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平随笔|刘派正经2. “经济”即“节约”的语义分析 古汉语的“经济”二字,通体显摆着“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高大上,虽然也有给民众,提供物质益品的考虑,但更大程度上充满了,“治国平天下”的豪放倾向,所以倒不如说是,“政治”的近义词,结果是这俩东西,傻傻分不清了。不管怎样,照“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的名联,你总不好意思宣布:诸葛亮他是只,很有名的理财高手吧,嗯哼。 相比之下,英文的“economy”,接地气多了,来自古希腊文的“οἰκονομία”,是“家庭”与“方法、习俗”的语词命运共同体,后来又从中衍生出了,“节约”“节俭”“节省”的媚俗意思,就像飞机上的“经济舱”那样子。 所以呢,作为一门学科的“economics”,最初也偏重于探讨,怎样管理家庭的生活资料、益品财富等问题,如同色诺芬的大作《经济论》,又被译成了《家政学》那样子,乍一听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仿佛是个为家庭提供,保洁、保姆、保安等三保服务的行当,不是? 为啥“家庭”与“方法、习俗”,结合成了语词的命运共同体,就会衍生出,“节约”“节俭”“节省”之类的媚俗意思啊?这下就能直接跳到,刘派正经的第二原理咧:人们由于自身的有限,没法得到能够充分满足所有需要的益品,于是乎陷入了,经济学常说的“资源稀缺”状态,逼着家庭采取权衡比较、取舍选择的习俗方法,通过生产、分配、消费的链条,努力做到物尽其用,设法拿稀缺的资源,优先满足更被看重的需要,不可白白浪费,文言又叫“节约”“节俭”“节省”…… 正因此,假如人不是有限的,益品又是无穷的,足以满足所有的需要,以致到了“按需分配都不必搞了,谁要直接去拿就是了”的程度,阁下怎么还会面临,“节约”“节俭”“节省”的“经济”麻烦呀?君不见,神学家们鼓捣出了,那么多分支学科,何曾认真讨论过,天堂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哦?无论如何,对于“要有光,于是乎就有了光”的全能上帝而言,为新天新地的福乐居民们,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好东西,是件很蓝很蓝的事情么?搞笑。 要是人生在世,不得不对付的“经济”即“节约”问题,统统是资源稀缺造成滴,人生的这个特殊性维度,能够清晰地显露出,普遍性的人性逻辑,也就好理解了:一旦把“好东西”“益好对象”的宽泛说法,换成了本系列专用的“益品”二字,所谓“人性逻辑学”,岂不是差不多就成了“经济学”啦? 不妨从这个角度,反思下面的问题:奥派经济学家米塞斯,何以能写出那本,哲学味道很足的《人的行为》,亦即《行为逻辑学》?他之前的马歇尔,何以会在《经济学原理》中炸裂宣布:“经济学旨在研究,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事务,诸如他们怎么赚到钱,又怎么花掉之类;正因此,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财富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人本身”? 这样子澄清了“经济”的内涵,一个怪异的结论,便油然而出了:孤独求败的个人,其实也会面临,广义的“经济”问题,俗话或曰“个人经济”——请注意:不是人们常说的,涉及到“个体户”等等的“个体经济”,而是类似于鲁滨逊碰上星期五之前,如何在荒岛上,单纯维持自己生计的“个人经济”。 说白了,彼时彼地,他同样不得不精打细算,怎样利用船上的稀缺资源,搭建遮风避雨的住所,乃至有目的有计划地驯养山羊,好在火药子弹耗尽后,还能有点肉吃,以致离开古稀之年早着呢,就丝滑般实现了,孟贤人为儒民们设定的,“衣帛食肉”的一半“王道”目标。恭喜。 不用讲,接下来还能推出,另一个不那么怪异的结论:家庭经济之前,肯定也有氏族经济,亦即如何在氏族成员之间,有效而节约地分别配置——文言又叫“分配”,特别有限的各类益品,让他们能够勉强维系,最低程度的生计。 说穿了,据说某些氏族里流行的,“没用”的老年人,自行上山等死的德性习俗,就有理由看成是,这种萌芽状态中的“分配经济学”,经过权衡比较、深谋远虑、克勤克俭、量入为出后,再逐步落到实处的日常成果。 问题仅仅在于,当时文字尚未出现,因而人们也没法子,从理论上总结,这样子的日常成果,写出几本《氏族经济学》的名著来,如同鲁滨逊本尊,尽管认识不少英文词,可当时只顾着找吃的喝的,事后又忙着写游记小说,也木有分配点时间精力,写出一本《个人经济学》的名著来,结果把原创发表,《家庭经济学》的天赐良机,留给了色诺芬,让现在讲经济学史的,都得从他说起,绕不过去,嗯哼。 这样子瞧,旨在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要是按行为主体来划分的话,除了现在很难找到,具体研究对象的“氏族经济学”外,好像还应当有:“个体经济学”“团体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企业经济学” “社区经济学”“地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全球经济学”等等咧。说句不客气滴(不好意西哟,亲,俺老汉说话从来不客气):这个论断,纯属开篇讲过的,浅人正儿八经的胡思乱想,大伙听听就算啦,甭当真往心里去。拜托。 另一个值得拷问的看法,则是把经济学研究的“财富”,狭隘地理解成了,看得见、摸得着、能实用的质料益品,俗话又叫“物质财富”,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特别强调的,偏重于物质生产的“经济基础”上,因为它总是跟偏重于精神理念的,“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泾渭分明,分庭抗礼。 结果呢,一提到“经济”,人们,包括但不限于:以前的俺老汉,除了“节约”的话头外,立马会联想到,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这类实利(功利)需要,直接关联的玩意儿,连带着让和商品交换,密不可分的金银钞票,也染上了相当浓重的铜臭味儿,以致形成了《人性逻辑》4篇,辨析过的那个误解:凡是“赚钱”的,就是“功利”的,俗气得紧,赶不上道德、认知、信仰、炫美,这些既超越、又高尚的“超功利”价值,不是? 然而哈,事情的真相是:现实中的人们,不仅会追求,能够满足实利需要的“物质财富”,而且会追求,能够满足非实利需要的“精神财富”;不仅会从事,创造物质财富的“物质生产”,而且会从事,创造精神财富的“精神生产”;不仅会让物质生产的成果,进入分配和消费的经济链条,而且会让精神生产的成果,进入分配和消费的经济链条…… 无论如何,除了“食品市场”“服装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围绕实利价值建立的市场外,眼下不是还能经常见到:“图书市场”“艺术品市场”“电影市场”等等,围绕非实利价值建立的市场吗?不管怎样,你个底层儒民,不先掏出几张人民币来,别个会像对待当官的那样子,允许你开着轿车进寺庙,烧香拜佛、免灾祈福么?想得倒美,嗯哼。 严格讲,这样子的狭隘理解,即便搁老马以前的年代,也不怎么说得通:虽然那时被嵌入经济链条的,的确主要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子的物质财富,但种种非实利的精神财富,也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混了进去。不然的话,你如何解释,周朝礼制下的八佾舞蹈,后来一直流行的书画润笔,以及西方中世纪的什一税,这些显然没跳出,益品分配的劳什子呀,不是?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系列打算让讲究“节约”的“经济”,也沾点超越的光,别单单停留在,三俗的实利价值层面,而是同时还能洞穿,所有非实利价值的维度,由此构成人生在世,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其独特处在于:把人生在世的各种益品,统统嵌进生产、分配、消费的链条中,让人们能够展开权衡比较、取舍选择。 也因此,与道德、认知、实利、信仰、炫美有所不同,经济领域木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类基本价值,而是把这五类基本价值,置入自身的链条中后,再让它们形成了,某种以“节约”为特色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市场经济氛围下,所谓的“交换价值”。 这个意思上讲,如果说作为“第一哲学”的“人性逻辑学”,偏重于从好坏对错的评判视角,琢磨人们有关各种价值的权衡比较、取舍选择的话,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则偏重于从生产、分配、消费的节约视角,琢磨人们有关各种益品(财富)的权衡比较、取舍选择。所以哦,两者既高度同构,又彼此有别,以致的确可以翻来覆去地说:经济学既是通过研究财富的节约运行,研究人本身,又是基于对人本身的研究,研究财富的节约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