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傍晚到達武漢,入住在武漢大學東門外的豐頤大酒店。原本第一選擇是住在校園內的珞珈山莊。珞珈山莊就在大體育場(現名奧場)附近,離我們最後住的梅園宿舍也很近,而且我在1983年作為北京校友會的代表應邀回校參加九十年校慶時就住在那裡。後因該酒店暑假期間維修,環境不夠好,聚會組委會決定改住豐頤大酒店。 豐頤大酒店也與武漢大學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住的多是出差到武漢大學辦事的人,目前,入住最多的可能就是返校聚會的校友了。 進了豐頤大酒店的大門,迎面見到慈眉善目、笑容滿面的八大金剛之一老燕同學,他擔任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已經許多年了,是我們班坐鎮武漢大本營的真正核心人物。巧得很,大廳里還有八大金剛之一的教授老吳同學正在辦理入住手續,他與我,還有和我一起進來的小吳同學,當年都是一個小組的。隨後,我們又見到了和老燕一同負責組織接待的女同學雲。我和雲女生見女生,室友遇室友,不用說是格外的親熱。我們班八名女生除第一年住老齋舍時分為兩間宿舍,以後三年住梅園全在一間宿舍里,加之我和雲也是一個小組的,平時活動、畢業實習都在一起。雲是我們女生中的大姐,處理事情一貫井井有條,有她做老燕的助手,難怪這次聚會安排得井然有序了。 讓人特別高興的是我們的抗癌英雄、輔導員李老師也來了,並將全程參加我們的聚會。李老師精神很好,神采奕奕,身材也很苗條,只是頭髮有些白了。那其實也沒什麼,如果要想改變,染一染就是了。李老師其實比我們大不了多少,論年齡,她比我們班當年25歲以上的“八大金剛”還要小,排在我們班老九;論資歷,她雖然是老師,但當時畢竟也才畢業沒多久,所以很容易就和學生群眾們打成了一片。我們班是她帶過的唯一一個班,她為我們班的同學也做了許許多多事情,有的事情我們當時知道,更多的事情是這次聚會在交談中才知道的。到了第三年,她大約是生孩子吧,才離開了輔導員的崗位,由其他的老師接任。所以,與一般的輔導員,或者班主任不一樣,她與我們班同學的感情很深,是我們7801班真正的一員,如果要給號,那就是780000號了,哈哈。 與其他先期到達的同學一番親熱相見、問候之後,我們上了一輛中巴,趕往貴賓樓去赴七七級的湯學兄、汪學兄為我們班特地擺設的接風宴,美美地享受了友情和美食美酒。 晚宴回來,有同學興奮得不想休息,提議去校園轉轉。於是,我和我現在的室友小五——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女生,當年“闖關東”的女少尉加入了那幾位,興致勃勃地夜遊了校園。幾個人在朦朧的夜色中猜測着這是哪兒,那是哪兒,轉悠了有個把小時,終於感到睏乏了,才盡興而歸。 第二天在酒店用過豐盛的自助早餐後,一行人興高采烈地正式開始了校園游。我們過了馬路,從東門進去,老燕指着路邊欄杆圍着的地方說,以前那裡是附中,現在搬走了。估計老燕就是在附中畢業的,他是武大子弟麼。 走了不遠,一條小街出現在眼前,我愣愣地問,這是不是以前的郵局、小賣部?又有人告訴,郵局在那邊,現在已經拆了。我心裡有些遺憾,當年的小郵局是個多麼讓人感到溫馨的地方啊。我們常去寄信,買郵票。我喜歡買紀念郵票,那時根本沒有集郵的概念,也沒錢集郵,就為着紀念郵票好看。比如,最早的猴票我就買了不少,可都寄信寄走了,甚至連收信人都沒有見到,郵票早被人給剪了。好在我弟弟還收到一張,至今保留着,才證實我當年確實是買過猴票,寄過猴票的。 進了武大紀念品商店,尋覓一番,我買了點紀念品。看着外面驕陽似火,班上最小的小老弟小彭同學決定為哥哥姐姐們一人買一頂遮陽帽,同時也是紀念品。我們都神氣地戴上了印有武漢大學印記的帽子,興奮地繼續前行。沒走幾步,忽然聽見有人興奮地喊:劉老師,您好!接着一陣問候聲,歡呼聲!真巧,我們遇見了當年的數學老師。他記憶力真好,還一個個地認出了不少同學,叫出了他們的名字。當初,我們班與理科班7802的那些少年天才一起上數學課,對大多數同學都是一個挑戰,對教慣了理科生的劉老師何嘗不也是一個挑戰?又要滿足少年天才們無限止的求知慾,又要顧念7801班有些沒有上過高中的文科生們,當時年富力強的劉老師想了許多辦法,幫助同學們學習。他形象生動的比喻常常引得滿堂笑聲,這難度很高的課最後上成了最有趣的課,許多術語都成了我們平時調侃的經典詞彙。在快樂的笑聲中,我們戴上小彭小弟送的帽子與劉老師合影留念。 以後一路走,一路都有人說出這裡的地名和典故。這一條條大路、小路曾留下了我們多少腳印,這一樁樁景物記載着我們多少回憶…… 這裡曾是我們住過三年的梅園宿舍,雖然原來的樓房已經拆了,但在原址重建的樓房前留個影,也算是舊址重遊吧。 站在行政大樓前,隔着大體育場,遠眺對面的理學院,是武大校園內最開闊的地方。為迎接明年的120周年校慶,目前行政大樓正在整修。 露天電影場,那是我們周末時常光顧的地方。花五分錢門票,每人帶着自己的小方凳。情不自禁地走到台上,坐下來,體驗一下當年的情境。激情來了,KK同學指揮大家唱一唱當年的歌曲,一首又一首,“再過二十年”,不,已經是三十年了,“我們來相會…… 老齋舍,即櫻園,是我們一年級時住過的地方。我們女生上學期住的一層帶陽台的房間,應該算是老齋舍最好的房間了,當年站在陽台上看櫻花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下學期住的是三樓,那就是這個門——洪字齋。 一些即將畢業的學生穿着民國時的服裝在此拍攝紀念照片,真好像電影裡的人物走出來了。 武大學生會,還在原處。 我們心中的聖殿——老圖書館。入學後,作為圖書館系的學生,我們得到特殊許可,登上了圖書館的頂樓去眺望武大全景,可惜那時沒有相機留下照片。 圖書館前的廣玉蘭依然在美麗地開放着,那是我第一次認識這種樹和花的地方。沒想到後來我居然到了它的故鄉,如今隨處可見它的倩影。 我們找到了三十年前拍攝畢業照的地方,在此再留一張影,不過,換了個方向。 走進學生俱樂部,一群學生正在排練節目,看了一會兒,好像是排練一個短劇。 眼前晃過我們曾經在這裡舉辦的晚會,我們班的《高山青》、《西班牙舞》,大頭娃娃舞《捕蝶》,七七級的《如果快樂你就拍拍手》……一一浮現在眼前。看着他們青春的面容和身影,才真正感到歲月的滄桑。同學們見面大都說沒變,還是那樣兒,其實,歲月不饒人,我們都大大地變了樣,只是希望內心還保留着那一份青春的記憶。 武漢大學簡介: 美麗的武漢大學校園風景如畫,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甚至也可算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之一。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一批早期建築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法學大樓、經管大樓、外語大樓和新圖書館等文科區標誌性建築群拔地而起,氣勢雄偉,新老建築交相輝映,珞珈校園更加多姿多彩。 武漢大學的歷史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綜合性大學。1946年,學校已形成文、法、理、工、農、醫6大學院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致函國民政府教育部,確認武漢大學文理學士畢業生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級生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武漢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整體實力明顯上升。1999年,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雜誌將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關於武漢大學的建築,請閱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A6%E6%B1%89%E5%A4%A7%E5%AD%A6%E6%97%A9%E6%9C%9F%E5%BB%BA%E7%AD%91
|