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天下英才以教之 (二)—— 國文篇 我猜想49前後教學中差異最大的可能是語文課程,所以就在這裡回顧以前的國文課了。 記不清楚,好像以前小學的這個課程是叫國語;大概年紀小還在學語階段,雖已經脫離了“牙牙”地步,但還談不上文乎也哉。只有到了中學階段才能夠學習國文。(雖然,我認為正名為語文不失為一個進步。) 國文課在學習閱讀寫作以外,(實際上是在閱讀寫作之中),包涵著(孕育著,承擔著)培養提高學生的心性和情趣的重要任務。我不在教育這一行,沒有理論,說的只能是我自己粗淺的體會。尤其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這裡面影響至深的,首在教師本人身上,但教材的編排選用當然也非常重要。 我們那時代,教科書沒有統一,像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都編有各自的教科書。我所在的南開中學,卻是選用本校自編的一套完整的國文教材。從這裡也可以看見民國年代的民主氛圍下寬鬆的政治思想環境。 這裡主要介紹高中的國文教材。南開的教材, 是實行不同文類分年集中教學,經典作品選講和文學史系統講授相結合。可以說高中一二年級的國文是一部生動的中國文學史,而高中三年級的國文是一部先秦思想史。 高中一年級集中講授散文。課文選自《史記》,《漢書》等等名著名篇,如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司馬遷的《報任少卿書》,《李將軍列傳》,史可法的《答多爾袞書》直到魯迅的《風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千古的至情名篇,或敘事,或寫景,或抒情,風格各異,反映了我國歷代散文的概貌。結合系統講解散文發展演變的歷史,尤其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變更,強調繼承優秀古文簡練明達的文風,寫好白話文。並結合具體課文講解各類散文的特色和寫作技巧。高中一年級的散文教學,在實用意義上,主要是為同學們具備順暢表達,生動抒發的寫作技巧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可以注意的是,在教材選用上,對於當時的蔣委員長很欣賞的王陽明的著作一篇也未選,曾國藩也只選了一篇家書。可以見證當年編輯老師的風骨,豈是後來的提倡老三篇者可望其項背。不過話說回來,後來的人在那種高壓下他們敢嗎?制度啊制度!這裡無須置喙了。 高中二年級集中教授韻文。選材上至《詩經》,《楚辭》,中及漢賦,魏晉古詩,唐詩,宋詞,元曲,直至本世紀20年代的白話新詩。 又兼及六朝駢文, 宋元評話,劇作和明情小說。從屈原的《九歌》,《古詩十九首》,到李杜詩,後主詞,蘇東坡的《赤壁賦》, 到孔嬕任的《哀江南》等等。一年中所授雖然只是我國浩瀚的詩歌文學寶庫中的滄海一粟,卻是其中最可貴的精華。使得同學們在美的感受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對我國韻文發展的歷史,各類韻文的特點,各代名家的代表作及其歷史地位, 以及詩歌創作的藝術技巧等等基本知識, 無所不包,由於詩歌本身特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夠激發同學的學習熱情,並鼓勵同學學習寫詩填詞,在進程上是從高一的著重鍛煉文字技巧,進步到誦以寄情,吟以述志,文情交融的更高層次,懂得文學作為精神食糧和精神產品的深層意義。 高三年級集中講授論文,所涵蓋內容相當於一部先秦思想史。編選的教材有《論語》和《孟子》選段,《過秦論》,《論貴粟疏》等政論性文章,《墨子。非攻》,《莊子。逍遙遊》等哲理性論文,《與吳質書》,《文心雕龍。裁》等文藝性論文,還包括一些討論思想品德修養及其它多種主題的論說文。學習重點又由高二的重情轉向習文求是,撰文闡思的重理階段。通過系列範文的學習,使同學懂得許多大至治國安民,小至修身養性的道理。對我國以儒家為主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思辨方法的歷史演變有了大體了解。以促進同學聯繫教材,程度不同地思考涉及人生觀,宇宙觀,文藝觀,認識論,方法論的諸多問題,具體到個人人生道路選擇,和平民主問題,乃至戀愛觀,交友觀等等,促進同學思維的活躍,個性的發展。並且通過議論文習作,學會如何清晰闡明事理,透徹論證觀點。總之達到思想修養和論文寫作的雙豐收。 總而言之,這一套國文教材安排和教學方式;頭年講散文,授之以技;次年講韻文,動之以情;末年講論文,曉之以理;使得學生獲得了相當廣博而系統的文史哲知識,接受了比較全面而紮實的文字功力鍛煉,充實了精神文明素養,活躍了思想,開闊了思路,為進一步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然,如我在前面已述,有了好的教材,更重要的在於老師的引導和發揮,下面在《吾愛吾師》系列裡,我將介紹幾位良師。敬請期待。 产阶级,暲茪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