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书的经营之道与娘子军的厉害 新时代的企业经营,有着非常不同于以往的特点。而新时代的女性,似乎又特别适合于在这个新的经营环境下崭露头角。惠普的前CEO,电子港湾(EBay)的老总,雅虎的当家人,美国商界娘子军的实力和雄风,是不敢再有人小觑了。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2010年时,坐在美国最大500家公司CEO宝座的女性有15位,2011年时也有11位。同时,还有大量的坐在实权位置,只是头衔不是CEO的女性,活跃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 她们之中的很多人,创造了男性无以匹敌的业绩。面书的COO就是其中之一。看来,在这个电子为主打,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模式和经营文化,已经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了。对于男女优势的认识,我们也必须做很大的调整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于女孩子擅长做什么的概念,可能也得好好的反思了。 同时,对于从政和经商之道,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模式,也该进行必要的调整了。 面书COO的故事,不仅仅对于我们经营企业的人价值巨大,对于我们做家长的人,对于那些正在合计孩子的未来应该做什么的家长们,也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和合计的故事。 再者,即使你将孩子送入了哈佛,如果你的孩子只是一个书呆子,恐怕,你打造的也不是一个值得自豪的“成功”模式了。为哈佛而哈佛的培养模式,是该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在这里,面书的COO所告诉你的,恐怕不是“哈佛如何重要”,而是“如何让哈佛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变得重要”了。她是由于进入了哈佛,才得益于在那里碰到了“贵人”。但是,我觉得,只要你真正有潜力,在哪里你都会有机会碰到“贵人”。即使碰不到,恐怕你也会创造贵人来让你碰到的。 所以,哈佛只是结果,不会是让她得以成功的独一无二的原因。像她这样的人,在很多大学,都能够靠自己来制造出让她获得机会的“贵人”来。 这,就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核心所在! 读下面的这篇报道,不要太看重那个3000万年薪的数字,而是应该好好思索一下她的故事和成长模式,她所做的选择和选择的原因与结果。 当然,公司上市之后,她高达20亿美元的身价,更会让无数的男人们眼红了。“哈佛的美眉企业家”,是不是也和“哈佛的华裔NBA小子”一样,甚至是更为让人动心呢?! 美女高管年薪3000万:她改变了Facebook 21世纪, 2012-02-03 2012年伊始,再也没有比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上市更引轰动全球商业界的事情了。这其中,高管的薪资之高令人咋舌。除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之外,各个高管的薪酬都在千万美元以上。其中,薪酬最高的高管是惟一的女性高管——COO(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雪莉·桑德伯格),2011年她的薪酬总额有3090万美元。 当人们羡慕她的财富之时,更无法忽视她对Facebook做出的贡献。如果没有桑德伯格,Facebook可能还只是一片拥有巨大用户量的肥沃土壤,而不知道如何开花结果。正是她的到来,Facebook才找到良方。 在去Facebook之前,桑德伯格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来到一个盈利不稳定的创业公司。正如,2001年,加入Google时,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政治圈”跑到商业圈。 2008 年3月,Facebook宣布桑德伯格出任首席运营官。当天,这则消息成为硅谷的头条新闻。当时,桑德伯格是谷歌负责线上销售业务的副总裁。 她加入Facebook时,很多人并不看好。扎克伯格傲慢倔强,并且为了能够“为公司定下基调”不愿意让出CEO。但是年轻的扎克伯格无法管理好偌大的Facebook。桑德伯格既要担任“家长”的监管角色,又需要心甘情愿地当“二把手”。 两个人的性格又颇有冲突。桑德伯格注重效率,觉得公司运营需要盈利;而扎克伯格浑身散发着一股工程师文化,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用户体验,并不急着赚钱,公司员工甚至将广告比作“收买灵魂的魔鬼”。 实际上,这些桑德伯格早已知晓,她身边的朋友亦劝她不要去Facebook。但是她感觉到Facebook将会创造一个奇迹。于是,她毅然走马上任。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桑德伯格坦承,自己“是一个喜欢变化的人,并且,敢于拥抱变化”。在她眼中,惟一比变化更糟糕的事情是缺少变化。并且,对于变化不要试图控制太多,控制往往容易把事情变得更糟,努力去拥抱即可。 一来Facebook,她就展现出了让人倍感舒适的亲和力与社交能力。刚开始,Facebook的员工对她“心怀畏惧”。她于是走到员工的办公桌前,主动沟通,打消员工的疑虑,融洽她与员工的关系。事后,在问及缘何采取平易近人的姿态时,她说道,“我意识到公司的走向取决于这些人的工作。如果你作为新人进入到一个组织,从你确实感到尊敬的地方入手,并对那些先来者的工作表示尊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除了迅速地打开工作局面,桑德伯格还明晰了公司盈利模式。那时,Facebook已拥有6000万用户,被誉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但是扎克伯格却不知道如何从中赚钱。 “广告就是Facebook要做的生意。”桑德伯格把这句话带到了Facebook。在她的努力下,2008年底Facebook的高管达成共识,超过70%的利润应该来自广告。而在具体的措施上,高管们也一致认为,应该依靠在网站页面中谨慎植入广告赚钱。 桑德伯格设计了一套广告平台——“社交化广告”(social ads),并吸引了全球各大品牌的入驻。这个广告平台在Facebook页面上右边框的一个并不起眼的位置,它上面能够显示“好友”对某个广告或广告商的喜好和具体评价。只有大约0.5%的用户在看到该广告之后会进行点击,但通过这种人际关系,用户对广告的印象大大加深,广告商的传播效果也大大增强。 2月1日,Facebook提交IPO申请。到此时,桑德伯格加入Facebook正好三年。她用一系列成绩打消了当初的消极评论。Facebook的用户数量从2008年的6000万,增加到如今的8.5亿。并且,广告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Facebook全年的广告收入不足3亿美元。2010年,Facebook的收入达19亿美元,2011年是38亿美元。 经过三年的磨合,桑德伯格与扎克伯格配合默契。每周一和周五,桑德伯格和扎克伯格都会独自进行推心置腹的两人会议。《纽约时报》称,桑德伯格是扎克伯格“最具有价值的朋友”。 带领Facebook成功上市,桑德伯格被认为是商业奇才。但如果你看过这位女性的成长经历,你也许会遗憾,她其实可以成为另一个希拉里。因为,他是华盛顿政治社交圈塑造出来的典型代表,曾被喻为“华盛顿的政治动物”。 1969年,桑德伯格出生于华盛顿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眼科医生,母亲教授英语。上世纪80年代,考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 她的父母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这一点对她的影响很大,从小她就热衷于政治。在哈佛大学期间,她的社交能力和政治热情开始崭露头角。她经常组织社团活动,鼓励更多的女性学生主修经济学和政府管理。而其校友的眼中,大学时的桑德伯格就已经是一名集才智、社交和政治头脑于一身的人物。 1991年,借由优异的学习成绩,她被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看中,这成为其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萨默斯对她的组织管理能力赞赏有加,“桑德伯格在组织大型会议时,所有名字牌、食品和日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无一疏漏。”1995年,萨默斯出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副部长,29岁的桑德伯格被邀请出任萨默斯的办公厅主任,这可谓是少年得志。 2001年,萨默斯任期结束,桑德伯格也开始静下心来考虑自己何去何从。巧合的是,她咨询的第一个人是当时担任Google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当时,施密特建议她去“机多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2001年底她来到了Google,负责广告销售。一进入商业领域,桑德伯格被埋藏的商业才能开始凸显。那时,谷歌不过是一家创办仅3年,还没有实现稳定盈利的私人公司。桑德伯格凭借AdWords、AdSense等广告项目,短时间内帮助谷歌实现盈利。在不少重要合作上,桑德伯格都尽心尽力,对于谷歌与美国在线的合作,她被评价为“强势而无畏”。 从Google到Facebook,互联网的魅力使桑德伯格迷恋不已。2009年,恩师萨默斯重返白宫,担任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主任,再次邀约桑德伯格加盟。这一次,她婉言拒绝了恩师,表示“与扎克伯格一起共事来改变这个世界是一件愉快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