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字是幼儿学汉字最流行的方法,但它有很大的缺陷。有研究发现,孩子看图识字练习以后,把图去掉,绝大部分小孩仍然读不出那些字来。就是说,孩子是通过图这个参照物来确定字的,当没有图,就是没有了参照物,字就认不出来了。所以,看图识字并没有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专门记住字的过程并不能省略,原因是图与字的笔画没有任何关系。 象形识字是利用象形字就是画的优势,孩子看甲骨文就是看画,而甲骨文同时又是字。所以孩子记住了画就等于记住了字,而画是一看就懂,不需要记的。 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 甲骨文:鱼,山,水 字画同一,认识画就等于认识字 不过大人希望孩子最终可以认识宋体字,你让孩子认识甲骨文,不是宋体字,没有用啊。怎么让他们认识甲骨文也认识宋体字呢?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汉字演变让孩子从甲骨文过渡到宋体字。 拿上面三个字为例,它们的甲骨文,小篆,隶书,宋体字的演变 如果没有繁体字,比如山与水字,隶书与宋体字结构上是一样的,认识隶书就等于认识了宋体字,所以可以省去宋体字。 因为各个字体是逐渐变化,而且相似,这样孩子能够把宋体字与原始的甲骨文联系起来,看见宋体字能够联想到甲骨文的图像,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当然要加一点点解释。比如,鱼字的演变,甲骨文就是画,不需要解释;小篆则参照甲骨文,上面是鱼头,下面的火字是鱼尾巴;隶书的上面是鱼头,虽然不太像了,下面四点是鱼尾巴;简化宋体字的下面一横是鱼尾巴。 当孩子理解了这些,他/她写鱼字的时候,就感觉是在画画。上面是鱼头,中间是鱼身,下面是鱼尾,只是不同字体的鱼头与鱼尾不一样,他/她记住的是一幅活生生的画。 我这样说并非只是一种推想,一种猜测,我是有真实例子的。2018年我教过一个7岁女孩,就是用这个办法。我只要求她认字,然后写,当时还是跟着我用毛笔写的。我叮嘱妈妈回家让她写几遍,但千万不要听写。学了几个月后,她妈妈忍不住考她,发现她记得所有的字,所有的字体,包括宋体字,不但认识,还写得出来。除此之外,她很喜欢来上课,总是兴高采烈。没有人要求,她自己用学过的汉字创作了一幅画《Zoo》,里面有甲骨文的十二生肖动物,还有象,鹿,山,木,草,水,田,鸟,等。 2020年,两年过去了,她妈妈又考过她一次,她仍然全部记得所学过的汉字,包括宋体字。 总之,象形识字可以将字画统一,看图就是看字,知道了图就知道了字,完全没有看图识字的认识了图却仍然记不住字的问题。 我准备编写一本《象形识字》(暂定名)的幼儿图书。在编写的过程中,会不定期发布部分内容,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拿去教自己的孩子(3-6岁),欢迎将结果反馈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