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人性逻辑26. 从“想要”到“能够” 上一篇帖子提到,“能力”有限,是人的自由追求受到的第一限制;这一点折射到语义逻辑中,就是“意态”助动词的系列里,有个从“想要(will)”到“能够(can)”的转型;接下来还有一长串,后面再逐个讨论:“可以(may)”,“应当(should,ought to)”,“必须(must,have to)”,“敢于(dare)”。 在英语中,这个助动词的系列叫“modal(模态)”,还有哲学上的源头,因为亚里士多德就谈到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翻成中文的时候,大概由于“情理”精神的潜移默化吧,被译成了“情态”。不改呢,也没多大问题,但考虑到人性逻辑,是拿“需要—想要—意志”当原点的,所以俺老汉隆重决定,还是为它们正名,改叫“意态”助动词,让语义逻辑和人性逻辑保持一致。 进一步看,“will”作为助动词,和它作为实义动词,以及名词,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指“想要”的诉求,所以才有资格,成为助动词系列的领头羊。毕竟,要是你压根就“不想”考大学的话,接下来的那一连串问题,像“能不能”“可不可以”“应当不应当”“敢不敢”考大学等等,也就无从谈起啦。 当然喽,紧跟在“想要”后面的,还是“能够”,和人们打算把“想要”付诸实施的时候,总是首先面对“能不能”的问题,恰相契合,也体现了能力因素,给自由套上的头号枷锁:你想要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那谁谁,但能不能做到哇? 要是“想要”是指“意欲”,“能够”又指的是什么呢?广义上看,它和另一个助动词“可以”,意思是大体相通的,都用来指,自由意志被“允许”了付诸实施:你“能够”这样做,和你“可以”这样做,统统等于说,你得到了“允许”,照你“想要”的那样子去做。所以哈,日常言谈里,人们经常把它俩混为一谈,如同前面谈到的,把“不能兼得”说成是“不可兼得”,以及后面说起的,把“好”和“对”混为一谈那样子。 有人要说了,较真起来的话,这俩还是有区别的吧,不然为什么要发明两个词呀。当然有区别啦,因为“能够”偏重于指认,主体的能力,以及非主体的相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前面提到的资源有限,在好坏层面上,是不是“允许”主体将自由意志付诸实施,等于在“想要”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或“可行性”的问题:你的能力,以及你之外的相关因素,是不是允许你把“想要”落到实处,如愿以偿地得到你喜欢的好东西呀?要是答案是肯定的,这个行为就被说成“有可行性”,否则会被说成“没有可行性”。 温馨警示一句:“可操作性”或“可行性”中的“可”字,可以说是“可”和“能”在日常言谈里,经常被人混用的又一案例,因为严格讲,它们的意思,其实是指“能不能操作”或“能不能付诸行动”。趁机插播一事:亚里士多德曾把“可—能”(possible)的事情,说成是人们“力所能及做到”的事情;从人性逻辑和语义逻辑合一的视角看,里面的微言大义,也值得细细琢磨。 进一步看,学界把“desirable”译成了“可欲”,尽管有孟轲背书,也还是不够精确滴,不仅把“值得”与“能够”搞混了,而且把“能够”与“可以”搞混了。所以吧,虽然俺老汉以前写文章,也不时引用“可欲之谓善”的语录,但现在还是改变主意,只用“意欲”或“值得意欲”解释“好”了。 回到正题上哈。摘星星这件事,你面对的“能不能”问题,就包括但不限于下面的一系列质疑:你的胳膊有没有那么长,力气有没有那么大呀?光线是不是让你能瞄准目标,确保摘下来的不是月亮呢?其他人是不是先下手为强,把所有的星星都摘光了,让你没了目标啊?等等,等等……其中只要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这件事就失去了“能行性”或“能操作性”,变成能力上不允许的啦。 也因此,别小看了加在“想要”上的这层“允许”语义,它把“能不能”的问题,变得相当棘手,成了人们不管怎样“随意任性”地“想要”,都没法“为所欲为”的首要因素:你认为“值得意欲”的东西,不见得是你“能够得到”的东西。 所以有了那句谚语:“天上飞的十只鸟,不如手里的一只鸟”,潜台词就是说,由于你的绝对有限无可逃避,所有你“想要”的好东西中,只有极小极小的一部分,才是你“能够”得到的;另外极大极大的那部分,则是无论你多“想要”,都“不能”得到的,结果让你的这些“想要”,统统沦为了白日梦,嗯哼。 于是乎,两个助动词的微妙区别,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嫌夸大的深度差异:“想要”位于意志的维度,是人们一切诉求的自觉起点;“能够”位于认知(特别是自知之明)的维度,涉及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非主体因素的如实描述,因此不得不直面这些玩意儿,是否允许人们实现诉求的残酷真相。 这一点大概能解释,英语的“can”,和德语的“kann”,为什么同时包含着“能够”“有能力”“会”“知道如何做”几种意思,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显摆,“能够”和“认知”的特殊关联似的。 这样子看,要是混淆了“想要”和“能够”,就等于“把应然当实然”了,误以为凡是自己“想要”实现的应然诉求,都一定是“能够”达成的实然状态。不好意思哦,亲,“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著名口头禅,正是这样子,呵呵。 当然喽,要是你只把它们看成美好的祝愿,木有一丢丢毛病。可要是你不分青红皂白,觉得“心想”就是“事成”,忘了“能够”扮演的重要角色,甚至自信心爆棚,立下“只要我想要,一定会成功”的远大志向,结局就不好说了吧。 无论如何,若干年前,“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喊得的确震天价响,但接下来好像没过多久吧,很多人的肚子,也就基于“大胆”不等于“大产”的秃羊道理,开始震天价地咕咕响了,不是? 更悲催的是,这样子的事情反复发生,好像还是没能提醒人们记住,“想到”不等于“做到”。尤其对于很想弯道超车,搞出高端芯片的儒人们来说,这可以说是个超豪华的奢望了,远远超出他们只能延续七秒,再长就忘得一干二净的有限能力…… 说穿了,哪怕“全能”的上帝,能用“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的方式,把绝大多数的“想要”,统统变成“能够”,他似乎也不可能,把“画出圆形之方”的特定“想要”,变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的“能够”。既然如此,你个凡人,这方面不能,那方面不行,凭什么还在那里做梦,觉得自己真能分分钟落实,“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祝福呀? 不过哈,我们也要注意,事情还有另外的一面,这就是别把“不想”与“不能”搅和在一起了,拿“不能”当借口,用来掩盖“不想”的诉求。两千年前,先秦的墨翟反驳过儒生的论述,“兼之不可为(浅人注:其实是说‘不能为’),犹挈泰山以超江河”,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本来吧,当时要搞提溜着泰山,跨越江河的大跃进工程,的确超出了人们的力所能及,属于“不能”。但像墨家提倡的那样子,按照“不可害人,兼爱交利”的原则行事,却肯定是当时的人们,包括儒生在内,完全“能够”做到的。 这样子理解,墨翟对他们的斥责,就抓住要害了:问题不在于,你“能不能”做到不可害人,而仅仅在于,你“想不想”做到不可害人。换个方式说哈,当时的儒生主张“兼之不可为”,与其说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力气,“不能”这样子做,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打心眼里,“不想”这样子做,嗯哼。 所以毫不奇怪,都过了一千年了,成功复兴了咱儒家的朱熹朱大师,依然理直气壮地宣称:“人也只孝得一个父母,哪有七手八脚,爱得许多”,照旧用“能力有限”做根据,论证“人只能孝父忠君,没办法爱得许多”的信条,却没有察觉到,这里的要害,不在你“能不能”,而在你“想不想”。 弱弱地问一声:难道只有两手两脚,你就“不能”爱得许多,非要为了孝父忠君,坑人害人么?说破了,要是你原本“不想”,哪怕长出了三头六臂,你不还是会找到充分的借口,论证自己“不能”爱得许多嘛…… 说白了,这里的多猫腻就在于:朱大师拼了老命,也要拿“手脚不够”的“不能”当理由,目的就是为了腆着老脸,粉饰儒生们内心“不想”的意向,以致浅人有个瞎猜,就算儒生们长出了七手八脚,他们照样会效法朱大师的口气,义正词严地宣布:“人也只孝得一个父母,哪有十四手十六脚,爱得许多”,不是? 也因此,虽然“能够”紧跟在“想要”后面,我们还是要小心,弄清楚它们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区别,既不要把“想要”混同于“能够”,也不要把“不想”混同于“不能”,否则不是自己骗了自己,就是被别人忽悠了,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