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你够格被称为母亲吗? 母亲,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虽然来之前,她没有经得我们个人的同意。也可能是因为这点“自以为是”的强人所难,母亲从孕育我们生命的萌芽之时,就开始十二分的小心谨慎,以“含在口里怕化了”(我母亲无数次唠叨的话语)的心情,以自己全部的身心,来养育你我这样的小生命。 你可以说,那是造物主“制造”人类时,就已经在人类的基因里面埋下的一种信息指令。在这种内在的指令指导下,一个个母亲们,就像是一个个机器人,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做着巨大的自我牺牲,不管她们是不是情愿,也不论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多么的恶劣,她们都在兢兢业业地为人类的未来养育这一个个幼小的生命。 母亲的伟大,不管你使用世界上能够找到的如何伟大的词汇来描述,我觉得都不过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也同时但当了同意伟大的角色。但是,相比母亲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为了人类的未来而耗干自己,父亲的“功劳”似乎也还是要稍逊一筹。 相比祖国,那充其量只是自己父母辈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祖辈的母亲河,母亲地,母亲什么的,虽然听起来有点肉麻,但是,似乎也还是有一点点的道理。肉麻,很多时候就是文人的代名词,就更别说在一个喜欢“肆无忌惮”地搞夸张的年代生活的文人了。 一块土地养育一群人。为了那群人的后代在那里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保护和爱护那里“自然母亲”给予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 即使像我们这样的华裔,在离开祖国几十年之后,是不是还应该将祖国视为自己的母亲? 祖国有资格被标上像母亲这么神圣而伟大的标签吗? 它配吗?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如果你问问自己的心灵,或许,你我的答案基本上也没有很“巨大”的差别。 按照百度百科的“认可”:祖国,应当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后经生生不息的传宗接代繁衍至今而形成的“一片固定疆土”。因此,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理念中,人们通常就把“一片固定疆土”称之为祖国,并赋予这片疆土生生不息和传宗接代的特殊含义予以崇拜、爱惜和捍卫。更具深意的是,人们又把祖国比喻为母亲,而母亲又恰恰是繁衍生命最直接的载体寓意。所以,“祖国阿母亲”的比拟情感流露,就是人们对祖国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地讲,爱祖国是一种没有政治含义的人性本能主张。 问题是,这种原本“没有”政治意义的词语,却时不时被人们政治化。这是不是也是特定意识形态之下所造就的畸形思维之必然?或者,只是特定政治利益集团的习惯性和必然性做法,是人性在那种环境下必然扭曲的结果? 我的《不要对祖国太自作多情》贴出之后,没想到会引出那么多人的感慨。看来,对于故乡的关注,对于祖国的关心,依然是一个让很多人念念不忘的事情。那些即使一直潜水的读者,也舍得花时间冒泡做声了。正是这种感染力,让我写下现在这篇文章,再多讲几句。 有很多疑问,我还是没有答案,虽然在内心深处有不少的猜测。 为什么是苏联人和波兰人那么在乎“祖国就是母亲”? 或许,将祖国比作母亲的“历史”非常悠远,或许,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都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但是,为什么恰恰又是中国政府,在那么费时费力地营销“祖国就是母亲”这个“真理”? 在发达如美国、英国、法国、甚至是德国的国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专门针对它们侨民的营销?美国人也时不时在谈“爱国”,但是,人家谈的是你住在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该做点什么。那实际上也是在为你自己做点什么,不同的,一个是“私营”一个是“公益”——大家分享的部分。 会不会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喜欢这么营销?特别是在这种社会主义国家还很弱,并且这种弱又是因为自己无能无力之时?是不是有什么意识形态的原因?是不是有一种国家政府本身不自信的内在原因? 是不是有不负责任地利用侨民的内在动机在内:你可以爱国,但是,如果你因此而遭遇到麻烦(被当成间谍什么的,自己感觉受骗了:在被关入鸟笼之后才发现,你必须改变过去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为靠乞讨恩赐来维持生命),那就是你自己个人的事情了。 “爱国”如同热爱自己的母亲,是不是太肉麻了一点?特别是当一个政府在那里如此大张旗鼓地营销的时候?诗人在诗歌里面使用的语言,和被用来作为国家公关的语言,是不是应该有点不同呢? 想象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来热爱自己的故乡和祖国,是不是因为在外面活得太辛苦?就像很久之前在海外遭受煎熬的华裔和华侨?这外面的“热爱”需要和那里面的“热爱”渴望,是不是供给和需求平衡的结果? “古代人”的那种对祖国的热爱“狂热”,是不是也和生活的艰辛有关? 今天,地球村时代生活的人们,我们对待祖国的理念是不是应该,甚至是已经,变化很大了。正如《万维网》读者葛瑜在我博客上的留言所云:“我很好奇有多大比例的人主要是因为感情被别人骗了才决定回国的。若是仅从个人得失来看待问题的人,他们活该失望。即使只看得失,每个人可以想想自己从异国得到了什么,又为异国贡献了多少;从故土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多少?” 这种“自私自利”,到底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还是一种人性的“堕落”?或者,只是人类理性的回归?如果作为国家公关部门的人员,你还在那里死抱教条,以为现在的这批华裔和华侨也是可以像过去那样,通过几句高喊的“祖国就是你母亲”的激昂的虚情假意的表示,就会信以为真,为了“母亲”的事业和未来,即使是火坑也会义无反顾地向里面跳,那么,你是不是也太小看这些“新华裔”的智慧了? 如果真的从内心深处说,在钱学森那个时代,到底有多少人回国,不是因为被“祖国是母亲”所诱导的?最后后悔的到底有多少?注意到,他们口里所说的和他们心里所想的,在那个时代,那无数次运动之后,可能一致吗? 人性是脆弱的。如果你到外地打工,工作不顺,生活不好。你妈妈说,回来吧,孩子,这里有爱你的家,你还是这里最优秀的精英,我们非常非常需要你。这时候,有多少人会忍心不回去?特别是在那个长期以来,一直视“父母在不远游”为“真理”的国度? 同样是《万维网》读者的溪中石,在我的博客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很少评论别人的帖子。基本上我知道的海归没有一个是喊着祖国“妈妈”回去的,倒都是为个人的事业发展、兼顾亲人利益回去的。我也有过邀请海归的,但是国内没有任何人提到祖国母亲这么大的概念。相反都是所谓的利诱。我不知道你遇到的是什么样情形。但我相信这个世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利益权衡是否海归。熙熙攘攘,名利而已。所以,我觉得楼主树“祖国的宣传方式”做靶子比较偏向,之后的议论就更显得是借题发挥了。反不如直接就讨论“祖国是不是母亲?”这个话题。大家念念不忘中国,除了念亲,很多人也是看中那些潜在的或者是现实的机会。汪先生在国内出版了几本书,恐怕也是在利用国内的资源和机会,而不是为了向祖国“母亲”报效吧。把祖国称作母亲的绝对不是中国独创。波兰音乐家肖邦就有这种言辞:http://www.jiujiuba.com/story/shownews.asp?infoid=6079。华人在海外,和中国的关系本来就淡漠了。归不归是个人的事,能不能得到好的海归待遇也是个人的事,没必要把责任推到笼统的宣传上去。中国再不好,也不是大家的“母亲”,总也是父母之邦吧。如果硬要说政府说了是“母亲”,那国内还有更多的儿女在吧。总之,我同意汪先生说海归莫凭一腔热血,但是不赞同把海归的不顺遂都归罪于国内失信、重视不够。说白了,我们都算老几啊。帖子里也有这话的。 以上愚见,不揣冒昧地提出。得罪。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不管这种意见是不是被我这个博主认可。事实上,能够认真读我的文章,而且还是长篇大论的“散”文,并且一次次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的读者,我哪还敢“感觉”冒昧,感激还来不及呢。 写点值得他人读的东西,或者,做点值得他人写的事情,这不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吗:我活着,对于有些人有点“说几句”的价值? 还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够格来评价和质疑:可以将祖国称为母亲? 这句话我倒是有很肯定的答案:有!每个人都有!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是我们来美国的最重要理由之一。 对于祖国的理解,对于祖国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下,有非常不同的感觉。处境差的时候,过去的就是最好的,不存在的就是自己最需要的。那时候,人也容易被乡愁所困扰。家乡在那种时刻也最被人向往。 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裔,生活水平已经一天天好了起来。他们的今天,也是得益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外加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努力。 你可以说,这是祖国强大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说,是这批人比过去那些老华侨更有文化和智慧的结果,更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的文明进步,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和平共处地生活下去。这,应该是与祖国是不是强大没有很大关系的。 下面附录两首诗,对于它们内容的感觉,读者自己去评论吧。 附录:(苏联)莱蒙托夫——祖国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战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 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光;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看着那伴着口哨的舞蹈, 我可以直看到夜半更深。 附录二:余年峰——祖国 爱祖国,像爱母亲一样 这爱,是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 那面鲜血换来的五星红旗 那座充满了虔信的而又敬仰的英雄纪念碑 那首激荡人心又催人奋进的国歌 总激起我心中的灵光 我爱—— 草原上牧羊女子的歌声 山野中村庄升起的炊烟 城市里菜市场晃动的人影 蓝天下教室传来的读书声 我爱—— 被牛翻耕过的长着庄稼的水田 被路灯照亮的璀璨城市的夜色 惦念与儿一起工作的那帮战友 在汲取母亲奶汁的可爱的孩子 我爱—— 那北国原上的雪色风光 那南疆群峰的小桥流水 那边防线上的巡逻队伍 那池塘摇船的初恋情人 我的爱就像喝了茅台酒一样醉了 看着姐姐画瓷器的手 开着汽车穿梭城市的街道 贴着红双喜的新婚小窗户 而在有十月一日的节日夜晚 站在人潮中观赏热烈的烟火 看着电视里北京欢庆的歌舞 我一夜难以入眠 我情不自禁提笔吟诗 为这祖国的春天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