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25. 一词三连的“必然”“必要”“强制” |
|
刘清平随笔|自由意志25. 一词三连的“必然”“必要”“强制”
分析了自由意志,与因果必然,以及随机偶然,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现在就能画龙点睛,指出二元架构是在,哪个关键点上失足的啦:它其实是把“一定如此”的“必然”,混同于“不得不违心背欲”的“强制”了,所以才让必然与柿油,无中生有地捉对厮杀,毫无理由地见面就打,嗯哼。
本来吧,《人性逻辑》12篇,以及本系列3篇都说了,随意任性的“自由”,与逆意反性的“不自由”,确实势不两立,因为前者是正面好价值的总合,后者是负面坏价值的总合,注定了要对着干。
同时呢,《人性逻辑》还解释了,由于好好冲突,悖论交织的缘故,人们为了得到某个主要好,总是不得不放弃,其他次要好,并且因此不得不忍受,某些次要坏——文言又叫“必要坏”,从而就构成了,随意任性地追求“自由”时,永远躲不开的,逆意反性的“强制”。
也因此,“强制”同样成了个,悖论性的玩意儿:一方面,它是人们厌恶的“坏”,唯恐避之不及。另一方面,它又是人们想避,也避不了的“必要”;不然的话,再重要的好,你也得不到,反倒还会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很不幸,正是“强制”蕴含的这种“必要”,与“必然”有了语义上,暗度陈仓的深层瓜葛。很走运,老喜欢对概念,来点语义分析的亚里士多德,“把只能是这样子,不可能是其他样子的东西,叫做‘必然’的”时候,曾谈到从中衍生出来的,另外几种语义,其中就包括了,“必要”和“强制”。真巧。
第一种语义呢,是“必需”或“必要”,意思是指:“某个东西缺乏了某个条件,就没法生存,或者没法趋好避坏了”,如同“呼吸和食品,对于动物是必需的”,“人要治病,就得吃药”那样子。
第二种语义呢,是“强制”或“强迫”,意思是指:“违反本性,令人痛苦,可又避免不了的强迫力量”。当然了,对此他没举例,不过除了前面分析的“厄运”外,刚才提到的“要治病,得吃药”,好像也能归到这里来,不是?
第三种语义呢,是说“证明也是件,‘必然’的事情,因为有了充分的证明,结论就不可能是其他样子的。”不用讲,“必然”的这种衍生语义,和它的核心语义一个样,也位于认知层面,只不过偏重于,逻辑思维,推理论证罢了。
这样子瞅,“必然”的头两种衍生语义,已经超出了指认,人们对事实的认知,是否具有“一定如此”的确定性的范围,而进入到非认知领域,试图指认,各种东西对于人们满足需要,维系存在,“一定要有”的非认知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亚让这两种语义,分别与好坏价值挂上构,似乎还猜到了,好好冲突造成的,悖论交织结构:一方面,“必需”或“必要”的语义,是指主要好比其他好重要,乃至到了“不可缺少”的地步;所以哈,即便舍弃了次要好,也“有必要”确保主要好,如同对待呼吸,食品,以及健康那样子。
另一方面,“强制”或“强迫”的语义,是指人们不得不忍受,由于舍弃次要好,所生成的次要坏:它们尽管违心背欲,令人反感,但在好好冲突,悖论交织的情况下,又是为了确保主要好,没法避免,或者说想躲也躲不开滴,就像为了找到食品,你不得不花点力气,为了治病,你不得不吃药那样子。
浅人才疏学浅,不懂古希腊文,脑子又不好使,所以没法评判,大师说这两种非认知语义,是后来衍生的,到底对不对,只好在此恭敬滴存个疑,但至少有一点,似乎毋庸置疑:它们与另外两种认知性的语义,统统属于后来译成了,英语“necessity”的那个词:“ανάγκη”……
友情提醒一声:古希腊神话里,这个词也是“宿命(定数)女神”阿南刻(Ananke)的大名,据说她不仅参与了创世,而且还是命运三女神的,亲滴滴妈咪……剩下的事情么,各位自己脑补一下,这里就不啰嗦了哈,嗯哼。
话说到这份上,圈子似乎就兜圆啦:意志据说不在场的,古希腊哲学中,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葛学派之间,为什么还会围绕,“必然是不是否定了柿油”的问题,开争起来呢?语义分析的视角看,肯定和这个内涵复杂,把“必然”“必要”“强制”几种意思,纠结到一块的词儿分不开。
一方面,以忍受“必要—坏”为特征的“强制”,尤其是没法避免,抗不过去的“厄运”,的确会束缚,压抑,损害人们的自由追求。另一方面,包含这层语义的“ανάγκη”,又有“一定如此,不可能不如此”的“必然”意思,其中的“一定……不可能”,好像也有约束,限制,封闭之类的负面效应,不是?
所以吧,要是你马大哈点,语义分析又不细密,哪怕摆脱了命定神话的希腊基因,照样容易得出结论:“一定如此,不可能不如此”的“必然”,与“想要怎样就怎样”的“柿油”,注定了水火不容,不把后者弄死了,誓不罢休,决不收兵……于是乎成就了,源远流长,大名鼎鼎的二元架构。
不管怎样,一方面,斯宾诺莎正是在,意志是“必然或受强制”的意思上,否定了柿油意志;另一方面,休谟自发指出了,必然与自由两位一体的同时,曾经专门提到:与必然对立的柿油,和与强制对立的自由,二者不是一回事,嗯哼。
说白了,“必然—规律”,原本只是指描述层面,被认为一定如此的东西,如同星转斗移,四季更替,水100度沸腾那样子,却往往让人觉得,它们在诉求层面,对自己也有压抑感,压制感,压迫感,压力感……仿佛逼着自己,只可这样子做,不可那样子做,甚至还潜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亦即“不能抗力”的负面意蕴,原因就在于,西哲以望文生义的方式,偷偷向它们注入了,仅仅在诉求层面,起作用的“强制”“规范”内涵。一个简单的例证:“law”既能指“规律”“定律”,也能指“法律”“法则”,不是?
这样子看,二元架构的荒谬,也就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里咧:基于“ανάγκη”的纠结语义,它把意志层面,与自由意志对着干,“违心背欲”的“强制”诉求,与认知层面,指认“确定性”事实的“必然”描述,说成一回事,断言所有一定如此的玩意儿,诸如“必然”“必要”“强制”之类,统统与柿油意志,有杀父夺妻之仇,一见面就分外眼红,恨不能手刃了那小子……
此外大概考虑到,单单混淆这两者,未免不对称,于是乎二元架构又在另一面,也玩起了变戏法,把位于认知层面,指认“不确定”事实的“偶然”描述,与位于意志层面,“想要怎样就怎样”的“柿油”诉求,说成一回事,断言所有可能如此的玩意儿,诸如“无因自生”“测不准”“开放机遇”之类,统统与柿油意志,有干柴烈火之交,一见面就分外钟情,恨不能融成了一体,嗯哼。
不用讲,这是妥妥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以及关公战秦琼啦,因为前面的所有讨论(浅人有个小注:不仅仅是几个反例哟),在在证明了:任何东西的必然性本身,都不会束缚,压抑,损害自由;任何东西的偶然性本身,也不会维系,增强,促成自由。理由很简单喔:必然与偶然,直接位于认知描述的维度上;所以呢,只要没和需要形成关联,对人也不具有,或好或坏的价值,它们压根就不可能直接影响到,意志诉求维度上的,自由与不自由。
同时哈,前面的所有讨论(浅人有个小注:不仅仅是几个反例哟),也在在证明了,事情的另一面:唯一能够维系,增强,促成自由的,只是对人来说,随意任性的正面好价值;唯一能够束缚,压抑,损害自由的,只是对人来说,逆意反性的负面坏价值——无论这些好坏价值,嵌入到了,确定,决定,命定,规律的必然现象上,还是嵌入到了,随机,碰巧,意外,测不准的偶然现象上。
换个方式说哦:任何东西,不管必然还是偶然,只要对人好,都会促成自由;只要对人坏,都会损害自由。凭什么这样子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呀?就因为它是,同义反复的废话一句:一切随意任性的好东西,都会让人从心所欲,木有例外;一切逆意反性的坏东西,都会让人违心背欲,毫无悬念。
现成一个例子:“ανάγκη”的头一层衍生语义,“一定如此”的“必需”或“必要”,非但不会损害自由,反倒还是维系自由的前提,因为按照亚氏的定义,要是少了“必需品”,人们就没法生存,也不可能一根筋地趋好避坏了。
还有一个证据:22篇那个段子里,可能这样子,也可能那样子的备选菜单,之所以没能促成,反倒还毁了,王五的饮食自由,唯一的原因恰恰在于,它的充分开放,对王五来说,构成了逆意反性的强制性之坏,炉火纯青的那种,不是?
更重要的是,违心背欲的强制,包括不能抗力的厄运,尽管总和意志自由对着干,甚至还能毁灭现实自由,但严格讲,也没法像二元架构渲染的那样子,把意志自由虚无化,让人们的自由追求,沦为不存在的假设或幻觉。毋宁说,强制自身反倒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因为人们要是没了,随意任性的自由追求,也就完全谈不上,自己会受到,逆意反性的负面束缚,亦即强制了。
尤其从悖论交织的视角看,接受强制甚至还是,好好冲突中,实现自由的必经途径:假如你不肯,违心背欲地忍受必要坏,你就不可能,从心所欲地得到主要好,以致可以说,没有强制,就没有自由——当然啰,我们也甭因此就像,卢梭以及康德那样子,变戏法地主张:自己强制自己的自律,才是自由,嗯哼。
这下事情就更清楚了:要是意志维度上,违心背欲的强制本身,与从心所欲的自由之间,都不会处在,你死我活的二元架构中,我们又凭神马宣布,认知维度上,一定如此的必然本身,与随意任性的柿油之间,反倒会形成,不共戴天的势不两立呀?显然只有一条理由:所有的必然都等于坏,所有的偶然都等于好。然而吧,这不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胡说八道,又是什么呢?
也因此,如同休谟提过的那样子,破解二元架构的关键,就是把“ανάγκη”,或“necessity”,包含的不同语义,分辨清楚,别搞混了:“必然”只是指,认知维度上的“一定如此”;“必要”则是指,诉求维度上的“不可缺少”;“强制”才是指,诉求维度上的“违心背欲”,亦即“必要—坏”。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