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弟弟90年代去新加坡工作,后来移民新加坡。他告诉我说,刚开始去的时候,与新加坡人聊起新加坡也都是中国人,但新加坡人马上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说自己是“新加坡人“,或“华人”。在说新加坡人大多也说中文,新加坡人也会否认,他们表示他们说的是“华文”。在这个方面,新加坡人非常在意,宁可得罪你,也会坚持,这让大弟开始很不适应。后来他搞懂了,这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中国人”既有种族的意思,也有国籍的意思,所以他们不称自己是“中国人”而是新加坡人,或华人,因为华人只有种族的意思。中文也有“中国的官方语言”的意思,所以新加坡人用“华文”来区别。 台湾人这方面没有那么敏感,他们使用“国语”这个名称来有别于大陆上说“中文”的名称。但“国语”这个名称非常不合适,因为“国语”就是“国家的官方用语”,那么“日语”就是日本的“国语”,“俄语”则是俄罗斯的“国语”,“德语”是“德国的”国语“,“英语”则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的“国语”。所以,“国语“可能是日语,俄语,德语,英语,韩语,也可能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等,怎么只是“台湾的官方用语“呢?除非你在台湾说”国语“,大家不会误会。但出了台湾,”国语“就有点不清楚了。 维基百科上这样解释“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就是说,大陆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规范汉字“。 这个定义没有用“中文”名称,起草这个定义的人可能是学术界的专家,或者专家参与了起草,没有使用“中文”这个大家很容易认可,但却并不准确的名称。当然这个定义也有它问题,定义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一部分。普通话只是口语,没有见过那个国家专门定义官方口语。专家好像认为“语言“是口语,“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 规范汉字,对号入座,普通话=语言,规范汉字=文字。很奇怪,也不合常理。 我曾经在Quora.com上看见很多人在讨论“Cantonese”是不是Chinese 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Mandarina才是Chinese。广东人是否认为他们不学英语就已经掌握了一门“外语”? 另外,“规范汉字“,而不是”规范汉语“。汉字和汉语还是有区别的,汉语包括汉字,但汉字不等于汉语,只是汉语的一部分。汉字只是单字,解释汉字的意思,就像《说文解字》,还有我在做的《象形解字》,主要关注是每个字的意思。汉语则广泛得多,包括语法,词组,成语,比喻,夸张,课文分析,等等,以及由此衍生的汉语文学,包括诗词,小说,戏剧,曲艺,等。 同理,英语包括英文字母,当英文字母不等于英语。 不论大陆人,还是台湾人,还是新加坡人,都承认他们的语言是“Chinese”。那么这个Chinese是对应什么语言呢?答案是:汉语。 汉语从两千年到清末,我们的语言都叫做汉语。中文是有了中国这个概念以后才慢慢形成的。 根据维基百科“1689年,清朝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正式将‘中国’作为现代国家概念的名称使用“。但当时的民间还没有形成中国的概念,大家正在或准备做的大事就是“反清复明”。直到抗日战争,中华各民族在日本的侵略面前才唤醒了中华民族意识,形成了清晰的中国概念。有了中国的概念,然后才有“中文”的说法。所以中文这个概念不过才几十年的时间。 我们为什么称自己为汉族或汉人?因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唐朝是另外一个)。不但我们自豪称呼自己为汉人,周边的国家也称呼我们为汉人。 汉人使用的语言当然就是汉语了。汉朝是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一个大爆发的时期,东汉蔡伦造纸术的发明,纸张的普及,将隶书书法推向至今难于超越的高峰,同时还孕育了草书,行书,和楷书的起源。司马迁的《史记》,许慎的《说文解字》都是影响中国两千年语言和文化发展的伟大成就。隶书在汉朝达到顶峰,是汉字演变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从隶书起,汉字就是横平竖直,结构再无大的变化。隶书以后的汉字就是现代汉字,以前的叫古代汉字。汉语背后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所以我们的祖先很自豪把我们的语言称为“汉语”。即使伟大的唐朝,让有些人自豪地称自己为“唐人”,但却没能把汉语改称为“唐语”。 不论国际,还是中国的学术界从来是用“汉语”作为正式称呼。越正规,就越使用“汉语”名称,而不是“中文”名称。现在学术界把中文叫做“汉藏语系”,而不是“中藏语系”;我们称某某“汉学家”;大学中文系里的中文专业正式名称是“汉语语言及文学专业”;国内现在有了一个新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字典方面则是”汉语词典“,或“汉语字典”,比如有名的《汉语大词典》。 所以“汉语”才是最准确,最权威的Chinese称呼。其他的“中文”,“国语”,“华文”等名称都欠准确,只是近代政治,或国家因素影响下的产物。我们在海外用“汉语”这个称呼表示Chinese,不但更准确,也非常“中性”,没有政治,或国家色彩,可以消除抵触感,形成一个友好的语言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