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致死,估计韩复榘都没有完全的明白,他,而且只有他,为什么必须死。 他将自己和刘峙比。刘峙是第一战区副司令、第二集团军司令,负责防御河北境内平汉铁路沿线地区,在37年8月下旬日军沿平汉路南下时,他先是弃涿县接着又放弃了保定,一路逃窜,一直从河北逃到了河南,被人们笑称为“长腿将军”。事后他不仅没事,而且还被蒋介石提拔。韩复榘不会不明白,自己是不可以和刘峙比的。 一则,刘峙丢掉的地域远没有韩复榘守卫的重要。再则,刘峙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老蒋最信得过的人之一,还一次次为蒋力挽狂澜。而他韩复榘则一次次的和老蒋对着干,一次次欲置他于死地,早就是蒋的眼中钉,肉中刺。蒋介石有今天的地位,他刘峙功不可没,贡献巨大长久。更重要的,刘峙对蒋介石历来是言听计从,十几年如一日! 虽然对付日军不行,但是,此前搞内战对付地方军阀和共军,刘峙则是有名的常胜将军。多次为蒋介石力挽狂澜,让老蒋反败为胜,是蒋介石的福星、福将! 1935年4月,蒋介石升43岁的刘峙为二级陆军上将,兼河南省政府主席。成为当时蒋介石中央军五员大将(二级上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五虎之首。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就是委派他整编了张学良、杨虎城的军队。刘峙的长腿快跑,应该是获得了来自蒋介石的首肯。 韩复榘想和南京战役比较,他太高看自己。南京战役开始前,最高会议协商打还是撤,两种意见争论不休,最终蒋介石决定好好的打一仗给国际社会一个说法。但是没有将领愿意领军,最终他用了自告奋勇的唐生智。唐生智军阶不够高,威信自然不高,哪能和拥有独裁权力的韩复榘相比。指挥的八万守城国军,除了小部分来自武汉方面的增援外,多数是从上海战役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事后反思,蒋介石对于启用唐生智,应该是既后悔又窃喜。在历史上,唐生智多次反复无常和自己过不去,就凭这点就找机会惩罚,他蒋介石坐不稳主帅的宝座:他手下的大将,没有几个历史上不和他有过节!在这点上,蒋介石还是一个不错的军事家和政治统帅! 北伐胜利后,唐生智的势力一度成为反蒋和新桂系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军事主力。1927年11月12日在宁汉战争中他败给了李宗仁逃往日本。回国后又于29年4月倒向蒋介石,参加蒋介石与桂系军阀的战争,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10月参加蒋冯战争,12月再次易帜联合石友三反蒋,任反蒋的护党救国军第四路总指挥。战败后于30年再下野。37年11月日军进攻南京时他力主死守,主动出任首都卫戍司令长官。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意识到,作为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已离指挥一线部队多年,现在对付的还是强悍的日军,并且他对下属的国军部队也不熟悉,恐怕到时很难灵活指挥。后来,唐生智搞纸上谈兵的一套,和当年的马谡非常类似。他声称要与首都共存亡,下令封锁南京通往江北的线路,扣留渡船,使得大量军民不能撤离,而自己逃亡的途径却保留的很好。凭这些,他杀掉唐生智也不为过。但是,恰恰又是唐生智的指挥失误,让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看到了日军的残忍!这些,对于他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获得国内势力的支持,有很大的价值。 虽然唐生智的指挥水准低,但是,守卫南京的国军却表现不俗。 从37年12月1日攻占江阴要塞开始,日军用海空军结合的立体攻势步步进逼南京城。国军将士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标准的一寸山河一寸血。4日,在句容以东40里外日军便衣侦察队与国军前哨部队交火,就此宣告南京战役外围战的开始。5日,日军的穿插小分队与国军第66军交战,拼死阻击的国军,在好几处阵地上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7日,日军兵临城下,日军统帅松井石根从空中投函向唐生智劝降。唐生智则命令各部队 “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许轻弃寸土” 。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继续威胁和劝降。唐生智则在当日下达命令:破釜沉舟,背水死战! 10日,日军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猛烈和残酷空前,还大量的使用毒气攻击。守城的国军面对大量的伤亡,视死如归,一面死战,一面准备接下来的巷战。以雨花台阻击战为例。日军从一开始,就用两个师团的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很快就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迫使国军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 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随后,日军采取迂回包抄。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被日军突破。成千成百的中国士兵在没有长官指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死伤无数。 37年12月13日起,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下令在占领的南京大开杀戒。日军第16师团占领紫金山后,俘虏的国军万余人按师团参谋中泽三夫的指示,全数杀害。根据战后日军内部档案,从37年11月上旬到12月13日,华中派遣军在南京入侵战中总共死伤两万六千多人。 次日,远在延安的中共中央举行政治会议,不久前回国的王明,带着来自斯大林的尚方宝剑,还是被本土实力派的毛泽东击败。随着日军攻占南京,毛泽东依然坚持的独立自主为主的统一战线,通过抗日来扩大自己的力量,最终得到党内的多数支持。 12月16日,汪精卫向蒋介石表示:想以第三者出而组织,以为掩护。 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觉得,杀个武的不够还得杀个文的,杀杀投降派的威风。于是,身在上海的唐绍仪成为军统盯上的目标。王家栋又被戴笠秘密的派到上海,负责督查此事。 对日全面开战起始于37年7月17。那天,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面对百多名各党派代表和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快要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战争既开,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和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因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抗战初期,唐绍仪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与日本人密谈谋和条件。上海沦陷后,他滞留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随即处于军统的秘密监视之下。早在1912年,唐绍仪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到了38年,作为文人,唐绍仪的政治资历和声誉少有人可及。 他的政治声望引起敌伪的注意,故日本人视为“以华制华”傀儡的最佳猎物。在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后,日本拟定了一个“南唐北吴”计划。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还组建了个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做唐绍仪、吴佩孚的诱降:说服他们出面组织全国性伪政府,取代蒋介石。 吴佩孚在北洋军阀中的地位仅次于袁世凯和段祺瑞。他自然成为日本特务劝降的首选。但是,日军低估了作为军阀的吴佩孚骨子里的民族气节。即使是在被北伐军击败之后流落四川,有意东山再起之时,日本特务头子荒木代表日本,愿奉送步枪十万支、机枪二千挺、大炮五百门,子弹若干,此外并助款百万,来协助他,依然但被他拒绝。这种骨气,在当年的中国极为罕见,特别是,为了获得权力和军力,共产党,国民党都做了很多的利益交换的时刻!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打着吴佩孚名义在河南征召伪军。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他绝食一天表示抗议。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后,他为淹死日本人而喜,又为无家可归的140万中国人而悲。吴佩孚以个性刚毅正直,作战勇猛出名。全盛时期,冯玉祥、孙传芳都一度拜倒在他的帅旗下。他还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一代俊杰,最终在1939年时被日军毒杀。 拉不动个性耿直的吴佩孚,日军觉得,在态度委婉的唐绍仪身上应该有机会。日本许多特务首脑和大腕汉奸频繁往来于唐府。当时上海、广州等地开始盛传,日敌拟利用唐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广州抗敌后援会于38年3月上旬去电唐绍仪,请其脱离恶势力的包围,刻日南归。但是得不到唐的答复。到了3月19日,广州各界人士及社团开会,会后多个社会团体联衔电催唐绍仪南归,并汇去旅费2万元。唐仍置之不理,旅费也不肯收。 唐绍仪是个老练的政治家,加之现在已经76岁有余,利益对于他相比晚节,已经不再有太大的价值。他自然知道该如何权衡荣辱,怎样确保名声。此时身居租界孤岛,他不愿也不敢得罪任何一方,所以才采取了与各方暧昧不明的态度。他没有想到,就是这种态度,引起了多方的揣测和猜疑,将自己置身于险境。也是他该死,是非之地,他选择模棱两可,怎么能生存持久。 1938年9月28日上午,土肥原贤二又亲自登门同唐会谈,想继续努力一把。 很快,军统就通过在上海日本特务机关担任高级特工的台湾人蔡诚仁,获知此事。随即,军统又透过唐绍仪的女秘书,取得详细的,包括唐绍仪与日本签的协议书副本等资料。看到密件的戴笠,觉得证据确凿,选择唐绍仪作为蒋介石要的肃杀对象。 每个人都有弱点,唐绍仪的弱点是对古董的嗜好。于是,军统花大价钱买了一对宋瓷花瓶,先让军统特工以古董商人助理的身份到唐公馆,说是因为战端,有一批古董愿廉价出手。闻知大喜的唐绍仪,约定对方于9月30日送货上门,完成交易。 9月30日上午9时,王家栋指挥,军统上海站行动总队长出马,扮成古董商携带古董,和助手若干,乘轿车来到唐府。唐府仆人请客人在客厅等候,然后上楼告知唐绍仪。当仆人离去后,队长把客厅内的火柴藏起来。唐随仆人下楼后,让仆人给客人敬烟倒茶,但仆人找不到火柴,转身离开客厅去找备用的。此时唐正专心鉴赏古董,军统特工则趁机抽出斧头猛劈唐后脑,将唐砍毙。随后,军统一行人员边往外走,边说着告别词语,以迷惑院中站着的保镖,得以全身而退。 唐绍仪遇刺后,于右任、张继等国民党元老十分不满,谴责军统滥杀无辜,并没有掌握唐失节的确证。蒋介石则下令付治丧费五千元,并将唐生平事迹存付国史馆,以平息风波。 1950年代,毛泽东好几次用 “当了总理再当县长” 的例子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说的就是这位唐绍仪。1953年,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多次提到自己的好友唐绍仪: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完成了在上海的任务之后,王家栋回到武汉,与早已经从徐州来到武汉的陶欣琪相会。闲谈之中,有心无意,他刚到上海执行重要任务归来之言,被细心的陶欣琪,视为和若干天之前的唐绍仪之死,应该有直接的关系。至此,她更加看不起这个老牌的军统特工,自己青梅竹马的朋友,昔日一身正气的汉子。 38年5月,徐州失守。攻陷徐州后,日军计划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沿长江西进攻击武汉的桥头堡。随后,占领徐州的日军兵分两路,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然后由武胜关攻取武汉,这条线路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推进。辅之以另一部则沿长江水路西进,虽然陆路崎岖,但便于水上战舰和炮舰的推进。后来,因为蒋介石炸开了黄河,日军被迫中止原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5月4日,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畑俊六担任主帅,指挥第二和第十一军140个大队,十四个师团,总共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其中,以冈村宁次指挥第十一军5个半师团沿长江两岸推进;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二军4个半师团沿大别山北麓助攻。同时,还有来自海军的120余艘舰艇,和来自空军的500余架飞机助阵。另外,华中派遣军还将直辖的5个师团留下,负责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以巩固后方,同时确保后勤供应。这一次,来自台湾的波田支队出尽了风头。 日本从淞沪会战开始,就使用了标志性的“四板斧战术”:猛烈炮击之后是正面的强攻,不成,就开始迂回包抄,还是不成,就使用毒气弹!而重用波田支队,主要的就是因为该部队最擅长于使用毒气!现在,加了一个策反,内部突破!波田支队(台湾混成旅)作为前锋由芜湖溯江西进,在轻易占领合肥之后,日军采取两路夹击的办法直扑安庆。38年6月10日,借助于来自陆海空三军的重炮攻击,日军战舰强制性的突破国军精心设置的水上障碍,打开了长江通道,随之实现对安庆的多方包围。第二天,波田支队又借助于重炮攻击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力战不敌,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对于安庆的占领,意味着,武汉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6月底,波田支队又轻取地理条件优越,工事坚固的马当要塞。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