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 | 斯是思史2. 标志性的理念 “理念”是怎样成就“思想家”,让他们不同于普通的“思想者”和一般的“学问家”,能够享有与人类同在的荣耀的呢?这又用得着带有俺老汉特色的语义分析——“象形文字的分崩离析”了:把“思想家”这个词儿拆开了,意思是说,他们的“思想(理念)”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就像标签那样子,死死地粘在他们身上,其他人想冒名顶替一回,都没那个机会,所以才叫“标志性”。 前一篇帖子里提到老聃的“无为”,墨翟的“兼爱”,苏格拉底的“德性即智慧”,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就是这个级别的专属logo,醒目得很。也因此,谁要说这些理念是他的,不是这几位思想家的,你居然还信了,不是他白痴,就是你脑残,毫无悬念,嗯哼。 这年头,不管学界,还是非学界,抄袭的事儿都常见。不过哈,这类剽窃所瞄准的,大多都是些平庸之见;因此要想找到被抄袭的源头,不靠查重,还真有点难。可说到思想家的理念,情况就不同了。不信,你打听一下,有没有哪个画家,敢照着达芬奇梵高的葫芦画个瓢,然后说是他的原创啊?且。 所以呢,有句俗话说得好:不管剽窃谁,都比较容易;唯独思想家,你很难抄袭。 也因此,要是用这根尺子衡量谁是思想家,一下子就能刷掉一大批。比方说吧,假定当下某位名人自我绍介的时候,只是说自己研究过谁谁谁,出了几本畅销书,文章的引用率有多高,得到过什么级别的大奖,名片上的头衔怎样吓人,在哪些名牌大学里当过教授,建构了如何新潮的庞大体系,屁股后面还跟着数不过来的多少粉丝,可就是没法用几个字一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理念,那他说破了天,不过是个学问家,不会是个思想家。 不错哦,这些个耀眼的业绩,足以让他还活着的时候,就当上名震遐迩的学界大牌;百年之后,说不定也能摆脱人一走茶就凉的尴尬,被一两篇实在找不到东西写的博士论文,送进了学问史。可是呢,一涉及到理念史,它们就不作数了,差不多等于零,因为这层面首先看的是,你有没有标志性理念;不然的话,你瞅哪儿凉快,哪儿玩儿去吧。 不必说,这根尺子不管落在谁身上,不管是新近辞世的,还是活蹦乱跳的,不管是如雷贯耳的,还是名落孙山的,都不怎么合适,不是惹恼了张三,就是气坏了李四。理由很简单,你就别问了:他们四处找了半天,老是找不到自己的标签,遑论其他因素了。所以吧,为了不瞎得罪人,这里还是举两个“历史性”(不是“历史上”)的例子哈。 头一个是西方的康德。这位大师申报职称的时候,据说折腾了几回,好不容易混了个教授当当。想当年,那所野鸡味儿的大学,管这事儿的领导专家,个顶个比他牛吧?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拍板决定他的薪水高低,在不在岗呢。 可今天回过头看,要不是托了老先生的福,发明了“物自体”“绝对命令”等理念,谁还知道这些专家领导何许人也呀。更何况知道了,还不是当笑话看,连带着眼角的一丝鄙夷:傻鸟哪儿都有,这学校特大个。这样子把自己和一座里程碑绑在一块儿,真够奇葩了,不是? 第二个例子呢,咱炎黄子孙听起来就更亲切了:我大唐的御弟玄奘,天资聪慧,斗起嘴来,连印度的和尚也甘拜下风,取经成功后,又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成了天字第一号海归,手下还有朝廷指派的一等一精英供他差遣,译经讲法传道,俨然自成一派,那叫一个风光,那叫一个大名,嗯哼。 可结果怎样呢?不过是个有皇家背景的文化倒爷,传播引进的功夫压倒了开拓创新的劲头,最终没能立住自己的理念,结果还不是败给了草根出身的慧能。 这家伙绝对一民哲,斗大的字儿不识一箩筐,只好扯起“不立文字”的大旗遮丑(你让他立文字,他能立点啥呀),又被自家的兄弟玩命追杀,东藏西躲,南窜北访,可单凭一个“直指人心”的“顿悟”理念,就跳出了学问史的圈圈,当上了咱们禅宗的唯一思想家,不是? 所以吧,今天回过头看,唐僧精心建构的唯识宗体系,没过几年,就成了纸上的学问,自己也要靠《西游记》的胡编乱造,才能在历史上扬姓留名。倒是慧能信手拈来的禅宗精神,套用一句不吉利的老话,现在还能活在国人心中。这才真牛,并非水牛,嗯哼。 话又说回来了,这例子也有个不好,容易把人带进沟里,误以为思想家只要愤青式信口开河就行了,学问家才应当像书呆子那样严守规矩。不好意思哟,李泽厚当年的名言“思想淡出,学问凸显”,就被整出了这么层不大好的意思。 当然了,理念史上的确能够找出这样子一批人,写起东西来不怎么“学术”,可脑袋瓜就是会“思想”,一番感慨,几句断言,就鼓捣出了自家的标志性理念。慧能之外,本土的老聃、庄周、鲁迅,外国的摩西、耶稣、尼采,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面去。 不过呢,事情也有它的另外一面(事情好像总有它的另外一面),因为还有更多的思想家擅长推理,建立了严谨的理论体系。拿海德格尔这位准纳粹来说吧,他就是由于能用黑格尔式的逻辑演绎,把“此在”的体验给“澄明”了,才没有像尼采那样子,在精神病院孤独终老,而是三十郎当岁就暴得大名,威震海内外,一举成为少年得志的典型。你不服还真不行,不是?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天马行空地胡诌乱侃,还是稳扎稳打地分析论证,思想家都要拿出自己的标志性理念,才能挤进空间很小的思想史。小到了什么地步呢?这样子说吧,有资格在这级别上混的,中国最多就四五十个,西方嘛,也没法驴打滚式地翻倍,否则就是滥竽充数了,得往里边硬塞。 至于具体有哪些位,俺老汉就不报菜单了,以免己立立人的儒式武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诸位不妨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时间长了,参与的人多了,再取个平均值,也就八九不离十了。也因此,下面各个帖子的各种举例,尽管努力符合本系列立下的那尺子,不过是浅人的一点浅见,你肯定有充分的权益完全不同意。 为什么不像大学扩招那样子,给思想家的队伍招兵买马,把学问史上的某些牛人大咖弄进去,让大家都皆大欢喜一回呀?关键的原因后面再讲,这里先摆一条最不重要的理据:各种学问史里面,最接近理念史的,可能要数哲学史了,一两本教材,三四个学期,就把古今中外的大块头统统交代了。 可是哈,假如不挑三拣四,但凡有点名气的全拉进来,连陈白沙马赫都成了主要英雄人物,甚至短短一个20世纪,就一下子涌现出牟宗三本雅明七八十来根雨后的春笋,那教科书该有多厚呀?老师的语速要多快,才能把课讲完呢?眼光再放远点,信息爆炸的时代,照这个录取率兼收并蓄,再过两千年,学生们受得住吗?做人总得讲点人道情怀吧:让你呆教室里听那么久的课,你乐意么。 理念史与学问史的另一个区别,就是它的时间跨距特别长,百八十年够不上一单位,两三个世纪回过头看看,或许才比较靠谱。谓予不信,请看例证:半个多世纪前,龚自珍魏源还被认真当成了人物,现在怎样了呢? 还有西方的柏格森,不仅有标志性理念,而且拿过热被窝奖的大杀器,当时的名媛们上床,怀里都要揣本他的大作,才能开启香艳的法国梦,与倒霉的尼采比起来,金光不知道多么灿烂了。可惜只过了一百年,貌似连学界的小圈子,也不怎么讨论他那些还有点意思的思想了。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又转回河西那旮旯去了。关键要看历史在不在你这边。否则的话,当下名气再大,一点用也木有,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