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汪 翔  
小说 科幻 哲理 思想深度  
https://blog.creaders.net/u/3000/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汪翔 ,35岁
来自: 美国
注册日期: 2009-10-24
访问总量: 4,834,48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
汪翔 文集地址
最新发布
· AI泡沫:历史的轮回?
· 深度解读《2289:智慧女神》
· 调戏AI:谍战传奇
· 韩松和他的科幻小说
· 二十部必读经典科幻小说
· 姜峯楠和他的科幻小说
· 《智能裂变》,新科幻经典?
友好链接
· 刘以栋:刘以栋的博客
分类目录
【《荆棘岛的谋杀案》(科幻长篇)】
· 《智能裂变》,新科幻经典?
【《脖子上的锁链》(中篇@苦难)】
· 脖子上的锁链 15 (完)
· 脖子上的锁链 14
· 脖子上的锁链 13
· 脖子上的锁链 12
· 脖子上的锁链 11
· 脖子上的锁链 10
· 脖子上的锁链 09
· 脖子上的锁链 08
· 脖子上的锁链 07
· 脖子上的锁链 06
【AI谈国民性】
·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较真?
·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谈政治?
· 墨西哥人的十大恶习
· 美国最震撼和容易被误解的十个真
· 英国人的十大恶习
· 法国人的十大恶习
· 新加坡人十大恶习
· 意大利人十大恶习
· 德国人的十大恶习
· 韩国人的十大恶习
【与诺贝尔奖的距离】
· 对比韩江和中国作家
· 阎连科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差距
· 王小波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
· 余华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
· 残雪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
· 中国作家极难拿诺贝尔文学奖!
【《轩宇的忧郁症》(中篇@理解)】
· 《忧郁症患者的怒吼》
【写作与阅读 (1)】
· 深度解读《2289:智慧女神》
· 调戏AI:谍战传奇
· 韩松和他的科幻小说
· 二十部必读经典科幻小说
· 姜峯楠和他的科幻小说
· 心理悬疑的写作手法
· 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和现状
· 尼采的超人理念
· 存在的荒诞与生命意义的反思
· 文学作品的灵魂
【人工智能 (2)】
· AI泡沫:历史的轮回?
· 深度完整解读DeepSeek
· DeepSeek“革命”只会是个小浪花
· DeepSeek 带来的恐慌,意味着机
· 自动驾驶,现在谁最强?
· 2025年CES展:AI第一
· 软件业巨变将至
· 建议你学用AI
· 如何用人工智能赚钱
· 文本生成视频模型
【《风中的墓碑:北京89》 (长篇】
· 《风中的墓碑:北京89》(评价)
· 风中的墓碑 00(AI 简介)
【散文】
· 冷眼看世界:解读朱蕊的画
· 荷塘月色,杭州紫竹院
· 北京的荷花与杭州的荷花
· 白痴的独白 (散文之一)
· 青春的回眸
【散文诗 III (原创)】
· 围棋和象棋的对话
· 人工智能的梦之眼
· 青春的印记
· 《被标准掏空的人生》
· 《沉溺的夜海》
· 《晨雾中的离别》
· 那年,风中的少年
· 梦境
【股市投资(2)】
· AI泡沫:历史的轮回?
· 特朗普关税战与投资调整
【《美国契约同居》(长篇@爱情)】
· 美国契约同居 16
· 美国契约同居 15
· 美国契约同居 14
· 美国契约同居 13
· 美国契约同居 12
· 美国契约同居 11
· 美国契约同居 10
· 美国契约同居 09
· 美国契约同居 08
· 美国契约同居 07
【《2289:智慧人审判》(科幻)】
【《杂谈 》 02】
· 白人至上之祸
· 以柔克刚川普无策
· 不靠谱的总统
· 欲加之罪与自欺欺人
· 霸道能打天下
· 人类智商何在?
· 川普贸易战的底线在哪?
· 读不懂的美国
· 2018年诺贝尔奖的小遐思
· 越南移民美国的三波
【《杂谈》01】
· 中国与二战前德国,类似?
· 美国武力回收巴拿马运河?
· 智者,多喜欢沉默
· 普京毁掉俄的过程
· 川普真的输了!急了,坐不住了。
· 北京九零年夏天的荷花
· 企业版的茉莉花革命与公司政治
· 国内日化品牌屡被收购 浙江本土
· 外资日化品牌再下一城 丁家宜外
· 强生收购大宝 并购价刷新中国日
【华裔的战歌】
· 印度裔和华裔在孩子教育上的差异
· 犹太人和华裔教育孩子的特点和异
· 中国不应对骆家辉抱太大的幻想
· 华裔政界之星——刘云平(2)
· 华裔政界之星——刘云平(1)
· 心安则身安,归不归的迷思
· 华裔的战歌(5):谁造就了"
· 华裔的战歌(4):关注社会与被
· 华裔的战歌(3):“全A”情结与
· 华裔的战歌(2):犹太裔比我们
【《杂谈》 03】
· 川普开战,动机影响和结果
· 宪法:保护权利还是限制权力?
· 聊哈佛演讲被抗议骚扰
· 开始有点喜欢特朗普了
·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与Tiktok 下
· 贸易顺差巨大下的矛盾
· 未来四年的中美关系
· 酒精致癌,远离!
· 2025的数学之美
【我的中国】
· 中国HMPV感染病例上升
· 中国经济崩溃是否不可逆转
· 过去三十年的中国经济
· 为什么拐卖妇女长期存在?
· 独裁和独裁体制下: AI的观点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人工智能有助中国走向民主化吗?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个啥玩意
·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如何执行?
· 关进笼子的:权力 vs 思想
【股市投资 (1)】
· 小盘股的苦命终结无期
· 哪些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最值得投资
· 美光科技(MU)的投资价值分析
· 超微电脑(SMCI)值不值得投资
· 股市周期性预测
· 行为经济学与股市风险预测
· AI 催生的数据中心投资机遇
· 利率点阵图变化与股市走向
· 动物精神和对股市投资的影响
· 华尔街看走眼苹果在WWDC的表现
【《智能裂变》(科幻)】
· 《智能裂变》,新科幻经典?
【加盟店经营】
· 转载:太平洋百货撤出北京市场
· Franchise Laws Protect Investo
· Groupon拒绝谷歌收购内幕
· GNC 到底值多少钱?
· 杨国安对话苏宁孙为民:看不见的
· 张近东:苏宁帝国征战史
· 连锁加盟店成功经营的四大要素
· 加盟店经营管理的五大核心问题
· 高盛抢占新地盘 10月将入股中国
【《解读日本》】
· 东京人不是冷静 是麻木冷漠!
· 日本灾难给投资者带来怎样的机会
· 日本地震灾难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
· 美国对日本到底信任几何?
· 大地震带来日元大升值的秘密
· 日本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 灾难面前的日本人民(3)
· 灾难面前的日本人民(2)
· 灾难面前的日本人民(1)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
【金融危机】
· 当前股市评估及投资
· 一月效应与投资选择
· 劳动力市场疲软:衰退前兆?
· 美国的国债,外债和净外债
· 比特币的泡沫与崩溃
· 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了吗?
· 《高盛欺诈门》(8)∶打错的“
· 《高盛欺诈门》(7)∶零和博弈
· 《高盛欺诈门》(6)∶来自股东
· 读不懂的中国逻辑(1)
【《科幻小说》】
【读书与孩子教育】
· 药家鑫教给了我们什么?
·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读书了
·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读书
· 数码书革命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 读书、无书读与数码电子书
【《科幻小说》】
【《乔布斯的商战》】
· 苹果给你上的一堂价值投资课
· 纪念硅谷之父诺伊斯八十四岁诞辰
· 乔布斯的商战(6): 小富靠勤、中
· 乔布斯的商战(5): 搏击命运,机
· 乔布斯的商战(4):从巨富到赤
· 乔布斯的商战(1):偶然与必然
· 让成功追随梦想:悼念乔布斯
【《美国之最》】
· 美国电影巨星你知多少
· 2012年代价最大的新产品败笔
· 美国单位面积销售最好的零售店
· 美国人最讨厌的行当和机构
· 穷人的钱也很好赚
· 美国最舍得在广告上花钱的公司
· 即将消失的十大品牌
· 医院安全指数最高的十大州
· 维稳做得最好和最差的十大国家
· 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十大都市
【《苹果观察》】
· 苹果的人工智能策略与苹果股票投
· 乔布斯的商战
· 投资者在歧视苹果公司吗?
· Penney的CEO到底误读了什么?
· 是不是苹果真的出了麻烦?
· 大跌之后的苹果价值再评价
· 苹果大跌之后是不是机会?
· 苹果跌了,谁对了?
· 科技产品新周期循环开始了?
· 再议苹果的投资价值
【《鹞鹰》(谍战小说,原创)】
· 《鹞鹰》(谍战小说,原创)
【《双面鬼影》(中篇·谍战)】
· 毒丸(13)
· 毒丸(12)
· 毒丸(11)
· 毒丸(10)
· 毒丸(9)
· 毒丸(8)
· 毒丸(7)
· 毒丸(6)
· 毒丸(5)
· 毒丸(4)
【地产淘金】
· 炒房案例之一:南京
· 外资新设房企数大增 千亿美元购
· 该是投资银行股的时候了吗?
· 中国楼市观察(1)
· 地产淘金的最佳时机到了吗?
· 房价突然跌一半,穷人更惨
· 买房、租房与靠房市发财
【理性人生】
· 关于汽车保险,你不能不知的
· 感恩之感
· 失败男人背后站着怎样的女人(2
· 什么是男人的成功?
· 失败男人背后站着怎样的女人(1
· 转载:巴菲特的财富观
· 痛悼79年湖北高考理科状元蒋国兵
【《奥巴马大传》】
· 一日省
· 追逐我的企盼
·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陌生的微笑
· 奥巴马营销角度谈心理
· 神奇小子奥巴马
· 相信奇迹、拥抱奇迹、创造奇迹
· 什么样的人最可爱:献给我心中的
· 希拉里和奥巴马将帅谈
· 是你教会了别人怎样对待你
【盛世危言】
· 美国长期信用等级下调之后?
· 建一流大学到底缺什么?
· 同样是命,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就那
· 中国式“贫民富翁”为何难产
· 做人,你敢这厶牛吗?
· 言论自由与第一夫人变猴子
· “奈斯比特现象”(下)
· “奈斯比特现象”(上)
· 理性从政和智慧当官
· 中国对美五大优势
【参考文章】
· 美国最省油的八种汽车
· 美国房市最糟糕的十大州
· 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十位总统
· 世界十大债务大国
· 新鲜事:巴菲特投资IBM
· 星巴克的五美元帮助产生就业机会
· 转载: 苹果前CEO:驱逐乔布斯非
· 华尔街日报:软件将吃掉整个世界
· 林靖东: 惠普与乔布斯的“后PC时
· 德国是如何成为欧洲的中国的
【《美国生活》】
· 生活在中国和美国各自的优劣之处
· 87号和93号汽油差价扩大很多,意
· 如果是华裔,早被骂的狗血喷头
· 川普:白宫还是监狱?
· 如何成为健康睿智的超级老人
· 通过南美走线美国的策略
· 财务自由的迷思
· 美国耍横,中国能不能说不?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了该主动贬值
· 第二次次贷危机会不会到来?
【海龟与海带话题】
· 祖国,你够格被称为母亲吗?
· 故乡、祖国与自作多情
· 海龟(15):如果懦夫也能生存
· 海龟(14):石油、中国、人民币
· 海龟(13):付出的和获得的
· 海龟(12):钱学森曾经想叛国吗
· 海龟(11):官员博士多与钱学森
· 海龟(10):如果幼稚能够无罪
· 海龟(9):钱学森的尴尬
· 海龟(8):钱学森不访美的困惑
【《美国经商日志》】
· 新闻周刊:如何寻找下一个Facebo
· 是什么能让国家、企业长治久安?
· 美国的商业诚信是如何打造的
· 商业思考:亚马逊在忽悠投资者?
· 商业思考: 奢侈品市场的投资机
· 商业思考:最低薪太低与快餐店连
· 商业思考:美国糖果市场的佼佼者
· 美国零售业开始了中国模式?
· 流量最大的十大网站
· 成者萧何败者萧何
【我的书架】
· 今年诺奖得主的代表作《逃离》全
· 《乔布斯的商战》出版,感谢读者
· 张五常:人民币在国际上升值会提
· 《博弈华尔街》,让你再一次感悟
· 《危机与败局》目录
· 《危机与败局》出版发行
· 下雪的早晨 (艾青)
· 《奥巴马智取白宫》被选参加法兰
· 下架文章
· 下架了
【《乔布斯的故事》】
· 苹果消息跟踪:如果苹果进入电视
· 乔布斯故事之十四:嬉皮士
· 乔布斯的故事之十三 犹太商人
· 乔布斯的故事之十二:禅心
· 乔布斯的故事之十一:精神导师
· 乔布斯故事之十:大学选择
· 乔布斯的故事之九:个性的形成
· 乔布斯的故事之八:吸食大麻
· 乔布斯的故事之七:胆大妄为
· 乔布斯的故事之六:贪玩的孩子
【散文诗 II (原创)】
· 沙漠的叹息
· 冬晨的魔法
· 时光的魔法
· 岁月的礼物
· 《少年月下荷塘的吟叹》
· 荷塘月色:再回颐和园
· 荒野之歌
· 《劣根之诗》
· 《碗与网,风与梦》
· 《塔下的麦穗》
【散文诗 I(原创)】
· 光的信徒
· 兰花的倾诉
· 冬日之梦
· 风沙中的孤影
· 游离的光
· 别忘1938的枪声
· 追杀纳粹战犯
· 三毛的诗和远方
· 琼瑶笔下的梦境
· 琼瑶,其人其事
【第一部 《逃离》】
· 朋友,后会有期
· 师兄,人品低劣
· 开心,老友相见
· 拯救,有心无力
· 别了,无法回头
· 对呀,我得捞钱
· 哭吧,烧尽激情
· 爱情,渐行渐远
· 再逢,尴尬面对
· 不错,真的成熟
【《美国小镇故事》】
· 拜金女(五):免费精子
· 拜金女(四):小女孩的忧伤
· 拜金女(三):丑小鸭变白天鹅
· 拜金女(二):艰难移民路
· 拜金女(一):恶名在外
· 拯救罗伯特(四之四)
· 奇葩的穆斯林(下)
· 奇葩的穆斯林(上)
· 拯救罗伯特(四之三)
· 拯救罗伯特(四之二)
【相聚樱花盛开时】
· 相聚樱花盛开时(12)
· 相聚樱花盛开时(11)
· 相聚樱花盛开时(10)
· 相聚樱花盛开时(9)
· 相聚樱花盛开时(8)
· 相聚樱花盛开时(7)
· 相聚樱花盛开时(5)
· 相聚樱花盛开时(4)
· 相聚樱花盛开时(3)
· 相聚樱花盛开时(2)
【《追风》(战争小说)】
· 追风:第二十五章
· 追风:第二十四章
· 追风:第二十三章
· 追风:第二十二章
· 追风:第二十一章
· 追风:第二十章
· 追风:第十九章
· 追风:第十八章
· 追风:第十七章
· 追风:第十六章
【老文章】
· 谢尔盖·布林:光影之间
· 童年记忆的味道
· 幽灵粒子
· 记忆中故乡的老宅
· 感恩节,雪城出轨(下)
· 感恩节,雪城出轨(中)
· 感恩节,雪城出轨(上)
· 七六年,十三岁的少年(5)
· 七六年,十三岁的少年(4)
· 七六年,十三岁的少年(3)
【菜园子】
· 孤雁
· 沙漠
· 冥思苦想
· 《冬日花语》
· 春天到了,你的大蒜开长了吗?(
· 春天到了,该种韭菜了
· 室内种花,注意防癌
· 我的美国菜园子(3)
· 我的美国菜园子(2)
· 我的美国菜园子(1)
存档目录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12/01/2024 - 12/31/2024
11/01/2024 - 11/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03/01/2015 - 03/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华裔的战歌(1) 华裔在美生存现状解读
   


华裔的战歌(1)

——华裔在美国的生存现状解读



对于华裔在美国的生存现状,根据我二十年来在美国的经历,感觉有些有趣的特点:

第一:人口数量上主要由三大块组成:移民、“偷渡”方式“进入”的,这一块的教育程度普遍性的偏低,但人数规模不小,主要来自南方沿海。而且,还有很多“黑户口”存在,这是未来华裔人口快速增长的后备军。他们的职业主要以餐饮和类似的蓝领工作为主。即使是拥有自己的企业,很多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主要还是徘徊在维持生计的水平。

再一块就是比较早来美国的“老华侨”的后代(早期劳工的后代),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由于文化水平较低而很难有向上“游”的机会。这部分的人数规模估计不是很大。

比较大的一块,则是在最近几十年通过留学方式进入美国的知识分子。最早的是来自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华裔留学生,其后就是大批的来自大陆的“新移民”。这批人的特点(优势)是知识和教育,拥有“技能”,所以,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水平不错,即使是来美的时间不是很长。今天,你在美国各个富有的郊区看到的那些带着孩子,说着有很重口语的“外国佬”华裔,主要就是这批人。

他们就是下面的报道中所说的收入比较高的“第一点五代”华裔——他们在美国获得了更深入的教育,并且通过这些教育获得了谋生的技能,得以在美国的富裕区立脚。他们能够有这样好的生活环境,主要还是得益于他们在美国获得的“技能”熟练,而这种技能熟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得益于他们在国内所获得的“基础教育”。

这是不是就说明国内的基础教育很好?我看也不一定。国内的教育程序帮助筛选了这批人,给了他们继续深造自己的能力,这点是肯定的。国内的“高档”教育对于在美国的谋生,没有多少帮助,是不能够也不可以简单的以国情不同来掩盖国内教育水平低下现状的,除非你是想自欺欺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低下,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制约,必然是一个硬伤。

第二,在美国的第二代、第三代,进入职场的,多数还是“老华侨”,那些教育水准比较弱的人的后裔。以他们后裔的收入来预测和比较这批“新兴”的“留学生”华裔后代的收入潜力,是一种误导和误读。就此断定“第1.5代”就是最优秀的,我觉得有点井底之蛙的意淫之嫌。

这批以教育起家和靠教育资本在美国打天下的华裔后代(第二代)的真正具有规模的发力,还需要时间。目前已经做出比较大成绩的“第二代、第三代”,多数也是早期的知识分子的子女。我们的后代必将比我们这样的“1.5代”优秀,这是必然的。

他们也会很勤奋,而且,他们直接在美国接受教育,节省了很多没必要的时间浪费,也少了很多在大陆和台湾那样的教育环境不得不面对的心灵虐待。那种来自“爱”的摧残,不知道消灭了多少有前途的小苗的未来。

有点让我觉得悲哀的是:在美国的华裔之中,没有出现大量的优秀华裔——来自文化水平低下的第一代华裔家庭。像国务卿希拉里,微软CEO鲍尔默,为AIG打下天下的格林伯格那样的犹太人能够做到的,在华裔这一块看来没有做到。这是不是说,中国传统的进入骨髓的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还主要是来自受过教育的父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传统”的“含金量”,似乎就远不如犹太裔了。

第三,由于第一桶“金”是教育,习惯性的,这些“留学生”华裔,主要的还是安于做雇员,很少有人敢(愿意)冒险自立。即使是有心也有力的人,很多也被那些“优秀的”站在背后的“领导”给规劝住而不敢冒险了。中国“精英”的强势和霸道,是不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如果教育造就的“应该是”霸道的自负的话。

这就是为什么,数据看到的华裔的创业簇的收入不是很高的原因:那些创业者主要还是那些没有文化的华裔,他们主要以开中餐馆和超市为生。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即使在未来,华裔也很难超越犹太裔的重要一点(命伤)。没有风险,自然就不可能有超越平均的回报,这已经是被一再证明的事实了。这种格局肯定会慢慢的被改变,大量的下一代在看到他人创业所获得的巨大回报之后,会在“贪婪”之心的诱惑之下,像小马过河似的,前赴后继。从政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人愿意去试,如果没有失败者,怎么可能有获得巨大成功的王者?

敢于面对失败,才有资格来谈论可能的成功。华裔们,你们有没有给你们的孩子注入这样的“基因”,有意识地为他们培养这样的习惯?


第四,中国式的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最近的“虎妈”故事,让美国不少人对于“中国式”的子女教育兴趣浓浓。但是,就我所接触的,我感觉不到羡慕。再者,“虎妈妈”似乎也不是真正的“中国妈妈”,对于中国文化的把握,似乎也不是很到位。她的很多极端的教育方式,给予我的是女人的强势和咄咄逼人、不讲道理。

中国“优秀”女人的自负和霸道,她,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代表!何必呢!必要吗?这种霸道,到底是在说明你的智慧,还是在证明你的被扭曲?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父母的强势,威逼子女为全A玩命,牺牲的充其量只是一两个原本更有潜力的孩子。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这样,为了培养一代代“A”孩子,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恐怕就不是什么好的结果了。

如果没有父母的宽容和对“A”的藐视,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戴尔和微软。如果巴菲特的父母让他觉得自己永远不会“good enough”,不可能有他很早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一再尝试“歪门邪道”的机会,自然就不会有今天的巴菲特老人了。

那么,在制造业已经没有竞争优势的今天,美国又能够靠什么来继续领导天下呢?一个国家要想持续的强大,必须要有一种环境和机制来鼓励人们的冒险(承担风险)热情:冒险成功的回报巨大,失败的结果不会是让人无法接受。

再说,按照正态分布理论,人不可能是清一色的“会读书”的种类。为什么非得逼迫每个孩子为了分数而分数呢?即使在国内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很多人最终也不如那些在同一个行当玩耍的更“低一级”的同龄毕业生,难道不能够让很多人醒悟吗?

第五,中国的强大是不是让华裔腰板直起来的主要原因?我看未必。在心理上,在无形之中,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这批在美国获得很好教育的“留学生”华裔,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这是事实。他们的老板们想从中国或者通过中国获得更好的利润,自然就会感觉到这些对中国情况熟悉的华裔的价值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悲哀)。

但是,如果这些人依然只是一帮没日没夜靠着一家小小的中餐馆不死不活活下去的“华裔”,中国的富强对你在美国的生存能够有多大的帮助?当你站在新泽西一个装有厚厚的防弹玻璃的中餐馆外卖店柜台后面,接受老板因为你不知道“卖饭”就是”My Friend”,而奚落你英文水平太差,而不得不继续为了一个月八百元的薪水含泪干下去的时候,“母亲”的强大对你又能够有多大的安慰?我看未必很大。

那些老喜欢高喊:祖国的强大让我们站起来的海外华裔,让我觉得既可怜又可悲。他们可怜,是因为那是来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喊——期待。他们可悲,那是因为,很多时候他如此高喊,也只是为了获得来自他的听众的几句“有价值”的好评。对我而言,他们的悲哀还不完全是来自他们自己(来自哪里?读者自己去分析)。

你的未来在你自己手里,中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一位华裔的父母,你才是你自己的上帝。当你在美国因为失业而无钱供房贷时,你面对的一样是眼泪和伤感。当你在美国生存困难时,你一样会发现,祖国给你的机会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安慰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美国生存困难的留学生,回国之后“才”感觉自己被母亲遗弃的“原因”——实际上,最终还是你自己将自己遗弃了,或者说,是你所接受的教育训练将你给害了。


附录一: 美华裔人口调研:增至364万 收入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中新社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与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中心10日联合发布的“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美国华裔人口达到363.9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占美国亚裔人口的比重达到22.2%,比2000年增加33.3%

  这份报告以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为基础,涉及华裔人口、教育、就业、收入、通婚等诸多方面,是迄今针对美国华裔最新、最全面、最详细的一份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35.9%的美国华裔出生在美国,64.1%是在海外出生的。其中,在美国出生的华裔中有约一半出生在加州和纽约;而在海外出生的美国华裔中有六成来自中国大陆,一成六来自台湾,近一成来自香港和澳门,此外还有一成六来自除上述地区之外的海外其他国家。

  从收入水平看,华裔美国人的家庭收入、人均收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在同等受教育程度下,华裔美国人要比非西班牙裔白人的工资收入少500015000美元。

  从受教育程度看,51.8%25岁以上华裔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比例几乎是全美平均水平(26.4%)的两倍。但同时,华裔人口中高中以下学历占到18.7%,也高于全美平均水平(15.4%)

  从职业来看,华裔主要从事医疗保健、餐饮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等行业。82.4%的华裔在私人部门工作,14.1%在政府部门工作。其中有57.2%的华裔美国人在管理领域、专业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就业,这一数字高于平均的32.4%。他们从事的“白领”工作包括软件开发、经理、管理人才、会计以及审计员。其他的华裔美国人则从事厨师、服务员、收银员、纺织工人等“蓝领”工作。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薛海培告诉记者,华裔人口在十年后可能超越犹太裔成为美国第三大少数族裔,华裔在政坛的影响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大。不过,他也承认,由于人口总体比例仍偏小、语言能力不足以及受美国历史上歧视华裔的“排华法案”的影响,华裔参政热情仍偏低。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中心主任品川肇表示,华裔在美国已有了首位市长、首位众议员等,相信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华人参与政治的热情会不断提高。

附录二:美国迄今最全面华裔状况报告出炉 呈现四大特点 人民网

全美华人究竟有多少?2011210日,在美国国家记者中心,由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NCCA)和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中心联合推出的《2011年全美华人人口动态研究报告》,首席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数字。根据可获得的2009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美华裔(以下简称华裔)总数为3638582,占美国总人口的12%,是美国最大的亚裔群体。几乎四个亚裔中,即有一个华裔。

迄今最全面的华裔状况报告

该报告以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涵盖华裔数量、收入、教育、婚姻、就业等各种数据,是迄今为止关于华裔美国人的最全面的报告。

长期以来,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美国人数量很少,40年前,亚裔只占全美人口的1%,因而不受重视。联邦政府人口普查的数据,只将非西裔美国白人(以下简称白人)、非裔及西裔美国人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在过去的20年里,亚裔数量迅速增长,已占到全美人口的5.5%多,在2000年至2009年间,华裔数量增加33.3%。按照目前速度,一旦2010年人口普查据出台,华裔数量将超过400万。

NCCA主席薛海培表示,很少美国人知道这一点。NCCA从今年开始,将定期发布关于华裔状况的调查报告,未来,该报告不仅将包括联邦人口普查中的硬性数据,还将包括华裔对一些敏感问题的看法,从中发现华人社会变化的曲线。

负责数据分析整理的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研究中心主任品川肇教授认为这一报告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华人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发生了居大变化,同时也是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时期。华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不仅对美国社会,而且对美中关系,都有重要影响,其呈现的各种特点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半数华人居住在纽约和加州

该报告认为,华人在新世纪呈现四大特点。

一为多样性,华人并非一个同质的群体,内部存在很在差异,包括来源地,是否归化,通婚等方面。

二是集中性,华人在居住、教育、职业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51.4%的华裔美国人住在纽约、洛杉矶等五个大都会城市的郊区。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华裔不再居住在传统的中国城,而与其他亚裔群体住在郊区富裕的“亚洲城”中。全美共有7000所大学,90%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的华人集中毕业于其中300所大学。

三是两重性,在许多社会和经济特点上,华人呈现出双模式。在就业上,一方面华人从事管理、软件开发、医疗、财会、审计等专业性强的高级白领工作的有很高比例,另一方面,亦有很多从事厨师、服务员等低收入蓝领工作。这种就业两重性在其他亚裔中则不明显。全国范围内,华人家庭中际收入居于较高水平,同时,华人的贫困率为9.6%,高于白人8.1%的贫困率。25岁以上华人拥有大学以上文凭的比例为51.8%,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同时,华人未获得高中文凭的比例为18.7%,高于美国平均水平15.4%

四是教育回报率低。华人普遍重视教育,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但数据显示,华人花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回报率低于美国平均水平和白人。数据显示,同等学历下,华裔男性比白人要低50001.5万美元。如获得硕士以上学历的华人男性,平均收入为85805美元,而白人男性为86316美元。数据虽然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女性比同等学历白人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但品川肇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认为,华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刻苦,是其回报率的根本原因。但研究显示,华人女性主要是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回报高,35岁以后,由于家庭、文化的考虑以及种族及性别歧视因素,华人女性的回报率明显降低。

一点五代华人收入最高

该报告的一些结论,与长期以来人们对华人的认知并不吻合。

随着华人在美国社会的立足,应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该报告将华人分为第一代、一点五代和第二代及以上三大类。其中第一代为完全在美国以外受教育的华人,比例为16.1%,第二代及以上为美国出生的华人,占36%,一点五代界于两者中间,非美国出生,至少部分教育在美国完成,比例为47.9%。报告显示,三大类中,第一点五代不仅人数最高,而且收入高于第二代及以上华人。这种并非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现象同样存在于其他亚裔群体。华人喜欢建立小企业(在美国指雇佣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这是美国人眼中的又一华人形象。但数据显示,华人自我创业的比例只有5.9%,和其他族群没有区别,而在第二代及以上的华人中, 自我创业的比例只有4.1%,低于其他族群。

华人在美国高校中获得博士学位比例最高。事实是印度裔美国人比例略高。

华人参政意识有望提高

尽管华人中出现了市长、众议员、参议员,但数据显示,华人担任公职的意愿并不强。从就业取向上看,82.4%的华人在私营部门工作,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仅为14.1%。品川肇认为,华人加入美国籍的比例在亚裔美国人中居第三高,公民数量的增多,必然转化为投票率的增高。他相信未来华人担任政府公职及从事社区服务的热情会不断提高。薛海培认为,华人在未来10年有望超越犹太裔成为美国第三大少数族裔,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将随之增大。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否对在美华人的流向产生影响?薛海培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返回中国的华人数量在增加,但来美国的华人数量也在增加,来美留学的华人学生年龄趋小,显示出许多中国人对美国教育价值的认可。同时,来美国投资的华人亦增多,这是过去所罕见的。

品川肇认为,华人绝大多数具有双语优势,78.6%的华人在家说一种以上的语言。越来越多的华人利用这种语言及其他优势,穿梭于美中两国间,成为“跨国人”,不仅自身受益,也有利于美中关系的发展。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