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为什么“勾结”贝恩资本 贝恩资本,又一家海外企业,在中国市场演绎了一场八国联军式的“军事”胜利。区区15亿元的投资,一年之后转股,获得的股票价值,按照每股2.37港元对应的357亿港元的市值计算,也在35亿多了。虽然贝恩资本为了背书陈晓,而不得不提前转换,少赚了不少的利息,但是,毕竟,如此丰厚的“投资”回报,还真的是少见的。 我不是很明白,如果当初所说的是24亿买断贝恩资本的权利,那么,对于公司的代价,也远比这个35亿要低很多呀?!为什么黄光裕不直接将贝恩资本买断,其后再撤掉陈晓?是不是陈晓已经借贝恩资本之手,下了更多的套子? 一个中国的区区职业经理人,就想借贝恩资本来玩转自己的“小把戏”,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引狼入室。不过,如果以陈晓的牺牲,能够换来中国更多经理人的觉醒,也不是一件坏事。 到底是贝恩资本乘人之危,还是陈晓为了个人利益而主动的献媚,估计,更多的内情会被逐步公开。我只是觉得,中国人的钱为什么就那么容易被人奉送给外国佬?而自己的民众甚至是中产阶级也活得那么辛苦? 很有意思,当问及“和贝恩的交易有没有获得黄光裕的认可”时,陈晓的回答是“没有必要”,而贝恩的回答是(陈晓给予的印象让)“我们曾经理解为黄光裕已经认可”。言下之意,陈晓当时是在贝恩资本面前掩盖了事实真相。也就是说,当时,陈晓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撒谎了!如果贝恩资本当初知道陈晓在如此撒谎,会继续走下去吗? 陈晓还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在贝恩之后,他还是为了个人目的,用公司的资产来收买管理层,同时也名正言顺地让自己获得大头。 就我个人的感觉,最终,陈晓被贝恩资本遗弃的可能性都有。看看人家摩根斯坦利的态度,就能够看出美国资本的行事特点:他们在乎的是利益,而不是华而不实的短暂“友谊”。 下面这篇文章比较全面地说明了当时的一些经过。我贴出这许多,是因为,我看不惯陈晓的这种为人之道。如果哪位想在事业上有长远的成就,还是应该学学唐骏的“当老二”的哲学。虽然看上去“消极”一点,但是,那个“第一”的位置毕竟不是他的。人家给予的也只是“老二”的头衔。 在那种位置上,如果你的野心太大,最后,很可能将会是死无葬身之地。而不是陈晓所说的(更准确地说是他的期待)“鱼死网不破”。我估计,这段时间,陈晓很难有个好的睡眠夜晚,他应该为当时的冲动而后悔不已,为现在的尴尬而烦心不已。 转载:陈晓为私勾结贝恩资本 2010年08月17日08:41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在黄光裕家族看来,是利益让陈晓和贝恩投资从对手变成了盟友。“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陈晓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在一个安静的周末后,围绕着国美电器(0493.HK)控制权争夺的双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角力,这次率先出招的是黄光裕家族。 8月16日,黄光裕家族的代理人给本报记者发来了《陈晓一个人的战略》、《解读贝恩掘金国美路线图》两份材料,与之前黄光裕家族以书面形式给出的漏洞较多的声明相比,这次黄光裕家族将目标同时指向了陈晓与贝恩投资的联合军团。 黄光裕家族提供的材料中指出,在7月19日开始的双方的多次沟通中,黄光裕家族给出了溢价收购陈晓所持国美电器股权并让其出局的建议,但是陈晓“狮子大开口”,而为了不是一个人战斗,陈晓采取了外联贝恩投资,连横绑定国美电器所有高管,然后谋定而动密谋增发。 而在另外一份黄光裕家族提供的材料中则强调,国美电器的陈黄之争背后其实是贝恩投资与黄光裕家族的对决。 黄光裕家族认为 陈晓一年前引进贝恩投资时已经与贝恩投资,以及国美电器核心管理层完成了利益捆绑,而贝恩投资眼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与大股东和解,并同意改组董事局。 对于黄光裕家族的上述指责,国美电器一方面在8月16日发布公告否定了外界传闻的近期国美电器将进行增发的消息,一方面国美电器一位内部人士则向本报记者透露了管理层激励,引进贝恩投资背后的细节来反驳对方的指责。 7月19日开始的谈判 在黄光裕家族提供的《陈晓一个人的战略》一文中指出,7月19日始,黄光裕代理人和陈晓就陈晓辞去国美董事局主席之事进行过多次协商,黄家方面给出的条件是以高溢价收购陈晓所持股份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结果陈晓狮子大开口,双方谈判最终不欢而散。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理人8月16日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当时黄光裕家族提出高溢价收购陈晓手中的近2亿股股权,对此陈晓并没有异议,但是在出让金之外的特殊补偿方面,黄光裕家族提出的条件陈晓不接受。” “不过且慢,条件苛刻,那就是如果满足,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后来陈晓以为国美和广大股东谋幸福的拒辞理由就显得有些可疑了。”这位代理人说。 对于这次谈判的细节,国美电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参与谈判的陈晓,谁都不知道这次谈判的内容。” 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极其隐秘的谈判并没有达成任何文件性协议,从一开始意识到对方要求的陈晓就知道最终的谈判结果,因此提出了一个很高的价码,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出局。 消息人士还透露,陈晓是刻意拒绝了对方要求其出局的要求,在这一点双方都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其他谈判便无法进行,最终双方的接触没有结果。随后,黄光裕家族提出了改组董事会和取消增发授权的动议,而一天后国美电器董事局选择了起诉黄光裕。 对于提出让陈晓出局的原因,黄光裕家族提供的材料指出,香港证券市场和内地市场不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高密度的增发、定向增发、发转股债迅速改变公司的股本结构,如果这样,黄光裕可能在股东权益上迅速被边缘化,黄光裕以其商业敏感洞察之,在谈判不成的前提下,毅然选择与陈晓摊牌,并提出了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对此,国美电器8月16日的公告中指出,国美电器董事会注意到近日有报道推测本公司拟进行一项股权配售,及近期本公司股价有不寻常变动。董事会谨此声明董事会并不知悉该等推测及价格变动的任何原因。 而上述国美人士也表示,“增发的确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现在是对方感到害怕来阻挠增发,其实增发是股东大会的授权,在明年5月前董事局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增发,现在否认增发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增发,而且增发也一定在特别股东大会前。” 再议贝恩阴谋 对于国美电器去年6月与贝恩投资签署的协议,黄光裕家族一直以并不知晓来指责陈晓,并称陈晓与贝恩投资存在控制国美电器董事局的阴谋。而这次黄光裕家族发来的书面材料则系统进行了介绍。 黄光裕家族在提供的书面材料中称,贝恩投资等国际资本对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热情一直存在,并且列举了摩根士丹利与永乐中国的对赌协议来阐释。 “苏宁总裁孙为民曾为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总结了‘杀死’永乐的‘三大元凶’,首要‘元凶’便是与摩根士丹利的‘对赌协议’。”黄光裕家族说,在大摩与永乐的赌局中,竺稼正是大摩的操盘手——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而对赌的另一方正是当时的永乐中国董事局主席,现任国美电器的董事局主席陈晓。如今在国美电器的争夺中,昔日的赌局对手如今变成了盟友。 对于贝恩投资与陈晓签署的协议,在黄光裕家族看来是苛刻的,“贝恩资本的附加保护条款全部与确保陈晓个人在国美的地位有关”。这些条款包括:陈晓在国美的任期至少3年以上;确保贝恩资本的三位董事人选;与现有核心团队绑定,如果陈晓、王俊洲、魏秋立三个执行董事中两个被免职,就属国美违约;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电器做贷款担保,陈晓被免即可能触及违约条款。 此外,根据国美电器与贝恩签订的可转债条款,只要在银行出现1亿元的不良贷款就属于违约事件,所以陈晓被免的结果很可能触及违约条款,贝恩可因此获得1.5倍赔偿,国美电器则损失24亿元。 在黄光裕家族看来,是利益让陈晓和贝恩投资从对手变成了盟友。“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陈晓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对于黄光裕家族的指责,国美电器一位高管表示,“当时国美电器的困境让很多投资者为了保障自己的投资都提出了平时看来苛刻的条件,而且贝恩投资选择国美主要是看好了管理团队,当时如果陈晓、王俊洲等离开的话,那么国美电器将瞬间倒塌。” 这位高管还透露,“贝恩投资与黄光裕家族是有接触的,当时黄光裕家族是同意贝恩投资的。” 对于贝恩投资接下来的选择,黄光裕家族的材料中指出,如果贝恩转股参与投票将失去苛刻协议条款的保护,而且一旦失败将面临彻底出局;二是选择继续持债,择机引发索赔条款,获利出局,但从目前国美电器的股价来看难以兑现;三是选择与大股东和解,陈晓出局。 股权激励悬疑 虽然孙一丁、李俊涛等5位高管集体亮相表达了与董事局共进退的态度,但是在黄光裕家族看来这是这些高管在特殊情况下被迫做出的表态,而且认为是2009年7月的股权激励绑定了这些高管。 黄光裕家族提供的材料指出,2010年3月19日,国美电器在九华山庄召开年会,晚宴上出现的一幕让有心人思索求解:当时现场有一个环节是宣读黄光裕给国美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充满感情的话语让全场的人起立肃听,只有陈晓和竺稼坐在主桌一动不动,这加速了陈晓“去黄光裕化”的决心。 而对于2009年7月的管理层激励,黄光裕家族则认为这是陈晓合纵连横策略的落实,黄光裕家族方面表示,6月22日引进贝恩投资,7月7日即发布关于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的公告,时点如此密集,明眼人一看即知陈晓与贝恩早已就此达成共识,是引进贝恩资本谈判内容的重要部分,而这项中国家电业金额最大的股权激励方案共惠及了国美各级高管105人,远远高于苏宁股权激励方案55人的激励人数。 在黄光裕方面看来,这是陈晓继借引进贝恩的协议收买王俊洲、魏秋立后,又将高管都收到旗下,并且对外宣称黄光裕家族反对这一激励计划。 对此,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当时黄光裕的确通过自己的渠道表达了坚决反对高管期权激励的态度,现在又对外宣称2004年也曾经制定了高管激励计划,其前后态度的反复都让人瞠目。” 而这位国美人士还表示,“当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有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当时国美电器各分公司经理和店长都收到苏宁电器发来的邀请信,国美电器管理层意识到仅靠感情来维持现有团队是很难的,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股权激励,同时对店长也推出了超额利益分享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