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民币在国际上升值会提升中国的通胀预期,因而增加通胀的压力。不是浅道理,分点说会较为清楚,同学们要读得小心了。 (一)一只强货币不容易有大通胀,一只弱货币则容易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两段时期美国的货币量上升得厉害,但通胀率不高,使弗里德曼跌了眼镜。我和弗老及我的师兄Alan Meltzer为这现象研讨过,得到的结论是这两段时期美元在国际上强劲。强币鼓励民众持有保值,尤其是发放到国际上去。这对通胀增加了约束力。 (二)何谓强币何谓弱币?从国际汇率的比较看,一只货币的汇率偏低是强,偏高是弱。这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或港元算是偏低,相比之下可以作为强币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上大强特强,其汇率是明显地偏低了。 (三)通胀或通缩的要点是那个「率」字,即是说在时间上每期有一个通胀或通缩率。一次过的价格大升或大跌,之后不变,没有「率」,算不上是通胀或通缩。通胀为祸是因为有一个率,促成通胀预期的顽固性,使市民未雨绸缪,采取防预,导致资源使用的浪费。 (四)如果明天央行把人民币兑美元一下子提升到三兑一,内地的物价当然立刻大幅下降,但弗里德曼会说这跌价不是通缩,因为此跌也,没有一个持续的率。另一方面,人民币提升至三兑一美元会立刻变为弱币,人民会转持外币,或抢购物品,通胀的预期跟着出现,下降了的物价的通胀率飙升无可避免。 上述的「三兑一」当然是个夸张假设,但以夸张的想法推理是我用了数十年的法门,好用,推得准,同学们要学而时习之。在上一篇文章我提出两个今天内地通胀顽固的理由,这里多加一个。这几年北京的朋友老是说人民币要逐步升值。这不仅导致炒家们兴高彩烈,也同时是说,人民币要逐步减强转弱。这样,内地的通胀预期怎会不增加其顽固性呢?北京朋友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要把人民币改为弱币,但要减强是说了多次,在程度上会有同样的增加通胀预期的效果。 (五)这就带来一个在推理上的大麻烦。汇率是一个价,在市场上怎会偏高或偏低呢?小贩在街头卖花生,其价永远不会偏高或偏低。转到货币,如果我用金本位,你用银本位,金与银之价皆由市场决定,你和我的货币汇率会因为金或银之价变而变,没有偏高或偏低这回事。我用金本位,你的货币没有锚,在多种情况下汇率偏高或偏低可能出现。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不同,在无锚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厘定,就是自由浮动也不容易调整到永远不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何况中国到今天还有外汇管制。我的货币钩着你的,但你和我的生产增长率不同,汇率可以持久地偏高或偏低。 我认为这些年人民币的汇率持久地偏低——这里要注意的是「持久」——还有另一个原因。这是外资的进口量持久地超过市场的预期。十多年来有几段短暂时期外资进口是减弱了,但过了不久又大升。外资的涌进大致上持续了十多年,迹象显示市场往往没有预料到。十年来内地的楼价升幅远高于利率是证据。 当然,弗里德曼会说,让人民币的汇率自由浮动会大幅地减少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当然对,但我反对中国采用西方的无锚货币制度,认为人民币要先下一个稳定的锚才自由浮动。格林斯潘时期人民币紧钩美元是可取的,但今天要钩什么才对呢?我多次建议人民币要转钩一个怎样的锚,这建议真的如锚沉大海(一笑)!如果人民币采用西方的无锚货币制,我可以肯定,全部放开汇管汇率炒内幕会炒到天翻地覆。神州大地的确有其独到之处:我们的伟大祖国今天内幕不内!无锚浮动,外地的炒家会忙得不可开交也。 (来源:张五常的空间,http://blog.qq.com/qzone/622006057/131406107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