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股市的拐点到了吗? 下面几篇文章,对于理解中国股市的现状,中国经济的格局和未来的可能走向,有帮助,转载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思考。 历史上每次经过2245都会有大行情 自虐可休矣 2011年12月14日 腾讯财经 历史之鉴:沪指每次经过2245都会产生大行情 12月13日,沪指毫无悬念地继续下探,最低跌至2245.87点。经过十年的震荡折腾,沪指又回到了2001年6月14日的高点--2245点。 十年,沪指又重回原点;十年,沪指涨幅接近零;十年,竟是梦一场。 股民沉睡十年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唯有自己的股票还套着。 新世纪的这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功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GDP从10万亿元人民币,到现在的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国家财富爆发性增长。多少亿万富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从13万亿元,到现在的超过84万亿元,增长了5倍多。不可谓没有裂变性增长。流动性和热钱四处汹涌流窜,经济体内不可谓没钱。 可是股市,它就是从2245点,奔波了十年,又回到了2245点。这实在是一个奇迹。 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大盘就此狂飙,成就了历史上的"5·19"行情。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 从1990年底到2001年,中国股市终于出现历史上第一轮清晰的牛市,可谓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因此其峰值2245点也被视作一个最重要的心理点位。 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被推高到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之后便开始掉头向下,股市进入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经过了998的历史最低点,直到2005年底,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刺激之下,市场再次出现启动迹象。 2006年12月14日,沪指突破2245之后,开启了它的6124之旅。 2009年9月5日,沪指以一个跳空缺口,开盘直接跌破2245点。此后沪指连续下跌创出新低1802点之后反抽不成再次下跌创出近年来的重要底部1664点。 十年回首,沪指每次经过2245点都会产生惊涛骇浪的行情。 如今,沪指再次站在2245点。各方机构磨刀霍霍,但步调不一致。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测算的最新仓位显示,根据2011年11月25日至2011年12月8日期间的数据,股混型基金最新股票仓位的简单平均由上期的75.33%升至78.33%,增加了3个百分点,处于2006年以来的中高水平。括华夏、广发在内的十大基金公司仍在逆势增仓。 但基金的加仓有由于申购赎回而显示加仓的因素,也有调兵遣将准备年末排名站的因素。基金主动坚决加仓的势头并不明显。 基金对后市看法整体偏空。兴业全球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认为,当下市场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持,预计明年一季度会出现企业利润率增速的低点。"今年底明年初市场投资机会不大,明年不会有大的整体性机会, 私募也附和着公募基金的看法,整体偏空。在私募排排网近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42.86%私募认为我国经济会于2012年一季度见底,25.71%则认为会于明年二季度见底。 阳光私募大多不约而同地减仓,并将资金转向防御性行业。 同样即将惨淡收场的保险机构对目前行情基本不抱有任何希望,将关注重点投向来年。 有多位保险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经济增速下滑尚未达到本轮经济调整底部。如明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不排除央行会动用利率工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行情会从明年一季度后开始酝酿。对下阶段操作,一些保险机构的策略是积极审慎、控制仓位、相机而动。 尽管作为买方的基金对明年行情的展望则略显悲观,但作为卖方的券商对2012年的行情普遍乐观, 多数券商认为,"经济底"会出现在明年一、二季度,随着政策放松稳步推进,大盘有望迎来一波趋势性反弹行情。 在多数大中型券商看来,明年行情的演绎将呈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走势,看空一季度,看多二季度。 就上证综指波动区间而言,基本预期在2200点至3000点。其中,国金证券、渤海证券等最高看到3200点,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平安证券等最高看到3000点。中金认为,上半年冲至2900点,此后再行回落。 对市场估值比较乐观的还有产业资本。进入12月份,上证指数跌破2400点再寻新底之时,产业资本的增持明显提速。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2日,A股市场共发生60次增持行为,累计增持1.53亿股,增持金额18.29亿元。而整个11月份虽然增持112次,但增持仅为8421.83万股,累计金额8.86亿元。12月的前9个交易日,增持股数和金额比11月份增长81.69%和106.43%。 十年轮回,如今重新迈步。好梦。(21世纪网 区柏均) 叶檀:热钱走了 没什么了不起 自虐可以休矣 热钱走了吗?是的,暂时走了。 从年中开始,热钱开始逐步撤离,表现在外汇交易市场中,人民币无本金远期交割价格下跌,今年10月,中国外汇占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首次出现负增长。不仅中国,所有新兴市场遭遇阻击,资金大幅外流的新兴市场国家中,俄罗斯、新加坡等9月、10月间资金外流突破百亿美元规模,俄罗斯美元净流出量高达250亿美元。 热钱走了,走就走了,没什么了不起。 在债务危机逼迫下,美国、欧洲金融去杠杆化。估计将有上万亿美元资金回流到欧美,解决母公司的燃眉之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新兴市场资金链收紧。事实上,欧美债务危机的形成是全球性的去杠杆化过程。 如果新兴市场债台高筑,内部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加剧,热钱撤离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在历经数次金融风暴之后,新兴市场已经学乖,他们集聚大量外汇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同时严控外债规模,抑制资产品价格泡沫。根据彭博数据,2009年6月,"金砖四国"不含黄金的国际储备资产计达2.8万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7.8%,且占全球42%。截至今年5月,新兴市场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总计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就达到3万亿美元,而在1998年末时,这些国家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外汇储备。迄今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3.2万亿美元,而俄罗斯高达5000多亿美元,数千亿美元的流出不会撼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根基。 热钱走是暂时的。 所谓热钱,是短期套利之钱,中国出台刺激政策,热钱源源而来,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热钱滚滚而去。此次热钱出走,是中国资产品价格迟迟起不来,而政府抑制房地产快速上升的决心没有动摇,继续留在中国,无利可图。而美元指数处于78左右的位置,相比其他货币处于高位,此时以美元的形式进入资金匮乏的新兴市场,是另一套利渠道。 如果欧美经济情况好转,可以采取高息政策,那么资金的转换将是长期的,但目前欧美自顾不暇,美国采取"扭转操作"将长期利率压制在低位,而欧元区今年以来已经两次降息。全球经济比的是谁更丑,从债务来看,显然是发达国家更加糟糕。2010年美、欧、英、日四大经济体总债务余额达到84万亿美元,约为其GDP的2.4倍。在全球债务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外债总和,已经占到全球债务份额的83.8%。很明显,资金回流母体不过是短期之内看到美元价格上升、股市相对新兴市场较为稳定的短期利益。一旦新兴市场经济有所启动,卢布、人民币等价格上升,热钱很快就会掉转枪口,回到新兴市场经济体。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那一种局面,那就是欧元区迅速建立统一的财政体制,欧洲央行采取实际上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提振本土经济,资金可以在本土抄底,资金撤出新兴市场将成为长期趋势。从债务以及就业情况看,这一可能性不大。 中国一直在为庞大的外汇储备担忧。"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额的约40%,60%左右以美元储存,而且还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导致"金砖国家"财富的直接损失;而美元升值可以让这些国家在财富不损失的基础上调整资产配置。中国缺乏资源,资源利用率低,在美元升值而资源产品下降之时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而人民币汇率下降则有可能保障中国出口稳定,不会大幅下降,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腾出空间。 中国政府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这就意味着此前十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以外汇占款主导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必须改革,外汇占款下降也是中国基础货币发行体制改革的大好时间窗口。 事实上,人民币中间价还在上升,说明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没有放松,人民币兑美元的市场价甚至略有上升。 外汇占款下降,就担心热钱流失;外汇占款上升,担心通货膨胀--这样的自虐可以休矣。(每日经济新闻) A股连绵阴跌 期指多空异常对决 A股连绵阴跌,昨日上证综指收报2248.59点,再度创下32个月收盘新低,跌幅为1.87%。深证成指收报9190.88点,下跌1.98%。但股指期货市场,多空对决升级,四大合约总持仓量从上周五突破5万手之后,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新高。 分析师认为,当前A股的下跌,其更多体现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即市场悲观情绪的极端化成为主导A股运行的主要因素。 而股指期货持仓量的空前增加,也显示多空对博已经空前剧烈。在四大合约中,主力合约IF1112将于周五交割,照理说投资者应逐步撤退,但从上周五开始,成交量与其他合约一起不断垒出新高。东方证券分析师高子剑猜测,1112合约中的多头或许仍在赌接下去几天出现较大反弹,寄望全身而退。 从持仓量来看,期指四大合约总持仓达到了55588手,多空资金入场均很积极,也意味着多空对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析人士表示,根据"多头不死,空头不止"的规律,行情可能会进一步朝着有利于空方的形势演变;而从期指相对于现货的正溢价来看,目前多方不但没有认输,反而在交割来临之前不顾溢价继续"死扛"。"要么就是多方已经非理性了,要么就是多方掌握了本周最后几个交易日上涨的充足理由,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市场情绪比较悲观,但不应过度恐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应当理性看待当前市场。 "事实上对于当前A股的运行,排除基本面因素外,本周两市的下跌其更多体现了投资者的悲观心理,即市场情绪的极端化成为主导A股运行的主要因素。"银泰证券分析师陈建华 认为,整体而言,当前A股正经历转折点出现前的最困难时期,从操作的角度看并不建议投资者去猜测具体的底部点位。但从战略的角度看,投资者同样不宜盲目悲观。(上证:刘伟,叶苗) 期指持仓创历史天量 机构避险需求喷薄而出 55588手!股指期货四大合约的总持仓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上周五突破5万手之后,期指持仓已经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新高。据计算昨日收盘后共有接近150亿保证金留在场内,这一格局与证券市场频创地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意味着在大盘创出新低的同时,期市多空对博则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一方面是空头增兵大举做空,另一方面多方则死扛等反弹,这一点位的对决即将上演。 从更深层次看,目前股指期货总开户量达到了8.5万户左右,开户机构超过了220家。随着市场逐步走熊,各方资金已纷纷"醒悟","与其在期待反弹中煎熬,不如面对现实去做空"--这已经成为包括基金、券商和私募在内的诸多群体的一致心声。 期指将上演空前多空对决 "看了这样的持仓量,我都怀疑自己记错了交割日时间。"东方证券分析师高子剑这样形容他的感受。本周五股指期货就将迎来本月交割日,但主力合约截至昨日收盘还有3.47万手的持仓,是交割周历史同期的最高值,资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期指从上周五开始的增仓趋势已令市场瞩目,从50409手,到51422手,再到55588手,连续三个交易日都创出历史新高。 按照近月合约18%保证金,远月合约20%的保证金计算,昨日收盘之后共计148.5亿的资金留在场内,而这部分资金仅仅是持隔夜仓的资金而已。据统计,昨日期指盘中的持仓量突破了6万手,按此计算在盘中应有170亿左右的保证金。而由于期指很少有人满仓操作,这批保证金背后的"预备资金"应不低于保证金总量,可以说,至少有300-400亿的资金参与期指博弈。 对于期指行情而言,这意味着多空对搏已经达到空前水平。从持仓结构看,空方集中在少数几大机构席位上,而多方的分布则相对分散,一些业内人士也戏称这是"机构对决散户"。"市场跌到这份上,想继续做空赚钱的人不少,想在这个点位赌一把政策、博一把反弹的也大有人在。"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负责人陶金峰表示说,期市历次大牛大熊行情,都绝不会缺少这种博弈。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多头不死,跌势不止"的规律,行情可能会进一步朝着有利于空方的形势演变。而从期指相对于现货的正溢价来看,目前多方不但没有认输,反而在交割来临之前不顾溢价继续死扛,"要么就是多方已经非理性了,要么就是多方掌握了本周最后几个交易日上涨的充足理由,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机构参与热情急升 在行情激烈博弈背后的,更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市场结构的悄然改变:来做空避险的资金越来越多了。 从历史上看,期指在今年10月之前,日持仓量基本都稳定在3-4万手这一区间。而从10月之后,持仓量就进入了一个明显的快速增长通道,10-11月持仓量都在4-5万之间,而到了上周五持仓量正式突破了5万大关。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截至12月初,股指期货的总开户量(除特殊法人)在8.5万户左右。而在特殊法人方面,截至11月30日,中金所共开立220余个特殊法人账户,其中有40余家券商自营账户,逾10家证券集合账户、近100家证券定向账户和逾60家基金专户账户。加之上周获批的信托账户,券商、基金、信托已形成全面介入期指的格局。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参与期指的热情都在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私募账户隐藏在个人户中,"很多私募是用个人名义开户的,这批机构的数量不容小觑。"某期货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近期找期货公司咨询期指的私募为数不少。 市场人士表示,期指参与力量日渐增多有几大原因: 一是熊市中套保需求被激发。"我们不埋怨不骂娘了,就老老实实通过期指做空来规避风险了。"某家机构人士坦言,现在即便出现反弹,对于后市也不敢看好了,干脆还是通过做空来对冲风险。目前融券还不能完全覆盖市场风险,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股指期货。据了解,中信证券去年使用期指等衍生工具投资减亏4.32亿元,对公司利润贡献达到2 .65%。这一榜样让更多的机构开始仿效。事实上,从10月份期指持仓骤增也可以看出,随着熊市面目逐渐清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转换思路",纷纷操起了期指这一工具。 二是投机资金顺势入场。从今年期指高点至今,期指当月合约下跌已逾900点,如果一路做空的话获利已逾150%,巨大的财富效应也引来了不少股市资金转移战场。同时也有不少资金认为目前下跌已很充分,渴望近期出政策博反弹。 三是由于指数下挫,期指入场的门槛也自然降低,做一手期指的保证金目前只需13万就可以了,因此持仓量自然上升。(上证 .叶苗) 谁导演了A股兔尾"悲剧" 地量长阴"吓跑"抄底大军 众所周知,地量之后容易引发长阳和长阴的变盘。上周,四颗"十字星"的排列,正式发出强烈的变盘信号;遗憾的是,众星捧月的经济工作会议内容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于是,唯一可供博反弹的砝码也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股指选择破位下行,本周一宣告失守2300点关口,本周二更是出现久违的长阴棒,沪指最终跌破2250点的支撑,这期间成交持续低迷,抄底者寥寥无几。 事实上,本周一的地量下跌,已基本确立了短期股指下行的趋势。在消息面并无利好刺激的背景下,本周二股指选择低开低走,应该说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只是盘中股指连抵抗性的反弹也未出现,午后跌势更进一步扩大,全日成交更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截至收盘,沪综指下跌42.95点,跌幅达1.87%,报收2248.59点,该收盘价及盘中低点2245.87点,均创出2009年3月20日以来的新低。同样,深成指昨日收盘价9190.88点及盘中低点9175.17点,也均创出2010年7月上旬以来的新低。成交量方面,尽管沪深股指成交均有所放大,但4、500亿的单日成交额,依然属于历史地量水平。 股指在变盘时刻选择破位向下,当然会对市场人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与此同时,近日A股相对外围市场跟跌不跟涨的走势,也令意欲抄底者望而却步。统计显示,除去央行"降准"股市应声上涨之后,最近9个交易日沪综指几乎是跌跌不休,期间仅出现过一日微涨6个点,上证综指自12月2日以来累计下跌幅度高达5.79%;同期美国道指则微涨0.01%,期间更出现三连阳的喜人走势;欧洲股市方面,法国股市同期累计跌幅也仅为1.29%,期间也曾出现过单日放量长阳。 政策微弱利好难敌经济下行风险 在四颗"十字星"排列出现之后,市场一度寄希望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能够触发超跌反弹;然而,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出炉之后,这一希望便成为泡影。2012年的政策表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要适时进行预调和微调;与此同时,与市场预期有所出入的是,此前市场期待的"保增长"被"稳增长"的提法代替。 具体来看,"稳增长"说明政府对目前的经济增速和状况较为满意,只要稳住目前的增长水平即可,而"保增长"说明政府已认为经济陷入了偏冷的状况。进一步来看,"稳增长"的主要政策重点在于防范,即宏观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硬着陆",因而短期内未必需要对宏观整体政策做出大的修改。而"保增长"则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显著转向宽松才能使得经济增速回升。总体而言,在当前"稳增长"的总基调下,宏观政策调整更可能采取的是一种"渐进"的方式。应该说,在当前的时点,货币政策"渐进式"的放松,并不意味着全面放松;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不可能再现2008年4万亿那样的规模和力度,因此这一政策表述所释放的放松信号,并不足以止住市场下行的步伐。 就经济层面的运行来看,当前经济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即便政策出现一定的松动,但根据历史经验来看,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也存在着时滞,尤其是在政策放松的初期。换言之,一次调准,并不能拖住当前经济下行的步伐,其对资金面及经济面的提振作用也还需等待。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及的"稳增长",可能更多从"减税"的角度出发,并未过多地谈及投资,因而投资增速或较难超出预期;再加上欧债风波始终未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2012年出口依然面临较大的风险,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经济内生性的下行风险依然不容小视。 "地下室"杀跌已不可取 缩量阴跌之后,股指继续选择破位下行,一时间恐慌情绪再度蔓延,股指再现杀跌潮。然而,理性地看,股市不会永远只跌不涨,在过度超跌之后,股指自身也存在着较强的弹升动能,如果短期再出现反弹导火索,则超跌反弹行情随时有可能上演。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地板价"之下清仓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 抛开市场短期的波动,从中期的角度来看,即便从2300点的"地板价"跌至2200点区域的"地下室"价,当前股指应该依然是处于底部区域。尽管当前的政策放松力度还不足以改变经济运行的趋势,但随着未来多次的"降准"甚至是降息之后,政策放松对经济的提振作用会逐步显现,届时经济底的出现会提前,经济下行的幅度也会被缩小。因此,当前应该属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虽然还不能确定"黑暗"持续的时间周期有多长,但经济底将在2012年一季度末及二季度出现的呼声日前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最迟到明年中期之后,股指大概率会出现一波趋势性上升的行情。 退一步来看,就短期的超跌反弹需求而言,技术性反弹的时间窗口正在临近。一方面,股指连续破位下行,期间并未出现过像样的超跌反弹,连盘中的反抽,也表现得极为微弱,因而不排除近期股指的下跌速度存在过度之嫌;另一方面,在欧债危机短期难以实质性解决的背景下,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将是大趋势,国内外汇占款负增长之后,可能依然是延续底部徘徊的走势,在此背景下,为缓解资金面压力及经济下行幅度,预计又一次的"降准"也会很快到来,而一旦这一预期落实,股指也就有了技术弹升的基础。 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寻底过程中,股指的波动会加剧,但"磨底"过程历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当前投资者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一份耐心,毕竟从大方向来看,待经济底探明之后,2012年出现趋势性上升行情的概率较大。事实上,当前各大机构对2012年年中左右的行情普遍较为乐观。中金公司认为,市场反弹的时间点,更有可能会出现在2012年春季,因为届时政策调整对资金面的影响将逐步开始显现;同时,市场对经济下滑的幅度和风险也会做出更清楚的判断。整体而言,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继续蛰伏,等待春季行情"。平安证券则相对看好2012年上半年的行情,综合政策微调、流动性改善和短周期环比见底因素,建议关注春节前后"先下"到"后上"的时间窗口。(中国证券报) 行情冰冷蓝筹股"暖身"效应再显 进入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市场依然没有起色,指数仍在持续走跌。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今年最后一段时间的行情或许将在持续震荡中度过,"吃饭行情"难现。而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估值较低的大盘蓝筹股仍受到青睐。 招商优势企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表示,随着经济增速开始下滑,通胀开始见顶回落,股市正呈现筑底特征,预计明年股市的投资机会好于今年。其进一步强调,近期央行一次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是货币政策由从紧回归中性的重要信号,而回购利率下行则表明银行间市场资金将逐步宽松,在此背景下是基金建仓的较好时机。而从行业配置来看,银行保险等金融类股票值得关注。虽然从行业景气的角度来看,暂时仍有不确定性,但由于长期价值被低估,未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基金经理则指出,尽管当前A股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不高,但结构分化显著,大盘蓝筹股及传统经济类股票的估值风险基本得到释放,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依然偏高,存在继续调整的压力。再加上融资需求、热钱外流、基金仓位偏高所带来的资金面压力,以及外围市场的动荡,市场将继续进入震荡筑底阶段。 "在投资方向上,一方面维持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基本配置,另一方面在市场调整中逢低买入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成长股。"其进一步表示。 此外,根据华富基金发布的12月份投资策略报告,其指出大盘蓝筹股或在一段时间内有较好表现。基于对经济加速下滑趋势的判断,华富基金表示,长期看来,经济政策放松成为必然,未来市场将在政策放松与经济下滑间反复。由于市场的反转需要政策、流动性与经济逐次见底才能看到,因而短期市场放松的步伐会比较缓慢。在目前市场震荡筑底的背景下,小盘股估值回归将继续进行,而预计大盘股将有超额收益。 "现在宏观政策和流动性已经有所松动,但全面松动还为时尚早,尤其是房地产调控仍然坚定,这就使市场仍然会处于纠结的状态。"华安动态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仍在经历筑底阶段,但也正是孕育机会的阶段。在其看来,企业盈利快速下行接近见底的阶段,会在股市上提前反映出来,只要明年大环境稍微好转,供给面、政策环境、经济预期有所改善,行业、个股机会还是很多的。而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要抓有明确业绩支撑的公司,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与大金融相关的行业,如银行保险股;二是未来投资明确支持的行业,如电信设备、电力设备;还有一部分基建行业。(上证 .郭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