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巴,中国人大概都记得古巴红糖的味道和那首歌“美丽的哈瓦那”。这次去古巴当然去哈瓦那,必须的。果然,到了哈瓦那好像穿越了古巴的历史,很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古巴在1492年被哥伦布发现以前,是个与世隔绝的群岛。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以后,对来自欧洲的传染病毫无抵抗力的古巴原住民被天花和麻疹几乎全部灭绝,所以古巴基本没有真正的“古巴人”。古巴人口主要是西班牙白人和被作为劳动力输入的非洲黑人。
哈瓦那的“旧城”,代表着西班牙殖民时期,小街小楼小广场,非常有欧洲特色。1898年美国通过的“美西战争”赶走了西班牙殖民者。哈瓦那“新城”则代表着长达25年的美国时代。美国暴发户比较讲究“大”,大车大房子大马路,简单说就是“傻,大,黑,粗”。
1959年卡斯特罗革命成功后,将掌握着古巴经济命脉的美国人所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美国恼羞成怒与其断交,并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古巴又像是被扔进了时间隧道,整个社会被冻结在50年代。现在去古巴,看到的都是殖民时期和美国时代的“原装”建筑和“原版”汽车。政府没钱修缮,老房子个个破烂不堪,但是往年的辉煌还是依稀可见,令人感叹不已。
古巴马路上跑的都是现在北美价值不菲的“老爷车”,这绝对是古巴一景,是旅游者的最爱。古巴外汇稀少又面临经济制裁,进口车奇贵,还不允许随便进口。人们不得不对老爷车千修万补,形成了一道非常奇特的怀旧汽车风景线。但是由于发动机效率低,所以哈瓦那闹市街头上充斥着燃烧不足的汽油味。
这次还在哈瓦那观看过一次古巴歌舞演出。米总结了个顺口溜:“裙子露,帽子高,丰乳肥臀小蛮腰。扭一扭,摇一摇,浪蜂狂蝶带点妖”。古巴实施社会主义多年,加勒比海的热带风情一点也不少。
去哈瓦那的路上,这一天下雨,比较昏暗
古巴大部分海岸是这个样子的,没有沙滩
中途休息
政府公寓,每个月房租大概十几个比索,不到一个美元,政府养老金一般每个月三十多比索。凭票供应的生活必需品花费大概十几个比索,死不了,活不好
海明威小镇
海明威码头
哈瓦那新城 (美国时代)
哈瓦那平民区
革命广场
哈瓦那海岸
哈瓦那老城 (西班牙殖民),每个国家有一个狗熊代表
海明威之角
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长腿上,呵呵
信箱
酒吧
海明威常光顾的咖啡馆
古巴歌舞,手机偷拍,印象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