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政界之星——刘云平(2) 还是在十几年前,因为生意上往来的原因,结识了一位比较年长的华裔老杨。他曾经是国内一所中专学校(当年的许多中专学校,今天不少已经成为一本本科大学了!)的校长,后来因为太太哥哥的原因,决定移民美国。年岁比较大,又没有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机会,自然就没有美国的文凭。由于语言障碍和技能的不被认可,开始时,他和太太,带着才刚刚开始学步的两个儿子,一家四口,从当中餐馆苦力,开始了在北美新大陆的谋生。 放弃在国内还算优越的生活条件,突然之间跌落人间地狱的心情,我深有同感。一年左右的餐馆煎熬,让他感觉到那不是长远之计。他选择了更大的冒险,寻找一个具有更大生存空间的生活方式。最终他成功了。许多当年和他一起在中餐馆的同事,十几年之后他们(她们)也还是在中餐馆艰辛地挣扎着。 每一次,他和我讲到这点时,都是若有所思:人的命运很多时候实际上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如果你不敢冒险,只是满足于四平八稳的生活,保持惯性,那么,你又怎么可能获得有突破性进展的人生呢? 就是这样的,既没有语言优势,也没有学位和年龄优势的两位“老土”,居然在十几年之后,活得比很多既拥有学位,又拥有语言和年龄优势的新生代自在得多,这不能不让人对他的智慧和眼力佩服。 他能够做到这点,敢于放弃看上去已经有“保障”的生活方式,除了他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之外,恐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受启发于)刘云平父母和家人的美国寻梦故事了。不止一次,老杨和我“唠叨着”这家华裔的成功故事。每一次,我都能从他眼神和话语中,看到和听出他对对方的英雄般的羡慕。 直至今天,老杨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奋斗历程和他的为人之道,倒是让我也时不时的津津乐道。他已经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了,这是后话,有时间时我再来唠叨这一块。 1968年,台湾经济才刚刚开始试飞,刘云平的父亲刘天擘在台湾和他的母亲丘继聪结婚。其后不久,老爸就不得不离开新婚的妻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克利夫兰留学。他们当时的处境,和我们这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来自大陆的留学生,也没有多少差别。 新婚、离别、独立奋斗,通过书信和内心深处的爱念、相互的鼓励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维系着远隔重洋的,看上去脆弱,实际上非常厚实的婚姻。 这种艰苦的苦恋一晃就是四年。四年之后,也就是尼克松开始访问中国大陆的那个1972年,爸爸刘天擘从克利夫兰市立大学毕业,在当地一家律师楼找了一份工作。在克利夫兰初步站稳脚跟,已经初步习惯新大陆生活之后,父亲就将母亲和三岁的儿子刘云平一起接来,团聚于伊利湖畔。那时候,美丽的伊利湖对于还处于为生活而忙碌的他们,估计也是近在咫尺,远在天涯了。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大陆人眼里并非出自名校的“非”精英,在几十年之后在美国,为华裔进入主流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果当初的老爸,因为自己只是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美国大学,就“自暴自弃”,那么,他们的孩子会有今天吗?他们的故事,至少说明了:任何理由最终只是自己给自己放弃而找的借口。成功没有理由,只有失败需要借口! 也是在那个时候,父亲的哥哥为了投资移民美国,决定在克利夫兰开设一家小礼品店。这种店,说穿了,也就是现在在各地的中国城,你所能够看到的大同小异的,那为数众多的小商品店了。它们一服务亚裔为主,销售的都是一些不怎么值钱的小玩意。做的是小本生意,商品便宜,租金也低廉。 开店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开店而开店,满足投资移民的要求而已。这种动机带来的经营业绩,自然难以好到哪里去。在那个时候,在美国生活的亚裔还比较少,来自亚洲的物品,除了日本的,恐怕主要就是台湾和南韩的了。“台湾制造”在整个八十年代,还在美国市场占有不错的分量。得益于台湾生产产品(制造)的地利,生意也还能够过的去。 由于只是勉强维持的生意,在完成移民程序之后,父亲的哥哥决定关掉小店,去找一份更有经济效益的工作。那时候,没有正式工作的母亲,在照看两个孩子的同时,还时不时抽时间到小店帮忙。一来二去,聪明的母亲,对于在美国的经营有了一些感觉。再者,在那个年代的台湾人,还真的很有勇气,敢于冒险。在不通语言的情况下,拎着皮包,带着样品,走遍世界各地的台湾商人故事,当年我在台湾就亲自听到过好多次。可能就是得益于这种大环境的感染,没有工作的母亲,决定接下这个小店的业务。 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看上去温柔的,似乎命中“注定”就应该呆在家里带孩子,靠老公养活的漂亮妈妈,在几年之后,不仅将小店打造成一家利润不错的生意,而且,还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带着一发而不可收的野心,直捣美国“上层”的购物中心(Mall)。 大家可能知道,要想在美国大型的购物中心谋得一个永久的经营之地,你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胆量,还需要你的信誉,能够说服地主们的经营经历,和不菲的资金投入。对于小企业主来说,在那种地方经营一家不错的生意,就是标准的进入了美国的主流,如果进入主流对于在美国生活的普通人,还是一个需要在乎的概念的话。 在最高峰时候,她在购物中心开设的店面一度多达十家。在我十五、六年前开始决定不再依赖当雇员生存,而是自谋职业,寻梦的时候,记忆中,除了为数不多的中餐馆之外,在比较繁忙的大型购物中心经营的华裔店,恐怕就只有她这家东方精品礼品店了。当时我还觉得非常好奇,也怀着几分羡慕,每一次,只要是逛Mall,我很多时候是必然会到她的店去游逛一圈的。那时候,她已经开始走高档路线,适应购物中心的经营环境。几年之后,我才从老杨的口中知道,这个店是一位诗人华裔的太太开的。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听老杨讲刘老板的伟大故事。 和我自己已经熟悉的华裔小礼品店不同的是,她的店里有大量的高档精品,是名副其实的精品礼品店。不过,从那时开始,她所销售的,似乎也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东方礼品”了。这实际上也是她的高明之处:将自己和竞争者拉开距离,形成自己有优势的特色。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她的店能够在租金非常高昂的购物中心,生存下去的原因吧。 刚开始几年,自豪能够养家活口的老爸,在后来是不是“发现”自己被老婆“边缘化”?恐怕只能去问这位喜好写诗的业余诗人刘天擘自己了。 每一次,当我需要精美的小礼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家连锁店。在店里,我好几次有机会见到老板娘——刘云平的妈妈。也在老杨的陪同下,好几次见到了作为诗人的老爸。即使如此,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有机会交谈的时刻非常少。至今也只是只闻其名,依然不识庐山真面目。知道和记住他的名字,也是因为他经常在《伊利华报》写诗,发表文章的缘故。 今天我才意识到,有那么几次,在店里面偶遇的小伙子,恐怕就是今天加州的参议员刘云平了。或许有一天,就是这位当初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华裔面孔,会出现在华盛顿白宫的指挥塔上。几年之前,当奥巴马为了伊利诺伊州一个州众议员职位(低于参议员)的竞争失利,几乎完全失去继续从政信心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想到,几年之后,美国会出现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面孔的。而且,这位总统还是那位不可能成功的奥巴马。 附录: 2010年11月29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综合报道,早已表态将出马角逐加州第28选区已故州参议员欧罗匹莎(Jenny Oropeza)遗缺的华裔州众议员刘云平(Ted Lieu),原本情势一片大好,却遇上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报道援引洛杉矶时报消息指出,今年6月曾挑战联邦参议员鲍克塞(Barbara Boxer)失败的好莱坞著名制片人昆塔纳(Brian Quintana)表示,他“正试探参选”。 昆塔纳和刘云平及选前病故的欧罗匹莎一样,都是民主党员。 曾任托伦斯市议员的刘云平,因为州众议员任期届满而下台,今年6月他争取代表民主党参选加州检察长,败给洛杉矶县检察长库利。由于政治生涯面临瓶颈,欧罗匹莎的席位一出缺,他是第一位表态参选者,已获洛杉矶市女议员韩珍妮、州众议员Warren Furutani与多位民主党领袖的支持。 共和党方面,正考虑参选的是本月初期中选举时挑战州众议员罗文索(Bonnie Lowenthal)失败的佛瑞斯─吉布森(Martha Flores-Gibson)。她若决定参选必须先搬入第28州参议会选区。 本月初期中选举时挑战选前病故欧罗匹莎失利的共和党既定人选史坦瑞克(John Stammreich),稍早曾发表书面声明指出,在明年一个独立的委员会重划选区之前他不会再度角逐此席位,但本周他却表示,他继续与当地领袖及加州领袖会商参选此特别选举以及2012年的计划。 欧罗匹莎上月20日因腹部血栓并发症过世,选务机构已来不及将她的名字从11月2日期中选举的选票上移除,但她竟然再度当选,迫使州长必须在14天内举行特别选举。 然而,特别选举又有变量,因为加州选民最近通过最新提案,将加州选举改成开放制,只要大选时没有一位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选票,得票最多的两人、不论其党派,将在特别选举时一决胜负。 刘云平赢得特别选举,成为加州第28选区史上第一位亚裔州参议员,也是加州参议会第三位州参议员(另两位是刘璿卿和余胤良)。刘云平接受世界日报专访,谈对加州未来看法,也谈华裔背景在他成长和从政过程中的影响。 作为新科参议员,刘云平首先要面对加州财政问题。他同意布朗做法,但加州的赤字不可能只靠裁减预算解决,希望议会和选民能同意布朗延长加税五年方案。他强调,这不是增加新税赋,只是再延长已开征税赋的期限。 布朗上任后大裁各项预算引发质疑。刘云平说,他相信布朗已尽量减少教育预算删减,和其它项目相比,教育预算已获得较多保留。由于每年教育预算约占州府预算一半,若延长加税案未获通过,他评估未来教育预算将遭遇最大损失。他说,自己七岁和五岁的儿子都念公立学校,教育是加州的基础,希望促进经济和延长加税方案能挹注更多经费,提升教育质量。 他表示,上任后的优先工作是促进加州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税收解决财政问题。加州和亚洲关系密切,又有中国城和许多港口,都是发展观光和贸易的有利条件。他保证不会支持高污染产业落户加州,环境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 另外,他也将致力民权运动,保障少数族裔权益。从政治、司法体系到民间企业、电视电影,华裔或亚裔的代表都低于人口比例,且仍有所谓「玻璃天花板效应」,有难以突破的升迁障碍,他希望能协助更多亚裔进入领导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