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64.“人性”是个神马东东? 已经以需要为原点,从“有欲则柔”的生,讲到“无欲则刚”的死了,等于把人生的历程,理论性地走了一遍,是不是终于到头了呢?差不多是这样子,不过要补上一个明显的漏洞:不好意西哟,亲,开篇只介绍了“实然”,以及“逻辑”是什么意思,偏偏没有界定,“人性”这个最重要的概念…… 怎么留下了这么大一窟窿呀?原因不复杂:无论日常言谈中,还是理论话语里,它都被弄得相当混乱了,以致我们想拨乱反正,也得等到先把它的逻辑捋顺了,才能再回过头来,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面目。 严格讲,“人性”其实是哲学照其本性,理应研究的首要问题,无论中外,木有例外。诚然哦,以往的哲学家,特别是西方的,很热衷于考察“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演化”“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这类“物性”的课题,到今天甚至还有一定的热度。不过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要与人性脱了钩,这些课题都会慢慢失去哲学的意蕴,变成其他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主攻对象,否则的话,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另立门户,自成山头的事情咧。 相比之下,人性的话头,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一直萦绕在哲学家们的脑瓜子里,从古至今,挥之不去。前面的导言里,引用过老聃和苏格拉底的名言:“自知者明”和“认识自己”,强调的就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因此,一旦承认了他俩在中西哲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头牌地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性”成了哲学中的恒久远主题,以致可以说,哲学才是探究“人何以为人”的“人学”,嗯哼。 不错哟,也有一些论者主张,文学是“人学”。可是哈,要是较真起来,这种定位有点鹊巢鸠占的味道,很难成立:作为艺术的门类之一,文学主要是通过文字的意象,展现人性的内容,严格讲并非一门“学问”。文学理论吧,虽然是门“学问”了,却又不直接研究人性,仅仅间接论及,文字意象展现的人性内容。这样子看,真正有资格叫做“人学”的,还是只有哲学,早在两千年前,就把“认知人性”指定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到今天还在尽力履行呢,不是? 话又说回来了,两千年过去啦,哲学在这方面好像不太成功,围绕人性的争议层出不穷,别说达成共识了,连大家考察的是不是同一个玩意儿,也要打个问号。比方说,这帮人常常抱怨,人性的险恶丑陋,幽暗残忍,另一帮人却偏偏讴歌,人性的光辉灿烂,高贵美丽。再例如,同一位写家,刚呼吁各位不要背离人性,笔锋一转又告诫大家,人性经不起考验,结果让人哭笑不得,莫名生出一丝疑虑:人性怎么薛定谔化了,万花筒一般变来变去,快有点测不准的味道咧? 现在各位大概也看出来了,像这样子连自己的本性,都说不清道不明,主要是由于概念的模糊,尤其是由于把实然与应然弄混了造成的。比方说,很多情况下,不同的人说的“人性”,内容上就不是一回事,结果重蹈了当年,孟荀围绕性善还是性恶吵架的覆辙:张三目睹李四坑蒙拐骗,于是乎抨击“人性”的卑鄙,认为连禽兽也不如;赵五看到钱六舍己救人,于是乎颂扬“人性”的高尚,觉得天使都做不到。像这样子得出的结论天差地别,南辕北辙,有什么好奇怪的呀? 再例如,林鸟效应的覆盖下,哪怕同样的“人性”内容,不同的人也会因为态度上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规范性评判,就像李四的同伙夸奖李四精明能干,与张三的看法截然相反,钱六的老婆觉得钱六不要命去救人有点傻,很不认同赵五的颂扬那样子……于是乎火上浇油,又给人性的问题平添了许多混乱。 既然本系列不准备在应然维度上,澄清有关人性的种种规范性评判,那就只剩下一件事可做了,这就是在实然维度上,尽可能清晰地界定一下“人性”的概念,尤其是设法把“实然的人性”与“应然的人性”区分开了。 顾名思义,“实然的人性”就是指现实中“实际”有的人性,或者叫“现成给定”的人性;“应然的人性”则是指人们认为“应当”有的人性,或者叫“理想化了”的人性。以往人性论的一大毛病,就是用应然的人性,取代了实然的人性,回答“人性实际怎样”的问题时,却自觉不自觉地回答了“人性应当怎样”的问题:人们“应当”具有怎样的属性、本性、天性、特性、品性、X性,才能算人? 前面说了,这样子拿应然置换实然,把愿望当成事实,等于是用“心想事成”“美梦成真”的方式,搞哲学研究了:原本只是研究者心中理想化了的希望愿景,却被说成是日常生活的既成事实;从中得出的结论,要想揭示现实人性的本来面目,恐怕比登天还难呐,嗯哼。 有两种常见的“美梦成真”人性论,头一种从“人兽之辨”入手,主张人性是其他动物没有,人才独有的属性;另一种从“人性善恶”入手,主张人性只是指那些善良高尚的属性,邪恶卑鄙的属性没有资格号称人性。当然喽,它俩也经常相互渗透,比方说主张:人和其他动物共享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食色本能,感性欲望等等,并非“人性”,而是“兽性”,所以也免不了卑劣低下的印迹。 至于它俩混淆实然与应然的模式,同样如出一辙:基于某种希望人人都能成“人”,或是向“善”的良好意愿,按照研究者自己的规范性立场理念,价值偏爱和好恶标准,硬生生地将人们实际拥有的属性分裂为二,自己看得上或喜欢的属性,统统说成“真”人性;自己看不上或反感的属性,全都说成“假”人性,甚至干脆一棒子挥过去,直接打进“兽性”的冷宫里面,不是? 接下来的帖子里,会针对这两种流行的人性论,分别做些具体的分析批判,在此先把本系列的见解立起来,好给下面的分析批判,奠定一个靠得住的实然基础:所谓“人性”,其实就是指每个人或所有人,任何人或一切人,拥有的所有或一切属性、本性、天性、特性、品性、X性,无论是人人共有的,还是某人特有的;借用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个口号说,就是“凡是人有的无不具有”,嗯哼。 不用讲,这样子无所不包,包罗万象的“人性”,肯定是五花八门,门类杂乱,乱七八糟,会给研究工作增添不少麻烦,尤其不像把自己喜欢的当成真人性,把自己反感的当成假人性或真兽性那样子,痛快淋漓,简单方便。可是吧,有一条理由足够充分,强制性地要求我们,把它们统统纳入“人性”,不分真假,也无论人兽:既然它们无一例外,全是“人”在生活中实有的“性”,我们凭什么单靠自己的好恶,就将这个或那个,排除在“人性”的大门之外呀? 说穿了,如同一切合格的学术研究那样子,不管我们对人性,持有怎样不同的应然立场,会做出怎样不同的规范性评判,都应当将我们的研究建立在,这样子无所不包,如其所是的实然基础上,借以防止我们的研究成果,沦为没啥价值的单纯“意见”,包括但不限于,情感的宣泄,义愤的爆发,偏见的传播,等等等等。 有人要质疑了:就算凡是人有的都算“人性”,也得在里面区分个“普遍”与“特殊”吧,否则从哪下手呀?这样子讲,倒蛮有点道理,不过也要留神,别又掉进“革命工作”的坑里,拿出“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非把自己研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色本能,制造工具,理性思维,语言符号,伦理道德等等,在下面的意思上当成人人都有的普遍属性:谁要是木有,谁就不算人。说白了,这样子搞学术,依然有用应然取代实然的意向,势必留下扭曲的痕迹,不是? 拿本系列来讲,其中也琢磨了自觉心理,意志自由,现实自由等等,甚至把它们看成人性的核心内容。可是喔,本系列并没有断言,它们就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然会有的本性天性,以至于像昏迷中失去了自觉心理和意志自由的人,或者几经努力还是落入了现实不自由的人,就没资格再算人了。倒不如说,在本系列看来,所有这些核心内容,都是人生在世免不了的X性,不是这种情况下有,就是那种情况下有;要是从实然视角找到了支配它们的逻辑结构,就能帮人们形成自知之明,以及知他之明了。仅此而已,嗯哼。 也因此,本系列放之四海的普遍适用性,也不在于抓住了,每个人都一定有,没有就不算人的X性,而仅仅在于揭示了,所有人基于意志自由,达成现实自由的共通逻辑结构;因此可以说,只要你在基于意志自由,达成现实自由,就一定是按照本系列描述的逻辑结构行事的。岂有他哉,不是? 现在再从这个角度理解本系列的开篇导言,特别是它的小标题,或许就更清晰了,唯一的改动,大概就是里面的三个主干词,都能加个引号了:从“实然”的角度看“人性”的“逻辑”,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