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来了,本山大叔也来了。俺东北有句话是“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现在改成“谁家过年不看赵本山,哈?”可是,本山来了,二人转跑哪疙瘩去了?俺回国时看了赵家班的“绿色二人转”,除了男角的裤子,看不出一点“绿色”,其实,连二人转都没看到,就看两个银在台上瞎白唬,男不男女不女的打情骂俏,有点“癞蛤蟆跳到脚面上,不咬人,咯应人”。人家二人转讲究的是“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这连唱都不唱,哪还是二人转呀?说好听点,也就是个东北大相声。
俺第一次看二人转,就是在铁岭那疙瘩。忘记是什么喜庆日子,反正动静整的挺大。广场上搭了个大舞台,从沈阳请来专业歌舞团表演。在广场的角落还用几张桌子拼了个小台子,让两个银唱二人转。那时候还没开放,老乡没有机会看演出。所以那天去“卖呆儿”的人老鼻子了。老乡不看城里人的演出,而是看人。“哎呀妈呀,这城里的小子咋长的象丫头一样,真俊哪”,“哎呀妈呀,丫头个个象仙女一样,贼漂亮”,看的“哈拉子”都快流出来,大舞台前面挤得水泄不通。
可是。那边二人转一开始,人就都跑过去。大舞台上强大的演出队伍,愣是扑棱不过两个拿扇子的业余演员。
俺也好奇的挤过去。就看一男一女,长得挺棵碜,可是一开口,贼好听!两个银你一句我一句的唱故事。唱腔优美,曲调简单,下面的听众好像都会唱,台上“嘿嘿那个呦”,全场都跟着“嘿嘿那个呦”,把人整的五迷三道的。两个人不停的唱,下面的人就不停的听。唱累了,就问“歇会行不?”下面人就说“恩呐”。就这两个银,台上断断续续的唱了一整天,下面的银就听了一整天,真是“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呀。
俺打那个时候起,就老喜欢二人转。现在,那样的二人转再也听不到了。这二人转原来是分流派的,那叫“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现在所有流派都没有,就剩赵本山的“绿色二人转”了。也就是以说为主,基本不唱,是忽悠,逗笑,模仿秀和杂技的大杂烩,地地道道的东北相声。那种以唱为主的传统的二人转,再也不敢自称是二人转了。
你说,赵本山师徒们这么火,还硬要打着二人转这个旗号,那真的二人转还能有活路吗?
唱二人转的演相声,这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唱二人转的演相声,还愣说是演二人转,这是“走别人的路,让自己的路也没人可走”
“绿色二人转”,整个一个大忽悠。先被忽悠没的就是二人转。
得了,先忘了二人转,还是看赵本山师徒的小品吧,这个俺老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