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的战歌(3):“全A”情结与失败的价值 强调孩子的全A成绩,在内心深处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就那么在乎,按照学校标准来达到的完美记录?这个标准真的有那么多的价值让我们付出那么多吗?在付出了那么多之后,真的值得吗?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全A”情结,说到底,还是一种父母不自信的潜意识在作怪。 世界上除了中国人,恐怕只有犹太人喜欢“全A”了。犹太人喜欢这么做,比较能够理解:长期的“流浪”,在血液里、骨髓里,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需要谋生技能的“喜好”。对于一个没有资格参与政治,只能够靠“小技巧”谋生的民族,在技巧上做到极致,自然也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人都是理性的动物,在这点上表现得很明显。 中国人有“精英”情结,实际上来自于类似的原因:长期的集权和家族(皇族)的一统天下,让天下的“精英”们只能够靠“技巧”来谋得一个好的生存环境的权力。而这种“技巧”的判断标准又是一个个没完没了的考试。也不管这种考试本身是不是有意义。至少,那是一个“执照”,有了他,你才能够“执业”。再者,长期以来,由于害怕竞争势力的形成和壮大,中国历史上一直以来对经商行为的打压,让作为政治替代品的商业,也成为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的职业。 权力,说到底,不就是对资源的占有吗?政治集团之所以被历代的中央政府害怕,不也是因为它所拥有的可以对抗的资本吗?皇帝之所以能够让无数的“精英”们为他卖命,主要的不也是因为自己拥有大量的可以长期使用的奖励资源吗? 由于这种内在的制度性的诱导,才形成了今天中国这种很有点“奴性”的精英文化。而且,只要是政府拥有的权力过大,这种“奴性”就不会消失,甚至不会减弱。因为,这是人类自然的理性选择本能决定的。人的选择没有对错,如果众人的选择从宏观看不理性的话,那么,这种不理性的背后就是制度性的问题了。 为什么人会害怕失败?原因无非是:冒险的成功几率无法估计,或者说,基于自己能够理解的信息,风险太大(这是很主观的,但就是这个主观的才是最关键的)。而且,对于和这个风险对应的回报的预估,自己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华裔在美国,主要是两大块,一块就是留学生出身的“学习型”,他们对于后代比较喜欢强加“全A”的“责任”。还有一块,就是以福建移民为主的企业家型。他们由于长期在经营企业那块谋生,对于在美国怎么样靠自己单干,比较有第一线的感觉。但是,问题是,很多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最后却在一次次的“转型”之中交给了房东。由于竞争激烈的原因,很多开始时生意不错的中餐馆很快就衰落了。为了“振兴”经济,不得不从“堂吃”改造成“自助”,再从“自助”改造成“日本自助”。这一次次的改造,需要付出的是大量的资金,最终,一年年累积的结果,是山越来越空。但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似乎也难以找到其他更好的谋生手段。华裔和华裔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摧毁了不少自己同胞的财产。在短期之内,估计这种格局还难以改变。这和国内的“转型”难似乎成为对应。 这些企业家们倒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冒险,可是结果却不是很好(多数)。我看着都为他们难受。这么折腾的结果,是很难积累财富的。 而对于那些留学生背景的华裔,似乎也“喜欢”让自己的子女在“打工”这个行当继续做下去。 一方面是想冒险,可是能力有限,机会自然也有限。语言方面的限制,估计是最关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已经有了“既得利益”。干脆就来个继续坚守,一代代的来“愚公移山”。 相比犹太人,“阿妞不牛”(——在《华裔的战歌(2)里留言的读者)所说的,通过宗教将大家绑在一起,并且,借助这种比较近的关系,来传达信息、交流经验,这样的平台,给了他们独特的相互帮助(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优势。但是,目前,留学生为背景的这一块,似乎没有一个能够连接大家的平台,福建移民那一块,有同乡会,结果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虽然在美国国家层次的,有个“精英百人会”, 可是,它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那么的“精英”,这样的组织,对于一般的百姓,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帮助。我们普通百姓需要的,是像国内街委会那样的组织。来自中国政府方面的,主要是“爱国”为目的的统一战线,对于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的普通人,也没有多少价值。 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如果自己在美国的普通日子都没有过好,还一心一意地去搞爱国的事情,那你又怎么能够不保证自己家破人亡呢?生活下去,随遇而安,过好日子,才是最实在的,不是吗? 一位读者给予的提示很现实: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佬,如果不安安心心地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而老是想着怎么样折腾来“破坏”这个“敌人”的故土,我也不知道那样的日子能够怎么个活法?! 让子女获得全A,对于一个家庭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特别是对于有潜力的孩子。如果孩子在父母的淫威之下最后“心服口服”地服从的话。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孩子追求的都是全A的结果的话,那么, 这种模式(风气),对于国家而言,恐怕是祸大于福了。再者,按照统计规律,让所有的孩子都全A应该是不可能的。那么,对于多数的父母,我们能够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一个理想的教育模式,对于我,应该是给孩子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还有为人处世之类的“情商”。在这个基础打好的同时,来慢慢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独特兴趣,让孩子在有一定程度压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选择余地就会大很多,也会快乐很多,成才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对于华裔,在今后几十年,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领域”,赶上和超过犹太人,我觉得不应该有太大的惊险。可是,在非学术领域,我们可能有硬伤。如何尽可能快的将这个硬伤修复好,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果福建移民和留学生背景的移民能够融合一下,就是最佳的结构了。怎么样能够做到这点呢?我们之间似乎有个很大的“断层”。 美国学校很注意从小就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目的,实际上也是让孩子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在这方面,我们的家长是不是在尽力而为,让这种美国模式充分发挥效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