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我在刚刚在新泽西结束的“华夏中文学校2012年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年会”上的专题发言为主整理出来的,主要反映我两年来在华夏爱迪生中文学校教八年级中文的心得体会。供有兴趣的中文老师及家长参考。 一,海外中文教学的现状 有人说,在美国想见中国人,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是华人教会,一是中文学校。中文学校比华人教会的人更多,因为不管你信不信教,你都想让孩子学中文。周末中文学校近二十年来发展很快,以新泽西为中心的华夏中文学校就有二十所分校,七千多学生。而新泽西还有其他至少几十,可能上百所周末中文或华文学校。 这么多的华人孩子上周末中文学校,那么教学效果怎么样呢?据我观察,和一些周围家长与中文教师的反映,现在中文学校的情况基本上是这样:低年级孩子比较愿意学,兴趣比较高,家长积极性高。高年级孩子不愿意学,没有兴趣,大部分家长基本上抱着只要孩子不退学,学一点是一点。读到六,七年级听说还可以,基本不能读,不能写的学生是绝大多数。七年级或者更早就放弃学中文,或完全是为了父母还在学。即使还在学的学生很多也是不完成作业,或主要由父母帮助甚至代劳来完成作业。最后真正可以读写的孩子可能就百分之一。至少一半的孩子离开中文学校后基本上不能读,不能写,而且对中文有不同程度的反感。 由于高年级学生厌学,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的学生比例高,高年级老师失去教学动力而中途辞职率很高,虽然他们找的辞职的借口五花八门,教学失去意义是最大的原因。这是不少校长与教务长头痛的问题。 对于小孩教育,中国人喜欢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海外周末中文学校的教学,起跑时浩浩荡荡,争先恐后,但后继乏力,中途大部分退出,坚持到终点的寥寥无几。 二,原因 1, 实用主义至上 家长也好,学校也好,对于孩子的中文学习的要求一是要实用,就是孩子学会用中文,二是要通过Chinese SAT与Chinese AP考试,对考大学有好处。 家长的实用主义至上,可以从一个例子看出来。今年上半年,我在一所学校代九年级的课,讲了一些我称为的“多字成语”,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书到用时方恨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样的句子。要求学生回去抄写几遍。接下来上课时,班上学得最好的女生在交作业的时候指着那些成语对我说:“我爸爸妈妈说,这些东西没有用,我不用做”。我很震惊。但我还是给她说了半天这些成语为什么有用,她似乎很不耐烦。我过了几天以后才终于明白她父母说那些成语没有用的真正意思:所有的考试都不会考这些成语,所以不用学。我当时很惊讶这些中国家长与学生的短视,如果我们的家长与学生都是这样,再过几十年,我们中国文化可能濒临消亡了。 现在回头谈“能用中文”这个要求,看上好像去不高,其实非常高。有点像剩女们说的,我们对男方要求不高,只要谈得来。“只要谈得来”并不是一个低要求。不然三十几年了,怎么就没有一个谈得来的呢?要“能用中文”对海外孩子来说,比剩女“只要谈得来”的标准还要高。所以现在中文学校基本上能满足家长对学生能通过各类考试的要求,但“能用中文”的要求几乎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 2, 与国内相比,海外学生学中文的时间太少。一学年只有30次课,60个学时,还不能保证。学生记得少,忘得快。有点像我们家乡说的“猴子掰苞谷”,右手掰一个,放在左腋下夹住。然后右手再掰一个,张开左胳膊,将新掰的苞谷(玉米)夹住(原来的那一瓣苞谷已经掉了)。结果一大块苞谷地掰完了,也就只得到一瓣(或两瓣,如果它右手还拽着最后那一瓣的话)。学生看不到进步,产生严重的挫折感。语言环境更远不如国内,所以很难巩固学习效果。 3, 孩子看不到学中文的好处,没有动力。虽然父母编了很多的理由,但无非就是能与爷爷奶奶沟通,考Chinese SAT, Chinese AP对上大学有好处,可以去中国工作了等等。但SAT, AP Chinese对上大学的好处现在也没有那么大了。我们这些中国出生中国长的海归都不知道能不能存活,美国长大的孩子后果可想而知。和爷爷奶奶沟通,很多爷爷奶奶本来就懂英语,有些几年来一次,住几个月就回去了,有那么需要吗?与我们当年拼命学英文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想来美国,不考过托福是来不了的。 4, 教材不适应海外教学实际。课文枯燥无味,有些课本都是介绍像马克吐温,毕加索等外国名人的课文。高年级课本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内容太孩子气,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作业过分强调记忆,重覆练习。不论什么教材,包括低年级效果很好的马立平教材,到了高年级都遇到了困难,教学效果不好。 5, 与英文竞争居下风。在低年级时,中英文齐头并进,似乎没有高低,孩子也不反感学中文。当孩子十二三岁后,孩子的英文已经可以看小说了,这给他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看到五色缤纷的世界,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可以用英文写出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朋友交流。而中文却还是只能读很简单的句子,满足不了他们的旺盛的求知的心理需求。更写不出几句像样的句子,没有办法进行交流。这是压垮孩子们学中文兴趣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海外学中文的两种成功模式 1, After School 中文班. 加州,北卡(可能还有别的地方)有中国人办After School 中文班,每天讲学一到两小时中文课。因为每周五天学中文,孩子中文进步很快。远远高于周末中文学校的学生。新泽西现在也有,但很少。主要是接送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去不了。 2, 坚持暑假送孩子回中国 不论是参加中国夏令营还是与亲戚在一起,孩子的中文都可以大幅度提高。问题是大部分家长不可能每年送孩子回中国。 这两种成功模式都是利用了国内学中文的环境(送孩子回国),或创造出相似的环境(After School 中文班)-保证足够的学中文的时间,让学生每天进步。他们采用的国内编的教材,把中文当成交流工具来教,取得了成功。 但是需要提到的是,我知道的一个很成功的北卡的After School 中文学校,他们最高只到六年级。如果孩子还想继续学,就只能再去周末中文学校了。 四,学中文的三种途径 1, 通过大量的记忆背诵,把中文当成交流工具来学 这是目前最盛行的学中文的办法。通过听写,朗读,造句,填空等大量的练习来增加词汇。通过阅读短文来增加阅读能力。通过写作文来增加写作能力等。总之,大量的记忆生词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这类教学,常常让海外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2, 学习中文本身的语言学特征和语言的表达形式 汉字与拼写文字的不同在于,汉字本身有很深的文化含义。比如部首偏旁,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对联,诗词格式等。海外教材有一点介绍,但非常少。这类教学,关注语言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把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 从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习。像书法,字谜,多字成语,相声,歇后语,拗口令,多字成语(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的),各种代代口头相传的民间故事等等。我把它叫做“趣味中文”。这类语言形式教材上没有,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社会交往,比如看电视,听广播,观看演出等接触学到这些的。因为它本身的极强的趣味性,加上又是在没有任何压力之下接触的,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很轻松的心态下来学的。 海外中文教材以1为主,有极少量2的内容,3几乎没有。如果说1,2是阳春白雪,那么3就是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当然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教材上是没有的。但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自己学中文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中文知识是在课外,通过接触这类下里巴人的形式学来的。我们的电影,小说,戏剧等都充满了这类文化语言。而且这些知识与课堂里学到的1,2产生良好的互动,才使我们有了更为全面的中文知识体系。 身在中国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接触到很多这类中文表达形式。但是在海外,华人孩子基本上完全接触不到这类语言形式。即使最后坚持读到9,10年级的学生,大多数也对此知之甚少。 五,中文的魅力在哪里? 我的朋友江岚几年前写过的一个故事。江岚是新泽西威廉柏特森大学的中文教授。她说,开始她教美国学生时,和国内一样,最先教拼音。但上了两次课,美国学生提意见:为什么不教我们汉字?江岚说:一上来就学汉字太难了。美国学生说:我们不是来学拼音的,我们是冲着汉字来的。我们就是要学汉字,不怕难。从此江岚第一课就教汉字,把拼音夹在汉字中间教。满足那些想学中文的美国学生的要求。 中文的魅力在于它表达的文化。既有它背后的中华文化,也有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如果能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出来,学中文就会很有趣味。很多学中文的外国人,都是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才学中文的,所以他们能够持之以恒,很多人学得比中国人还好。 再来看看世界语的例子。它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科学,最规范,最容易学的语言。中国八十年代曾经热过一阵。但世界语一直只是知识分子的业余爱好,可能永远都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流行有用的语言。早就有专家指出,原因就是世界语完全是编出来的,背后没有任何历史文化内涵。 所以世界上任何语言,如果放弃文化内涵,学起来就没有意义。方块字就是活生生的历史,鲜活的文化。如果展现出来,学生怎么可能没有兴趣学呢?即使今天他们还不能完全掌握中文,但只要兴趣在,将来他们有机会一定会继续学下去的。 六,新思路与实践:以趣味中文展现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们学中文的兴趣 这两年来,我开始探索能不能放弃原有的思路,不再把“能用中文”当成学中文的目的,不再把死记硬背作为主要的学中文的手段? 指导思想就是把中文当成趣味中文来教,或者说得高雅一点,就是当成艺术中文来教。目的不是以教会孩子听说读写,而是通过全面展现中文的艺术性与趣味性,让孩子对中文感兴趣。不是要去掌握所有的语言形式,只是简单介绍。不给学生压力。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要有兴趣,他们就会自己去学,而且知道怎么去学。即使现在没有时间学,将来有机会就会去学。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大包大揽。 具体做法是,通过缩短在教材教学上的时间,我将“趣味中文”,就是上面提到的民间语言表达形式大量引入教学。同时保留并加强课本里象形字,会意字等内容。 我引入了宋体字,对联,字谜,歇后语,多字成语(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拗口令,儿歌,三字经,百家姓,繁体字等趣味中文。这些表达形式本身的非常强的趣味性,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中文独特的文化魅力,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加一些孩子们回国会遇到,但没有人教的内容。比如我给学生讲“亲戚关系与称谓”,介绍“叔叔”与“舅舅“,“姑姑”与“姨”,“堂弟”与“表弟”的区别。让他们回家把自己家三辈的亲友与称谓写出来,不但他们学到了过去常常让他们困惑的亲戚关系与称谓,也加强了他们与父母,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与了解。 教三字经,百家姓时,我只取前面一点来讲。比如,我讲三字经,就只讲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共三十二句。他们不但能懂,而且还有很深刻的理解。有学生只读了一两遍,就惊叹:“三字经就是中国人的圣经!”。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多思想和行为就是三字经上面的。虽然,我知道,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正式学过三字经。 像拗口令,儿歌他们都很喜欢。回家一遍遍地练习,歌词都可以背下来。 对于家长,老师都认为很难的繁体字,也被我引入了教学。原因是在海外,繁体字比简化字运用广得多。绝大部分报纸,广告,店名(如果不是100%),都是繁体字。忽视繁体字已经是不现实的了。我在另外两篇文章里详细阐述了我在这方面的观点。有些读者表示,繁体字太难学生学不好?那么繁体字教学的情况怎么样呢? 我从象形字入手。讲“門”比“门”更像一个门;“魚”下面四点比“鱼”下面一横更加像鱼尾巴;“馬”上面出头的横是马鬃,下面的四点是四条腿,远比“马”字更像马。会意字的繁体“愛”有“心”,简体把“心”不要了,变成了“爱”。爱去了“心”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们很接受这样的解释。我还教他们怎么在字典里找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在抄写作业中布置找出对应的繁体字并抄写。每次上课,我都会听写10个词组。当讲了繁体字的第二周听写时,有学生问:“如果我把繁体字也写出来怎么样?”。我毫不犹豫地说:“加分”。现在至少一半的学生自觉在听写时,都能写出有繁体字的那些字的简繁两种字体来。我还布置过一道家庭作业,让学生从当地的中文报纸找出一条广告来,将上面的繁体字翻成简体字。大部分完成得很好。 我的宗旨是以简体字为主,让学生知道一点繁体字,怎么查找繁体字就行了。我将繁体字当成艺术来讲解,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实际情况是,我一共只花了十几分钟的讲解了十几个繁体字,从此大部分学生每次都能自觉在听写时写出简繁两种生字来,算下来至少也有四十几个繁体字了。而且他们兴趣仍在,将来可以一直学下去。这就是我的目的:保持兴趣,受益终生。 在教材上,我大量增加课外的读物。比如相声“扔靴子”,“武松打虎”等。也用一些我自己的文章。像“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从“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的关系来说明为什么“东西“是商品而“南北”不是。类似“美国之音”的“words and stories”。自己也专门为教学写一点。比如“写给Santa的信”以一个十岁的孩子口气,给圣诞老人写信,表达他对Santa的爱,和Santa是不是真的感到很困惑。学生们很喜欢,变读边笑。还有一个学生自愿将其翻译成了英文。这种文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同时满足了学生们的心理需求。 对于作文,让学生,家长都感到头痛。第一个学期,有家长告诉我:“作文对学生太难,最好不要布置”。我发现,学生作文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脑子里没有东西写;第二,是中文不好,有东西写不出来。第一个问题是先要解决的问题,你脑子里得有东西。现代教学大量用选择填空,加上为了高分,过多地让孩子死记硬背,造成孩子缺少独立思考,脑子里没有东西。这不仅影响中文写作,也影响他们的英文写作。于是,我在第二个学年,开始出具有争议性的作文题。比如“现在世界上还有人吃狗肉,你怎么看?”,“如果一个人得了癌症,应不应该告诉他实情?”,“有的同学见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不打招呼。为什么?这样做对吗?”等等。逼着学生思考,大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因势利导,将学生们的作文在课堂上读给他们听,并点评。使他们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理由。 有了想法,写起来就好办了。家里有父母帮助,课堂上有我。所以,再没有学生家长抱怨作文难了。虽然我知道对有些学生还是不容易,但至少没有原来那样无从下手那样束手无策了。 七,总结 两年来的实践的结果是:学生通过了解丰富多彩的中文表达形式,对中文以及背后的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学生们学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们的反应都表明了这一点。每个学期末,我都做一个调查,问学生最喜欢的中文形式是什么,以便调整教学。拗口令,歇后语,十二生肖,三字经这些都排在最喜欢之列。最不喜欢的是百家姓,对联。相对来说太难和枯燥了一点。大部分学生喜欢“三字经”也说明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可以考虑成立少儿合唱团,话剧团。让孩子们有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造成一种积极学中文的气氛,激励更多的学生学好中文。本来唱中文歌,表演话剧,相声,小品就是学中文。一个语言类的学校,应该有这样语言类的表演团体。同时,这些剧团也是学校的形象,起到示范,以及凝聚师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