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冬夜,窗外雪花悄然飘落,为大地披上一层银装。伊丽莎白的房间里,柔和的灯光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茶香气,宁静而温馨。她靠在沙发上,身上裹着条柔软的毛毯,脸上因为化疗而显得有些憔悴,但眉宇间却带着一种久违的平静和安详。托尼坐在她对面,窗外昏黄的街灯光芒透过玻璃,映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沉稳而深邃的轮廓。 两人静静地坐着,房间里只有茶杯轻轻碰撞时发出的细微声响,打破了短暂的沉寂。良久,伊丽莎白缓缓抬起头,目光温柔地落在托尼身上,轻声说道:“托尼,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成长为如此坚强和成熟的男子汉。现在看来,是我当年低估了你。” 托尼闻言,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感激:“利兹,你并没有低估我。是你点燃了我内在的引擎,让我得以进入高空运行的轨道。否则,我可能在动力燃料还没有完全点燃之前,就已经坠落大气层,被无情地燃烧殆尽,甚至到最后还不自知。” 伊丽莎白听着托尼真挚的话语,眼角微微有些湿润,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做的其实并不多,只是说了几句你本应该早就听到的话而已。” 托尼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不,利兹,那些话不仅仅是简单的鼓励和安慰。那是你为我指明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就像一座高耸的灯塔照亮了迷雾中的航道,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当我感到迷茫、挣扎,甚至几乎想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时候,你曾经对我说过的那句‘希望看到一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的托尼’,变成我心中最虔诚的祷告,支撑着我一步步走了过来。”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柔和地看向她继续说:“在那段人生最艰难困苦的日子,我经常会回忆起我们在一起时你曾教会我的一切。你让我真正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而在于你能给予别人多少帮助和关爱;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如何荣耀自己,而在于如何去荣耀一个更伟大和神圣的使命。曾经在圣经中读到过这样一句,‘因为你的恩典够我用。’而你,就是那个将恩典带到我生命中的重要的人。” 她的手指轻轻地捏着茶杯边缘,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动:“托尼,那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那是上帝在你心中动工的结果。我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工具而已。” 托尼听了这谦逊的话语不由得笑了笑,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轻松的调侃:“如果你是工具,那你也是我人生中最锋利的一把刀,它无情地切开了身上所有的骄傲和依赖,让我能真正地看清自己最真实的本来面目。” 她也笑了,眼中浮现出一丝温暖:“我应该感谢上帝,托尼。是祂赐予了你这个宝贵的成长机会,也让我有幸亲眼看到了你的蜕变和成长。你现在这个样子,是我曾经向上帝祈祷了很久才得到的答案。” 托尼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凝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轻盈地舞动,轻声说:“利兹,我一直都觉得,上帝用一种非常奇妙的方式让我们彼此相遇,并且让我们成为彼此生命中的祝福。你是我的启蒙者,也是我人生的引路人。而现在,我只想成为你的同路人,陪伴你一起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天,无论未来的道路是充满阳光还是布满风雪。” 伊丽莎白听着托尼深情的话语,沉默片刻,眼神温柔而坚定:“托尼,我现在唯一能给你的,只有默默的祷告。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个世界上坚持多久,但我深深地相信,无论是苦难还是喜乐,上帝总有他美好的旨意。” 托尼闻言,缓缓地转过身,用充满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她,轻声说道:“利兹,我今天来这并不是为了从你这里索取什么。我只是想尽我所能陪伴你走完这段人生路程,无论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温暖的阳光还是凛冽的风雪,直到你亲口告诉我,我的陪伴已经不再需要的那一天。” 窗外,雪花越下越大,纷纷扬扬的雪花覆盖了城市的喧嚣和嘈杂,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房间里温暖的灯光如同春天般温暖,温柔地映照着他们两人之间深厚的默契和真挚的感情。在那一刻,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世俗的爱恋,升华成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灵魂契合——那是彼此扶持的强大力量,更是对生命中所经历的恩典的共同见证。 ****** 坐在湖畔木椅上,微凉的晚风轻轻拂过面颊,带来秋日黄昏特有的清冷。双手轻轻搭在膝盖,指尖微微发白,握得不再像前那样有力。格莱斯在不远处兴高采烈地追逐着一片飘落的枫叶,辛蒂和乔也紧跟在她身后,清脆而明亮的笑声在宁静山谷间回荡,仿佛连湖水的波纹都被他们的笑声点燃。 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孩子们小小的身影,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欣慰的微笑,她眼底深处,却隐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酸楚和淡淡忧伤。她能清晰感觉到身体正在一点点耗尽,那种钝钝的疼痛如同潮水般,一阵阵地从胸口涌向四肢,无力和疲惫感仿佛是件湿重而冰冷的衣服,紧紧地包裹着,让她无法脱下。步履沉重,每一步都在透支她的力气,但她依然坚持。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无多,她必须珍惜每分每秒。 轻轻闭上双眼,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些曾经美好的日子。三年前的这个季节,还和托尼一起兴致勃勃地策划着即将到来的假期,也曾像现在这样并肩站在这片美丽的湖边,充满憧憬地谈论着共同的未来。那时候的她身体健康而强健,脸上总是洋溢着明朗而灿烂的笑容,轻而易举地就能将辛蒂抱起,而现在,仅仅是长时间地站立都会感到气喘吁吁。生命的无常和脆弱,曾经一度让她难以接受,感到痛苦和迷茫,但此刻,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颜,内心却涌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释然。 “妈妈!”格莱斯清脆的呼喊声将她从沉思中拉回到了现实,小女孩手里举着片金黄色的枫叶,兴奋地跑到她面前,仰着小脸问,“妈妈,你看这叶子,像不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另外两个孩子也跟着跑了过来,嘴里不停地喊着“星星,星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格莱斯的唇腭裂修复手术非常成功,和正常状态相比,已经看不出明显差别。乔的身体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行动比以前灵活很多。 伊丽莎白接过格莱斯手中的枫叶,低下头,仔细打量着,枫叶上清晰的纹路如同命运的轨迹,分分合合,曲曲折折,向着未知的方向延伸。她温柔地笑了笑,然后将枫叶轻轻地递还给格莱斯:“是啊,这是一颗属于秋天的星星,它最终会飞向属于它自己的那片美丽的夜空。” “那妈妈的星星呢?”格莱斯天真地抬起头看着她,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辛蒂也跟着问道:“妈妈,星星?”喉咙微微一紧,似乎有千言万语堵在那哽咽着说不出,最终只是用轻柔的嗓音缓缓地说:“我的星星会永远留在你们心里。无论你们将来走到哪,它都会一直为你们闪耀着光芒,照亮你们前方的道路。” 话语低柔而平静,却仿佛穿越时空的界限,在自己的心中也引起深深的回响。她想起那些曾经美好的欢笑,平凡而又无比珍贵的日子,它们就像湖水映照出的点点星光,虽然短暂,却无比璀璨和耀眼。 格莱斯小心翼翼地将那片金黄色的枫叶放进自己的小书包里,然后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伊丽莎白也轻轻地将她搂在怀中,虽然手臂微微有些颤抖,但她仍然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而坚定。她低下头,在女儿的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声音温柔得如同湖边吹拂的微风:“格莱斯,你一定要记得,不管将来妈妈在不在身边,你都要像今天这样快乐地奔跑,勇敢地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它会带着妈妈的光芒,永远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格莱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将小脸轻轻地埋在妈妈温暖的颈窝里,用稚嫩的声音轻声说道:“妈妈,我会带着你的光芒,努力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在这一刻,眼角不由自主地滑落一滴晶莹的泪珠,她迅速地擦拭,没有让孩子们看到。轻轻地仰起头,望向逐渐暗下的天际,西边天空残留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颗颗在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她的内心翻涌着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情绪,对孩子们深深的不舍,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疼痛,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满足和欣慰。生命的尽头或许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将自己生命中的光芒留给那些自己所爱的重要的人。而她知道,她的孩子们一定会带着她的光芒,继续勇敢地前行。 平静的湖水映照着天空中残留的最后一丝夕阳余晖,微波粼粼,仿佛在温柔地回应着她内心深处的声音。微风轻轻地吹过湖面,拂起几片飘落的树叶,伴随着妈妈和孩子们依偎在一起的身影,渐渐地融入了湖边静谧的夜色之中。 ****** 又一年初夏,天气温和。湖畔的草地上,夕阳的最后一抹光线将湖面染成一片金红,微波轻轻荡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穿过空气,像清脆的风铃样悦耳动听。辛蒂跟着哥哥和姐姐,追逐着两只活泼的小狗,跑远了又欢笑着折返回来,在水边激起几片飘落的树叶。草地上,大人们静静地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目光柔和而宁静,仿佛都被此刻的温暖氛围所包裹。 气色看起来不错,心情和精神状态都很好。感觉自己像是劫后余生,心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感激,感谢祂赐予自己继续陪伴辛蒂的宝贵机会。轻轻地靠在托尼肩膀,双手环抱膝盖,目光始终追随着辛蒂轻快的身影。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有些事,似乎并不需要明确的答案。”托尼没有回应,只是将温暖的手掌轻轻地覆在她的手上,仿佛要把所有未尽的言语都融入到这份无声的静默中。 不远处,昕伟举起酒杯,杯中深红色的酒液在夕阳的余晖中微微晃动,泛起迷离的光泽。声音低沉而笃定:“放下,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有时,反而是种成全。”迪娜抬起头,目光与他的在空中交汇,彼此间传递着无声的默契。她微微一笑,然后放下手中的酒杯。迪娜缓缓地站起身,目光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最终停留在远处开始闪烁的几颗星辰上。“或许幸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爱却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诉说。”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环视了周围的朋友们一眼。 突然,一个高大的身影闯入昕伟的视线——那是阿特拉斯,一只毛发蓬松、体型健壮的伯恩山犬。它兴奋地朝昕伟奔来,摇着尾巴,发出低沉呜咽声。它跑到昕伟身边,用头蹭着他的腿,然后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表现得十分亲昵。昕伟有些惊讶,但也很快接受了这只大狗的热情。他蹲下身,轻轻地抚摸着它柔软的毛发,大狗则舒服地在他身边蹭来蹭去,不时发出满足的叹息声。这亲昵的举动,仿佛他们之间早已熟识,甚至有过一段不短的相处时光。 乔突然跑了过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金黄色的枫叶,他兴奋地递给伊丽莎白,仰着小脸问道:“妈妈,你看,这片叶子像不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伊丽莎白接过那片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枫叶,低下头,仔细地端详着,片刻之后,她又轻轻地将枫叶放回到微风中。 “像,它一定会飞得很远的。”她用低柔的声音轻声说道,声音随着微风轻轻地飘散开来,这番话既像是在对可爱的儿子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轻声诉说。 ****** 酒庄内部弥漫着温暖而典雅的氛围。高高的木梁天花板上垂挂着金银交织的圣诞花环,点点灯光如星辰闪烁。深栗色木板装饰的墙壁,与复古挂画和酒架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丝历史的厚重感。 壁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火光映照着皮质沙发与厚实的地毯,使整个空间更显温馨。吧台后,各式酒瓶整齐排列,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长餐桌上摆满了节日美食,烛光摇曳,精致的餐具在柔和的光线中熠熠生辉,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匠心布置。 孩子们围在圣诞树下嬉笑,彩灯、铃铛和礼物盒点缀其间。不远处,钢琴静静伫立,落地窗外,雪夜的静谧风景如诗如画。整个酒庄沉浸在难以言喻的欢愉与温情之中,宛若梦境。大厅里,金色与银色的装饰环绕着一棵巨大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亮的彩灯和琳琅满目的礼物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烤火鸡香气。 肖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红酒,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迎接着每一位到来的客人。艾米莉挽着他的胳膊,身旁两个孩子兴奋地跑进跑出,时不时追逐着飘落的雪花。她低声问肖:“你有没有觉得,今晚这里比平时更暖了?” 肖微笑着答道:“那是因为今年的圣诞节,我们终于把大家都聚在一起了。” 老徐和迪娜是第一批到来的客人。老徐笑着挽着迪娜的手,而他们的女儿小娟紧随其后,身穿一件干练的深灰色羊毛大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她刚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特意赶回来与家人共度圣诞节。 迪娜温柔地看着小娟,语气里满是骄傲:“今晚有小娟在,她一定能点亮节日的气氛。” 托尼和伊丽莎白也携三个孩子抵达。伊丽莎白一如既往地优雅,她轻轻替最小的孩子整理帽子,抬头对肖和艾米莉微笑道:“谢谢你们的邀请,这里每次都让人觉得像个童话。” 托尼提着一瓶红酒,笑着打趣:“肖,我这瓶虽然比不上你酒庄的佳酿,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老夏和妻子带着一篮手工甜点来到大厅,孩子们立刻围了上去,好奇地打开包装纸,甜蜜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艾米莉轻轻拍了拍最小的孩子肩膀,笑着说:“礼物还在圣诞树下,先别急着吃甜点。” 大厅的另一边,小娟正和肖的儿女聊得热火朝天。肖的大女儿索菲亚兴奋地展示自己最近学会的魔术,把一枚硬币藏在手里,又凭空“变”了出来。 小娟弯下腰,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哇,你真的学会了!比我小时候玩的魔术更高级!” 客厅的钢琴旁,孩子们围成一圈,开始弹奏舒曼的《快乐的农夫》。小娟走过去,提议道:“不如来点更有挑战的曲子?怎么样,试试《欢乐颂》改编版?” 孩子们立刻兴奋地拍手附和。小娟自信地坐到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流畅地舞动,每一个音符都充满活力,连一旁的肖和艾米莉也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聆听。 晚餐时,长桌上摆满了各种节日美食:烤火鸡、蜜汁火腿、热腾腾的奶油蘑菇汤,还有色彩鲜艳的蔬菜沙拉。众人举杯共庆,老徐站起身,语气温和而深情:“这一年忙忙碌碌,能在这里和你们每一个人相聚,是我最大的幸福。为家庭和友谊,干杯!” 迪娜微笑着接过话:“而且,今年小娟回来了,我们的团圆更加完整了。” 小娟微微一笑,举起酒杯:“能回到家和你们在一起,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些最美好的记忆。无论我走到哪里,这里永远是我的家。” 晚餐后,托尼带着几个孩子围坐在壁炉前讲圣诞故事,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肖和艾米莉则开始为每个孩子分发礼物。 小娟靠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她轻声对父亲老徐说道:“我觉得,真正的财富就是这样的时光,和家人在一起,比任何成功都更重要。” 夜渐深,雪越下越大,庭院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屋内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雪地上,映照出一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 这个圣诞夜,天使酒庄不仅是欢乐的中心,更是所有人心灵的归宿。 ****** 大厅里,随着圣诞夜的欢声渐渐平息,钢琴旁的椅子上,格蕾丝安静地坐下。她穿着一袭白色针织连衣裙,栗色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如今的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美丽而自信的少女,琴键下的灵魂更是无人能及。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格蕾丝微微抬头,对站在不远处的母亲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随后轻轻按下第一个音符。 《幻想曲集》的《飞翔》瞬间充满了整个大厅。指尖如同一对灵巧翅膀,在琴键上快速舞动。乐曲起初如火山喷涌般的激昂,音符跳跃,涌动着一种无法遏制的渴望。听众仿佛看见一只展翅的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盘旋翱翔,挣脱着看不见的束缚。手随着旋律奔腾而出,琴声快速而凌厉,每一个琶音都像是在书写内心的热情与冲动。忽然,旋律变得舒缓,音符像流淌的小溪,流露出淡淡忧郁。闭上眼,沉浸在这刻的宁静中。那柔和而深情的乐句仿佛是场温柔的自我对话,既在回忆过去又在凝视未来。格蕾丝的琴声里,有对梦想的炽烈渴望,有对未知的沉思和彷徨。复杂交织,在这首曲中,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 乐曲结束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短暂的静默后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格蕾丝抬起头,脸上带着自信而淡然的微笑。“再来!”孩子们欢呼,其他人纷纷附和。格蕾丝笑着点点头:“那再给你们弹首《月光》吧。”她重新调整坐姿,双手轻轻落在琴键上。随着第一个音符响起,音乐如梦般展开。柔和的旋律像薄纱般笼罩着整个酒庄,仿佛把大家带到了一片寂静的月夜。指尖轻轻滑动,音符间有种难以言喻的细腻美感。和声的运用宛若月光在云间穿梭,时隐时现,给人一种朦胧的诗意。此时此刻,大家仿佛置身于一个月光下的花园,听着那悠扬的旋律,感受着琴声中的微妙情绪。格蕾丝的演奏没有一丝刻意,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宁静的力量。 音乐结束时,艾米莉走上前,温柔地拥抱了格蕾丝:“你真是让人骄傲,不止是美丽,还有你赋予音乐的灵魂。”格蕾丝低声说:“谢谢您,我也希望用音乐让每个人感受到幸福。”伊丽莎白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这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是一颗曾经饱受风霜的小小种子,在爱与坚持中绽放出的光芒。格蕾丝站起身,微微鞠躬,脸上带着光彩。这一刻,她的美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赋予音乐的生命和灵魂。 ****** 看着格蕾丝,迪娜想起前不久,感恩节时的画面。那天,酒庄大厅被灯火映照得温暖明亮,空气中弥漫着烤火鸡和热红酒的香气。壁炉中的火焰跳跃着,将光影投射到木质墙壁上。格蕾丝站在钢琴旁,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琴盖。她转身,清澈的目光扫过客人们,嘴角微微上扬:“弹首《热情奏鸣曲》,献给大家。” 大厅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格蕾丝坐在琴凳上,深吸一口气,双手轻轻落在琴键上。随着第一个低沉的和弦响起,乐曲的力量仿佛顷刻间填满了整个空间。音乐由沉静转为猛烈,急促的音符如风暴般席卷而来。指尖在琴键上跳跃,身体随着旋律微微起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张力与精准。她全神贯注,脸上带着一种坚定的光芒,仿佛这不仅是一场演奏,更是一场命运的对决。 在壁炉旁,迪娜安静地坐着,一手轻握着热红酒杯,另一手搭在膝上,目光柔和地落在格蕾丝身上。那个女孩,那个曾经孤单无助的小身影,此刻正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在音乐中展翅翱翔。迪娜的记忆悄然回溯到多年前的那个冬夜——第一次见到格蕾丝。孩子瘦弱而沉默,脸上写满不安与倔强,双手紧紧攥着只布偶,目光中却透着一种直面世界的韧性。 “她需要一个家,也需要有人相信她。”迪娜回忆起伊丽莎白当时对她说的话,那声音温柔而坚定,“她有一种超越年纪的力量。只要有人给她机会,她一定会开出美丽的花。” 正是这种韧性支撑着格蕾丝一路走到今天。从语言不通、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到如今站在钢琴旁,用音乐向命运宣告不屈的少女,迪娜见证了她的每一步成长。伊丽莎白倾注了无数心血,从她的学业到艺术训练,再到为她引导方向,每一分耐心与爱最终都融入了这场震撼人心的演奏。 乐曲进入乐章的高潮,旋律犹如命运的怒吼,充满不屈的力量。手指快速穿梭,音符在她的掌控下如涌动的洪流,一波波冲击着听众的心灵。她闭着眼睛,仿佛在与无形的桎梏抗争,每一次和弦的落下,都像在为自由呐喊。“她已经完全沉浸在音乐里了。”迪娜轻声对老徐说道。老徐点点头,目光复杂而温暖:“这就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力量。” 旋律忽然放缓,进入乐章的宁静。手指轻轻抚过琴键,仿佛在为刚才的激烈奔流注入一丝温柔的慰藉。迪娜闭上眼,仿佛看到那个小女孩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将一切委屈、困惑倾注在琴键上。那些被泪水模糊的乐谱、那些从失败中找到的勇气,都在这一刻绽放成明亮的光。 最后,乐章的旋律如烈火般迸发,格蕾丝的演奏达到了顶峰。琴声快速而炽热,每个音符都蕴含着不可阻挡的力量。迪娜注视着她,脑海中浮现一个问题:这种力量从何而来?是孤独中磨砺出的坚持,还是一次次跌倒后的觉醒?抑或是,伊丽莎白用温暖的爱点燃了她面对世界的勇气? “无论如何,她赢了。”迪娜心想,嘴角浮现一抹柔和的微笑。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大厅里一片静谧,只有壁炉中火焰的轻响。格蕾丝缓缓抬起头,脸上带着淡然而自信的微笑。她的目光穿过人群,停留在伊丽莎白身上。伊丽莎白站在不远处,眼中盈满了欣慰与泪光。迪娜的喉头微微一哽,她忽然明白,这不仅是格蕾丝的胜利,也是伊丽莎白作为母亲的奇迹。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迪娜也站起身,轻轻握住格蕾丝的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你弹得太好了,格蕾丝。这不仅是音乐,更是你对命运的回答。” 格蕾丝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却坚定:“我的生命并不完美,但我可以让它变得美丽。”她转头看向伊丽莎白,补充道:“因为有人相信我,所以我也学会了相信自己。” 窗外,雪依旧静静飘落,月光洒在酒庄庭院的每一个角落,静谧而梦幻。而大厅里,格蕾丝的琴声仍在每个人心中回响,点亮了整个夜晚,也点亮了她的未来。 ****** 坐在那里,老徐回忆起那次偶遇,那是在次贷危机之后的一天。 “托尼?你怎么会在这里?”老徐惊讶地问道。 托尼抬起头,脸上出乎意料地平静,淡淡地回答:“过来看看伊丽莎白。” 老徐在他对面坐下,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托尼,幸好你还有个富裕的老爸。这点资金问题,对你来说,应该只是小菜一碟吧。” 老徐之前从艾米莉的闲谈中无意间得知,托尼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托尼闻言,脸色微微一沉,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悦:“你是在侮辱谁呢?我有双手,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家人。我早就跟他说过,我不会拿他的一分钱。” 老徐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道歉:“抱歉,托尼,我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气氛有些尴尬。随后,他们简单交谈了几句,托尼便起身离开。老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以及那辆已有些年头的黑色吉普越野车,心里不禁感慨:“看来,他和她在车子的品味上倒是挺相似的。” 回想起刚才的对话,托尼提到伊丽莎白的情况时,逻辑清晰,显然伊丽莎白对自己的处境和选择十分明白。当初她购房时价格偏高,几乎是零首付,如今房价大幅下跌,银行在其中也负有一定责任。她选择停止支付房贷,短期内仍能免费居住半年至一年,毕竟现在房价已经下跌了三成以上,短期内也不会有人愿意接手。只是,这意味着她的信用会在破产后七年内难以修复。但权衡利弊,这似乎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托尼也问起老徐的损失情况。老徐坦诚相告,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在危机爆发后不久,他听从了聂小蒙的建议,及时清仓了股票,保住了几十万美元的资产。而且,他的房子是多年前房价较低时购买的,没有贷款,因此这次危机对他几乎没有影响。至于迪娜,她向来对股票投资不感兴趣,觉得那些东西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她原本计划攒钱买房,但婚后便搬来和老徐同住,退掉了之前租的公寓。老徐心里盘算着,或许可以趁着这次金融危机,换一套更大的房子。 此刻,迪娜正带着孩子在停车场边看野鹅,孩子兴奋地朝着湖面上悠然漂浮的鹅群指指点点,而老徐独自走进了“苦涩咖啡”店,买了两杯咖啡。 迪娜端着有些凉了的咖啡走来,目光落在刚刚驶离的那辆车上,感觉有些眼熟。 “这么久,排队的人多吗?” “你这是明知故问,这停车场没几辆车,哪来的排队。” “哦,有时候脑子反应迟钝,没有细想。” 她的视线仍然追随着那辆刚刚离开的车。 “那是托尼,没想到吧?” “难怪觉得眼熟。” (汪翔 版权所有。2022年3月初稿, 2025年1月修改) 国内的读者可以在晋江文学看《美国契约同居》(伊利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