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秋,湖南农学院第一次招收了农业经济专业的本科学生,这可能是农学院历史上的首次。学生与其他专业的明显不同:第一,女生多;第二,城里人多,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多。当时改革开放的势头很火,到处都在与世界接轨。湖南是农业大省,农学方面一直受重视,而且还出了袁隆平这样杂交水稻世界级专家。
我当时到农学院刚刚第二学期,在基础课部做物理化学的助教,住在青年老师宿舍楼。一天见到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来青年教师宿舍,他中等个子,黑黑的皮肤,看上去很自信,淡定,年龄大约二十四五。好像是和一帮农经系的新生来开会,他们的年级辅导老师住在青年教师楼。散会后碰到我,不记得我们怎么聊起来的。我知道了,他是农经系的新生,但不是应届生,高中毕业几年了,比其他应届同学大几岁,比我只小两岁。显得成熟稳重,说话自然大方,举止得体,礼貌诚恳。我们交谈起来很融洽,完全没有和高中毕业生考上来的新生无法交谈的窘境。 后来我们又见过几次面,谈过几次,慢慢对他有所了解。不记得他的名字了,就叫Z吧。 Z是下面一个城市的人,做过什么工作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早几年就参加高考,一直没有考上。他于是干脆到井冈山脚下,湘赣边界的一个山区,找了一家农户住下,专心复习,直到1982年考上湖南农学院农经系。这个经历让我很震惊,因为我周围的人有考不上,坚持考几年的。但没有像他那样跑到边远的山区,在农家住下,几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复习书。这是常人所不具备的决心和意志力。 我问过Z:你有没有想过万一考不上呢?他说,他所知道的,只要下决心考,坚持下去,没有考不上的。 人家是“一颗红心,两种打算”,他是“一颗红心,一种打算”,那就是肯定上大学。这是一种过河卒子的精神,也应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的话。 有一天,Z又来开会。散会后,走道上碰见了,我见他手上拿着一本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是美国经济学用得最多的本科教科书。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的掌门人。凯恩斯就是提出自由市场不是理想的,不能完全自我调节,适当的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罗斯福总统就是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以后,推行罗斯福新政,不但将美国的经济从泥潭里拔了出来,而且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 新凯恩斯主义则是原则上继承凯恩斯主义,但很多方面进行了修正,而萨缪尔森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美国第一个获此奖的人。他的影响不但在学术界举足轻重,而且在美国政府的决策上产生很大影响。他从没有在美国政府任过职,但美国政府中一直有他的学生,和信徒就任重要职位,他的很多理念通过这些人得到了贯彻执行。 我在上大学期间就看过他的这本《经济学》,这是美国经济学本科最流行的教科书,讲述的都是基本理论,但有很好地融入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我就是从这本书里第一次知道了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而不是马克思说的什么工人的劳动在产品中物化决定价格,玄而又玄的概念。 记得萨缪尔森书中用简单的图像介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价格,我找了一张类似的图。 当价格(price )纵坐标下降时,需求(Demand)红线从左上向右下移动,数量(Quantity)横坐标向右增加。就是说,价格低,需求增加。同时供给(Supply)蓝线从右上向左下移动,数量横坐标向左减少。就是说,价格低,供给减少。 这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情况一样。降价的时候,大家愿意多买。但生产厂家则减少生产的意愿。反之,价格上涨,需要降低(大家少买或不买),供给增加(厂家愿意多生产)。这里有一个平衡点,就是需求的数量与供给的数量刚好相等,这是的价格就是真实的价格。 简单易懂。当然真实的情况比这复杂,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 总之,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简单易懂。让我吃惊的是,他的最后的附录用大篇幅客观介绍“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不像当年国内的教科书,一说资本主义经济学,就是口号式的批判。 我见Z手里的书,就问:“你看萨缪尔森的书?“,他说是教授借给他的,让他好好看。看来教授很重视他,毕竟年龄大些,阅历多些,理解力就强,看来要重点培养他。我说:“是应该好好看。我读过,很好的书”。结果他说,教授让他看了后写一篇批判论文。我很吃惊:“批判萨缪尔森?“,他说是的,教授说他的学说是反动的。我问:”你信吗?“,他说:”我不知道,还没有看“。我说:”你好好看再说吧“。 我当时有点懵了,虽然不是说美国人的都是好的。但人家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至少是真才实学的东西。你说人家反动,要批判?批判他什么?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我只是为Z捏把汗,他这批判论文怎么写?如同让一个小学生写一篇批判大学教授的文章,你那几滴墨水还不够把人家钢笔染黑的,还想批判人家? 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到Z。我问他情况怎么样了?他说,萨缪尔森的书讲得很有道理,让他大开眼界。我说批判论文呢?他说,他觉得没法写,赞美还来不及,怎么批判呢? 快到期末了,再碰到Z时,问起批判论文的事,他说,他跟教授说了,他写不出。最后教授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我不知道教授自己是否读过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上来就要学生批判,不知哪里来的底气?当然,他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中国文革前科学界曾大肆批判电子共振论,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有机分子中的相邻的不饱和键会发生电子共享,又叫电子离域,电子共振。最典型的就苯分子的环状电子轨道,这是当时化学物理的重大发现,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中国科技界批判了很久,现在看来是一个笑话。 Z并不比教授聪明,当他出于纯粹的本能,客观的看到了萨缪尔森理论的价值,从而拒绝教授写批判论文的要求。好在当时已经改革开放,这种事不再成为被扣帽子的理由。要是早六,七年,他会有大麻烦。 Z毕业前我离开了农学院。他后来毕业下到县里锻炼,不适应官场里面的勾心斗角,很有挫折感,感到抑郁,给我写过信倾诉,我回信鼓励他,但却也帮不上什么忙。当时我自己也看不惯职场的阿谀奉承,正想办法离开,后来下决心联系留学,到了萨缪尔森的家乡美国。 写于2022年8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