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 | 求知爱智11. “动静”概念也是个认知结构 一旦把“动静”“时空”“因果”“必偶”,这些个认知结构,置于认知需要的启动效应下,我们能够得出的,头一个结论就是:与老康声称的相反,它们既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先验”的。 毋宁说,就人类的整体而言,它们都是在漫长的认知活动中,一点点产生形成、沉淀下去的;就眼下的个人而言,它们则是在后天的学习教育中,一步步吸收进来、化为己有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没出生就有,无经验也在。 理由很简单:认知需要本身,就不可能是先天或先验的,而只能是由于,人们面朝现实生活,产生了惊诧困惑,才会横空出世,发挥启动效应。既然如此,人们为了满足认知需要,塑造成型的认知结构,又怎么可能脱离源头动机,成为先天或先验的呀,不是? 说白了,人们在认知行为中,加到对象上的所有认知结构,无论多么理性,不管怎样抽象,原初都是在后天的经验中,或者通过概括事实的特征,或者通过描述认知的状态,一步步积累成型的,随后才在基于后天经验的认知活动中,再把它们加到对象上,以求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 在且仅在这个范围内,经验论有效:无论就眼下的个人而言,还是就人类的整体而言,一切知识,包括抽象的术语概念、理性的创造发明等,归根结底全都来自,基于认知需要形成的感性经验,而不可能以先天或先验的方式,无中生有地凭空形成。 现在先来看看,“动静”的认知结构。有人或许要莫名惊诧了:西哲那帮人儿,的确把“时空”“因果”“必偶”等,当成了认知结构,但没听说把“动静”,也算在里面呀;你把它俩加进来,是不是也有点,霸王硬上弓的味道呢? 不好意思吔,亲,这可是经过,康大师亲自批准的哦,因为他的原话是:“只把人从按照自己的概念,放进事物里的东西中,必然推出的结果加给事物”;“一切经验对象,都必然要依据这些先天的概念,并且必须与这些概念符合一致。”抛开它们都不先天这一点不谈,“运动”与“静止”,如同“时空”“因果”“必偶”等等一个样,好像也是一对,理性的概念吧。 说穿了,人们将认知结构,加在对象上,归根结底都是将这样那样的术语概念,加在对象上,好把它们分别框起来,方便自己理解,汉语或曰“范畴”,英文又叫“category(分类,归类)”,如同康大牌自己所曰:“范畴就是一些给现象,亦即给作为一切现象总和的自然界,颁布先天法则的概念”,嗯哼。 为啥不像经验主义那样子,说这些概念术语,是事实的“反映”,而是照理性主义的模式,说它们是认知的“构造”呀?给个理由先呗:因为它们不是如同照镜子那样子,反射对象后的感性映照,而是经过理性的格式化加工,结晶成的抽象形式,能够加在事实上,将它们能动地“分类”或“归类”,所以源于经验的同时,又高于经验。 在且仅在这个范围内,唯理论有效:人类进入文明阶段,有了表达概念的文字后,总是在基于经验的认知行为中,把这些理性的认知结构加到对象上,以获得有关对象的知识——尽管无论文明前,还是文明后,任何理性的术语概念,最终都只能从经验中提炼出来。再次不好意思哟,亲,浅人打算就这样子,秃羊秃神婆地一举了结,西哲史上绵延了好久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爽快。 也因此,纯粹基于求知欲的情况下,人们套上去的认知结构,只是为了帮人一把,揭开对象的真相,却不会像康大牛鼓吹的那样子,反倒遮住这些真相,让人辛苦老半天,浪费了一堆结构,除了人为地构造出,若干符合认知结构的对象,不仅啥都没认知到,还把原本想认知的东西,也搞得认知不了咧。荒诞。 其实呢,现行的马哲教科书中,“动静”前面的那个“物质(matter,material)”,也是个类似的认知结构,古希腊哲学最初拿来,套在了水火气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质料性物体上,让它们有别于,另外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式(idea)”,结果等到后者演变成了,所谓的“观念”“意识”后,又引发了马哲史上,现在好像还没到头的,唯物唯心之争。棘手。 本系列为啥绕开了,这对博大精深的概念呀?一方面是因为,它俩嵌入二元架构后,形成的唯物唯心之争,意思虽然不大,扭曲却不老少,细究起来伤神,格外耽误青春;所以即便机会合适,也只是顺便插句嘴,绝对不肯深入进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面谈论的“认知”到的“存在”,已经把它俩,连同其他不好被它俩“范畴”进去的,场啊、人伦关系啊、社会制度啊神马滴,无所不包、包罗万象地涵盖进去了,所以也不算漏掉了它们,不管不问。 把牌摊开了曰:本系列尽管承认,先有物质、再有意识的简单事实,却既不强调物质的第一性,也不强调意识的第一性,只坚持5篇论证过的,认知与存在的同一性。所以哦,哪怕阁下再不满,恐怕也很难否认,本系列的确做到了,把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同一贯彻到底。老精彩啦。欢呼。 回到动静上来。人们是怎么将这对认知结构,加在对象上的呢?首先吧,通过基于经验的学习教育,你用废话一句的方式,理解了两个概念:“凡是被认为变了的东西,就在‘运动’中;凡是被认为没变的东西,就在‘静止’中”;至于“变”的定义呢,则可以说是指:“存在的状态,出现了差异”…… 其次吧,一旦这样那样地察觉到,某个对象的存在状态,出现了某种差异,你就会说它是运动的,反之则会说它是静止的。于是乎,各种你打算认知的对象,就被这对范畴,分成了“运动”与“静止”两类。简直拿衣服咧,不是? 至于大伙熟悉的,“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命题,虽然十分“辩证”,却有点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意思了:对象的动静状态,取决于它们与人之间,通过认知结构形成的关联,因而不能塞到僵死的二元架构中,断定谁绝对、谁相对。至于再从这个命题中,推出“革命进步好,停滞保守坏”的结论,那更是从虚假的实然,跳到错误的应然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那啥,嗯哼。 举个例:你在火车上坐着,对你而言,窗外的山丘草木,都在运动,车上的桌子椅子,却在静止;我在铁道边放羊,对我而言,周围的山丘草木,都在静止,火车连同你和桌椅,却在运动;他在月亮上发呆,对他而言,你我连同火车羊群、山丘草木、整个地球、太阳星空,都在运动,只有他和嫦娥,连同月亮,岁月静好……哪个绝对,哪个相对,谁说得清呀?天狼星上的那头天狼?荒唐。 当年哥白尼的原创想法,也和这情况有点瓜葛:他颠覆了观测者不动、天旋地转的老规矩,改成了星体不动、观测者晕头转向的新办法,等于把禅宗慧能曰过的:“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修行金句,搬到了科学研究中,于是乎闹了场,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小小革命,不是? 那对象本身,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对此的回答,又得老调重弹一次:没人捣乱的时候,宇宙里的所有事实,都是“自己如此”地存在着,文言又叫“自在之物”;等到人有了自觉心理,要搞事儿,才把各种“人造如此”的认知结构,其中也包括“动静”,套在它们身上,方便对它们的认知。 《说文解字注》曰:“然”字“训为‘如此’”。这样子瞅,“自己如此(自己这样子)”,自然就是“自然”的啦。所以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成了孔二他老兄说过的,最富于哲理的,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同义反复啦:“过去了”的玩意儿,就让它这样子“过去了”吔,嗯哼。 也因此,要是人们把“动然(如此运动)”和“静然(如此静止)”的认知结构,加到“自然”上后,得出的认知结果,符合“自然”与人们之间,通过这些结构形成的特定关联,它们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谬误的。 比方说,你在火车上坐着,非要说车上的桌椅,对你而言也在运动;我在铁道边放羊,非要说火车连同你和桌椅,对我而言都在静止,就是与事实不符的虚假谬误;一旦用它们引导行为,或者你摔一跟头,或者我被轧死,不是? 什么情况下,人们的这类认知,即便单纯基于好奇心,也会出现谬误呀?要么阁下的察知,没分清动静的状态,类似于您被996累晕了,上火车后觉得桌旋椅转,窗外岁月静好那样子;要么阁下的理性,搞混了动静的概念,以为运动指“没变”,静止指“变了”,甚至两者是一回事,类似于您放羊时看到火车,虔诚地相信了,大咖们常曰的:“自由即自律,运动即静止”那样子,嗯哼。 这样子瞅,概念术语的认知结构,对于文明人类运用文字的认知行为,简直可以说须臾不可或缺:离开它们,你就会失去认知事实、理解世界的给定框架,结果两眼一抹黑,啥都看不清,如同这些年的咱们那样子,只好瞎摸着石头过河咧。难怪实然意思说的“文明”,主要在于“文字”;难怪关注存在论和认识论问题的西方现代哲学,发生了有名的“语言学转向”,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