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天下英才以教之 (二)—— 国文篇 我猜想49前後教学中差异最大的可能是语文课程,所以就在这里回顾以前的国文课了。 记不清楚,好像以前小学的这个课程是叫国语;大概年纪小还在学语阶段,虽已经脱离了“牙牙”地步,但还谈不上文乎也哉。只有到了中学阶段才能够学习国文。(虽然,我认为正名为语文不失为一个进步。) 国文课在学习阅读写作以外,(实际上是在阅读写作之中),包涵著(孕育著,承担著)培养提高学生的心性和情趣的重要任务。我不在教育这一行,没有理论,说的只能是我自己粗浅的体会。尤其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里面影响至深的,首在教师本人身上,但教材的编排选用当然也非常重要。 我们那时代,教科书没有统一,像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都编有各自的教科书。我所在的南开中学,却是选用本校自编的一套完整的国文教材。从这里也可以看见民国年代的民主氛围下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 这里主要介绍高中的国文教材。南开的教材, 是实行不同文类分年集中教学,经典作品选讲和文学史系统讲授相结合。可以说高中一二年级的国文是一部生动的中国文学史,而高中三年级的国文是一部先秦思想史。 高中一年级集中讲授散文。课文选自《史记》,《汉书》等等名著名篇,如诸葛亮的《前後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李将军列传》,史可法的《答多尔衮书》直到鲁迅的《风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千古的至情名篇,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风格各异,反映了我国历代散文的概貌。结合系统讲解散文发展演变的历史,尤其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更,强调继承优秀古文简练明达的文风,写好白话文。并结合具体课文讲解各类散文的特色和写作技巧。高中一年级的散文教学,在实用意义上,主要是为同学们具备顺畅表达,生动抒发的写作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可以注意的是,在教材选用上,对于当时的蒋委员长很欣赏的王阳明的著作一篇也未选,曾国藩也只选了一篇家书。可以见证当年编辑老师的风骨,岂是後来的提倡老三篇者可望其项背。不过话说回来,後来的人在那种高压下他们敢吗?制度啊制度!这里无须置喙了。 高中二年级集中教授韵文。选材上至《诗经》,《楚辞》,中及汉赋,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本世纪20年代的白话新诗。 又兼及六朝骈文, 宋元评话,剧作和明情小说。从屈原的《九歌》,《古诗十九首》,到李杜诗,後主词,苏东坡的《赤壁赋》, 到孔嬕任的《哀江南》等等。一年中所授虽然只是我国浩瀚的诗歌文学宝库中的沧海一粟,却是其中最可贵的精华。使得同学们在美的感受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对我国韵文发展的历史,各类韵文的特点,各代名家的代表作及其历史地位, 以及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等等基本知识, 无所不包,由于诗歌本身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并鼓励同学学习写诗填词,在进程上是从高一的著重锻炼文字技巧,进步到诵以寄情,吟以述志,文情交融的更高层次,懂得文学作为精神食粮和精神产品的深层意义。 高三年级集中讲授论文,所涵盖内容相当于一部先秦思想史。编选的教材有《论语》和《孟子》选段,《过秦论》,《论贵粟疏》等政论性文章,《墨子。非攻》,《庄子。逍遥游》等哲理性论文,《与吴质书》,《文心雕龙。裁》等文艺性论文,还包括一些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及其它多种主题的论说文。学习重点又由高二的重情转向习文求是,撰文阐思的重理阶段。通过系列范文的学习,使同学懂得许多大至治国安民,小至修身养性的道理。对我国以儒家为主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思辨方法的历史演变有了大体了解。以促进同学联系教材,程度不同地思考涉及人生观,宇宙观,文艺观,认识论,方法论的诸多问题,具体到个人人生道路选择,和平民主问题,乃至恋爱观,交友观等等,促进同学思维的活跃,个性的发展。并且通过议论文习作,学会如何清晰阐明事理,透彻论证观点。总之达到思想修养和论文写作的双丰收。 总而言之,这一套国文教材安排和教学方式;头年讲散文,授之以技;次年讲韵文,动之以情;末年讲论文,晓之以理;使得学生获得了相当广博而系统的文史哲知识,接受了比较全面而扎实的文字功力锻炼,充实了精神文明素养,活跃了思想,开阔了思路,为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如我在前面已述,有了好的教材,更重要的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发挥,下面在《吾爱吾师》系列里,我将介绍几位良师。敬请期待。 产阶级,暲茪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