豖(拼音:chu4) 的甲骨文 
右边 
是豕的甲骨文,豕就是猪。下面的一短横表示什么? 在线汉语字典的解释:猪绊脚难行的样子。 汉典:与在线汉语字典解释相同。 说文解字:豕絆足行豖豖也。 康熙字典:与“说文解字”一样 显然他们都认为,这一横是绊住猪腿的东西(可能是绳子),所以猪走路很困难。 我不同意他们的解释。我认为是“指事”,表示骨头,而且是猪的所有的骨头。广义上指像骨头一样硬的东西。 你可能有疑问:“你凭什么说这是骨头?“。这种疑问完全可以理解。我开始也是疑问很多。所以先保持的你疑问,到后面我们讨论另外的三个字的时候再来看,是不是可以打消你的疑问。 豖的金文 
中间是豕,上面三分之一处有一个像眼睛轮廓的形状,这有点像把猪腿捆住的样子。 豖的小篆
一个豕 
一根短竖线将三根表示猪腿的线连起来了,这更加像把猪腿捆住的样子。 豖的宋体字 
我需要指出的是:豖字在1950年代的汉字简化时被摒弃了。所以现在简化字没有豖字,但它仍然出现在合体字中。 现在来看冢 (zhong3) 字。 冢的金文 
一个口朝左的框,里面是豖。所有字典都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坟墓,我也同意这个解释。 里面是豖。怎么解释?如果按照“猪绊脚难行的样子“解释就非常奇怪。冢是埋人的坟墓,而且是“高坟” – 说文。就是很大的坟,有钱或高官人家的坟。里面埋的当然是人的骨头,与“被捆住腿的猪”没有任何关系。 冢的大篆 
外面被包裹,就是覆盖,里面是豖。豖(遗骸)被土覆盖,这就是冢。 冢的小篆 
与大篆相似。 冢的隶书 
上面是“冖”,就是覆盖的意思,下面是豖。 
位于呼和浩特的王昭君幕,又称青冢 现在来看啄字。 啄的大篆 
左边是口字,右边是豖。 大家都知道啄木鸟,用它尖硬的嘴来啄开树木,吃里面的虫子。

这里的嘴就是一种“骨头“, 与”猪绊脚难行的样子“,或者”捆住脚的猪“没有关系。 啄的小篆
与大篆相似。 啄的隶书 
与小篆相似,大家也都很熟悉。 现在来看琢字。 琢的大篆 
左边是玉(不是王),右边是豖。中国人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琢就是用一个尖硬的钻,锥来在玉上面雕琢图案。钻,锥不是骨头,是比骨头还硬的材料做的。这里的“豖“更加与“捆住脚的猪”没有关系了。
琢的小篆 
与大篆相似。 琢的隶书 
我们熟悉的字体。 不知道有疑问的读者是不是理解了,希望没有疑问了。如果有,欢迎在下面评论中提出。 甲骨文是3500+年以前创立的,那些古人都早已不在,也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资料解释他们当时造字的真实想法。我用的方法就是,解释出一个独体字,比如这里的“豖”,然后找出含有“豖“的汉字,这里就是“冢,啄,琢”,看里面的“豖“的意思与前面的解释是不是相符,如果相符,就间接证明了原来的解释是对的。如果不符,那么原来的解释就是有问题的。 一个成熟的象形文字系统,必须保持同样的字符的意思一样。因为汉字的文字系统的创立是民间不断提出,不断淘汰,大浪淘沙的过程。合理的接受的人就多,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就流传下来。不合理的,接受的人就少,使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就被淘汰了。而字符保持一致性是合理性必要条件。所以,找到同一字符的共同意思就可以“纲举目张”,这样解字就有了较高的可信度。 这个方法是我三年前创造的,现在基本上就是我在这么用。有一位朋友形容我的方法是类似解方程的代入法,好像有点点类似。 6/29/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