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让孩子学中文是每个中国家长的愿望,现在中文学校在美国遍地开花,找一个中文学校非常容易。 但是二十多年前,美国的中文学校不多,尤其是教拼音和简化字的中文学校几乎找不到。 对家有学龄孩子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焦虑的事。 我的女儿当时4岁多,从中国来不久,中文还可以。 但我也担心她在美国时间一长,中文就会丢掉。 大陆来的中国人几乎都希望孩子能上教拼音和简体字的中文学校,但当时Milwaukee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 在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MCW),Marquette University (MU),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 (UWM) 华人适龄孩子的家庭可能有几十家。 那些孩子已经6,7岁或更大的家长们很着急,因为孩子没有地方学中文。 MCW的一些中国人就组织了中文教学互助组,就是几个家庭把孩子集中起来,家长轮流教孩子。 但这种方式有很多问题:相同年龄的孩子太少,中文程度参差不齐,没有教材,很难教。 当时MCW的刘稚,卢刚,邹爱平等人准备扩大中文教学互助组的规模,让更多的人参与,以解决孩子太少的问题。 但这也带来其他问题:家里的地方太小,需要更多的教师,等等。 他们越来越觉得「小农作坊」式的互助组很难把孩子的中文教好。 于是他们想,要么我们干脆办一所中文学校得了,让Milwaukee所有中国孩子都来这里学中文,那样就有足够的学生,可以租大的教室,聘请足够多的老师,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了。 于是他们开始筹办中文学校。 1995年11月,我在Marquette大学读博并担任中国学生会主席,接到MCW中文学校筹备小组的邀请参加他们的筹备会议。 MCW,MU,UWM都派人来参加了筹备会。 刘稚,卢刚,邹爱平等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想法。 我作为MU的代表参加,表示完全赞同,一定大力支持。 当时大家推举刘稚为第一任校长,卢刚为PTA主席,由他们组建校委会和PTA。 刘稚他们一直在着手找老师,找教材,做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有一个他们开始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结果变成了大问题,就是教室问题。 刘稚联系了很多地方。 MCW不同意借用,也不同意租用学校的教室给中文学校。 附近的教会不愿意中文学校周末长期占用很多房间做中文教室。 刘稚想起了附近的中小学。 他自己去联系过,我也陪他去过一两次。 但学校的限制极多,有些学校根本不出租教室,愿意出租的,不但租金很高,还有很多费用。 比如来开门的保安,因为是周末上课,需要付双倍工资。 还有清洁工来,也是双倍工资。 有些学校说,即使双倍工资保安也不愿意来。 而且学校要求中文学校事先买保险,就是学生在上课时发生意外,不能找学校的麻烦,让保险公司负责。 这让手头没有一分钱的刘稚只好放弃。 教室搞不定,中文学校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什么也别谈。 看着刘稚焦急的样子,我自告奋勇说我去MU联系看看吧。 我在MU组织过很多次中国学生会的活动,每次联系教室都找Registrar办公室的Mary,一位白人中年妇女。 一来二往,和她很熟了。 她人很好,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总是满足我们用教室的要求。 我去她办公室,见她墙上,桌上到处都是一个亚裔男孩的照片。 我问她:"这是谁? ",她说是她的儿子,原来她领养了一个韩国小孩。 她告诉我,她儿子很聪明,成绩都是A, 尤其数学特别好。 她送他去韩语学校学韩语,说让儿子知道他的根。 而且她自己也参加韩语班学习,希望了解韩国文化。 我觉得她是一个心胸开阔,关心孩子,尊重他国文化,具有爱心的人。 为了中文学校教室的事我找到她,说MU中国学生会想办一个周末中文班,给MU的中国学生的孩子上中文课,能不能安排教室? 我不敢说是Milwaukee中国社区要办中文学校,那样的话,因为不只是MU的中国学生的孩子上中文课的问题,而是整个Milwaukee 华人孩子学中文的问题,我没有把握Mary会同意。 但说我们MU的中国学生的孩子上学中文课,Mary应该不会拒绝。 她自己就领养了外国孩子,很理解办中文学校对我们海外中国人的重要性。 果然,她爽快地答应安排教室。 因为这些用于中文课的教室不能被别的活动打搅,就是每个星期六,这些教室都能让我们使用。 她于是花时间找那种长期空闲的,而且还要得是几间教室连在一起的。 过了几天她打电话告诉我,MU工程楼可以给我们安排四间教室。 因为当时我们只准备办四个班,所以只要了四个教室。 不过Mary说如果需要更多的教室,她可以想办法。 这四个教室中有两间一个学期中MU会有别的安排,但Mary说,到时她会安排另外两间教室代替。 所有教室全部免费使用。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刘稚,他很高兴我们终于找到教室了。 这时他预定的教材也寄来了,教师也找得差不多了。 万事具备,又添东风。 于是中文学校在96年1月底成立了,学校正式名称为"密尔奥基现代中文学校",英文是Milwaukee Modern Chinese School (MMCS), 教学地点就是 MU的工程楼。 刘稚把我拉进了校委会,主要负责和Marquette的联系事务。 当时一共四个班,每个班一个老师,一个助教。 但到开学时找到四个老师,三个助教,还缺一个助教,问题不大。 只是校委会,PTA的人比老师还多。 中文学校原计划在95年秋季开学,因为教室定不下来而推迟了,改成春季开学。 会计,出纳,都是临时找的,收费多少,怎么收也都是很晚才讨论。 Milwaukee有中文学校了,在华人社区迅速传开。 开学第一天,很多家长带孩子来了。 在MU工程楼一楼中间宽敞的休闲区,摆了一排长桌,七八个自愿者在那里帮助收学费。 学生,家长都是新来的,需要登记。 而有哪些班,家长都是到了缴费才知道,才决定上哪个班。 学费多少也是家长决定后才算出来,现场写支票或是交现金都很慢。 家长排长队为孩子注册和交费,到了上课铃响了,还有一大半的家长没有注上册,交完费。 只好让家长们先把孩子送进教室,回头再排队注册缴费。 我那天主持了一个家长座谈会,让大家谈谈为什么送孩子上中文学校,和对中文学校有什么期待。 结果座谈会迅速变成了诉苦大会,大家争相谈起自己孩子从中文流利,很快变成结结巴巴,到最后不会说中文了的惨痛教训。 希望中文学校会给他们的孩子一个良好的中文环境,从而学好中文。 几个热心人还办了一本《希望》杂志,由几个人专门组稿,不定期出版。 虽然比较粗糙,但营造了一个很好中文学习的气氛。 万事开头难,刘稚又是一个事必躬亲的细心人,所以格外的辛苦。 看到刘稚如此劳神费力,我提出校长应该有适当补助,但刘稚坚决反对,结果他一直和大家一样都是Volunteer。 加上我们教室是免费,所以学费比当时和后来的美国其他中文学校要低很多。 做了一年校长,刘稚要下,他承诺只做一年。 可是中文学校刚刚起步,换人太勤是一个没有走上正轨的中文学校应该尽量避免的。 所以我们大家极力挽留,说我们一起共进退,大家一起再做一年,结果大家都留下来了。 虽然做得很累,但齐心,团结,做得比较顺心。 第二学期闻讯而来的家长更多,中文班学生大幅增加。 美国人也闻讯来了,后来专门给美国人开了班。 同时开始曾设中华文化班。 最初的文化课是给家长开的,也安排在开学第一天开始上课。 但开学第一天,家长都在排队交费,根本不可能去上文化课。 于是学校只好规定:开学第一天没有文化课。 让家长安安心心缴费。 当时其他的中文学校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都有开学第一天手工收费排长队的问题。 我2003年搬到新泽西,当时中文学校网上打印表格,提前邮寄支票缴费已经成熟。 所以中文学校开学第一天不再有排队缴费的问题。 但不少学校仍然保留开学第一天没有文化课的规定。 这是因为后来的中文学校领导们不知道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糊里糊涂地沿用了下来,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了。 两年后刘稚,卢刚功成身退。 陈佳德接任校长,陈建新接PTA主席。 而我继续留任,当时我已经从MU毕业,不过Mary并不知道,所以我还是以MU中国学生会的代表和她联系。 家长们早就反映工程楼附近车太多,Parking后孩子必须穿过马路,很不安全。 而班级不断地增加,工程楼已经没有多余的教室了。 加上工程楼常常有MU的大学生在楼道休闲区自习,课间休息小孩在楼道疯跑乱叫,引起MU的学生多次向MU校领导投诉中文学校。 中文学校加强了家长值班,控制小孩课间在楼道里滞留时间,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吵闹。 为此我曾经多次和Mary提出能不能给中文学校换一个地方? 陈佳德接手后不久,Mary终于让我们转到了外文楼,那里周末人很少,一栋楼都是空的,小孩课间乱跑乱叫不影响任何人。 因为空教室很多,中文学校需要增加教室很容易解决。 除了Parking有点问题,其他的问题统统都迎刃而解了。 我后来到芝加哥上班,而且住在那边。 觉得在中文学校兼职很不方便,就辞去了校委会委员一职,并推荐孙建国接任。 他也曾是MU中国学生会主席,对社会工作很热心,而且就在Milwaukee downtown上班,比较方便。 很荣幸能与那么多热心人一起参与了Milwaukee中文学校的创建工作,在校委会工作近三年的时间里,和两届校委会,PTA都相处融洽。 亲眼目睹MMCS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2015年夏,我专程去Milwaukee故地重游,住在万一的家里。 万一也做过Milwaukee 中文学校的校长,当时是Milwaukee 华人协会会长。 他专门办了一个聚会,把很多认识我的老朋友请来与我见面,包括原文斌/张琪夫妇,陈建新夫妇,孙建国夫妇,都是当年中文学校开创时期的骨干。 我很高兴地知道,中文学校仍然还在继续免费使用MU的教室。 Mary虽然退休了,但接手她的人还是按照Mary在的时候一样支持中文学校。 2018年Milwaukee中文学校有消息说MU提出要中文学校交租金了,最后怎么样了我不清楚。 但即使要交租金,中文学校已经免费使用MU教室22年了,可能是全美唯一有这样特殊待遇的中文学校。 万一在家里召开Milwaukee华人协会工作会议,中文学校的代表也来了,大家讨论正在编写的中文学校的校史。 当年参加筹备中文学校的人,都已经离开Milwaukee了,我也是故地重游才得以参加会议。 编写的人花了几年的时间,收集了大部分创始人写的回忆录,也包括我的回忆录。 查对了各个时期的校长,校委会,和PTA成员。 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中文学校成立20周年之前校史编撰工作终于完成了。 以中文学校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Milwaukee华人协会做得很好,每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举办Milwaukee 龙舟赛,中西部各州都有美国人组队来参赛,听说有好几十个队,非常热闹,是Milwaukee一桩极有影响的民间活动。 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由华人主办的龙舟赛。 2004年初稿,2008年1月第一次修改,2021年10月第二次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