitely alike. -------------------------------------------- Yes! It's true. |
|
|
|
作者:偶灯斯陋 |
|
留言时间:2011-07-16 13:31:06 |
|
|
NZFP: Thank you for your generous permission!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6 13:23:32 |
|
|
I'd like to reblog this if it's OK with you--米笑 & NZFP. Please let me know. ----------------------------------------------------- OK! Go ahead! My heart was touched by the story too.
I totally agree that "但是这类卑鄙无耻的小人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后,就自以为可以动辙教训别人,不可一世,而自己的灵魂却脏得臭不可闻,这就是这类伪信徒最令人鄙视之处." ------------------------------------------------- 谢谢同感! |
|
|
|
作者:偶灯斯陋 |
|
留言时间:2011-07-16 10:25:09 |
|
|
to 米笑: thanks for starting this discussion here! I've been resisting to click on this eye-catching title and I didn't expect this clicking is so worthwhile! In the world of blogging, sometimes the most brilliant part is to read the comments (the debate, the discussion, and stories etc. and this blog of yours is just so). There are so many wonderful comments here, especially the piece titled "我的同性恋人生" is thought-provoking. (I'd like to reblog this if it's OK with you--米笑 & NZFP. Please let me know. Thanks.) And 湿水棉花的性资源问题 sounds so selfish/egocentric, or let's use the word: heterosexism/异性恋霸权主义. It's due to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that everyone is equal. Homophobia or heterosexism and racism is definitely alike. I will read 飘飘彩虹旗by 西岸. and I totally agree that "但是这类卑鄙无耻的小人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后,就自以为可以动辙教训别人,不可一世,而自己的灵魂却脏得臭不可闻,这就是这类伪信徒最令人鄙视之处."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6 08:37:31 |
|
|
偏偏弄个什么神的就觉得自己代表高尚 -------------------------------- 不用感到奇怪,越是卑鄙无耻的小人,越需要一件华丽的外衣. 比如公开咒骂同性恋的吕丽萍孙海英,二个至今还是宣誓效忠无神论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基督徒".
事实是: 信徒和非信徒的唯一区别(!!!)只是: 前者相信创造论,后者相信进化论.
但是这类卑鄙无耻的小人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后,就自以为可以动辙教训别人,不可一世,而自己的灵魂却脏得臭不可闻,这就是这类伪信徒最令人鄙视之处. |
|
|
|
作者:湿水棉花 |
|
留言时间:2011-07-15 20:28:52 |
|
|
同性恋在东西方都有记载,象春秋时的“龙阳泣鱼”,汉时的“断袖之癖”,这些都进成语,进史册的。说同性恋是天生的,大概是有那么一部分。但纯粹天生的,从历史存在来看,比例应该是极低的。而且,这个所谓性倾向,还有一个程度的问题。轻度同性恋倾向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大部分会调适自身成为跟社会的绝大部分人一样,与异性结合的人。我想这就是古代至近代这个星球所发生的情形。
同性恋者曾被社会严重歧视,确实值得同情,但社会进步至现今,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度已经挺高,特别是开放发达的地区,东西两岸如加州,如多伦多,并没有什么歧视,相反,对他们的骚扰都宽容下了,比如米笑文中所写到的,比如我本人经历的(见下文)。
在这种社会情形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同性恋现象的另一侧面。同性恋者,因为天生的的同好少,这对他们来说,就有一个社会资源相对少的情形(或者说威胁),所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自然而然会有去试探(或者说发展,或者说骚扰)别人的行为。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下一点。以我的观察,在宽容度高的地区,同性恋、双性恋的人群增加很快,我这里并不是指外地进入的同性恋的意思,而是指因为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对青少年的影响。因为对他们来说,既然同性恋没什么不妥,为什么不可以一试呢?就是为了那刺激而已嘛,有什么不对吗? 年轻人气盛,精力旺,又没定性,定力也差,别说轻度同性恋倾向的青年,轻度异性恋倾向的青年很易卷入,普通异性恋倾向的青年也容易卷入(大家都年轻过,应该明白我说什么)。这个说得直白点、不雅不好听点就是社会的性资源问题。
我以前常在想,在我呆的这个对同性恋的宽容度高的地方,我们应该是怎样做?他们的生存空间已经打开,已经平等,已经没有什么生存权的问题,我们是否继续支持其发展权,即让他们把其蛋糕(性资源)不断做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对同性恋,我个人的想法是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凡是,我支持其生存权,但不支持其发展权。如同性恋者的家庭合法化,我支持,这样他们可以有安定的家庭,安定的情感。而加州刚通过的法案,规定公校必须在社会课程中,增列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恋人士的重要贡献,我就不支持。为什么呢?如前所说,这将大大改变社会的性资源分布!这种趋势对人类是好是坏,谁知道?现今科学对同性恋由什么决定还搞不清楚,更别说它的来龙去脉了。我们为什么不应该等到社会进一步昌明再决定呢?为什么不能等呢?
太严肃了,轻松一下,讲一下相关的事吧。 我们公司就在旧金山边上,在这上班的同性恋者很不少,有进有出,总有相当的数量,跟一般打工一族没什么区别。 有位哥们,不对,还是叫他1吧。他1是位老中,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很易识别。初相识不久,他1可能觉得某斯斯文文,平平和和的,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王婆卖瓜啰!),有点小“惊艳”。几乎每次见到,都会用兰花指碰碰我的肩膀、胳膊或者手,说说“讨厌啊,你”之类。我知道这是他们这一类的试探,我只不动声色,当其作普通男性看。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他1才死心。
另一位,叫他2吧,属于招摇的一类,cubicle中布置不少东东,旗、照片、海报、饰品,不一而足;参加公司的活动,积极主动。奥巴马当选后的就职游行,之前是积极参与筹划,游行前两天就飞到DC,特投入。回来后在我们的team meeting上,还给大伙放他们同性恋方队通过奥巴马观礼台前的录像,炫耀一番。 |
|
|
|
作者:西岸 |
|
留言时间:2011-07-15 20:28:47 |
|
|
在“飘飘彩虹旗”里我提到同性恋等争取权利的过程,里面很多事情如今的人是可能根本无法想象的,因此抱怨什么同性恋的话语权太大,不许人说话什么的。 但是如果知道仅仅在一代人之前同性恋在社会上的地位,你会怎么看待这个权利的问题? 当时在美国,房东是可以拒绝把房子租给同性恋的,雇主是可以以不要同性恋的名义随意解雇同性恋雇员的。 如果你是同性恋,你基本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因为你没有工作机会,甚至没有住房的权利,而这些歧视性的东西竟是有法律保证的,法律代表权利,同性恋别说有话语权,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所以只能做“柜中人”,不敢公开。 我很想知道那些反同性恋,和反同性恋婚姻,或反对任何同性恋权利的人,你是否认为这种社会现象和法律是合理和合乎人性的? 在排华法案后,华人是不能正经受雇,不能租房子,最好的结果是给别人,即白人当仆人。当时华人是没有身份的,是需要主人证明其身份,在法律权利上与蓄奴时期的黑奴的地位类似。如果你看看反映那段历史的博物馆,都有这段描述,与同性恋七八十年代的处境类似。 三藩市的卡斯特罗街之所以成为“同性恋的麦加”,就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是整个美国唯一允许同性恋租房子,开店的地方。而同性恋的生意是不会因为你是同性恋而解雇你的,这样才吸引了全国的公开的同性恋去那里,后来旁边又有了女性同性恋的街道,也是因为同样的因素。 人们看到如今好莱坞,电视剧,媒体里同性恋曝光率很高,但是否意识仅仅一代人之前他们连生存权都没有。 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心产生吗? 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专门针对某一族裔的明确的歧视性法案,至今虽然被废除,但美国政府始终也没有像对二战中把日裔关进集中营事件而正式道歉赔偿(象征性的每户两万五)那样对华裔道歉,而华裔也始终不在意,目前争取政府为排华法案正式道歉的运动是一个日裔美国人发起的,是前交通部长前田。 难道华人就那么不在乎历史,如果连自己的历史都不在乎,那么对他人,比如同性恋争取权利的历史大概更不在意。反而轻飘飘地抱怨同性恋人群的话语权太大。 对这种现象,你又能如何评价呢?也许某些词,类似势利,贱。。。可以形容,任何形容华人的负面特点的词汇大概都适合。 偏偏弄个什么神的就觉得自己代表高尚,不过体现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 NND,不说句粗话不足以表达心情。 |
|
|
|
作者:歪歪肠子. |
|
留言时间:2011-07-15 20:05:46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5 18:15:03 |
|
|
一段视频,是一个相当规模的美国教会的唱诗班为年青的,被迫自杀的同性恋者举办的一个缅怀的音乐会(我相信,这才是体现神的大爱!). 有自杀者年青的面容,从13岁到19岁,应该有美好的前途,但他们却永远离开了这世界,真是愚昧杀人不见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DQyNTk2.html---It Gets Better
(社会的态度终将会改变,所以请活下去见证那一刻!The attitudes of society will change , please live long enough to be around to see it )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5 10:53:48 |
|
|
米笑,
谢谢你喜欢这个故事,并被这故事感动. 但你误会了,这是个转贴,我不是主角. |
|
|
|
作者:沙之舟 |
|
留言时间:2011-07-15 10:37:11 |
|
|
“就看电影电视怎么描写了。”
而且是看电影想怎么描写了。 |
|
|
|
作者:米笑 |
|
留言时间:2011-07-15 10:11:46 |
|
|
NZFP,看到你的故事想法,很感动.我觉得你的故事非常有价值,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只有交流才可以理解。 |
|
|
|
作者:米笑 |
|
留言时间:2011-07-15 10:04:47 |
|
|
汉卿, 很内行哟
西岸,“许多反对同性恋权利的人是对同性恋根本没有什么了解”,确实如此 沙之舟, 说实话,任何群体中都有很好或者很不好的人,就看电影电视怎么描写了。
珍曼,你身边那个是真的,俺这里是假的,呵呵。俺还真的是看到这个小品才想到男人同床的问题。不过,这个标题真的很有杀伤力哇。 都市农夫,俺也有同性恋的好朋友,其实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也是有好有坏。如果接触的是博士这些专业人士,你会觉得这个群体非常优秀,如果接触的是帮派分子,你的看法会不同。 |
|
|
|
作者:NZFP |
|
留言时间:2011-07-15 09:54:42 |
|
|
都市农夫,
看了你的陈述,想转一个贴上来,看看这个令人心酸的,感动的,真实的故事能不能打动那些铁石心肠,"坚守原则"的反同恐同者的人性和他/她们的心.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为什么要有法律承认的同性恋婚姻.
转贴:http://blog.creaders.net/mexiao/user_blog_diary.php?did=89102 我的同性恋人生
今天开了这个头,但我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坚持把这个话题写完。这两天看到坛子里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又成了热点,我实在是有种冲动,想作为一个局内人写写我的生活和想法。但是我下不了决心开头,因为我要说的实在是太多,我怕我自己一提起笔来恐怕几千字也打不住。
但是我还是开头了,因为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对直人们认真写过任何东西。我们GAY有我们自己的论坛,除了在那里,我极少认真地在其他论坛对直人们写过什么。也许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生活、苦乐与你们交流。不是为了求得你们的理解,而是当GAY这件事有一天"不幸"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希望你想想我这些话,也许你的GAY孩子或GAY朋友能少一些我曾有过的suffering,就是这么简单。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吧,GAY是你茶余饭后的话题,GAY却是我全部的生活。
一个同性恋者注定是要比异性恋者经历更多的成长的磨难,几乎每个在传统价值观还占文化主流的中国,都要经历对自己come out和对社会come out这样两个成长阶段。
我是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女人的,从儿时的女班主任老师,到少年时候的女性闺密、成年以后的女性同事,不知道暗中crush过多少次,但是,和很多internal-homophobia的人一样,我曾经却不接受同性恋,或者说,却并不接受自己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我记得在我14岁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同性恋"这个词的时候,是震惊和不解,虽然我知道自己一直喜欢女人,但是我对这个事却in denial,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思想在抵抗,可我的心却莫名其妙地慌乱,好似一个偷过东西的人被人揭穿了,可我仍然告诉我自己:我和他们那些人不一样,我不是什么同性恋,只不过我喜欢的人碰巧是女人而已。
我的性取向,曾经令我觉得与所有人之间都有一层隔阂,我没法与别人推心置腹交往得很深,因为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如果不能和人很坦诚地谈论我的感情我的生活,我就很难和别人走得很亲近。
我有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友是我23岁那年,她是我的同事。她在认识我以前,是个结婚了的直人。但是她婚姻很不幸福,我们相爱了,然后她离婚了,我们象很多直人那样相爱,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但即便是这样,我仍然还是在努力地找男朋友,她甚至帮我介绍。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我嫁男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和她的爱情,不过就是人生中的一个插曲,我从没想过live a gay life。
我积极地接受每一个人安排的blind date,男人我见了一个又一个。其间我曾和一个男孩date了半年之久,我努力让我自己喜欢这个优秀的男孩子,但结果还是分手,因为我全然找不到感觉。
那段时间,我觉得最痛苦的,是我每次在去女友家的时候,都要躲着我妈妈那充满疑问的眼神。
我相信,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的GAY已经不再需要经历我曾经有过的对自己的性取向deny的阶段了。可我当时还是十几年前的中国,情况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在我眼里,同性恋是和爱滋病联系在一起的,而同性恋者都是群交、乱性、生活不检点的。我怎么可能和他们一样?我不是同性恋,我只不过是碰巧还没有遇到一个我爱的男人而已。
那时候,我当时的女友甚至比我更加"恐同",特别是在我们的恋情引来同事们指指点点的时候,她对自己的同性行为的犯罪感与日俱增。那种心灵在爱情和传统价值观的夹缝里挣扎的感觉,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和纠缠。我记得她的一句话:我觉得每个人都在和我做对,我想大吵一架,可我不知道对手是谁。我们那见不得天日的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是争吵,给她带来的是轻度的精神抑郁症。
我现在知道,当年的那些痛苦,根源是来自于异性恋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压迫,而当时我不懂,我以为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
当我们都觉得那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的时候,我出国了。2001年,在对前女友的深深的思念下,我写了我们的故事,放在<海外原创>,当时有个网友回贴子,推荐了我一个海外同性恋网站,让我把故事贴到那里。我不想和那个同性恋圈子有任何交往,我在随后的好几天里,甚至连去看都没有看过那个网站。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我百无聊赖,想起来人家推荐给我的那个同性恋网站的连接,我点了那个连结,这一点,我的人生从此打开了一扇窗,随后的日子,竟全然不一样了。
我点了那个连接,它把我带到了一个世界,那里有很多很多和我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的、对生活态度认真的、相信并追逐爱情的人。
那些姑娘们都来自中国,和我相仿的年纪,和我类似的经历,在自我认同方面却比我成熟的多。我第一次去那个网站的感觉,怎么说呢,突然间觉得那就是我的家。那隐藏在我心里三十年的感觉,那么亲切却又从不敢对人提起的感觉,全部都涌上了心。第一次,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我要的生活,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朋友。
在那个网站玩了好几年,它帮助我认同自己,帮助我长大,教会我不再自卑,也带给了我很多全新的观念。我从此知道阳刚之气并非男人的专利,细腻阴柔也并非女人的特权。人,有各种各样的美,美没有界定,cissy的男孩和tomboy的女孩都有过自己生活的权利,都不该被歧视。它还教会我用一颗宽容的心、一双客观的眼睛去看待所有或许违背你个人的价值观的事物。它教会我包容,教会我思考。
我们那个网站的姑娘们在生活里也大多互相有交往,我们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因为我们都理解我们共有的苦乐,所以我们之间的感情纽带比straight people要强烈一些。当然也有虚伪和黑暗,因为GAY也是普通人,有所有普通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并不因为我们是GAY而就多一分或少一分。
我的自我认同在不断进步,我不再向我身边的直人朋友隐瞒我是GAY。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我的性取向,虽然我也因此失去几个朋友,但是我坦然,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和直人几十年来的隔阂在逐渐消失,因为我能把我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他们。
从去年开始,我有了我第二个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女友。
她是个很阳光、很成熟而且很智慧的人,她很早就对父母come out了她的性取向,而且她对自己的生活目标矢志不移。她的这些品质打动了我。
当追求同性恋权益在别人嘴里还是一句口号的时候,我差点用生命的代价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去年我大病了一场,吐血过多差点丢了性命。我女友日夜守护在ICU里陪着我,我从不向医生和护士隐瞒她是我女友,是我最亲的人。但无论如何,医生和护士还是不肯拿我女友当我的家人那样和她探讨我的病情。我出院以后,在家里修养了两个星期就急着去上班了,因为在美国战战兢兢等绿卡的我,哪里敢耽误太多的工作呢?那时还是严重贫血的我,根本很难支持full time的工作。假如我是直人,我现在就可以和有绿卡的女友结婚然后在家养病。但是我没有这个权利,因为我是同性恋,所以社会不给我这个权利。我不明白,我并不比别人纳税少,为什么该我的权利我却不能享受?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权益"。
在病榻上的我,当时就想:我不在乎人们是否真正接受我理解我,只要他们给我应有的权益,让我过和他们一样的日子,因为我和你一样是纳税人!
身为GAY,如果首先不能对自己come out,不能认同自己,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这是我到那个网站以后的体会。
我的生活大大地不一样了,我与我的女朋友至少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公开地大胆地相爱着,我们幸福着,我们享受着阳光而健康的生活。虽然还有社会对我们的歧视,但是我们毕竟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在这其间,我唯一的心结就是:我仍然没有对我妈妈come out。每次妈妈在电话上暗示我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的时候,我都默默无语。我拿不准,我如果对70岁的妈妈come out,会不会让她伤心得命都保不住了。母女本该是最亲近的人,现在却成了最难come out的对象。
我反复思考,觉得我妈妈一贯比较通达明理,她会理解的。于是那次在电话上,我终于鼓足勇气告诉了她真相。我告诉她我现在很幸福很快乐,我有我的爱人,她是很优秀的人,只不过她是个女的。我记得我说:妈妈,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把我的爱情我的苦乐与你分享,但我一直不能。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泣不成声。
我妈妈只沉默了一小会,就说:我其实早就猜到你当初和某某的关系是怎样。同性恋这个问题我不理解,但是,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你也不小了,我相信你有能力判断你的选择。
接下来的两天,阳光格外灿烂,风都是笑的,真是心花怒放啊!!
但是在两天以后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听到电话那边妈妈在哽咽,我记得她说:这两天我心情非常不好,血压一直高。我一想到你那天告诉我的那个事,我就为你难过,我觉得好象你进了尼姑庵或进了监狱,再也尝不到男欢女爱的感觉。
听着我妈妈哭,我的心都碎了,我后悔S了,真希望我什么都没有告诉过她。我只有劝她,告诉她我并不向往男欢女爱,我更喜欢女人与女人之间那种细腻的、默契的情真意切的柔肠。我喜欢女人的身体,我有属于我的幸福的定义。
那几天我格外紧张,我担心着妈妈的身体,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把这事告诉了妈妈,让她忍受这么大的痛苦。我哭了不知道多少次。
我每天都强装欢笑给我妈妈打电话,我主要的话题是告诉她我过得有多么好,这不正是她一直希望看到的吗?好在我妈妈毕竟通达,过了几天就走出了"天塌下来"的状态。
现在,我和我妈妈已经能够轻松地谈论我的爱情、我的女朋友、我的日常家庭生活琐事。我和妈妈的感情,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好。
我非常幸运,女友那边的父母,也是非常通达的人,就在去年,他们还来美国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半年,我们无话不谈,他们待我象女儿,我真心地感谢他们、爱他们,从感情上,我觉得他们与我自己的父母并没什么两样。
我的故事结局比较光明,我和我女朋友继续着我们幸福的生活,平时我们努力工作,周末我们有干不完的自己的事:爬山、健身、逛gallery、驾车出游、与朋友聚会等等。我很幸运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爱好,也很幸运我们都包容对方的不同。当然我们也有争吵,但我们都深知遇到对方不容易,都很珍惜这份感情。
今年六月,一年一度的pride parade,是我第一次走在亚裔的游行队伍里,我挥动着美丽的彩虹旗,我极少象那天那么快乐,我从里到外的每个细胞都在笑。想想十几年前在中国的我,那时候和前女友那躲躲藏藏的日子,那每天难以名状的痛苦,怎么可以和今天的我同日而语。我知道,是上帝安排了我的性取向,这不是我的选择,但是,live a gay life,却是我自己坚定的选择。我因我的选择而为自己骄傲。 |
|
|
|
作者:都市农夫 |
|
留言时间:2011-07-15 06:27:25 |
|
|
对同性恋的不了解,才会引起对这个群体的偏见。西岸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述,我就不多说了。 五年前一场对同性恋的电视争论,当时一位香港来的博士不仅公开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他的最后的陈述,让我改变对同性恋的态度:我们遵纪守法,和普通人一样给国家交税,为什么我们不能享受和普通人一样的权利呢? |
|
|
|
作者:珍曼 |
|
留言时间:2011-07-15 01:04:59 |
|
|
哈哈, 我明知道是忽悠也进来了...以为米笑还真是爽过一回. |
|
|
|
作者:沙之舟 |
|
留言时间:2011-07-14 22:23:44 |
|
|
各位如果真想看个电影电视从而喜欢上个同性恋的角色的话
建议你看“家的N次方”里的泉哥,spring。其实剧里倒是没描写他具体怎么同性恋。
这个角色就是个娘娘样的男人。但重情重义。嫉恶如仇。不随波逐流。不为金钱左右。
总之你看过就知道了 |
|
|
|
作者:西岸 |
|
留言时间:2011-07-14 20:41:14 |
|
|
其实我觉得许多反对同性恋权利的人是对同性恋根本没有什么了解,兄弟当初也是如此,至少在看“喜宴”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片子反映的问题的,尽管那是个同情同性恋的片子,但总的来说是多少当喜剧看的。与朋友弟弟的通E,并没有把他当作同性恋,因为从没见过面,谈论的只是画。 真正开始对同性恋产生同情心理是在看了Milk之后。这个片子是小老大先看的,她对同性恋的问题远比我敏感,因此看了不少关于男性同性恋的片子,基本都是欧州的,尤其是以色列的。当然,她也承认是因为这些男演员都非常漂亮(她是那种喜欢漂亮男人的“浅薄女孩”)那种在社会里的压抑感形成巨大的反差给人震撼的感觉,与看一般的love story感觉很不同。这些片子后来推荐给我,都是唯美主义风格的片子,讲的是类似forbidden love一类的故事(毕竟都是讲没有出柜的故事),基本没有性有关的镜头,很细腻,许多是获奖提名影片,不是喜宴这类片子可比的,更多是”断背山“的类型。因此如果不看是同性,你会以为是一个受到什么压抑的爱情故事。 Milk里别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既然是真实历史,故事就比较波音。但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Milk接到了一个从大概明尼苏达或类似的什么中部地方的一个高中生打来的电话,说是家里一直在给他“治病”,他快疯了,就想自杀。Milk让他赶快买票来卡斯特罗街,因为这里可以保护他,每人会强迫他“治病”,但这个男孩说他不可能去。镜头一转,这是个下肢瘫痪的人。我不知道Milk是否真的有过这段经历,也许是编导为了体现那时候这些人的处境而编的,但也可以理解这种事在当时是存在的。 一个人不仅心理上有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同时生理上也是无助,瘫痪的人是无法自己跑到另一个上千英里以外的地方去的。 这个情节很难不让人产生同情感,你不会去想这是一个同性恋遇到的问题,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有类似的处境。 后来专门去了卡斯特罗街,对三藩市很熟悉了,但在这个电影之前不知道有这么个”同性恋的麦加“的地方存在。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飘飘彩虹旗“,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b78100100hbi1.html 在街上的介绍同性恋等人的争取权利的历史展览里,从照片上你看不出这些人与非同性恋有什么不同,甚至有类似摩托党一样的相貌很粗的人。而这些人在美国历史上的经历,如果去过”天使岛"的移民博物馆,知道排华法案的具体过程,是很容易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都是被歧视,甚至理由都一样,Their lifestyle doesn't fit in our society。 美国有过国会议员要求立法,定义同性恋违法必须进监狱的历史,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但不是很多年前的事,不过就是一代人。 我一向认为中国人的文化里有所谓的人道主义,但从来没有过人文主义。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有选择的,而后者是对所有人的,是对弱者的同情。 遗憾的是从这里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概念代表什么,也没有意愿去弄清楚。 一个人,一个群体,不可能永远强势,有可能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本质上区别于宗教排他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李安在拍断背山时,制片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问题,就是是否知道观众群是谁?李安的回答是对gay men,但制片(是个女的)说影片的对象是女人。因为这是一个讲述 forbidden love的故事,女性观众是不会注意两人的性别的,而是注意两人的感情,因为女人的对性的吸引是心理型的,不是生理型的。这个分析事后证明是非常准确的,可见拍片人是很清楚自己干什么。 在这个片子出来前,小老大买了”怀俄明故事“,即原著。这是其中一篇短篇小说,三十几页的样子,从书里你是不那么感觉性别的概念,也没有关于性的描写,毕竟不是视觉,是很容易对人物产生同情的。 看will and Grace里的同性恋们那种娘娘腔,仍然不习惯,但并不觉得厌恶或有什么不好的感觉,生活中的不同是到处都有的,你不过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有什么权利去judge他人? |
|
|
|
作者:米笑 |
|
留言时间:2011-07-14 16:46:33 |
|
|
无私之爱,考虑到只有异性夫妻才可以繁衍后代,俺相信同性恋永远不会成为人类的主流,所以无所谓落伍吧。不过俺对同性恋是完全包容的,应该没有开恶意的玩笑吧。
老木, 这个话题这么热的原因可能是同性恋距离大家越来越近了。俺修改了一下,希望不会再被误解吧 西岸,谢谢评论和你的有关文章。美女有人喜欢,美男当然也有人欣赏了嘛。
阳光,俺比较博爱,但是还没有到博恋的程度呀,呵呵 |
|
|
|
作者:汉卿 |
|
留言时间:2011-07-14 16:40:33 |
|
|
|
作者:love阳光 |
|
留言时间:2011-07-14 15:57:04 |
|
|
|
作者:西岸 |
|
留言时间:2011-07-14 15:57:03 |
|
|
哈哈,类似的经历兄弟也是有过的。 有一阵子兄弟喜欢Republic Banana的casual风格,因此在三藩市玩,会去其总店搂点什么,小老大跟着,但她不喜欢这个牌子,不过就是陪着瞎逛。 这个店因为反映同性恋生活的sitcom Will and Grace而有了特殊的名声,被形容为同性恋喜欢的casual牌子。 一次买完东西出来后,这丫头幸灾乐祸地说,她感觉有几个men看兄弟的眼神似乎不对,兄弟以为是她神经过敏。 后来一次去看老中的春节游行,大家等着的时候,觉得无聊,就到不远的那个总店里瞎逛,人很少,毕竟很晚了。什么也没买到,就是在男装部逛了一圈,但突然感觉仅有的几个其他顾客的眼神似乎是跟着,有点暧昧的感觉,反正感觉怪怪的。出来后见到小老大,说了这件事,她说早就注意到了,谁让你这身架是内衣模特的水平,不过是老年组的,损极了。 如今觉得RB的水平下降了,因此改成Jcrew了,不再注意这些了。 其实对同性恋的认知是有过程的,当时在学校混的时候,看李安的“喜宴”,对里面的镜头是感到挺难接受的,就是冲着郎雄老先生的名气去的。很久以后有点银子了,从朋友的弟弟,是个很早就知道是gay的艺术家买画,通过不少E,买了几幅画(他一个月最多画一幅),作为他顾客list上的VIP 每个月都通过E讨论当月画的风格和内容,决定是否要,毕竟兄弟是有优先权的(看在他老哥的关系上)。觉得挺容易交流的,不过就是艺术鉴赏嘛,前后大概两年时间。 这是兄弟与gay们最接近的接触。其实对他也是挺难理解的,他是我们最好朋友的弟弟,当时我们还在国内的时候,朋友去中国公干,看我们的时候聊天第一次主动说起过他弟弟的状况,讲了中学的时候家里发现他是gay的情形。当时实在是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感性知识。他后来在墨西哥边界买了一座山头,不少画是当地风景。我们刚来美国的时候,在那个地方呆过一段时间,因此有亲切感,对他的风景画和写物画感兴趣。但他的partner是HIV阳性(他不是),这种关系的维持是我们感到很难理解的。
后来买画的兴趣变了,逐渐失去联系。 另一对朋友是华裔和意大利裔,孩子是男孩,他爹说这个孩子长大会是gay们注意的对象,可能对他们有吸引力。因为有黄种人皮肤的细腻,也有白种人的白皙,我觉得他是瞎掰。 后来在TV上的那个说话毫无顾忌巨流氓的切尔西show的常住嘉宾里,有一个黑人与华人的混血儿,公开说是gay,长相挺有意思,有点泰格伍兹那架势,不同的是眼睛形状是典型的中国北方人的丹凤眼。 |
|
|
|
作者:新中国木乃伊 |
|
留言时间:2011-07-14 15:25:10 |
|
|
为什么最近这个话题这么热,您能帮我指点一下吗?
“他说的非常真诚,但是这个时候,米确定自己绝对不是同性恋。”。。。我同 秋念11 有同样问题,“现在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