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對於地產稅的討論很熱烈,動機似乎只有一個:抑制炒房!而且,有人還振振有詞:我們要向美國人學習,那裡因為有地產稅才沒有中國式的炒房狂熱! 地產稅的徵收真的能抑制炒房熱情?還是有人打着抑制房價的招牌在藉機忽悠納稅人?在美國,徵收地產稅的目的應該從來就不是為了抑制房價!地產稅的徵收有着更為基本性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早在1796年,最初的十五個州中就有十四個開始對土地的擁有者徵稅,這應該就是美國本土最早的地產稅了。它的特點是對“不動產”的徵稅,而之所以對準不動產,就是因為它有“不動”的特性。記得早年剛開始在美國大學讀博士學習公共財政時,對於美國繁雜的稅收項目厭煩不已,覺得美國佬的這些傻子經濟學,完全沒有咋們在國內學的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來的有趣、有味和簡單。當然就更沒法和咋們在大學時學的數學之美可比。(笑話!) 學到後來,倒是韻出來一點點的味道:美國佬如此的在乎地產稅,在收入調節稅之外非常看重地產稅,主要是因為地產稅的幾個獨特的優勢:不能移動,價值比較容易確定等。 美國是一個管理權力相對分散的國度。最基本的一級機構是“市(City)”,在市之上是“縣”(郡,County),再之上就是州(省,State),五十個州外加特區和若干“殖民地”合在一起就是美利堅合眾國了。這個市和大都市(Metropolis)還不同。像美國人口數量最大(市區),高達八百多萬的紐約市,裡面還有很多細分的行政區,也是“市”。美國的大城市比較少,市區人數在百萬之上的不足十個,也沒有咋們那樣動不動就千萬的超級大都市。我所住的俄亥俄北部附近的大克利夫蘭市,也算是美國的大城市之一(排在第五十一位),市區的常住人口也就不到四十萬,分布在兩百平方公里的地域。克利夫蘭子在以鋼鐵為主打的工業時代,可是美國的工業重鎮之一。是那個年代的硅谷。 美國的公立學校通常是由各自所在地的市來直接管轄和經營,最終是學校自己在管理自己。有時由於經濟上的考量,也會幾個不同的市合作經營一個學區。學區可能由好幾所學校組成,我們這裡的小學有三所,孩子是就近入學。到了中學之後就被集中到了一所。好像附近的很多市都是這麼安排的,估計還是為了照顧小小孩上學的方便,雖然大家都有汽車還有校車。 分享學區的“市”,會按照覆蓋住戶的人口的比例來分攤費用。我們這裡的學區就和附近一個市靠近我們這邊的半個搞合作,該市的另外一半和那邊相鄰的市組合。我們這裡的居民太少,只有一萬三千多點(2013年人口),占有的土地面積接近五十一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平方公里上面住着270人。 而被分割成兩半的臨近市,也只有不過區區不到兩萬人的規模,他們占有的土地面積比我們的還小,只有不到三十四平方公里。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我們這邊有一個面積極大的森林公園,那裡面有溪流,有原始森林,還有旅遊專用小火車的車站。著名的俄亥俄河也從這裡流過,是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天氣好時,很多人會去公園裡散步,遊玩。這個森林公園一直向南部延伸,你可以在其內的車道上(專用自行車道和汽車道是分開的),騎行自行車好幾十公里。 支持學區費用的主要來源就是地產稅,其次應該是收入調節稅,外加其它的小份子。收入調節稅是工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和所工作的地方共同分享的,現在很多人住在郊區而在大都市市區上班。這裡上班的“市區”(大都市)和我們所住的郊區“市”(小城市),很容易讓人搞糊塗。後者對應國內的“區”比較好理解。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大都市上班,居家附近也有不少的商業,創造了不少的就業機會,多以服務業為主,這附近的餐館,醫院特別多。 2015年時,基於來自FBI的統計數據,這裡成為位居第三,俄亥俄州最安全的市。2014年時,則被某家庭雜誌定位為美國最適合養育孩子,組織家庭的十佳小城市之一。就是因為這裡優美安全的生活環境,還有良好的教育供給。 市裡面財政收入的主體是為了學校。其中比較少的部分則被用來支付圖書館,公務員,警察等公共行政方面的其它開支。每一年的開支和收入狀況,每個合法的居民都會收到來自審計部門比較詳盡的報告,清清楚楚,沒有小金庫之類的掩蓋和含糊。 如果所在的區域有比較發達的商業,來自商業經營方面的稅收有時也不菲,在這樣的情況下,住在那裡的住戶會因此承擔比較低點的地產稅稅率。代價是,大家得承擔相對差點的生活環境。所以,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比較富裕的區,有時候大家寧可多交點地產稅,也不願意有過於繁榮的商業環繞自己的生活區。所以,地產稅的支付,沒有絕對的好和壞,只是大家的選擇結果。依然是與房價無關。 再者,由於好學區都一定對應着相對昂貴的平均房價,一個法律上講究平等的美國,在經濟上的不平等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如果你買不起特定學區的房子,你的孩子就不可能在那個學區上學,走後門是不可想象的,雖然你知道那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區。如果你住在那個學區,再差的孩子,學校也得教育你。如果你是殘疾生,學校還會給你配置特殊的學習條件和老師。如果你是英文不靈通的老外,學校還會給你特別配置老師教你英文。而所有這些,你是不必支付額外的費用的。這也是美國特色的大鍋飯,誰叫那是兒童的天堂呢。 如果你非得說,與其花費巨大訓練智障兒童,不如將同樣的資源用在更有前途和潛力的孩子身上,那麼,你這看上去的公平和效率,恐怕就違法了。智障孩子和英文不好的孩子,與其他居民之間權利的平等,在這裡就是不可侵犯的。內外有別,體現的特別清楚。也是因為:誰付錢,說收益之故吧。而且,這個付錢的資格還被限定,沒有協商的餘地,簡單明了。 而且,有些好的學區的居民,(通過投票程序)還選擇不讓人們在自己的學區建公寓,這又間接的增加了在該學區獲得教育機會的權力。對了,在像我們這樣的地區,土地不是很緊張,大家都有很大的前後院地皮,老的房子都有一英畝的占地,前前後後生長着不少的大樹。我家後面就有一顆靠近房子十幾米遠,四五層樓高的大樹,在我搬進來之後不久就花錢請人砍掉了,看着它實在是害怕在睡夢中那傢伙倒下來。不少的地方,砍樹還得有來自市里有關部門的批准。我家前後還有很多大樹,都是硬木樹種,好幾十棵。 如果誰想改變土地的用途,他對市長行賄也沒有用,因為市長沒有多少權力。在這裡,沒有哪個個人有權力阻攔你或給你承諾。如果你能夠通過必須的選民投票獲得支持,你就可以開工。這樣做需要不小的律師費,而且很可能還通不過。最後還得看多數選民的心態。前幾年關於是不是該在本州開放賭場一事,就經歷過好幾年的投票折騰,前幾次都被我們這些選民給否決了。後來估計還是得益於金融危機,大家覺得錢更重要,就放了。 很多年之前,這裡曾經來了一位國內的大拿,買了一棟後面有三十幾英畝地的大房子。她的如意算盤是,後面的幾十畝地就應該值很多錢。結果,自然是失落。土地的位置非常不錯,最近幾年在那旁邊建了一個很繁榮的商業小區,可是,她原來的那棟房子地盤上的寸土,都不可以被用來搞商業,也不可以被用來建更多的房子。一個地基一棟房子,還有大小的限制。任何的改變,如果帶有永久的性質,必須獲得來自市里建築部門的許可,否則,違規建築不僅會被拔掉,你還得支付數量不菲的罰金。一切都是按照規章和法律來辦理,建築管理部門也只是執行機構,權力也有限。越權和濫用權力的後果,就是代價高昂。而且,也很難走很遠。那座房子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堡壘,很是別致和氣派,內部的居住面積有一千多平方米,後面有個不小的池塘。附近就是安安靜靜的森林公園,又有優良的學區。大拿花八十五萬買的,幾年後六十五萬賣掉了。 在房價比較高昂的郊區,富裕的人口多,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比較優越,下一代比較容易上成好的大學,畢業之後又有了好的工作,一代代的延續。相比之下,平民(平均線之下的人)階層的階級固化,也就成為正常的事情。 在我住的學區,也能看見經濟條件較差的族群人口,但是真的很少,而且他們住的基本上都是相對較差的房子——位置差,房子老還很小。即使如此,為了下一代人能夠擺脫貧困,做父母的也是真的拼了,精神讓人感動。我想,這樣一番努力,結果也應該不錯。 在美國學區差上學的孩子,在學校基本上不怎麼讀書。在那樣的環境下生活的孩子即使再聰明,結果也很難優秀,就更談不上與眾不同了。因為,他們原原本本的就沒有好好學習的機會,也沒有人告訴他們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少這類學校,還為學生的孩子開設有幼兒園,也是一道獨特的風光。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只是沒有人說:這些少年母親的孩子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 而在好的學區,孩子們以學習好為榮,以上一個好的大學為傲,大家長期的相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顯而易見。打破階層固化,進入這樣的學區,就是最好的起步和手段。但是那是需要經濟基礎的。最終也還是一個錢的問題,和在國內類似。 這麼說可能更容易懂:我所在學區的高中畢業生,普普通通的都可以上俄亥俄州立大學,這所學校相當於國內的一檔,是美國在校生人數最多的大學,有四萬多學生。而大克利夫蘭地區最差的學校,能夠上此類的學校,則是鳳毛麟角,在那裡很多學生都無法完成義務教育規定的要求而高中畢業。注意到,這裡的學生的來源只是基於住地在進行選擇,而沒有像國內那樣基於考試的成績進行過區分。 說這話的意思,也意味着,人的命運還真的與機會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獲得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的機會。 我們這裡的高中只有一所,沒有其它的選擇。每個學區自己搞一所高中,也沒有像國內的重點一說。但是到了學校,是好是壞最終獲得的學習條件也會產生差異。比如你厲害的,就可以提前完成必須的科目,再之後選大學預科(AP)課程,這後者又拉開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差距。 強調一點:美國中初等教育的義務,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還是強制性的。作為父母親的,如果你不讓孩子完成十二年的義務教育,你就違法了。至於教育之後的效果,是獲得真才實學,還是虛度年華,那就看你在哪裡獲得這樣的教育,和你自己怎麼樣管理孩子了。 還有,每年的公共開支是基於預算進行的,在聯邦之下的任何一個行政級別,法律要求預算和開支之間得做到平衡,而且還是年度到年度的平衡。你是不可以卯吃寅糧,這在法律上限制了坑後代的行為。中國那種靠撈錢搞政績工程,找藉口大發地方債券,吃空幾代人之後的儲備的做法,在美國是違法的,自然不可能出現。 如果經濟下滑,地產價格下降,工薪收入減少,結果自然就是公共開支的減少,帶來的是學區的質量下降,警察數量和質量的下跌,衍生的是犯罪率的上升等。在很多美國的大城市,你都可以看見這樣的演進,底特律就是最好的典範。 一句話,美國的地產稅是為了好的學區,安全安靜的生活環境服務的,是為了生活在特定區域(一個市區,有點像國內的“區”,很多時候在面積上還要小一點)的居民服務的。它的徵收與國家的利益沒有太大的關係。而且,在這樣的最低一級的行政部門,公務員的開支實在是有限。龐大的政府衙門在這裡是不存在的。這裡公共開支最大的一塊就是學校,特別是教師的工資!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和下一代,那可不是高調,是實實在在的。當然還有圖書館,警察和火警,他們都是整裝待發,沒有忽悠可言。 美國的系統更像是一個莊園,不同的是,居民有自由的選擇,誰都可以來,如果你能夠在這裡搞到一個住的地方的話。這裡的住,也是有講究的,不是說,隨便一點空間,想塞多少人進去就可以是多少人。很多地下室是不可以住人的。住的地方,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在像北京見到的那種隨便的地下室就塞滿了年輕人的狀態,在這裡是不可能見到的。如果你硬來,最終你會被轉移到條件更好一些的監獄裡去住。 這裡是移民國家,不太可能難見到一個地方居民的多數是同姓的一個大家族。來自不同背景和來源的大家,生活在一塊地域裡,商量着辦事,各自按照能力出錢出力,大家共同享受美好的環境和生活。在這裡大家支付的是鈔票,獲得的是公共產品的供給。這裡顯然有個沒有說出來的要求:最低的經濟上的要求,你必須滿足!沒有人說,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着。 還有,在經濟要求之外,還有一個入鄉隨俗的問題。如果你只是有錢買了房子,在這裡住不遵守這裡的習俗,那些不成文的,像良好的草坪,安安靜靜的環境這些類別的小事,你也會住不下去。比如,你的前院的雜草太多太高沒有定期修理,那麼,你不僅會讓鄰居們感覺不開心,很可能還會因此收到罰單。當然,如果你特別有錢,不在乎這些懲罰也因此置之不理,最終,你可能會被不開心的鄰居們趕走的。 記得很久之前聽到一個故事:來自香港的移民不太習慣有草坪的住房,也覺得維護費用支出太委屈,於是就很聰明的將前後院鋪上了水泥,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結果遇到了麻煩。美國人講究的是生活的品位,良好的環境是高端生活品位的基礎。你的自由是在不影響他人的感官的條件之下。 再回到抑制房價的問題上。如果你在一個學區買房又不住在那個學區,你支付地產稅來支持學區的學校建設和治安管理,也不是壞事。當然,你空着房子,讓很多想搬進來享受好學區的美國佬,不得不承擔更高的房價,他們自然會不高興。但是反過來看,如果一個地方的房價上漲有限,你炒房最終也是沒有價值的,就像我所住的地方。這裡的學區很好,朋友的兩個女兒在我們的公立學校畢業,前後三四年,都進了哈佛,這樣的結果你不可以說它不好。確實,學區在很多年一直被州里根據某種標準化的考試結果衡量,作為優等類。即使如此,有沒有地產稅,對於你的炒房行為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在這裡買房子的人,基本上就是為了住。當然,你可以說,我買下再出租?這樣做的結果,不是很好。我曾經合計過,覺得不是很合算的投資途徑。 但是,如果你是在硅谷那樣的房價快速上升的地區買房,出租收租金,和賺取房價上漲的差價,也不是不可以。我就知道有這麼做發大財的朋友。雖然那裡的房價和我們這裡的比貴的要死,但是,長期而言,他們那裡的房價漲的還是快很多。我們這裡的房價幾十年不漲,甚至還要下跌,你怎麼個炒法? 與期望通過地產稅來壓低房價的“理想”相反,很多市都強制性要求一個地基的地皮的最小面積。從這裡向南,新建房子(別墅)的最小占地面積不得低於七英畝,大約有四十幾畝地,在國內人們恐怕可以在上面建出幾棟大樓來!看得出,大家的動機是抑制所在地區居住的人口數量,住戶規模,而不是讓房價低一點。房價過低對於大家並不意味着就是好事! 所以,一句話,用地產稅來抑制房價,是不理性的,應該也難成功。當然,如果你藉機多撈點稅款來肥自己的腰包,那就是中國特色了。 強調一下,這裡的學區好壞,是基於標準化考試之後,取得合格的比例為標準,而不是基於高分的比例,也不是和其它學區比較上哈佛這類大學的人數和比例!後者估計是不少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所在乎的,最終為的可能還是多撈錢。 美國強調的是普及教育和對這種教育實現的結果,要求最差的不應低於特定的水準。精英教育是在普及教育之上自動自覺產生和延伸出來,是個人和家庭選擇的結果,不是公立學校教育的目標。所以,為了輸送更多的學生到常青藤而相互競爭,在美國的公立學校應該是看不到的。 具體的細講比較複雜,普通的人也沒有明白細節的必要。 簡單地說,一幫人選擇住在一個叫做“市”的地域,先講好,下一個年度大家願意在學校、治安方面花多少錢,然後就基於這個數字來計算大家的分攤,分攤的數量基於你的收入和所住房子的市場價值,都是一些非常透明的參數指標。對了,在這裡,逃稅的估計也有,但是比較難也應該是比較少。這也調節了公平的力度。 如果後來大家多數的人覺得需要更多的開支,或許是因為通貨膨脹,或許是因為教師工會要求給自己的會員漲工資,不論什麼,大家基於法律條款來投票,結果能夠被各方接受的,就按部就班走下去。不能的,那些覺得不願意接受的,就會選擇其它的手段來達到目的,像教師們選擇的罷課什麼的。在這裡,工會擁有不公平的優勢,會欺負人讓自己的人占便宜。但是有一點不會發生:有人掛羊頭賣狗肉,想通過忽悠多收點稅款,然後給公務員多發年終獎這樣的事情,在這裡很難成功。你有那個念頭估計都不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真切切。 在這裡玩貓膩是很難的。在我自己所住的地域,也見識過幾位公務員因為貪污而被送進監獄,懲罰的嚴重比對殺人犯還厲害。這點恐怕也是國人難以理解的。同時,你估計也不能想象出,為什麼美國人更習慣於守規矩吧。還是制度性的原因使然,更是習慣性使然。 那些人所貪污的那點錢,和我所聽說的,他在中國的同級同僚相比,真的是很可憐。 至於對地產稅的計算,也不完全是基於房價,而是有一個很複雜的分類。我一直也沒有真正的搞明白,也懶得去搞明白。只是知道,它和房價之間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近似比例關係。在我們這裡,通常是接近房子市場價值的百分之二。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快二十年。 在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衰退之後,如果你覺得自己房子的市價跌了,你可以和郡里討價還價,很多時候你可以如願以償,搞點減免。負責徵收地產稅和本地(Local)收入調節稅的是郡,這樣做估計也是因為效率的需要。屬於州和聯邦的部分,則在報稅時和對方結清。在這之前,你每月支付一點,基於你的估計,年底時多退少補,如果欠缺的太多,你估計還得付點利息。 來自地產稅和“本地”的收入調節稅,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得上交的,被用來幫助郡機構的運轉。這就像孩子在外面打工,時不時的回家吃點,蹭點,上交一定的小比例,也是應該的。美國人使用簡單的直接手段,沒有中國人的,一方面說別客氣,另一方面眼睛又在盯着你帶來的禮物的價值。在相互之間的猜測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但願說了這許多,對大家理解美國的地產稅有點幫助。細節性的東西,得請教美國公共財政方面的專家。稅種的選擇,收取的辦法,不同稅種之間的搭配,是門很複雜的學問,而且,使用的效果好壞,還與所伴隨的行政管理結構有很大的關係。不可以也不應該隨便比較。 稅收來自於民,應該用之於民!這才是最關鍵的一點。地產稅的徵收是為了滿足居民的使用需求,不是為了再給居民頭上強制性的加一個緊箍咒,敲你一筆。 中國政府的地產稅,明目張胆就是一個額外的調節稅,有意敲你一筆,沒商量!自然也一如既往的,沒有回報,你還無處伸冤!
歡迎大家轉載,但請註明來源和作者。我反對肆無忌憚的亂收稅!特別是這收了很多之後再收的地產稅,不管名義上是什麼!
2017年2月15日於美國俄亥俄州伊利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