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與其他語言比較,漢語語法非常簡單,可能是世界上語法最簡單的語言,至少是語法最簡單的語言之一。 比如,情態動詞“是”,在漢語裡就是:我是,你是,他是,我們是,你們是,他們是,我過去是,你現在是,他將來是,等等。即使語法算不複雜的英語,類似這個be, 就有:I am, you are, he is, we are, they are, I was, you were, they were, he was, I have been, you will be, they would be, etc. be的形式非常多。 另外就是時態。比如,英文有過去時,過去完成時,現在時,現在進行時,將來時,將來完成時,等等。I did, I had done, I have done, I do, I am doing, I have been doing, I will do, etc. 還有虛擬語氣。另外還有單複數動詞的變化:I do, he does, they do. 漢語就很簡單:我做過,我早做了,我已經做了,我做,我正在做,我一直在做,我將要做,我們做,他會做。統統都是“做”,不管什麼時態都是“做“,不管單複數也都是”做“。 那麼你可能問:英文的did, do, will do, 是不是比漢語表達更加準確一點?不會。漢語可以通過狀語來解決時態:我昨天做,你現在做,我們明天做。英文有時也必須加狀語:We went there Friday. 如果沒有這個Friday, 聽的人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去的。漢語也加星期五,但漢語不需要改“去”的時態:我們昨天去了,我們明天去。而英文需要把go 變成went. 再比如主格,賓格,英文也有很多規矩。I love him; He loves me.英文需要區分“he/him,love/loves, I/me”. 麻煩多了。漢語就是“我愛他”,“他愛我”。等同於“I love he”; “He love I”. 英文這裡有不必要的重複:首先單數名詞後面的動詞為什麼要加s? 好像沒有必要。就像漢語說:我愛他,他愛我,沒有人不懂。非得要把“愛”後面加個什麼?完全沒有必要。 還有被動語態,英文“He was asked; the table is broken; they were moved”, be asked, be broken, be moved,都是被動語態:要加be (was, is, were), 動詞還要改成完成時。漢語很簡單:他被要求;桌子破了;他們被感動了。加一個“被”就行了,甚至可以不加,比如桌子破了。動詞一點不用改。 當然,這也有一些問題。比如中國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總是用現在時:We do, we do yesterday, we do tomorrow。還有就是單複數不分:We do, he do, she do. 這就是源於我們長期的漢語語法的影響,漢語動詞不分時態,也沒有單複數的區別。 那麼為什麼漢語形成了如此簡單的語法呢?主要原因就是象形漢字的造字非常困難,每一個字都是至少是幾十年,幾百年的自然篩選留下來的。比如“是”字,最早的是金文 上面是早,下面是止,止就是腳。“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就出門做事,古人認為這是“是”,表示肯定,和正確的事,一個人應該做的。這仍然是“是”的字意。但後來用在了情態動詞,就是“我是,你是,他是”的是。其實意思相近,就是“確定,肯定“的意思。”我是學生“,就是一種身份的確定。 可以想象,應該是很多人創造了不同的“是”,但最後大部分人接受了現在這個“是”,然後流傳了下來。這個過程至少幾十年,應該是幾百年。這是象形字的形成的過程。如果也像英文那樣,有不同的be: am, is, are, was, were, have been, will be, etc. 那麼漢字能造出這麼多的“是”字來嗎?把上面的是字加一筆,或加兩筆,或去一筆,去兩筆?加在哪裡?去那一筆?加筆,減筆後的象形意思是什麼? 漢字正是因為不夠用,才有了“轉注”與“假借”,或一字多義:比如“樂”字:音樂,快樂;“差”:差評,差事;“行”:行動,銀行;“參“:參加,人參,等。 前面提到的do, 對應的漢字是“做”。 做的大篆 左邊是“人”,中間的“古”在這裡是一個竹子做的量酒器,下面的口就是竹筒,上面的十則是竹竿和把手。現在60歲以上的人小時候可能在雜貨鋪看見過這樣的量酒器。它可以量酒,量醋,量醬油。現在農村邊遠地區的雜貨鋪可能還在用它。右邊下面是一隻手,上面是工具,比如錘子,一個人拿着工具在做量酒器。 這樣的字是古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如果還要將它分成現在時,過去時,現在進行時,完成時,等,是幾乎不可能任務。 總而言之,漢字是不可能像英文根據時態不同,單複數不同,造不同的字來。太麻煩,而且沒有必要。 老祖宗應該壓根就沒有想過要那樣做。既然只有一個“是”,老祖先就把所有的“是”都用這個“是”字來表示,前面有主語,後來在加上時間狀語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比如,“我過去是學生”,“過去是” = was, were, had been, etc. 現在時的單複數對漢語的動詞就沒有影響:“我做,我們做”。影響理解嗎?完全沒有。那為什麼要自己加條條框框限制自己呢? 英文通過拼寫合成一個字很容易,比如:do, does, doing, done, did, 或者,work, working, worked, worker, etc. “容易就任性”,於是就定下很多規矩,有些必要,有些不必要,把語法搞得很複雜。 漢語這樣簡單的語法會不會引起誤會?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不會。那麼漢語這樣的語法,外國人能懂嗎?可以的。比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就是典型的漢語中無主句的英語表達:沒有主語,沒有賓語,但大家聽得懂,現在變成了標準英語。 漢字筆畫很多,如果不懂象形,靠死記硬背的方法學,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漢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但如果從象形出發,漢字就變得非常簡單而且有趣。漢字造字困難,逼着漢語形成了極簡語法。漢語其實有很強的優勢:象畫一樣的漢字,加上最簡單的語法。 只要讓象形走進漢語教學,漢語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美,最簡單易學的語言。 寫於2024年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