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和集权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在特殊的时刻快速调动国内的人员和物资,至于这种调动是好是坏,谁获得好处,谁受到伤害,就只能基于独裁者的个人判断了,因为只有他才有话语权。而独裁的坏处是,国家的一切都取决于独裁者个人的意志和能力,容易走极端和被人利用。更可怕的是,人还是一个非常容易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动物。 开始时的勤政者,即使才能如乾隆,也有自我满足甚至是自恋的时候——在没有制约机制下长期自我娇惯的结果。而且,一旦这种个性养成,就很难改变。乾隆长达六十年的独裁统治,最后在自我陶醉的小陷阱里,被周遭为数众多的追逐个人利益者,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不自知。 强权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个性的下一代很难有生存的机会,而生存下来的,在独裁者眼里优秀的,最终却又被一次次的证明是扶不起的阿斗。 虽然乾隆自我吹嘘为“十全老人”,执政六十年拥有“十全武功”,但是,自视如此精明的人,居然没有理解到:历史是不能够靠自我吹嘘就可以向前推进的,更不可能是向前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想来推进。 乾隆亲自有意和无意之中,建立和培植了腐败的政治体系,而又是这个体系,让他没有可能真正知道民众的生活处境。生活在一个自我得意的“维稳”环境,国富民穷的结果,也只能是一个个被执政者视为蚂蚁草民的揭竿而起。 面对自己的年老体弱,执政六十年之后的乾隆,虽然已经按照自己的承诺移交了皇权,但是,他的移而不交,让本来就危机四伏的国家变得更是风雨飘摇了。 嘉庆,作为一个文弱的书生,1760(乾隆25年)年出生,1796年36岁时因乾隆禅位而得以登基,做了乾隆名下四年的儿皇帝,在乾隆死后才得以独断皇权。 从1796年到1820年的25年皇位上,以他的能力和所处的大环境,已经是无回天之力了。那时候的中国,需要一个有雄才大略的领导者,需要一个敢于和能够大刀阔斧改革时弊的政治家,需要一位有能力体恤民情,安稳民心的巨人。这时候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即将倒下的巨人,头痛脑热,四肢无力,又没有人照顾。这样的巨人最终也只有死亡的一个结局,而站在不远处的野狼们也正在虎视眈眈,等待着美餐一顿。 嘉庆和他的领导团队,没有给这位巨人端来热汤和苦药,做了的,只是擦擦汗,和几句廉价的安慰。 林大静所生活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已经瘫痪的,名义上还统一着的大国。 治理国家靠的是制度,而不是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天才和天赋。巴菲特曾经警告过自己的弟子:不要投资那些只有靠天才才能领导好的企业,因为世界上没有天才!如果民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生活的国家,理性的选择自然就是:不要生活在一个只有天才才能够折腾好的国家,因为,天才的皇帝是不存在的。可惜,生活在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们,没有几个有自我选择的机会和能力。 在一个制度腐败,地方大员各自为政,欺上瞒下的时代,国家不夸也难。 作为一个家族之主,在这种环境下,林大静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将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事情做好。心中时刻想着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这种自欺欺人的大话,也只有那些腐败的官僚们喜欢说,而且,也就是说说而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那个时代官僚们对实用的哲学。 “说了不做,做了不说”的执政哲学,作为传统,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很流行、很实用了。在腐败流行,无法无天,以国家的名义肆无忌惮征收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的时刻,做好一份生意也是很难的事情,更别说是在一个长期轻商,和私有产权从来就没有获得来自当权者认真保护的国度。 即使如此,林家在林大静的领导下,也还是过的有声有色。再加上还有一位林则徐的帮助,日子也过的不错。 独裁执政的一大杀手锏就是“杀”!凌迟是杀人的“最高”境界,也是让人最痛苦死去的办法。这样做,一则是以临死前的生不如死来惩罚被处死者,更重要的是,让那些还活着的人看看,违背皇权意志的可怕下场。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残忍似乎是收效甚微。 在内乱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外患又开始了,而且还来势凶猛。而这后者又是历来历代所没有经历过的。喜欢翻旧书从故纸堆里面寻找答案的中国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找不着北了。而身为平民的林大静所在的家族,在若干年之后,则不得不面对来自海外的带有优势地位的不平等竞争了。 1820年,嘉庆执政二十五年之后,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帝位被传授给了道光帝。 二十年后的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就开进了广东海面,进而封锁珠江口,沿海北犯,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直逼首都北京。中国封闭的大门开始被外国列强的枪炮所打开。从此之后,中国的皇帝,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领导和指挥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了。 继续苟延残喘二十年之后,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继而火烧圆明园,占领北京。中国人被人蹂躏宰割的时代就此开始。 中国商人和农民的苦日子也变得越来越苦。 三十来年之后的1894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在持续一年多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人全歼一度看上去异常强大的中国海军,从此,中国成了一个大门敞开,任何人都可以将它做为自己后花园的国度。 那个年代,好像是“四”最吃香的时候。康熙是以“四王爷”的身份获得皇位的,林家的厉害人物,也几乎都被“老四”占着。林大静自己是“老四”。他的膝下有五个儿子二个女儿。这五个儿子是:长子时谐,次子时丹,三子时临,四子时朗,五子时晖。 在这兄弟五个之中,又数四子林时朗最能干,其次就是次子林时丹了。而这个老四林时朗,就是林彪的祖父——爷爷,湖北人称之为“爹爹”! 这位在当时的同辈之中是最能干的,自然就成了那个时代林家家族的领导者。在他的带领之下,林家人巩固和发展了在武汉的布行,自织自染自销,颇具特色的林家格蓝布和景庄布,在市场汉口市场上非常畅销,几乎没有竞争者。 那时候的西方列强入侵,还主要是国家层面的,输入的也还是以鸦片为主。外国佬制造的“东亚病夫”,开始产生效果。 以细分市场对中国内地的入侵,还没有真正开始。这给了林家这样的中国家庭和商人一定的生存空间。借助于已经获得的地位,保住和扩张既得利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多的,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扩大市场,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对于林家人来说,还没有在脑海里想过。 林彪祖父林时朗,也有五子儿子。 长子林文卿,作为林家的老大,能说会道的他,借助于家族的经济实力和几代人积累的人脉关系,以长期林姓户长的身份,在当地建立了很高的威信。他于1930年病逝。 二子林俊卿,长期经营和纺织业相关的生意,织布卖布,道道精明。他很有经营头脑,而且做事还很专注,林氏家族所纺织的棉布,主要是靠他在武汉销售出去的。只可惜,这位体弱多病,娶的妻子也年纪轻轻就病逝,离他而去。多灾多难的他,拖着常年生病的躯体,终因体弱家劳累,在1928年时就先老大而病故。 三子林协甫,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二哥林俊卿到汉口去闯荡。办布行做生意,他很有心得,在1920-1930年代,是汉口周遭纺织业生意场上鼎鼎有名的高手。那时候的林家几个儿子,就数他的经营最成功,赚钱最多了。他就是林育南的父亲。让他终身遗憾的是,林育南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子随父业,在生意场上一显身手。1931年,当林育南年纪轻轻的就在被捕处死之后,林协甫悲愤交加,连气带恨,也于1937年在汉口病逝。 四子林明卿,也就是林彪的父亲,生于1877年,小时候在家读过几年私塾。十几岁时开始,就跟着父亲林时朗学织布。其后,他又独自外出谋生,做过店员,当过帐房先生。30岁之后,他又回老家办布厂,安居乐业。就文化程度而言,林明卿应该是林时朗五个儿子中最高的。 五子林汉卿,因为个人的原因,20多岁就因病死去,没有家小。 [节选自《战神林彪传》(汪翔 著),2011年8月初稿。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究。转载和出版,请事先征得作者书面授权同意。作者联系地址: XiangWangBooks@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